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百八十·蛮夷一

古文:四方蛮夷无启民帝女子泽毛人轩辕国白民国欧丝輆沐国

现代文:四方蛮夷无启民帝女子泽毛人轩辕国白民国欧丝輆沐国

古文:泥杂国然丘卢扶国浮折国频斯吴明国女蛮国都播

现代文:泥杂国然丘卢扶国浮折国频斯吴明国女蛮国都播

古文:骨利突厥吐蕃西北荒鹤民契丹沃沮僬侥

现代文:骨利突厥吐蕃西北荒鹤民契丹沃沮僬侥

古文:四方蛮夷

现代文:四方蛮夷

古文:东方之人鼻大,窍通于目,筋力属焉;南方之人口大,窍通于耳;西方之人面大,窍通于鼻;北方之人,窍通于阴,短;中央之人,窍通于口。

现代文:东方的人鼻子大,身体上的孔都跟眼睛相通,体力都归附到这里;南方的人嘴大,体窍都跟耳朵相通;西方的人脸大,体窍都跟鼻子相通;北方的人体窍都跟阴部相通,身体矮;中部地区的人,体窍都跟口部相通。

古文:无启民

现代文:无启民

古文:无启民居穴食土。

现代文:无启人住在洞穴中,吃土。

古文:其人死,埋之,其心不朽,百年化为人。

现代文:他们的人死了,埋葬后,死者心脏不烂,经过一百年又变成人。

古文:录民膝不朽,埋之百二十年化为人。

现代文:录人膝盖不烂,埋葬后过一百二十年又能变成人。

古文:细民肝不朽,八年化为人。

现代文:细人肝脏不烂,埋后八年又变成人。

古文:帝女子泽

现代文:帝女子泽

古文:帝女子泽性妒,有从婢散逐四山,无所依托。

现代文:上帝的女儿子泽生性嫉妒,把陪嫁的婢女都赶走,让她们分散居住在四面山里。

古文:东偶狐狸,生子曰殃;南交猴,有子曰溪;北通玃猳,所育为伧。

现代文:她们没有什么依靠,东山的便给狐狸做了配偶,生的孩子叫殃;南山的跟猴子交合,生的孩子叫溪;北山的跟玃猳私通,生的孩子是伧。

古文:毛人

现代文:毛人

古文:八荒之中,有毛人焉。

现代文:八方荒远的地方,有毛人居住在那里。

古文:长七八尺,皆如人形,身及头上皆有毛,如猕猴。

现代文:毛人高七八尺,形体都像人,身子和头上都有毛,像猕猴。

古文:毛长尺余,短牦甡。

现代文:毛长一尺多,短而蓬松。

古文:见人则眪目,开口吐舌,上唇覆面,下唇覆胸。

现代文:见到人就闭上眼睛,张开口伸出舌头,上嘴唇能盖上脸,下嘴唇能盖上胸。

古文:憙食人,舌鼻牵引共戏,不与即去。

现代文:喜欢吃人。它们之间常用舌鼻相拉一起游戏,如一方不伸舌头,另一方就马上走了。

古文:名曰髯公,俗曰髯丽,一名髯狎。

现代文:这种毛人名叫髯公,俗称髯丽,又一名称叫髯狎。

古文:小儿髯可畏也。

现代文:幼年的髯公是很吓人的。

古文:轩辕国

现代文:轩辕国

古文:轩辕之国,在穷山之际,其不寿者八百岁。

现代文:轩辕国在穷山的边上,他们国中不长寿的人也能活八百岁。

古文:诸天之野,和鸾鸟舞。

现代文:诸天的原野上,鸾相呼,鸟起舞。

古文:民食凤卵,饮甘露。

现代文:百姓吃凤蛋,喝甘美的雨露。

古文:白民国

现代文:白民国

古文:白民之国,有乘黄,状若狐,背上有角。

现代文:白民国有一种动物叫乘黄,样子像狐狸,背上有角。

古文:乘之,寿三千年。

现代文:骑过它,寿命可长达三千岁。

古文:欧丝

现代文:欧丝

古文:欧丝之野,女子乃跪,据树欧丝。

现代文:欧丝国的原野上,女子竟然跪着,靠着树吐丝。

古文:輆沐国

现代文:輆沐国

古文:越东有輆沐之国,其长子生,则解而食之,谓之宜弟。

现代文:越国东部有个輆沐国,该国人的长子生下来,就剁开吃了他,说这样会有利于弟弟。

古文:父死,则负其母而弃之,言鬼妻,不可与共居。

现代文:如果父亲死了,儿子就把母亲背出去扔掉,说是鬼的妻子是不能跟他们一起住的。

古文:楚之南,炎人之国,其亲戚死,刳其肉而弃之,然后埋其骨,乃成孝子也。

现代文:楚国南边的炎人国,他们的父母死了,就把他们身上的肉刮下来扔掉,然后只把骨头埋了,就可以成为孝子了。

