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百八十九·杂传记

古文:周秦行记

现代文:周秦行记

古文:余真元中,举进士落第,归宛叶间。

现代文:我在真元年间,考进士没考上,回宛叶一带。

古文: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,将宿大安民舍。

现代文:走到伊阙南道的鸣皋山下,打算到大安百姓家中住宿。

古文:会暮,失道不至。

现代文:当时天已黑了,迷了路,没找到大安。

古文:更十余里,行一道甚易,夜月始出,忽闻有异气如贵香,因趋进行,不知厌远。

现代文:又走了十多里,走上了一条很平坦的路。夜晚的月亮才出来,忽然闻到有异常的气味,像贵重的香料。立刻加快脚步向前赶,也不觉得远了。

古文:见火明,意庄家,更前驱,至一宅,门庭若富家。

现代文:渐渐看到了有火的光亮,心想可能是村庄人家,更向前急走。不久,到了一座房前,看那门和院子像富贵人家。

**古文:有黄衣阍人曰: 郎君何至? **

现代文:有个穿黄衣服的守门人问: 公子从什么地方来?

**古文:余答曰: 僧孺姓牛,应进士落弟,本往大安民舍,误道来此,直乞宿,无他。 **

现代文:我答道: 我叫牛僧孺,考进士没考上,本来想到大安的百姓家借宿,走错了路来到了这里。只求住一宿,没有别的要求。

**古文:中有小髻青衣出,责黄衣曰: 门外谓谁? **

现代文:门里有个梳着小发髻的丫鬟出来了,问黄衣人: 在门外跟谁说话?

**古文:黄衣曰: 有客有客。 **

现代文:黄衣人说: 有客人,有客人。

**古文:黄衣入告,少时出曰: 请郎君入。 **

现代文:黄衣人进去报告,不一会儿出来说: 请公子进去。

**古文:余问谁大宅,黄衣曰: 但进,无须问。 **

现代文:我问是谁家的大房子?黄衣人说: 只管进去,用不着问。

古文:入十余门,至大殿,蔽以珠帘,有朱衣黄衣阍人数百。

现代文:走过十几道门,到了大殿。殿上有珠帘遮挡着,有穿着红衣黄衣的守门人好几百,站在台阶上。

**古文:立阶,左右曰: 拜。 **

现代文:左右的人说: 拜见!

**古文:帘中语曰: 妾汉文帝母薄太后,此是庙,郎君不当来,何辱至此? **

现代文:帘子里有人说道: 我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。这是庙,公子不该来,为什么来这里?

**古文:余曰: 臣家宛叶,将归失道,恐死豺虎,敢托命。 **

现代文:我说: 臣的家在宛叶,要回去,走错了道,怕死在豺狼口中,斗胆请求保护性命。

**古文:语讫,太后命使轴帘避席曰: 妾故汉室老母,君唐朝名士,不相君臣,幸希简敬,便上殿来见。 **

现代文:说完,太后命人卷起帘子,自己离开坐位说: 我是原先汉朝的老母,您是唐朝的名士,不是君臣关系,希望不要多礼。就上殿来见面吧!

古文:太后着练衣,状貌瑰玮,不甚年高。

现代文:太后穿着白色的绢衣,姿态容貌美好,年龄不显得老。

**古文:劳余曰: 行役无苦乎? **

现代文:慰劳我说: 走路不辛苦吗?

