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百七十·水族七

古文:李鹬

现代文:李鹬

古文:唐敦煌李鹬,开元中,为邵州刺史。

现代文:唐朝开元年间,敦煌人李鹬被任命为邵州刺史。

古文:挈家之任,泛洞庭,时晴景,登岸。

现代文:他带着家眷去上任,乘船经过洞庭湖。因天气晴朗,景色优美,他们便上岸游玩。

古文:因鼻衂血沙上,为江鼍所舐,俄然复生一鹬,其形体衣服言语,与其身无异。

现代文:李鹬的鼻子出血滴在沙滩上,被一条鼍龙舐着吃了。鼍龙变成一个李鹬,形体衣服和言语与李鹬一模一样。

古文:鹬之本身,为鼍法所制,絷于水中。

现代文:而李鹬本身却被鼍龙的法术制住,捆着放在水里。

古文:其妻子家人,迎奉鼍妖就任,州人亦不能觉悟。

现代文:李鹬的妻子和家人,就迎接鼍妖去上任,邵州人也不能识破这鼍妖,管理州郡好几年。

**古文:为郡几数年,因天下大旱,西江可涉。道士叶静能自罗浮山赴玄宗急诏,过洞庭,忽沙中见一人面缚,问曰: 君何为者? **

现代文:因为天下大旱,西江都能够趟水过,有个道士叫叶静能从罗浮山去京城接受唐玄宗的紧急召见,渡过洞庭湖时,他忽然看见沙滩上一个人被遮住脸绑着,就问道: 你是干什么的?

