卷四十·神仙四十

古文:巴邛人章仇兼琼石巨李山人陶尹二君许碏杨云外杜悰南岳真君

现代文:巴邛人章仇兼琼石巨李山人陶尹二君许碏杨云外杜悰南岳真君

古文:巴邛人

现代文:巴邛人

古文:有巴邛人,不知姓。

现代文:巴邛有一个人,不知姓什么。

古文:家有桔园,因霜后,诸桔尽收。

现代文:它们的重量也和平常的桔子一样。

古文:余有二大桔,如三四斗盎。巴人异之,即令攀摘,轻重亦如常桔,剖开,每桔有二老叟,须眉皤然,肌体红润,皆相对象戏,身仅尺余,谈笑自若,剖开后,亦不惊怖,但与决赌。

现代文:把桔子剖开,每个桔子里都有两个老头儿,胡须眉毛全是白色,肌肤红润,都面对面下象棋,身高只有一尺多,侃侃而谈,笑声朗朗,神态自若。桔子剖开之后,他们也不惊慌,照样和对方赌胜负。

**古文:赌讫,叟曰: 君输我海龙神第七女发十两,智琼额黄十二枚,紫绢帔一副,绛台山霞实散二庾,瀛洲玉尘九斛,阿母疗髓凝酒四锺,阿母女态盈娘子跻虚龙缟袜八两,后日於王先生青城草堂还我耳。 **

现代文:赌完之后,一个老头儿说: 你输给我海龙神第七个女儿的头发十两、智琼额黄十二枚、紫色绢披肩一副、绛台山的霞实散二庾、瀛洲的玉尘九斛、阿母疗髓凝酒四盅、阿母女态盈娘子跻虚龙白袜八双。后天在王先生青城草堂给我罢。

古文:又有一叟曰: 王先生许来,竟持不得。

现代文:又有一个老头儿说: 王先生答应来,终究等不及了。

**古文:信中之乐,不减商山;但不得深根固蒂,为摘下耳。 **

现代文:桔中的乐趣,与商山相比并不减色,只是不能深根固蒂,还是让人家给摘下来了。

**古文:又一叟曰: 仆饥矣,须龙根脯食之。 **

现代文:又一个老头儿说: 我饿了,需要吃龙根脯了。

古文:即於袖中抽出一草根,方圆径寸,形状宛转如龙,毫厘罔不周悉,因削食之,随削随满。

现代文:说完就在衣袖中抽出一个草根,大小一寸左右,形状宛转像龙一样,头尾具备丝毫不差。老头儿就削着它吃,边削边长,完整如初。

古文:食讫,以水噀之,化为一龙,四叟共乘之,足下泄泄云起,须臾风雨晦冥,不知所在。

现代文:老头吃完,口含清水喷它,就变成一条龙。四个老头儿一起骑上,龙的爪下排出云雾,片刻之间风雨茫茫,四个老头儿和龙不知哪里去了。

**古文:巴人相传云: 百五十年已来如此,似在隋唐之间,但不知指的年号耳。 **

现代文:一百五十年来巴人一直如此相传。此事好像是在隋唐之间,但没有指明具体年号。

古文:章仇兼琼

现代文:章仇兼琼

古文:章仇兼琼尚书镇西川,常令左右搜访道术士。

现代文:章仇兼琼尚书镇守西川,经常派他的手下人察访道家术士。

古文:有一鬻酒者,酒胜其党,又不急於利,赊贷甚众。

现代文:有一个卖酒的人,他的酒好,胜过他的同行。他又不着急用钱,所以赊欠他酒钱的人很多。

古文:每有纱帽藜杖四人来饮酒,皆至数斗,积债十余石,即并还之。

现代文:经常有四个戴着纱帽拄着藜茎拐杖的人来饮酒。他们的酒量都多至几斗,积累的酒债达到十多石,就一起还给酒家。

古文:谈谐笑谑,酣畅而去。

现代文:他们总是谈笑诙谐风趣,饮至尽兴而去。

古文:其话言爱说孙思邈。

现代文:他们谈话喜欢谈论孙思邈,一再说这个小子会什么?