古文:召坐。

现代文:招呼坐下。

**古文:食顷,闻殿内有笑声。太后曰: 今夜风月甚佳,偶有二女伴相寻,况又遇嘉宾,不可不成一会。 **

现代文:过了一顿饭的工夫,听到殿内传出笑声,太后说: 今天晚上风光月色都很好,偶尔有两个女伴要来找我,况且又碰上嘉客,不可不搞个聚会。

古文:呼左右屈二娘子出见秀才。

现代文:招呼左右的人委屈二位娘子出来见见秀才。

古文:良久,有女子二人从中至,从者数百。

现代文:过了好久,有两个女子从殿中走来,随从有好几百人。

古文:前立者一人,狭腰长面,多发不妆,衣青衣,仅可二十余。

现代文:在前面站着的那个人,窄腰长脸,头发很厚,没有化妆,穿着青色的衣服,约二十多岁。

**古文:太后曰: 高祖戚夫人。 **

现代文:太后说: 这是高祖的戚夫人。

古文:余下拜,夫人亦拜。

现代文:我便下拜,夫人也还礼。

古文:更一人,柔肌稳身,貌舒态逸,光彩射远近,多服花绣,年低太后。

现代文:另一个人,肌肉柔嫩,身姿稳重,面容舒展,姿态潇洒,光彩照映远近,穿着花花绿绿,上面刺绣着不少图案。年龄比太后要小些。

**古文:后曰: 此元帝王嫱。 **

现代文:太后说: 这是汉元帝的王嫱。

古文:余拜如戚夫人,王嫱复拜。

现代文:我又像对戚夫人那样下拜,王嫱也还拜。

**古文:各就坐,坐定,太后使紫衣中贵人曰:迎杨家潘家来。 **

现代文:各坐到坐位上。坐好后,太后让穿紫衣的宦官说: 去把杨家潘家迎来!

古文:久之,空中见五色云下,闻笑语声寝近。

现代文:过了好久,看见空中落下了五色云彩,并听到说笑声越来越近。

**古文:太后曰: 杨家至矣。 **

现代文:太后说: 杨家来了。

古文:忽车音马迹相杂,罗绮焕耀,旁视不给。

现代文:忽听到车马的嘈杂声音,又看见罗绮鲜明晃眼,眼睛都没工夫住旁边看;就看见有两位女子从云中走下来。

古文:有二女子从云中下,余起立于侧,见前一人,纤腰修眸,仪容甚丽,衣黄衣,冠玉冠,年三十许。

现代文:我站起来,立在旁边,看见前面的一个人细腰长眼,面貌很美丽。穿着黄色衣服,戴着嵌玉的帽子,年龄三十岁左右。

**古文:太后曰: 此是唐朝太真妃子。 **

现代文:太后说: 这是唐代的太真妃子。

古文:予即伏谒,拜如臣礼。

现代文:我就伏到地上拜见,就像臣子拜见妃子。

**古文:太真曰: 妾得罪先帝,皇朝不置妾在后妃数中,设此礼,岂不虚乎?不敢受。 **

现代文:太真说: 我得罪了先帝,所以朝廷不把我列在后妃行列中,使用这样的礼节,不是太不实在了吗?不敢接受。

古文:却答拜。

现代文:退了几步做了答拜。

古文:更一人,厚肌敏视,小质洁白,齿极卑,被宽博衣。

现代文:还有一个,肌肉丰满,眼神灵活,身体小巧,皮肤洁白,年龄极小,穿着宽大的衣服。

**古文:太后曰: 齐潘淑妃。 **

现代文:太后说: 这是南齐时代的潘淑妃。

古文:余拜之如妃子。

现代文:我又像对待妃子那样拜见她。

古文:既而太后命进馔,少时馔至,芳洁万端,皆不得名,余但欲充腹,不能足食。

现代文:过了一会儿,太后命令摆上酒席。不一会儿酒菜就送来了,又香又干净,种类多得很,但都叫不出名来。

古文:已更具酒,其器用尽如王者。

现代文:我只想填饱肚子,还没等饱,又拿来了各种酒。那些吃喝的用具全都像当帝王的人家用的。

**古文:太后语太真曰: 何久不来相看? **

现代文:太后对太真说: 你怎么很长时间不来看我?

**古文:太真谨容对曰: 三郎数幸华清宫,扈从不得至。 **

现代文:太真表情很恭敬地回答说: 三郎常去华清池,我跟着侍候,所以来不了。

**古文:太后又谓潘妃曰: 子亦不来,何也? **

现代文:太后又对潘妃说: 你也不来,怎么回事?

古文:潘妃匿笑不禁,不成对。

现代文:潘妃掩着嘴笑得说不出话来。

**古文:太真乃视潘妃而对曰: 潘妃向玉奴说,懊恼东昏侯疏狂,终日出猎,故不得时谒耳。 **

现代文:太真就看着潘妃回答说: 潘妃向我说,东昏侯放纵无忌,整天出去打猎她感到烦恼,所以不能时常来谒见。

**古文:太后问余: 今天子为谁? **

现代文:太后又问我: 现在的天子是谁?

**古文:余对曰: 今皇帝先帝长子。 **

现代文:我回答说: 当今的皇帝是先帝的长子。

**古文:太真笑曰: 沈婆儿作天子也,大奇。 **

现代文:太真笑道: 沈婆的儿子做了天子了,太出奇了。

**古文:太后曰: 何如主? **

现代文:太后说: 是个什么样的君主?