古文:鹬以状对,静能书一符帖巨石上,石即飞起空中。

现代文:李鹬把情况对他说了。叶静能就画了一个符贴在大石头上,大石头立刻飞起到空中。

古文:鼍妖方拥案晨衙,为巨石所击,乃复本形。

现代文:这时的鼍妖正坐在衙门的桌子边上,被巨石击中,恢复了本来形态。

古文:时张说为岳州刺史,具奏,并以舟楫送鹬赴郡,家人妻子乃信。

现代文:当时张说担任岳州刺史,把这件事详细地报告朝廷,并用船把李鹬送到邵州去,他的妻子家人这才相信了。

古文:今舟行者,相戒不沥血于波中,以此故也。谢二

现代文:现在坐船行路的人,互相告诉不要把血滴在水中,就是因为这件事的缘故。谢二

古文:唐开元时,东京士人以迁历不给,南游江淮,求丐知己,困而无获,徘徊扬州久之。

现代文:唐代开元年间,东京有个官吏想要升迁但家里没有钱活动,便往南到江淮一带去,找自己的朋友寻求资助,但却一直没有能借到钱,长久地在扬州一带徘徊停留。

**古文:同亭有谢二者,矜其失意,恒欲恤之,谓士人曰: 无尔悲为,若欲北归,当有三百千相奉。 **

现代文:同他住在一个旅店的谢二,可怜他不得志总想要帮助他,对他说: 不要这么悲伤了,如果你想往北走回家,我有三百贯钱送给你。

**古文:及别,以书付之曰: 我宅在魏王池东,至池,叩大柳树。家人若出,宜付其书,便取钱也。 **

现代文:等到分手时,谢二把一封信交给他说: 我家住在魏王池的东面。到了池边,你就敲大柳树,我家里的人如果出来,你把信交给他,就可以得到钱了。

**古文:士人如言,径叩大树,久之,小婢出,问其故,云: 谢二令送书。 **

现代文:读书人照他说的去做,叩那棵大树,过了很长时间,有个岁数很小的女仆出来,问他有什么事。他说: 谢二让我送封信来。

古文:忽见朱门白壁,婢往却出,引入。

现代文:忽然看见红门白墙,女仆进去一会出来,领着他进去,看见一老太太身体健壮,坐在正堂上。

**古文:见姥充壮,当堂坐,谓士人曰: 儿子书劳君送,令付钱三百千,今不违其意。 **

现代文:对读书人说: 我儿子的信烦劳你送来,信里让给你三百贯钱,我们不会违背他的意思。

古文:及人出,已见三百千在岸,悉是官家排斗钱,而色小坏。士人疑其精怪,不知何处得之,疑用恐非物理,因以告官,具言始末。

现代文:等他走出门来,看见岸边已经有三百千钱放在那里,全是官家的排头钱,而颜色稍有磨损,他怀疑遇到的妖精鬼怪,不知他们是从何处弄到的钱,担心使用这些钱会招惹麻烦,便把这事报告官府,并把前因后果全都说了。

**古文:河南尹奏其事,皆云: 魏王池中有一鼋窟,恐是耳。 **

现代文:河南府尹把这事上报给朝庭,大家都说,魏王池里有个鼋洞,恐怕就是那个地方。

古文:有敕,使击射之,得昆仑数十人,悉持刀枪,沉入其窟。

现代文:上面命令派人去杀死鼋怪。于是官府找来几十个从南洋各国买来的奴隶,手中拿着刀枪,潜入那个洞窟里去,捉到大小几十只鼋。

古文:得鼋大小数十头,末得一鼋,大如连床。官皆杀之,得钱帛数千事。

现代文:最后捉到的一只大鼋,有几张床连起来那么大,官吏命令将鼋全都杀死,还从洞窟里找出很多钱。

古文:其后五年,士人选得江南一尉,之任,至扬州市中东店前,忽见谢二,怒曰: 于君不薄,何乃相负,以至于斯。

现代文:又过了五年,这个人被挑选担任江南某地的一个县尉,赴任途中走到扬州东客店门前,忽然看见了谢二。谢二愤怒地说: 我对你不薄,为什么竟辜负了我,而且到了这种程度。

**古文:老母家人,皆遭非命,君之故也。 **

现代文:我的老母亲和家人全都惨死,就是因为你的缘故。

古文:言讫辞去,士人大惧,十余日不之官,徒侣所促,乃发。

现代文:说完就走了。这个人非常害怕,十多天没有敢动身,同行的人催促他,他才出发。

**古文:行百余里,遇风,一家尽没,时人云: 以为谢二所损也。 **

现代文:走了一百多里,遇上大风,全家人都淹死了。当时人们都说,是谢二干的。

古文:荆州渔人

现代文:荆州渔人

古文:唐天宝中,荆州渔人得钓青鱼,长一丈,鳞上有五色圆花,异常端丽,渔人不识,以其与常鱼异,不持诣市,自烹食,无味,颇怪焉。

现代文:唐朝天宝年间,荆州有个打渔的人钓到一条青鱼,长一丈,鳞上有五色圆形花纹,异常美丽。渔夫不认识这是什么鱼,因为它和平常的鱼不一样,也就没有拿到集市上去卖。

古文:后五日,忽有车骑数十人至渔者所。

现代文:自己做着吃了。却没有什么滋味,感到很奇怪。过后第五天,忽然有车马骑士几十个人来到渔夫住的村庄,渔夫又惊又怕出门拜见。

古文:渔者惊惧出拜,闻车中怒云: 我之王子,往朝东海,何故杀之?

现代文:就听见车子里的人愤怒地说: 我的王子,到东海去朝拜,你为什么杀了他!