古文:又云: 此小儿有何所会。 或报章仇公。

现代文:有人把此事报告给章仇公。

**古文:乃遣亲吏候其半醉,前拜言曰: 尚书令传语: 某苦心修学,知仙官在此,欲候起居,不知俯赐许否。 **

现代文:章仇公就派他的亲信役吏前去,等到他们四人喝到半醉,上前拜见说: 章仇尚书让传他的话: 我苦心修行学习,知道仙官在这里,想在你们的身边侍候起居,不知肯屈尊应允否?

古文:四人不顾,酣乐如旧。

现代文:那四人闻而不顾,照样尽兴饮酒作乐。

**古文:逡巡,问酒家曰: 适饮酒几斗? **

现代文:一会儿,他们问酒家说: 刚才我们喝几斗酒了?

**古文:曰: 一石。 **

现代文:酒家回答说: 一石了。

**古文:皆拍掌笑: 太多。 **

现代文:他们都拍掌大笑说: 太多了!

古文:言讫,不离席上,已不见矣。

现代文:说完,没见他们离开席位,突然就消失不见了。

古文:使者具报章仇公,公遂专令探伺。

现代文:章仇公派去的人把所见都报告给章仇公。章仇公于是派专人去打探他们的消息。

古文:自后月余不至。

现代文:从这以后,他们一个月没来。

古文:一日又来,章仇公遂潜驾往诣,从者三四人,公服至前,跃出载拜。

现代文:有一天又来了。章仇公听到报告后就秘密地亲自前往,有三、四个人跟随。穿着公服来到他们跟前,跃出参拜。

古文:公自称姓名,相顾徐起,唯柴烬四枚,在於坐前。

现代文:章仇公说出自己姓名。那四人相互看了看慢慢地站起,人已不见,只有四根柴烬立在座位之前。

古文:不复见矣。

现代文:从此以后,他们再不出现了。

古文:时玄宗好道,章仇公遂奏其事,诏召孙公问之。

现代文:当时唐玄宗皇帝喜好道术,章仇公就向玄宗皇帝奏明了这件事。唐玄宗下诏召见孙公询问此事。

**古文:公曰: 此太白酒星耳,仙格绝高,每游人间饮酒,处处皆至,尤乐蜀中。 **

现代文:孙公说: 这是太白酒星,仙人品格极高,常常漫游人间饮酒,各处都会去,尤其喜欢蜀中。

古文:自后更令寻访,绝无踪迹。

现代文:从此以后唐玄宗皇帝更加派人四处寻访,但却没有一点踪迹。

古文:石巨

现代文:石巨

古文:石巨者,胡人也,居幽州。性好服食。

现代文:石巨,是胡人,居住在幽州,喜好服食。

古文:大历中,遇疾百余日,形体羸瘦,而神气不衰。

现代文:唐代宗大历年间,病了一百多天,身体虽然消瘦,但精神不减。

**古文:忽谓其子曰: 河桥有卜人,可暂屈致问之。 **

现代文:一天,他忽然对他的儿子说: 河桥有卜卦的人,可暂且委屈他,把他召来问一问。

**古文:子还云: 初无卜人,但一老姥尔。 **

现代文:他的儿子回来说: 并没有什么卜卦的人,只有一个老妇人而已。

**古文:巨云: 正此可召。 **

现代文:石巨说: 就是这个人,把她呼唤来。

古文:子延之至舍。

现代文:石巨的儿子邀请老妇人到家里。

古文:巨卧堂前纸槅中。

现代文:石巨躺在正屋前的纸槅中,老妇人直接到石巨的住处去。

古文:姥径造巨所,言甚细密。

现代文:同石巨说话的声音很细很小。

古文:巨子在外听之,不闻。

现代文:石巨的儿子在外面听他们说话,但听不见。

古文:良久姥去。

现代文:过了好长时间,老妇人才离开。

古文:后数日,旦有白鹤从空中下,穿巨纸槅,入巨所,和鸣食顷,俄升空中,化一白鹤飞去。