**古文:余对曰: 小臣不足以知君德。 **

现代文:我回答说: 小臣不可能了解国君的德行。

**古文:太后曰: 然无嫌,但言之。 **

现代文:太后说:你不要有疑虑,只管说好了。

**古文:余曰: 民间传圣武。 **

现代文:我说: 民间流传着圣武的说法。

古文:太后首肯三四。

现代文:太后点头三四下。

古文:太后命进酒加乐,乐妓皆年少女子。

现代文:太后又命上酒并演奏音乐。奏乐的艺人都是年轻女子。

古文:酒环行数周,乐亦随辍。

现代文:酒轮了几圈儿,乐队也随着停止了演奏。

古文:太后请戚夫人鼓琴,夫人约指玉环,光照于座,引琴而鼓,其声甚怨。

现代文:太后请戚夫人弹琴,夫人在手指上戴上了玉环。它的光辉照到了四座。夫人拿过琴弹了起来,那琴声很哀怨。

古文:太后曰: 牛秀才邂逅到此,诸娘子又偶相访,今无以尽平生欢。

现代文:太后说: 牛秀才是偶然的机会来到这里,各位娘子又是偶尔来探望我,现在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尽情表达平生的高兴。

**古文:牛秀才固才士,盍各赋诗言志,不亦善乎? **

现代文:牛秀才当然是有才的读书人,为什么不各自做诗来表达心意呢?

古文:遂各授与笺笔,逡巡诗成。

现代文:这不是很好的事吗? 于是交给每人一支笔和一些纸,稍过了一会儿诗都做完了。

古文:太后诗曰: 月寝花宫得奉君,至今犹愧管夫人。

现代文:太后的诗写道: 月寝花宫得奉君,至今犹愧管夫人。

**古文:汉家旧是笙歌处,烟草几经秋复春。 **

现代文:汉家旧是笙歌处,烟草几经秋复春。

古文:王嫱诗曰: 雪里穹庐不见春,汉衣虽旧泪痕新。

现代文:王嫱的诗是: 雪里穹庐不见春,汉衣虽旧泪痕新。

**古文:如今最恨毛延寿,爱把丹青错画人。 **

现代文:如今最恨毛延寿,爱把丹青错画人。

古文:戚夫人诗曰: 自别汉宫休楚舞,不能妆粉恨君王。

现代文:戚夫人的诗写的是: 自别汉宫休楚舞,不能妆粉恨君王。

**古文:无金岂得迎商叟,吕氏何曾畏木强。 **

现代文:无金岂得迎商叟,吕氏何曾畏木强。

古文:太真诗曰: 金钗堕地别君王,红泪流珠满御床。

现代文:太真的诗是: 金钗堕地别君王,红泪流珠满御床。

**古文:云雨马嵬分散后,骊宫不复舞《霓裳》。 **

现代文:云雨马嵬分散后,骊宫不复舞《霓裳》。

古文:潘妃诗曰: 秋月春风几度归,江山犹是业宫非。

现代文:潘妃的诗是: 秋月春风几度归,江山犹是业宫非。

**古文:东昏旧作莲花地,空想曾披金缕衣。 **

现代文:东昏旧作莲花地,空想曾披金缕衣。

古文:再三邀余作诗,余不得辞,遂应命作诗曰: 香风引到大罗天,月地云阶拜洞仙。

现代文:大后再三邀请我作诗,我推辞不掉,便答应要求,作了一首诗: 香风引到大罗天,月地云阶拜洞仙。

**古文:共道人间惆怅事,不知今夕是何年。 **

现代文:共道人间惆怅事,不知今夕是何年。

古文:别有善笛女子,短发丽服,貌甚美,而且多媚。

现代文:另有善于吹笛的一位女子,梳着短发,衣服很华丽,容貌也很美,而且很有魅力。

古文:潘妃偕来,太后以接座居之,时令吹笛,往往亦及酒。

现代文:是潘妃带来的,太后让她靠近自己坐着。不时让她吹笛子,也不断叫她喝酒。

古文:太后顾而问曰: 识此否?

现代文:太后回过头来看着说: 认识这个人吗?