**古文:我令将军访王子,汝又杀之,当令汝身崩溃分裂,受苦痛如王子及将军也! **

现代文:我派将军出来访寻王子,你又杀了将军,应当让你身体崩溃分裂,遭受象王子和将军一样的痛苦。

古文:言讫,呵渔人,渔人倒,因大惶汗。

现代文:说完,呵斥渔夫。渔夫吓得倒在地上,出了很多汗,过了好久才苏醒过来。

古文:久之方悟,家人扶还,便得癞病。十余日,形体口鼻手足溃烂,身肉分散,数月方死也。刘成

现代文:家里人把他扶回家之后,他就得了癞病,只有十多天的时间,身上口鼻和手脚都溃烂了,身上的肉也逐步分离,过了好几个月才死。刘成

古文:宣城郡当涂民,有刘成者、李晖者,俱不识农事。尝用巨舫载鱼蟹,鬻于吴越间。

现代文:宣城郡当涂县的老百姓刘成和李晖两个人,不会耕种,经常用一条大船载着鱼和蟹,到吴越之间去卖。

古文:唐天宝十三年春三月,皆自新安江载往丹阳郡。

现代文:唐代天宝十三年春天三月,两个人从新安江载鱼去丹阳郡。

古文:行至下查浦,去宣城四十里,会天暮,泊舟,二人俱登陆。

现代文:走到下查浦,离宣城还有四十里天就黑了,两个人停下船,都上了岸。

古文:时李晖往浦岸村舍中,独刘成在江上。

现代文:这时李晖要到浦岸的村舍中去,只有刘成在江上。

古文:四顾云岛,閴无人迹,忽闻舫中有连呼阿弥陀佛者,声甚厉。

现代文:江上浓云重迭,静悄悄地没有任何人的踪迹。刘成忽然听见船里有人连声呼喊阿弥陀佛,声音凄厉。

古文:成惊而视之,见一大鱼自舫中振须摇首,人声而呼阿弥陀佛焉。

现代文:刘成吃惊地看去,只看见一条大鱼在船舱里振动着胡须摇晃着头,在那里用人的声音呼喊阿弥陀佛。

古文:成且惧且悚,毛发尽劲,即匿身芦中以伺之。俄而舫中万鱼,俱跳跃呼佛,声动地。

现代文:刘成非常害怕,毛发竖起,就藏身在芦苇丛中继续观察,不一会船里千万条鱼,全都跳跃着呼喊佛号,叫声振动大地。

古文:成大恐,遽登舫,尽投群鱼于江中。

现代文:刘成惊恐万分,急忙登上船,把所有的鱼全都扔到江里去。

**古文:有顷而李晖至,成具以告晖,晖怒曰: 竖子安得为妖妄乎? **

现代文:不久,李晖回来了,刘成把事情都告诉了李晖,李晖愤怒地说: 你小子怎么胡说这些妖妄的话?