古文:秦之西有义渠之国,其亲戚死,聚柴而焚之,薰其烟上,谓之登烟霞,然后成为孝。

现代文:秦国的西边有个义渠国,父母死了,就把木柴堆积起来点燃,然后把父母放在烟上薰,他们把这叫作登烟霞,这样做后才会被认为孝。

古文:此上以为政,下以为俗,而未足为非也。

现代文:这种做法上面提倡的,下面的人就当作风俗,却没有人说不对。

古文:见《墨子》。

现代文:这些事《墨子》上都有记载。

古文:泥杂国

现代文:泥杂国

古文:成王即位三年,有泥杂之国来朝。

现代文:周成王即位三年后,有泥杂国的人来朝见。

古文:其人称自发其国,常从云里而行,闻雷震之击在下。

现代文:那人说,他从泥杂国家出发后,常从云彩里走,脚下常能传来打雷的声音。

古文:或入潜穴,又闻波澜之声在上。

现代文:有的时候,他进入隐蔽的洞穴中,又听到波浪的声音在头上。

古文:或泛巨水,视日月,以知方面所向。计寒暑,以知年月。

现代文:有时在大水中飘浮前行,就看太阳和月亮的运行,来弄清方向,根据季节的冷热,来确定年月。

古文:考以中国正朔,则序历相符。

现代文:用中原的历法去验证它,就发现顺序年代正相符合。

古文:王接以外宾之礼也。

现代文:于是周成王以外宾的礼节接待了他。

古文:然丘

现代文:然丘

古文:成王六年,然丘之国,献比翅鸟,雌雄各一,以玉为樊。

现代文:周成王六年,然丘国献比翼鸟,雌雄各一只,笼子是用玉石做成的。

古文:其国使者,皆拳头奓鼻,衣云霞之布,如今霞布也。经历百余国,方至京师。

现代文:那个国家的使者都头小如拳,鼻孔张开,穿着云霞那样的布就像今天的霞布,经过了一百多个国家,才到了京城。

古文:越铁屼,泛沸海,有蛇州蜂岑。

现代文:途中翻过了铁屼山渡过了沸海,还经过了蛇州和蜂山。

古文:铁屼峭厉,车轮各金刚为辋,比至京师,皆讹说几尽。

现代文:铁屼山陡峭危险,车轮的外圈是用金刚石作的,可是等到到了京城,都变形磨损得快没有了。

古文:沸海皆涌起,如剪鱼也鱼鳖皮骨,坚强如石,可以为铠。

现代文:沸海上波浪翻滚,像煎鱼那样。鱼鳖的皮和骨头坚硬得像石头,可用它做铠甲。

古文:泛沸海之时,以铜薄舟底,龙蛇蛟不得近也。

现代文:渡沸海时,用铜片包住船底,使龙蛇蛟不能靠近。

古文:经蛇州度,则豹皮为屋,于屋内推车。

现代文:经蛇州时,就用豹皮做成屋子,人在屋子里推着车。

古文:经蜂岑,燃胡苏之木末,以此木烟能杀百虫。

现代文:经过蜂山时,就点燃胡苏树的树枝,因为这种树烧出的烟能杀灭各种虫子。

古文:经途五十余年,乃至洛邑。

现代文:在路上走了五十多年,才到了洛阳。

古文:成王封太山,禅社首。使发其国之时,人并童稚,乃至京师,鬓发皆白。

现代文:这一年周成王在泰山祭天,在社首山祭地,这使者从他的国家出发的时候,他们还都是孩子,可是到了京城的时候却都已鬓发全白。

古文:及还至然丘,容貌还复壮。

现代文:等到使者回到然丘,容貌恢复,又强壮如初。

古文:比翼鸟多力,状似鹄,衔南海之丹泥,巢昆岑之玄木,而至其中,遇圣则来翔集,以表周公辅圣之神力也。

现代文:他们进贡的比翼鸟力气大,形状像鹄,衔来南海的红泥,做窝于昆山玄木上,住在那里面。比翼鸟遇到圣人就飞翔落下,以此显示周公辅佐圣王的非凡的力量。

古文:卢扶国

现代文:卢扶国

古文:卢扶国,燕昭王时来朝。

现代文:燕昭王时,卢扶国派使者来朝见。

古文:渡玉河万里,方至其国。

现代文:从中国要渡过万里玉河才能到达卢扶国。

古文:国无恶禽兽,水不扬波,风不折枝。

现代文:卢扶国内没有凶恶的禽兽,水面上不起波浪,风也吹不断树枝。

古文:人皆寿三百岁,结草为衣,是谓之卉服。

现代文:人们寿命都达到三百岁。他们用草编织衣服,这种衣服称为卉服。

古文:至死不老,咸和孝让。寿登百岁已上,拜敬如至亲之礼。

现代文:人到死了的时候也没有变老,全都和气孝顺谦让,寿命达到百岁以上的,人们对他们都像对待最近的亲属那样拜见敬礼。