现代文:后几天,早晨有一只白鹤从空中下来,穿过石巨的纸槅,进入石巨的住处,和鸣了大约有一顿饭的工夫。过了一会儿,声音升到空中,变成一只白鹤飞走了。

古文:巨子往视之,不复见巨。

现代文:石巨的儿子去看他,不见石巨了。

古文:子便随鹤而去,至城东大墩上,见大白鹤数十,相随上天,冉冉而灭。

现代文:石巨的儿子便追随白鹤而去。到了城东的大土堆上,看见几十只大白鹤,一个跟一个地飞上天,慢慢飞远消失了。

古文:长史李怀仙,召其子问其事,具答云然。

现代文:长史李怀仙,呼唤石巨的儿子,询问那件事。

**古文:怀仙不信,谓其子曰: 此是妖讹事,必汝父得仙。吾境内苦旱,当为致雨,不雨杀汝。 **

现代文:石巨的儿子一五一十地回答了。但李怀仙不信,对他的儿子说: 这是妖讹之事,你父亲如果真是得道成仙了,我们境内大旱,你父亲就应该给我们送雨来,如果天不下雨就杀你。

古文:子归,焚香上陈。

现代文:石巨的儿子回来,焚香上告苍天。

古文:怀仙使金参军赍酒脯,至巨宅致祭。

现代文:李怀仙派金参军拿着酒脯,到石巨的住宅来,进行祭祀。

古文:其日大雨,远近皆足。

现代文:那天下了大雨,远近的雨水都很充足。

古文:怀仙以所求灵验,乃於巨宅立庙,岁时享祀焉。

现代文:李怀仙因为所求很灵验,就在石巨的住宅立了庙,每年都按时节用酒食在那里进行祭祀。

古文:李山人

现代文:李山人

古文:李中丞汶,在朝日,好术士。

现代文:中丞李汶,在朝为官的日子,喜爱术士。

古文:时李山人寓居门馆,汶敬之。

现代文:当时李山人寓居李汶门馆,李汶很敬重他。

古文:汶有子数人,其长曰元允,先与襄阳韦氏结婚,乃自京之襄阳,远就嘉会。

现代文:李汶有好几个儿子,他的长子名叫元允,先和襄阳韦氏定亲,于是从京城到襄阳,离家远行就婚。

**古文:发后,山人白汶曰: 贤郎有厄,某能相救;只要少时不交人事,以图静处。 **

现代文:出发以后,李山人告诉李汶说: 你的儿子路途有灾难,我能相救,只是暂时需要不与别人交际应酬,因此我希望能有一个清净的环境。

古文:汶许之。

现代文:李汶答应了他,李山人就另居别处。

古文:山人别居,良久出曰: 贤郎厄已过;然所乘马死,从者毙其一。

现代文:过了好长时间,李山人出来对李汶说: 你儿子的灾难已经过去了,但是他所骑的马死了,跟随的仆人死了一个,他身上出了少许血。

古文:身少见血,余无大损。

现代文:其余没有大的损失。

古文:汶疑信半之,乃使人至襄州,沿路侦候。

现代文:李汶对此半信半疑,就派人到襄州去,沿路探听查访验证。

**古文:使回得信云: 中道过大桥,桥坏,马死奴毙。身为横木决破颐颌间,少许出血,寻即平复。 **

现代文:使者获得确实的消息回来说: 中途过大桥,桥坏了,公子骑的马死了,跟随的奴仆也死了一个,公子的面颊和下巴之间被横木划破,出了少量的血,不久就痊愈了。

古文:公叹异之。

现代文:李汶对此惊叹异常。

**古文:后忽辞云: 某久此为客,将有没化之期。 **

现代文:后来李山人忽然向李汶辞别说: 我长久在这里做门客,将要到殁化的期限了。

**古文:但益怅然。汶曰: 何忽若是? **

现代文:李汶心里非常难过,说: 怎么忽然至于这样啊!