古文:唾而骂言且久。成无以自白,即用衣资酬其直。

现代文:唾骂了很长时间,刘成也没有办法辩解,就用自己的衣服和资金赔偿了鱼钱。

古文:既而余百钱,易荻草十余束,致于岸。

现代文:还剩一百来文钱,他就买了十多捆荻草,放在岸上。

**古文:明日,迁于舫中,忽觉重不可举,解而视之,得缗十五千,签题云: 归汝鱼直。 **

现代文:第二天,把草搬到船里准备出发,忽然觉得草木重得拿不动,解开一看,得到十五钱,还有一张纸上写道: 还你的鱼钱。

古文:成益奇之。

现代文:刘成更加觉得奇怪。

古文:是日,于瓜洲会群僧食,併以缗施焉。

现代文:这一天,他们在瓜洲遇到一群和尚在吃饭,刘成把这些钱都送给了和尚。

古文:时有万庄者,自泾阳令退居瓜洲,备得其事,传于纪述。

现代文:当时有个叫万庄的人,从泾阳县令的职务上退休住在瓜洲,详细地听人讲述了这件事,就记录流传下来。

古文:薛二娘

现代文:薛二娘

古文:唐楚州白田,有巫曰薛二娘者,自言事金天大王,能驱除邪厉,邑人崇之。

现代文:唐代楚州白田县有个女巫叫薛二娘,她自称奉金天大王法令,能够驱除邪魔恶鬼。

古文:村民有沈某者,其女患魅发狂,或毁坏形体,蹈火赴水,而腹渐大,若人之妊者。

现代文:城里人都很崇拜她。有个姓沈的村民,女儿得了魅病发狂,有时损伤自己的身体,有时能够踩在火上或进入水里去,并且肚子一天一天大起来,象人怀孕一样。

古文:父母患之,迎薛巫以辨之。

现代文:父母很害怕,请薛二娘来治疗。

古文:既至,设坛于室,卧患者于坛内,旁置大火坑,烧铁釜赫然。

现代文:薛二娘来了之后,在屋里安排好祭坛,让患者躺在坛内,旁边挖了个大火坑,上面烧着一口大铁锅。

古文:巫遂盛服奏乐,鼓舞请神。

现代文:女巫穿着华丽的衣服打鼓跳舞,奏乐请神。

古文:须臾神下,观者再拜。

现代文:不一会神来了,观看的人连连拜谢。

**古文:患者乃曰: 伏矣! **

现代文:巫师洒酒祈祷说: 快点把妖孽叫来!

古文:自陈云: 淮中老獭,因女浣纱悦之。不意遭逢圣师,乞自此屏迹。

现代文:说完,巫师走到火坑中坐下,神色自若,过了好一会,才拍拍衣服站起来,把烧热的铁锅戴在头上边打鼓边跳舞,唱完了才离开火坑,然后她坐在一把椅子上,呵叱患病的人自己把自己捆起来,患病的人果然背过手去象被捆住一样,又命令她自己陈述。刚开始,病人只是哭,不说话,巫师很生气,拿起刀来砍她。刀騞然而过,可是身体还象原来一样,患病的人这才说: 我服了 ,又说: 我是淮河中的一只老水獭,因为看见那女子浣纱而喜欢上她,没想到遇上了圣明的巫师,请允许我从此隐藏踪迹。

**古文:但痛腹中子未育,若生而不杀,以还某,是望外也。 **

现代文:只是心疼挂念她肚子里的孩子还未生下来,如果能够生下来之后不杀死它们,把它们还给我,这是我的非份之想。

古文:言毕呜咽,人皆悯之。

现代文:说完就呜呜地哭了起来,人们都怜悯它。

古文:遂秉笔作别诗曰: 潮来逐潮上,潮落在空滩。

现代文:她又拿起笔来作了一首离别诗说: 潮来逐潮上,潮落在空滩。

古文:有来终有去,情易复情难。

现代文:有来终有去,情易复情难。

**古文:肠断腹中子,明月秋江寒。 **

现代文:断肠腹中子,明月秋江寒。

古文:其患者素不识书,至是落笔,词翰俱丽。

现代文:那得病的女子平时并不识字,到这时下笔书写流利,词句华丽。

古文:须臾,患者昏睡,翌日乃释然。

现代文:不一会,患病的人,就昏睡过去了,第二天才苏醒过来。

古文:方说,初浣沙时,有美少年相诱,因而来往,亦不自知也。

现代文:这时他才说: 刚去浣纱的时候,有个美少年来引诱我,于是我们就开始互相来往,自己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。