古文:石家绿珠也。

现代文:这是石家的绿珠啊。

**古文:潘妃养作妹,故潘妃与俱来。 **

现代文:潘妃当作妹妹养着,所以潘妃与她一起来。

**古文:太后因曰: 绿珠岂能无诗乎? **

现代文:太后接着说: 绿珠怎么能没有诗呢?

古文:绿珠乃谢而作诗曰: 此日人非昔日人,笛声空怨赵王伦。

现代文:绿珠于是表示了歉意,然后作了一首诗: 此日人非昔日人,笛声空怨赵王伦。

**古文:红残翠碎花楼下,金谷千年更不春。 **

现代文:红残翠碎花楼下,金谷千年更不春。

古文:诗毕,酒既至,太后曰: 牛秀才远来,今夕谁人为伴?

现代文:写完诗后,酒又拿来了。太后说: 牛秀才从远处来,今晚上谁人跟他作伴?

**古文:戚夫人先起辞曰: 如意成长,固不可,且不可如此。 **

现代文:戚夫人首先站起来推辞说: 儿子如意已经长大,当然不能相陪,也确实不该这样做。

**古文:潘妃辞曰: 东昏以玉儿身死国除,玉儿不宜负也。 **

现代文:潘妃也推辞说: 东昏侯认为我玉儿身死去国,我玉儿不该辜负他。

**古文:绿珠辞曰: 石卫尉性严急,今有死,不可及乱。 **

现代文:绿珠推辞说: 石卫尉性格严厉,急躁,今天就是死,也不可涉及淫乱的事。

**古文:太后曰: 太真今朝光帝贵妃,不可言其他。 **

现代文:太后说: 太真是本朝先帝的贵妃,更没有可能。

古文:乃顾谓王嫱曰: 昭君始嫁呼韩单于,复为株累弟单于妇,固自用,且苦寒地胡鬼何能为?

现代文:于是回头看着王嫱说: 昭君开始嫁给呼韩单于,后又作了株累弟单于的媳妇,本来是按自己的心意,再说严寒地方的胡鬼又能做什么?

**古文:昭君幸无辞。 **

现代文:希望昭君不要推辞。

古文:昭君不对,低眉羞恨。

现代文:昭君不回答,低眉羞涩怨恨。

古文:俄各归休,余为左右送入昭君院。

现代文:不一会各回去休息。我被左右的人送到昭君的房中。

古文:会将旦,侍人告起,昭君垂泣持别。

现代文:当时天快要亮了,侍候的人告诉起床,昭君垂泪握手告别。

古文:忽闻外有太后命,余遂出见太后。

现代文:忽听外面有太后的命令,我于是便出来见太后。

**古文:太后曰: 此非郎君久留地,宜亟还,便别矣,幸无忘向来欢。 **

现代文:太后说: 这儿不是郎君久留之地,应该赶快回去。马上就要分别了,希望不要忘了刚才的欢聚。

古文:更索酒,酒再行已,戚夫人、潘妃、绿珠皆泣下,竟辞去。

现代文:又要了酒,喝了两巡就停了。戚夫人、潘妃、绿珠都流下了眼泪,终于辞别而去。

古文:太后使朱衣送往大安,抵西道,旋失使人所在。

现代文:太后使朱衣人送我去大安,到达西道时,不久就找不到送行的人了。

**古文:时始明矣,余就大安里,问其里人,里人云: 此十余里,有薄后庙。 **

现代文:当时天才亮,我到了大安里。问那里人,那里人说: 距这十多里,有个薄后庙。

古文:余却回,望庙宇,荒毁不可入,非向者所见矣。

现代文:我又返回去,看那庙宇,荒凉破败进不去人,不是昨晚所见到的景象了。

古文:余衣上香经十余日不歇,竟不知其何如。

现代文:可我衣服上的香味十多天也没散,我一直也不知道这到底怎会回事。

古文:冥音录

现代文:冥音录

古文:庐江尉李侃者,陇西人,家于洛之河南。

现代文:庐江府尉李侃是陇西人,家在洛水之南。

古文:太和初,卒于官。

现代文:太和初年,死于任上。

古文:有外妇崔氏,本广陵倡家,生二女,既孤且幼,孀母抚之以道,近于成人,因寓家庐江。

现代文:李侃有个情妇姓崔,本是广陵的歌妓,生了两个女儿。现在两个女儿既失去了父亲,又很幼小,寡母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抚养她们,已快长成人,便安家在庐江。