**古文:曰: 运数且尔,亦当委顺。 **

现代文:李山人说: 运数将是这样,也委实应当顺从。

**古文:汶曰: 然可少留乎? **

现代文:李汶又说: 然而,还可以少留一段时间吗?

**古文:曰: 可。 **

现代文:李山人说: 可以。

**古文:汶固留之,月余又云: 欲遂前期。 **

现代文:李汶因此留下他。过了一个多月,李山人又说要实现前言。

古文:汶又留半月。

现代文:李汶又留了半个月。

**古文:曰: 此须去矣。 **

现代文:李山人说: 这回必须离开了。

古文:乃晨起,与汶诀别。

现代文:于是他早晨起来,与李汶辞别。

古文:其后诸相识人家,皆云: 同日见李山人来告别。

现代文:那以后许多与李山人相识的人家都说,同是那一天看见李山人来到自己家告别。

**古文:初别时曰: 某有少事,欲言之於第三郎君。 **

现代文:李山人最初在李汶家告别时说: 我有点小事,要告诉三公子。

古文:问何事。

现代文:问他是什么事?

**古文:乃云: 十五年后,於昆明池边,见人家小儿颊有疵者,即某身也。 **

现代文:却说: 十五年后,在昆明池边,看见一个小孩面颊有个小疤痕的,就是我的转世之身。

古文:乃行。其后亦不知所之。

现代文:说完就走了,以后也不知他到什么地方去了。

古文:陶尹二君

现代文:陶尹二君

古文:唐大中初,有陶太白、尹子虚老人,相契为友。

现代文:唐宣宗大中初年,有陶大白、尹子虚二位老人,相互之间情投意合,成为要好朋友。

古文:多游嵩华二峰,采松脂茯苓为业。

现代文:他们多半是游览嵩山和华山,以采集松脂和茯苓为业。

古文:二人因携酿酝,陟芙蓉峰,寻异境,憩于大松林下,因倾壶饮,闻松稍有二人抚掌笑声。

现代文:他们携带着酿造的好酒,登芙蓉峰,寻找奇异的地方。他们在大松树下休息,顺便倒出酒壶中的酒开怀畅饮。忽然听到松树梢上有两个人拍掌大笑。

古文:二公起而问曰: 莫非神仙乎?

现代文:陶、尹二公站起身来发问说: 莫非你们是神仙吗?

**古文:岂不能下降而饮斯一爵! **

现代文:能不能落下来饮一杯酒?

古文:笑者曰: 吾二人非山精木魅,仆是秦之役夫,彼即秦宫女子。

现代文:大笑的人说: 我们二人不是山精木怪。我是秦朝的役夫,她是秦朝宫中的宫女。

古文:闻君酒馨,颇思一醉。

现代文:闻到你们酒的香气,很想一醉。

古文:但形体改易,毛发怪异,恐子悸栗,未能便降。

现代文:只是因为我们的形体改变,毛发怪异,唯恐你们害怕,没能随便落下去。

**古文:子但安心徐待,吾当返穴易衣而至,幸无遽舍我去。 **

现代文:你们只需安心地稍等片刻,我们回洞换了衣服就来,希望不要舍弃我们而去。

**古文:二公曰: 敬闻命矣。 **

现代文:陶、尹二公说: 我们敬听仙人之命。

古文:遂久伺之。

现代文:于是长时间在那里等待他们。

古文:忽松下见一丈夫,古服俨雅;一女子,鬟髻綵衣。

现代文:忽然松树下出现一个男子,身穿古服,庄重雅致。一个女子,头梳环形发结,身着彩衣,一起来了。

古文:俱至。

现代文:陶、尹二公起身参拜。

古文:二公拜谒,忻然还坐。

现代文:他们愉快地围坐在一块儿。

古文:顷之,陶君启神仙何代人,何以至此?