**古文:后旬月,产獭子三头,欲杀之。或曰: 彼魅也而信,我人也而妄,不如释之。 **

现代文:十个月后,女子生下三只小水獭,本想杀死它们,可是有的人说: 那个妖魅尚且守信用,我们是人难道还不讲信用吗!不如放了它们。

古文:其人送于湖中,有巨獭迎跃,而没之。

现代文:于是那个人就把三只小水獭送到湖里去,有个大水獭跳跃着迎上来,背着小水獭沉没到水里去了。

古文:赵平原

现代文:赵平原

古文:唐元和初,天水赵平原,汉南有别墅。

现代文:唐代元和初年,天水赵平原在汉南有座别墅。

古文:尝与书生彭城刘简辞、武威段齐真诣无名湖,捕鱼为脍。

现代文:有一次他和书生彭城人刘简辞、武威人段齐真到无名湖去捉鱼吃。

古文:须臾,获鱼数十头,内有一白鱼长三尺余,鳞甲如素锦,耀人目精,鳍鬣五色,鲜明可爱。

现代文:不一会就捉住了几十条鱼,其中有一条白鱼长三尺多,鳞甲象白色的锦缎,光彩夺目。鳍分五色,鲜明可爱。

**古文:刘与段曰: 此鱼状貌异常,不可杀之。 **

现代文:刘简辞和段齐真说: 这条鱼的样子很不寻常,不要杀死它。

**古文:平原曰: 子辈迂阔不能食,吾能食之矣! **

现代文:赵平原说: 你们太迂腐了,你们不吃我吃。

古文:言未毕,忽见湖中有群小儿,俱著半臂白袴,驰走水上,叫啸来往,略无畏惮。

现代文:话未说完,忽然看见湖里有一群小孩,全都穿着露出半截胳膊和腿的白色衣裤,在水面上奔跑,来来往往地叫喊着,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。

**古文:二客益惧,复以白鱼为请,平原不许之,叱庖人曰: 速斫脍来。 **

现代文:两个客人更加害怕,又替白鱼说情。赵平原不答应他们,呵叱厨师说: 快些做熟了送来。

古文:逡巡,脍至。平原及二客食方半,风雷暴作,霆震一声,湖面小儿,脚下生白烟,大风随起。

现代文:不一会,做好的鱼送了上来,赵平原和两个客人刚吃一半,突然狂风骤起雷声大作,雷响第一次,湖面上奔跑的小孩脚下生出白烟,大风也随着刮起来。

古文:二客觉气候有变,顾望三里内,有一兰若,遂投而去。

现代文:两个客人看到气候发生变化,回头望见三里之内,有座寺庙,就跑去避雨。

古文:平原微哂,方复下箸,于时飞沙折木,雨火相杂而下,霆电掣曳,天崩地拆。

现代文:赵平原微笑着有点瞧不起他们,正要再动筷子吃鱼的时候,砂石飞起,树木折断,大雨和雷电交加,好像要天塌地陷一样。

古文:二客惶骇,相顾失色,谓平原已为齑粉矣。

现代文:两个客人惊慌害怕,相顾失色,以为赵平原已经变成粉末了。

古文:俄顷雨霁,二客奔诣脍所,见平原坐于地,冥然已无知矣。

现代文:不一会雨过天晴,两个客人跑到吃鱼的地方,看见赵平原坐在地上,失去了知觉。

古文:二客扶翼,呼问之,良久张目曰: 大差事,大差事!

现代文:两个人将他扶起来,呼叫着问他。过了很久,他才睁开眼睛说: 办了一件大错事!办了一件大错事!

**古文:辛勤食脍尽,被一青衫人,向吾喉中拔出,掷于湖中。吾腹今甚空乏矣! **

现代文:辛辛苦苦地把鱼吃光了,却被一个穿黑衣服的人从我的喉咙里取出来,扔到湖里去了,我的肚子现在仍然是空空的。

古文:其操刀之仆,遂亡失所在,经数月方归。

现代文:他那个拿刀做菜的仆人,也不知哪里去了,过了好几个月才回来。

**古文:平原诘其由,云: 初见青衫人于电火中嗔骂,遂被领将,令负衣袱。行仅十余日,至一处,人物稠广,市肆骈杂。青衣人云: 此是益州。 **

现代文:赵平原问他原因,仆人说: 开始时看见一个穿黑衣的人在电火中抱怨并辱骂我,然后他命令我背着衣服包,带着我走了十多天,来到一个地方,人物众多,集市中摊床一个挨一个,穿青衫的人说: 这里是益州。

**古文:又行五六日,复至一繁会处,青衫人云: 此是潭州。 **

现代文:又走了五六天,又到了一个繁华的城镇。穿青衫的人说: 这里是潭州。

古文:其夕,领入旷野中,言曰: 汝随我行已久,得无困苦耶?