古文:侃既死,虽侃之宗亲居显要者,绝不相闻。

现代文:李侃死后,即使是官在显要的李侃的本家,也决不跟她来往。

古文:庐江之人,咸哀其孤藐而能自强。

现代文:庐江的人都同情她抚养孤女尚能自强。

古文:崔氏性酷嗜音,虽贫苦求活。常以弦歌自娱。

现代文:崔寡妇平生爱音乐,虽然贫苦勉强生活,却常自拉自唱进行娱乐。

古文:有女弟菃奴,风容不下,善鼓筝,为古今绝妙,知名于时。

现代文:崔有个妹妹菃奴,风度容貌都不错。擅长弹筝,是古今无双的,在当时就很出名。

古文:年十七,未嫁而卒,人多伤焉。

现代文:十七岁时,还没有出嫁就死了,很多人都为她伤感。

古文:二女幼传其艺。

现代文:崔寡妇的两个女儿幼年时就学习过她的技艺。

古文:长女适邑人丁玄夫,性识不甚聪慧。

现代文:长女嫁给了镇上的丁玄夫。

古文:幼时,每教其艺,小有所未至,其母辄加鞭棰,终莫究其妙。

现代文:这个女儿天资不很聪明,幼年时,每当教她技艺时,稍有学得不到家的地方,她的母亲就用鞭子打,但始终没掌握技艺的巧妙。

古文:每心念其姨曰: 我姨之甥也,今乃死生殊途,恩爱久绝。

现代文:这个女儿常心中想念她的姨,说: 我是姨的外甥女,现在一生一死,走上了不同的路,深切的恩情爱心早已中断。

**古文:姨之生乃聪明,死何蔑然,而不能以力祐助,使我心开目明,粗及流辈哉? **

现代文:姨活着时很聪明,为什么死后什么反应也没有。能不能用特别的力量来帮助我使我思想开窍、眼睛明亮,能赶上同辈的人呢?

古文:每至节朔,辄举觞酹地,哀咽流涕,如此者八岁。

现代文:每到节日和每月初一都举起酒杯以酒浇地祭奠,悲伤的呜咽,流着眼泪。这样情况持续了八年。

古文:母亦哀而悯焉。

现代文:她的母亲也很伤心并且很同情她。

古文:开成五年,四月三日,因夜寐,惊起号泣,谓其母曰: 向者梦姨执手泣曰: 我自辞人世,在阴司簿属教坊,授曲于博士李元凭。

现代文:唐文宗开成五年,四月三日,长女在夜晚睡觉时,突然惊醒大声哭起来,对她的母亲说: 刚才我梦见我姨拉着我的手哭着说: 我自从离开人世,在阴间户籍上属音乐部门,教博士李元凭曲子。