现代文:过了一会儿,陶公开口问二位神仙是什么朝代人,因为什么到了这里。

古文:既获拜侍,愿怯未悟。

现代文:既然我们能得到拜见、侍候神仙的机会,请帮我们弄通还未领悟的道理。

古文:古丈夫曰: 余秦之役夫也,家本秦人,及稍成童,值始皇帝好神仙术,求不死药,因为徐福所惑,搜童男童女千人,将之海岛。

现代文:那个男子说: 我是秦朝的役夫,家在陕西。等到渐渐长成儿童,碰上始皇帝好神仙术,寻找长生不死药。因而被徐福迷惑,搜寻童男童女一千人,将送到海岛上去。

古文:余为童子,乃在其选,但见鲸涛蹙雪,蜃阁排空,石桥之柱欹危,蓬岫之烟杳渺,恐葬鱼腹,犹贪雀生。

现代文:我是童子,是在挑选之列。只见海上鲸鱼掀起惊涛骇浪,如同天降急促飞雪,海市蜃楼排在空中,犹如石桥的柱石倾倒,蓬莱峰峦的云雾也变得虚无缥渺。

古文:於难厄之中,遂出奇计,因脱斯祸。

现代文:由于害怕葬身鱼腹,还贪恋人生,就在灾难之中想出一条奇计,趁机逃脱了这场灾祸。

古文:归而易姓业儒,不数年中,又遭始皇煨烬典坟,坑杀儒士,搢绅泣血,簪绂悲号。

现代文:回来以后就更名改姓,从事儒业。不几年,又遇到秦始皇焚烧典籍文献,活埋杀害儒生。当时缙绅泣泪成血,簪绂哭天喊地。

古文:余当此时,复是其数。

现代文:我正在这里从事于儒业,又正好是那行列中的一个。

古文:时於危惧之中,又出奇计,乃脱斯苦。

现代文:当时在危险恐惧之中,又想出一条奇计,才逃脱了这场苦难。

古文:又改姓氏为板筑夫,又遭秦皇欻信妖妄,遂筑长城,西起临洮,东之海曲。

现代文:之后,我又更名改姓当筑造泥墙的苦工。又遇上秦始皇帝忽然听信妖言妄说,于是又修筑长城,西起临洮,东到海曲。

古文:陇雁悲昼,塞云咽空。

现代文:当时的情景是:陇中鸿雁白昼悲鸣,边塞愁云密布天空。

古文:乡关之思魂飘,砂碛之劳力竭。堕指伤骨,陷雪触冰。

现代文:近关思乡之情使人魂魄飘散,沙漠的劳苦使人精疲力竭,毁落脚趾,损伤骨骼,趴冰卧雪,苦不堪言。

古文:余为役夫,复在其数。遂於辛勤之中,又出奇计,得脱斯难。

现代文:我是役夫,又正好在这个行列之中,就在辛苦的劳役之中,我又想出一条妙计,才摆脱了这场灾难。

古文:又改姓氏而业工,乃属秦皇帝崩,穿凿骊山,大修茔域,玉墀金砌,珠树琼枝,绮殿锦宫,云楼霞阁。

现代文:之后,我又改名换姓当工匠,却跟着的是秦始皇帝死了,大兴土木,穿凿骊山,广修墓地,玉铺平地,金砌阶台,珍珠作树,美玉为枝,楼台殿阁,豪华异常。

古文:工人匠石,尽闭幽隧。

现代文:而工人石匠,全都封闭在墓地下面幽冥般的通道之中。

古文:念为工匠,复在数中,又出奇谋,得脱斯苦。

现代文:自己是个工匠,又在这个行列中,就又想出一个奇特的计谋,才摆脱了这场苦难。

古文:凡四设权奇之计,俱脱大祸。

现代文:总共四次奇特的计谋,都逃脱了大祸。

古文:知不遇世,遂逃此山,食松脂木实,乃得延龄耳。

现代文:我知道生不遇世,于是逃到这座山,吃松脂和树木果实,才得以延年益寿。

古文:此毛女者,乃秦之宫人,同为殉者。余乃同与脱骊山之祸,共匿於此。