现代文:那天晚上,他领我来到了一片旷野,说道: 你跟着我已经走了很长时间,难道不觉得饥苦劳累吗?

古文:今与汝别。

现代文:现在就与你分别。

**古文:因怀中取干脯一挺与某,云: 饥即食之,可达家也。 **

现代文:接着从怀中取出一块干脯给我,并说: 你饿了吃它,就可以回到家乡。

古文:又曰: 为我申意赵平原,无夭害生命。暴殄天物,神道所恶。

现代文:又说 替我向赵平原传句话,叫他不要任意残害生命,祸害自然界的鸟兽草木,这是神灵所不允许的。

**古文:再犯之,必无赦矣? **

现代文:再犯这样的过错,一定不会被赦免了。

古文:平原自此终身不钓鱼。

现代文:赵平原从此一辈子不再钓鱼了。

古文:高昱

现代文:高昱

古文:元和中,有高昱处士以钓鱼为业。

现代文:东汉元和年间,有一个不愿做官的人叫高昱,以钓鱼为生。

古文:尝舣舟于昭潭,夜仅三更不寐。

现代文:有一天他把鱼船停在昭潭的岸边。到了夜里三更天还没睡着。

古文:忽见潭上有三大芙蕖,红芳颇异。

现代文:三个人都穿着白色衣裙,冰清玉洁像白雪一样,容貌艳丽迷人,神彩晶莹好似天仙。

**古文:有三美女各踞其上,俱衣白,光洁如雪,容华艳媚,莹若神仙,共语曰: 今夕阔水波澄,高天月皎,怡情赏景,堪话幽玄。 **

现代文:她们说: 今天晚上水面广阔,风清浪静,天高月明,使人心情愉快。欣赏如此美景,正适合谈论一些幽深玄妙的道理。

**古文:其一曰: 旁有小舟,莫听我语否? **

现代文:其中一女子说: 旁边有条小船,会不会能听到我们的谈话呢?

**古文:又一曰: 纵有,非濯缨之士,不足惮也。 **

现代文:另一个女子说: 即使有人,也不会是隐居的高人,不必害怕。

**古文:相谓曰: 昭潭无底橘州浮,信不虚耳。 **

现代文:接着又对另两个女子说: 昭潭有没底橘子洲就会漂浮起来,相信这句话不是假的。

**古文:又曰: 各请言其所好何道。 **

现代文:又说: 请各人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学说?

**古文:其次曰: 吾性习释。 **

现代文:其次一女子说: 我本性适合学习佛学。

**古文:其次曰: 吾习道。 **

现代文:第一个女子说: 我学习道教。

**古文:其次曰: 吾习儒。 **

现代文:最后一女子说: 我学习儒家学说。

古文:各谈本教道义,理极精微。

现代文:随后各自谈起了本教的教义,道理说得精深微妙。

**古文:一曰: 吾昨宵得不祥之梦。 **

现代文:一个女子说: 我昨晚做了个不吉祥的梦。

**古文:二子曰: 何梦也? **

现代文:另两个女子问: 是什么梦?