古文:元凭屡荐我于宪宗皇帝,帝召居宫一年。以我更直穆宗皇帝宫中,以筝导诸妃,出入一年。

现代文:元凭屡次向宪宗皇帝推荐我,于是皇帝召我进宫住了一年,让我在穆宗皇帝宫中轮流值班,用筝指导各位妃子。

古文:上帝诛郑注,天下大酺。

现代文:天帝杀了郑注,天下大规模聚餐庆贺。

古文:唐氏诸帝宫中互选妓乐,以进神尧、太宗二宫,我复得侍宪宗。

现代文:唐朝各个皇帝的宫中互选歌舞艺伎,把他们进献到高祖和太宗二宫中,我因此又能够侍候宪宗了。

古文:每一月之中,五日一直长秋殿,余日得肆游观,但不得出宫禁耳。

现代文:每月当中,五天到长秋殿值班一次,其余日子可以随便游玩参观,只是不能出宫禁罢了。

古文:汝之情恳,我乃知也,但无由得来。

现代文:你的恳切的心情,我知道了,只是无理由来此。

古文:近日襄阳公主以我为女,思念颇至,得出入主第。

现代文:近日襄阳公主把我收为女儿,常很想念我,我便可以进出公主的住宅了。

古文:私许我归,成汝之愿,汝早图之。

现代文:公主私下允许我回来,满足你的心愿。

**古文:阴中法严,帝或闻之,当获大谴,亦上累于主。 **

现代文:你要早下手准备,因为阴间法律很严,皇帝偶或听到了这事,会犯大罪的,也会连累公主。

古文:复与其母相持而泣。

现代文:说完又抱着她的母亲哭起来。

古文:翼日,乃洒扫一室,列虚筵,设酒果,仿佛如有所见。因执筝就坐,闭目弹之,随指有得。

现代文:第二天,就收拾了一间屋子,打扫干净,又洒了些水,安排了空的坐位,摆上了酒和果品。依稀看到了什么,长女就拿着筝坐到坐位上,闭着眼睛弹起来,随弹随有体会。

古文:初授人间之曲,十日不得一曲,此一日获十曲。

现代文:当初教给人间的曲子,十天也学不会一曲,今天一天就学了十支曲子。

古文:曲之名品,殆非生人之意。

现代文:曲子的名称种类,几乎不是活人想得出来的。

古文:声调哀怨,幽幽然鸮啼鬼啸,闻之者莫不嘘唏。

现代文:声调哀怨深邃幽远像猫头鹰哭又像鬼长啸,听到的人没有不呜咽的。

古文:曲有《迎君乐》、《槲林叹》、《秦王赏金歌》、《广陵散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上江虹》、《晋城仙》、《丝竹赏金歌》、《红窗影》。

现代文:曲有《迎君乐》、《槲林叹》、《秦王赏金歌》、《广陵散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上江虹》、《晋城仙》、《丝竹赏金歌》、《红窗影》。

古文:十曲毕,惨然谓女曰: 此皆宫闱中新翻曲,帝尤所爱重。

现代文:十支曲学完了,姨很凄惨的对长女说: 这都是宫中新谱出的曲子,皇帝尤其喜爱重视。

古文:《槲林叹》《红窗影》等,每宴饮,即飞球舞盏,为佐酒长夜之欢。

现代文:《槲林叹》《红窗影》等曲,每当宴会时,就飞球舞盘,把它作为助酒的乐曲,进行通宵达旦的娱乐。

古文:穆宗敕修文舍人元稹撰其词数十首,甚美,宴酣,令宫人递歌之。

现代文:穆宗下令让修文舍人元稹作了数十首歌词,用以配曲,都很美。

古文:帝亲执玉如意,击节而和之。

现代文:当宴会达到高潮时,就叫宫人轮流歌唱。皇帝亲手拿着玉如意,敲着节拍进行配合。

古文:帝秘其调极切,恐为诸国所得,故不敢泄。

现代文:皇帝对这些曲调保密极严,唯恐被各国学去,所以我不敢泄露。

古文:岁摄提,地府当有大变,得以流传人世。

现代文:到寅年,地府会有大的变动,这些曲子就会流传于人世间。

古文:幽明路异,人鬼道殊,今者人事相接,亦万代一时,非偶然也。

现代文:阴间阳间路不同,人和鬼各有各的一套。现在我跟人间进行了联系,也是万代难逢的事,这也不是偶然的。

**古文:会以吾之十曲,献阳地天子,不可使无闻于明代。 **

现代文:应当把我这十支曲子,献给阳间的天子,不可让它在圣明的时代埋没。

古文:于是县白州,州白府,刺史崔璹亲召试之,则丝桐之音,枪鏦可听,其差琴调不类秦声。

现代文:于是县报告了州,州报告了府,府的刺史崔璹亲自召来长女试奏。就发现琴声鎗鏦好听,那奇异的琴调不像秦地的音乐。

古文:乃以众乐合之,则宫商调殊不同矣。

现代文:于是用各种乐器跟它配合,却发现宫商调很不相同。

古文:母令小女再拜,求传十曲,亦备得之,至暮诀去。

现代文:母令小女给姨拜了两拜,请求也教给她这十支曲。小女也全部学会了。

**古文:数日复来曰: 闻扬州连帅欲取汝,恐有谬误,汝可一一弹之。 **

现代文:到了黄昏的时候诀别而去。过了几天又来了,说: 听说扬州的连帅要让你去,恐怕有弹错的地方,你可以一一的再弹一遍。

古文:又留一曲曰《思归乐》。

现代文:又留下一曲叫《恩归乐》。

古文:无何,州府果令送至扬州,一无差错。

现代文:不久,州府果然叫人送女到扬州,弹奏后,毫无差错。

古文:廉使故相李德裕议表其事,女寻卒。

现代文:廉使即原来的宰相李德裕商量表彰这件事,可是不久长女就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