现代文:这个姓毛的女子,是秦朝的宫女。和我一样,是殉葬的人,我于是和她一起逃脱了骊山灾祸,共同隐藏在这里。

**古文:不知於今经几甲子耶? **

现代文:不知到现在经过了多少甲子了。

**古文:二子曰: 秦於今世,继正统者九代千余年。兴亡之事,不可历数。 **

现代文:陶、尹二人说: 秦到现在,继承正统的有九个朝代,长达一千多年,其中兴亡的事,数不胜数。

古文:二公遂俱稽颡曰: 余二小子,幸遇大仙。多劫因依,使今谐遇。

现代文:陶、尹二公于是都以额碰地参拜说: 我们两个小子,有幸遇见大仙,屡经劫难,由此有了依托。

古文:金丹大药,可得闻乎?

现代文:既然让我们融洽相遇,那金丹大药之事,可以让我们听一听吗?

**古文:朽骨腐肌,实翼庥荫。 **

现代文:我们是俗骨凡胎,老朽不堪,确实需要庇荫保护。

古文:古丈夫曰: 余本凡人,但能绝其世虑,因食木实,乃得凌虚。

现代文:古男子说: 我本来是凡人,只是能够断绝那些世上的忧虑,因为吃树木的果实,才能够高入天空。

**古文:岁久日深,毛发绀绿,不觉生之与死,俗之与仙。鸟兽为邻,猱狖同乐。飞腾自在,云气相随。亡形得形,无性无情。不知金丹大药为何物也。 **

现代文:年深日久,毛发由黑就成红绿,不知道生和死、俗和仙,与鸟兽为邻,和猴子同乐,飞腾自由自在,云气相随,失去形体还会得到形体,没有性也没有情,不知道金丹大药是什么东西。

**古文:二公曰: 大仙食木实之法,可得闻乎? **

现代文:陶、尹二公说: 大仙吃树木果实的方法,可以让我们听一听吗?

古文:曰: 余初饵柏子,后食松脂,遍体疮疡,肠中痛楚。不及旬朔,肌肤莹滑,毛发泽润。

现代文:古男子说: 我开始吃柏树子,后来吃松脂,全身长满了疮疡,腹中疼痛,不到一个月,皮肤明亮光滑了,毛发油润有了光泽。

古文:未经数年,凌虚若有梯,步险如履地。飘飘然顺风而翔,皓皓然随云而升。

现代文:没有经过几年,升入高空就像有梯子一样,走险路就像走平地一样,轻飘飘的好像浮在空中顺风飞翔,在广阔无边的天空中随云而升。

古文:渐混合虚无,潜孚造化。

现代文:渐渐混合虚无,潜伏造化。

古文:彼之与我,视无二物。

现代文:你和我,在我看来,不是两个物体。

古文:凝神而神爽,养气而气清。

现代文:集中精神就精神爽朗,静心养气就元气清爽。

古文:保守胎根,含藏命带。天地尚能覆载,云气尚能欝蒸,日月尚能晦明,川岳尚能融结。

现代文:保守住胎根,含藏住命带,虽然天地还能够覆载,云气还能够欝蒸,日月还能够晦明,川岳还能够融解。

**古文:即余之体,莫能败坏矣。 **

现代文:就是我的身体不能败坏。

**古文:二公拜曰: 敬闻命矣。 **

现代文:陶、尹二公拜谢说: 敬听仙人之命。

**古文:饮将尽,古丈夫折松枝,叩玉壶而吟曰: 饵栢身轻叠嶂间,是非无意到尘寰。冠裳暂备论浮世,一饷云游碧落间。 **

现代文:酒将要喝完的时候,古男子折下一棵松枝,敲打玉壶并吟诗说: 吃柏子身体轻健,住在山峦叠嶂间,不愿意招惹是非去到人世尘寰,暂时装备衣冠论说空虚不实的尘世,一会儿还是遨游在碧云天。