**古文:曰: 吾梦子孙仓皇,窟宅流徙,遭人斥逐,举族奔波,是不祥也。 **

现代文:回答说: 我梦见子孙们仓皇失措,我们住的洞窟府宅流离转移,受到别人的斥责和驱逐,全族人都被迫奔波迁移。这是不吉祥的预兆。

**古文:二子曰: 游魂偶然,不足信也。 **

现代文:另外两女子说: 灵魂出游,偶然看见的情景,不值得相信。

**古文:三子曰: 各算来晨,得何物食。 **

现代文:三个女子一齐说: 各自推算一下,明天早晨,能吃到什么食物。

古文:久之曰: 从其所好,僧道儒耳。

现代文:过了好大一会儿,一个女子说: 遵从各人的爱好,一个和尚,一个道士,一个儒生罢了。

古文:言讫,逡巡而没。昱听其语,历历记之。

现代文:唉,我刚才所说的梦,未必不是灾祸。 说完,全都沉没入潭,高昱听了她们所说的话,全都清清楚楚地记住了。

古文:及旦,果有一僧来渡,至中流而溺。

现代文:等到天亮,果然有一个和尚来渡水,船到中流就沉没淹死了。

**古文:昱大骇曰: 昨宵之言不谬耳! **

现代文:高昱非常害怕,意识到:昨天晚上她们说的不是假话。

古文:旋踵,一道士舣舟将济,昱遽止之,道士曰: 君妖也,僧偶然耳。

现代文:紧接着,一个道士来到停船处准备渡水。高昱急忙制止他,道士说: 你是个妖精,和尚之事是偶然的事。

**古文:吾赴知者所召,虽死无悔,不可失信。 **

现代文:我去赶赴具有非凡智慧的人的召见,即使死了也不后悔,不能失信于人。

古文:叱舟人而渡,及中流又溺焉。

现代文:于是呵叱驾船人赶快开船,结果道士乘船到中流又沉没淹死了。

**古文:续有一儒生,挈书囊径渡,昱恳曰: 如前去僧道已没矣! **

现代文:后来又有一个读书人,带着一个装书的口袋也来渡水。高昱恳切地说: 先前来的和尚和道士已经淹死了。

**古文:儒正色而言: 死生命也,今日吾族祥斋,不可亏其吊礼。 **

现代文:读书人严肃地说: 人的生死是命中注定的,今天我们族人举行丧祭,不能不去参加吊丧的仪式。

**古文:将鼓棹,昱挽书生衣袂曰: 臂可断,不可渡。 **

现代文:正要划桨,高昱拉住书生的衣角说: 可砍断我的胳膊,却不能让你渡水。

古文:书生方叫呼于岸侧,忽有物如练,自潭中飞出,绕书生而入。

现代文:书生正要向岸上叫喊,忽然地有个象绳子似的东西,从昭潭中飞出来,缠住读书人拖到水里去了。

古文:昱与渡人遽前捉其衣襟,漦涎前流滑,手不可制。

现代文:高昱和那些准备渡水的人急忙上前扯住他的衣襟,上面的粘涎滑溜溜的,没有扯住。

**古文:昱长吁曰: 命也! **

现代文:高昱长叹一声说: 这是命中注定的。

古文:顷刻而没三子。

现代文:顷刻间淹没了三个人。

古文:而俄有二客乘叶舟而至,一叟一少,昱遂谒叟,问其姓字。

现代文:又过了一会有两个客人乘坐着小船来到。一个老头,一个少年。高昱就上前拜见老头,问老头的姓名。

**古文:叟曰: 余祁阳山唐勾鳖,今适长沙,访张法明威仪。 **

现代文:老人说: 我是祁阳山的唐勾鳖,准备到长沙,拜见张法明。

古文:昱久闻其高道,有神术,礼谒甚谨。

现代文:高昱很久就听说这老人道行高深,有神奇的法术,对老人很尊重。

古文:俄闻岸侧有数人哭声,乃三溺死者亲属也。

现代文:过了一会听到岸边有几个人在哭,是三个溺水者的亲属。

**古文:叟诘之,昱具述其事,叟怒曰: 焉敢如此害人! **

现代文:老人问他是怎么回事。高昱就把前面的事情详细说了。老人生气地说: 怎么敢这样害人!

**古文:遂开箧,取丹笔篆字,命同舟弟子曰: 为吾持此符入潭,勒其水怪,火急他适! **

现代文:然后打开箱子,拿出红笔写了一道篆字符帖,命令同船而来的弟子说: 替我拿着这道符到潭里去,勒令那些水中怪物,赶快迁到别处去。

古文:弟子遂捧符而入,如履平地。循山脚行数百丈,观大穴明莹,如人间之屋室。

现代文:弟子就捧着符走进水潭,就象走在平地上一样,顺着山脚走了几百丈,看见一个大洞穴,里面很明亮,象人间的住房一样。

**古文:见三白猪寐于石榻,有小猪数十,方戏于旁。及持符至,三猪忽惊起,化白衣美女,小猪亦俱为童女,捧符而泣曰: 不祥之梦果中矣! **

现代文:三只白猪在石床上睡觉,有几十个小猪正在旁边玩耍,弟子带着符帖来到,三只白猪忽然受惊起身,变成白衣美女,小猪也全变成小孩,美女捧着符帖哭着说: 不吉祥的梦果然应验了。

**古文:容三日涉归东海,各以明珠为献。 **

现代文:又说: 请替我们禀告先师,我们在这里住了很久了,怎么会不留恋呢,请容许我们三天之内搬回东海。 并各自以明珠作为谢礼。

**古文:弟子曰: 吾无所用。 **

现代文:弟子说: 这个我没有用处。

**古文:不受而返,具以白叟,叟大怒曰: 汝更为我语此畜生,明晨速离此,不然,当使六丁就穴斩之。 **

现代文:没有接受就返回岸上,回禀老人。老人非常生气地说: 你再去替我告诉这几个畜牲,明天早晨赶快离开这里。不然的话,我就派六丁神将到洞里去杀了她们。

**古文:弟子又去,三美女号恸曰: 敬依处分,弟子归。 **

现代文:弟子又入潭去。三个美女大声哭着说: 我们接受处分。 弟子就回来了。

古文:明晨,有黑气自潭面而出,须臾,烈风迅雷,激浪如山。

现代文:第二天早晨,有黑气从昭潭的水面上冒出。不一会,刮起了大风,响起了雷声,激起的波浪象山一样。

古文:有三大鱼长数丈,小鱼无数周绕,沿流而去。

现代文:出现三条几丈长的大鱼,还有无数条小鱼围绕在大鱼的周围。

**古文:搜曰: 吾此行甚有所利,不因子,何以去昭潭之害? **

现代文:它们顺着流水离开了。老人对高昱说: 我这次出行很有好处。如果不是因为你,我怎么能除去昭潭的祸害呢?

古文:遂与昱乘舟东西耳。

现代文:就和高昱各自坐着船分别向东、向西而去。

古文:僧法志

现代文:僧法志

古文:台山僧法志游至淮阴,见一渔者坚礼而命焉。

现代文:台山的和尚法志出游走到淮阴,遇到一个渔夫礼貌地坚持邀请他去作客。

**古文:法志随至草庵中,渔者设食甚谨,法志颇怪,因问曰: 弟子以渔为业,自是造罪之人,何见僧如此敬礼? **

现代文:法志跟着他来到一个草屋之中,对他很尊敬,安排的饭菜很讲究。法志觉得很奇怪,便问渔夫说: 你以打鱼作为职业,本来是杀生的人。为什么看见和尚这么恭敬呢?

古文:答曰: 我昔于会稽山遇云远上人为众讲法,暂曾随喜,得悟圣教。

现代文:渔夫回答说: 我从前在会稽山上遇见过云远上人为众人讲佛法,曾经跟着听过一段时间,领悟到佛家教义的神圣高深。

**古文:迩来见僧,即欢喜无量。 **

现代文:从那以后,看见和尚就高兴得不得了。

**古文:僧异之,劝令改业,渔者曰: 我虽闻善道,而滞于罟网,亦犹和尚为僧,未能以戒律为事。其罪一也,又何疑焉? **

现代文:法志觉得更加奇怪,劝渔夫改换职业,渔夫说: 我虽然听到了好的道理,却留恋这个打渔的职业,也就好比和尚是僧人,都不能严格地遵守戒律,罪过是一样的,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?

古文:僧惭而退,回顾,见渔者化为大鼋,入淮,亦失草庵所在。

现代文:和尚惭愧地走了,回头看时,发现渔夫变成一只大鼋,走进淮水,那个草屋也没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