**古文:毛女继和曰: 谁知古是与今非,闲蹑青霞远翠微。箫管秦楼应寂寂,彩云空惹薜萝衣。 **

现代文:毛氏女子接着和诗说: 谁能知道古今究竟谁是与谁非,闲暇脚踏青霞远游青翠掩映的深山,秦楼的箫管应该是寂静无声,彩云白白地挑逗薜萝衣衫。

古文:古丈夫曰: 吾与子邂逅相遇,那无恋恋耶?

现代文:古男子说: 我和你们邂逅相遇,那能不留恋呢?

**古文:吾有万岁松脂,千秋柏子少许,汝可各分饵之,亦应出世。 **

现代文:我有一点儿万年的松脂和千年的柏子,你们可以各分一半把它吃了,你们也该走出尘世。

古文:二公捧授拜荷,以酒吞之。

现代文:陶、尹二公拜谢双手接过,用酒吞吃了。

**古文:二仙曰: 吾当去矣!善自道养,无令泄漏伐性,使神气暴露于窟舍耳。 **

现代文:二位仙人说: 我们应当走了,你们要好好地自己修真养性,不要漏泄伐性,让神气暴露在窟舍。

古文:二公拜别,但觉超然,莫知其踪去矣。旋见所衣之衣,因风化为花片蝶翅而扬空中。

现代文:陶、尹二公与二位仙人拜别,只觉得超然世外,不知他们的踪迹到何处了,不久看他们所穿的衣服,被风一吹都变成了花片蝶翅,飞扬在空中。

古文:陶尹二公,今巢居莲花峰上,颜脸微红,毛发尽绿,言语而芳馨满口,履步而尘埃去身。

现代文:陶、尹二公,现在巢居在莲花峰上,脸色微微发红,毛发全变成了绿色,说话满口喷发芬芳的香气,履步而尘土离开身体。

古文:云台观道士,往往遇之,亦时细话得道之来由尔。许碏

现代文:云台观的道士,经常遇见他们。他们也时常细致地述说他们得道的原因。许碏

古文:许碏,自称高阳人也。

现代文:许碏,自己说是高阳人。

古文:少为进士,累举不第。

现代文:青年时期认真读书为进士作准备,但是屡次应举不第。

古文:晚学道于王屋山,周游五岳名山洞府。

现代文:晚年在王屋山学道,周游过五岳名山洞府。

古文:后从峨眉山经两京,复自襄汴,来抵江淮,茅山天台,四明仙都,委羽武夷,霍桐罗浮,无不遍历。

现代文:后来从峨眉山经两京,又由襄汴来到江淮,茅山、天台山、四明山、仙都山、委羽山、武夷山、霍桐山、罗浮山,没有不游遍的。

**古文:到处,皆于石崖峭壁人不及处题云: 许碏自峨眉山寻偃月子到此。 **

现代文:所到之处,都在悬崖峭壁、人上不去的地方,题字说:许碏自峨眉山寻偃月子到此。

古文:睹笔踪者,莫不叹其神异,竟莫详偃月子也。

现代文:目睹他笔迹的人,没有不赞叹他的神异的,但终究不知道偃月子是谁。

古文:后多游芦江间,常醉吟曰: 阆苑花前是醉乡,踏翻王母九霞觞。

现代文:许碏后来多半是漫游在芦江一带。他经常酒醉吟诗说: 阆苑花前是醉乡,踏翻王母九霞觞。

**古文:群仙拍手嫌轻薄,谪向人间作酒狂。 **

现代文:群仙拍手嫌轻薄,谪向人间作酒狂。

古文:好事者或诘之。

现代文:好事的人问他这首诗是什么意思。

**古文:曰: 我天仙也。方在昆仑就宴,失仪见谪。 **

现代文:他说: 我是天上的仙人,方才在昆仑山上参加宴会,因为有失礼仪被贬谪下凡。

古文:人皆笑之,以为风狂。

现代文:人们都笑他,认为他是发狂说疯话。

古文:后当春景,插花满头,把花作舞,上酒家楼醉歌,升云飞去。

现代文:后来正值春天景色,他满头插着鲜花,手握花束起舞,到酒家楼上去醉酒作歌,升上彩云飞走了。

古文:杨云外

现代文:杨云外

古文:唐乾宁中,云安县汉城宫道士杨云外,常以酒自晦,而行止异常。

现代文:唐昭宗乾宁年间,云安县汉城宫的道士杨云外,经常用喝酒隐晦自己,然而言行举止又不寻常。

古文:前进士钱若愚甚敬之。

现代文:前进士钱若愚非常敬重他。

古文:一旦斋沐诣其山观,宿于道斋。

现代文:一天,钱若愚斋戒沐浴后到杨云外的山观,晚上住在道观的斋房里。

**古文:翌日虔诚敛袵而白之曰: 师丈,小子凡鄙,神仙之事,虽聆其说,果有之乎? **

现代文:第二天,整一整衣襟虔诚地对杨云外说: 师丈,小子凡俗浅陋,关于神仙的事,虽然聆听了他们的一些传说,果真有这种事情吗?

古文:杨曰: 有之,我即其人也。

现代文:杨云外回答说: 有这种事情,我就是传说的那样人。

**古文:若示以飞空蹑虚,履水蹈火,即日有千万人就我,不亦烦亵乎! **

现代文:如果显示出飞空蹑虚、履水蹈火的本领,那样就会每天有成千成万的人靠近我,不是使人厌烦吗?

古文:因腾跃上升,冉冉在空中,良久而下。

现代文:说完,杨云外就飞跃腾空,慢慢地在空中上升,很长时间才下来。

古文:若愚稽颡,自是信有神仙矣。

现代文:钱若愚以额碰地伏地叩拜,从这以后相信有神仙了。

古文:杜悰

现代文:杜悰

古文:杜悰公悰,为小儿时,常至昭应观,与群儿戏于野。

现代文:邠公杜悰,小时候,常到昭应观,和很多儿童在观外野地里游戏。

**古文:忽有一道士,独呼悰,以手摩挲曰: 郎君勤读书,勿与诸儿戏。 **

现代文:忽然有一个道士,只招呼杜悰,用手抚摩他说: 公子应该勤奋读书,不要和那些小孩子游戏。

**古文:指其观曰: 吾居此,颇能相访否? **

现代文:道士又指着那座观说: 我住在这,你能不能去看望我?

古文:既去。

现代文:道士说完就离开了。

古文:悰即诣之。

现代文:杜悰马上就到观内去看望道士。

古文:但见荒凉,他无所有。

现代文:进观之后,只见一片荒凉,别的什么都没有。

古文:独一殿巍然存焉,内有老君像。

现代文:只有一座殿宇立在那里,内有老君的塑像。

古文:初道士半面紫黑色,至是详视其像,颇类向所见道士。

现代文:方才看见那个道士的半边脸是紫黑色的。到这详细看那老君塑像,很像方才他看见的那个道士。

古文:乃半面为漏雨所淋故也。

现代文:是塑像的半边脸被漏雨所淋的缘故。

古文:南岳真君

现代文:南岳真君

古文:南岳道士秦保言,勤于焚修。

现代文:南岳衡山的道士秦保言,在焚香修行方面很勤奋。

古文:曾白真君云: 上仙何以须纸钱?

现代文:他曾经问真君说: 上仙因为什么需要纸钱呢?

**古文:有所未谕。 既而夜梦真君曰: 纸钱即冥吏所藉,我又何须此。 **

现代文:我有些不理解 不久秦保言夜里梦见真君说: 纸钱就是冥府官吏要人进贡的,我又怎么需要这个。

古文:由是岳中益信重之。

现代文:由于这个原因,南岳山中更加相信敬重南岳真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