古文:葬于野外,以香木灵草,翳掩于尸。闾里吊送,号泣之声,动于林谷。溪原为之止流,春木为之改色。

现代文:人死后埋葬在野外,用香木山草覆盖在尸体上,乡里人都去吊唁送葬,号哭的声音,震动了树林山谷,溪水因此而停止了流动,春天的树因为悲悼改变了颜色。

古文:居丧,水浆不入口,至死者骨为埃尘,然后乃食。

现代文:在居丧期间,既不喝酒也不喝水,直到死者的骨头变成泥土,才吃饭。

古文:昔大禹随山导川,乃表其地为无老纯孝之国。

现代文:从前大禹沿着山疏导河流时,就表彰那个地方是 无老纯孝之国 。

古文:浮折国

现代文:浮折国

古文:元封元年,浮折岁贡兰金之泥。

现代文:汉武帝元封元年,浮折国每年进贡兰金泥。

古文:此金汤渊,盛夏之时,水常沸涌,有若汤火,飞鸟不能过。

现代文:产这种金的热水坑,在盛夏的时候,里面的水经常沸腾翻涌,就像热水与烈火,飞鸟也飞不过去。

古文:国人行者,常见水边有人,冶此金为器。

现代文:国内的人经过此处时,经常看见水边上有人,把这种金属冶炼铸造成器物。

古文:混若泥,如紫磨之色,百铸,其色变白,有光如银,名曰银烛。

现代文:像泥那样污浊,颜色如上等的黄金,反复多次铸造,它的颜色就变白了,而且发出银光,这时就称为银烛。

古文:常以为泥,封诸函匣及诸宫门,鬼魅不敢干。

现代文:常用它作成泥,密封各种盒子、匣子和各宫门,这样,鬼怪就不敢冒犯。

古文:当汉世,上将出征,及使绝国,多以泥为印封。

现代文:在汉朝时候,上将出征,以及出使极远的国家,多用兰金泥作官印的封泥。

古文:卫青、张骞、苏武、傅介子之使,皆受金泥之玺封也。帝崩后乃绝。

现代文:卫青、张骞、苏武、傅介子出使时,都接受了用兰金之泥封好的盖有皇帝印的证书。

古文:频斯

现代文:汉武帝死后,贡兰金之泥的事就中止了。频斯

古文:魏帝为陈留王之岁,有频斯国人来朝,以五色玉为衣,如今之铠。

现代文:魏帝曹奂做陈留王那年,有频斯国的人来朝见。他们用各种颜色的玉石做衣服,像今天的铠甲。

古文:不食中国滋味,自有金壶,中有神浆,凝如脂,尝一滴则寿千年。

现代文:他们不吃中原的食物,自己带有金壶,壶里有神仙浆水,像凝固的油脂,尝一滴就能延长一千年的寿命。

古文:其国有大风木为林,高六七十里,善算者以里计之,雷电常出树之半。

现代文:他们国有大风木形成的树林,树高六七十里,擅长计算的人用里计算它,雷电常出现在树木的半腰。

古文:其枝交阴上蔽,不见日月之光。其下平净扫洒,雨雾不能入焉。

现代文:它的枝叶交错形成阴影在上面遮着,以致不见日月之光,那树下平坦干净,常清扫洒水,雨雾不能进入树下。

古文:树东有大石室,可容万人坐。

现代文:树东有一座大石头房子,里面可以坐下一万人。

古文:壁上刻有三皇之像,天皇十二头,地皇十一头,人皇九头,皆龙身。

现代文:墙上刻有三皇的像,天皇十二个头,地皇十一个头,人皇九个头,都是龙身。

古文:亦有膏烛之处。

现代文:也有放置灯和蜡烛的地方。

古文:缉石为床,床上有膝痕二三寸,床前有竹简长二寸,如大篆之文,皆言开辟已来事,人莫能识。

现代文:把石头连到一起作为床,床上有膝盖印二三寸深,床前有竹简,长有二寸,上面文字像大篆,说的都是开天辟地以来的事。

古文:言是伏羲画卦之时有此书,或言苍颉造书之处。

现代文:那字谁都不认识,说这是伏羲画卦时写的,有的人说这里是苍颉造字的地方。

古文:旁有丹石井,非人工所凿,下及漏泉,水常沸涌。

现代文:旁边有口丹石井,不是人工开凿的,下面深深通着出水的泉眼,泉水经常沸腾上涌。

古文:诸仙欲饮之时,以长绠引汲。

现代文:仙人们想喝水的时候,用长绳提水。

古文:频斯国民皆多力发,不食五谷,月中无影,食桂浆。

现代文:频斯国的百姓都大力气卷头发,不吃五谷。他们那儿的月亮中没有桂树影。

古文:其人发,引之则长,置则自缩如螺。

现代文:但他们喝桂花酒。那里人的头发拉它就长,放开手就自动缩回去像田螺一般。

古文:续此人发以为绳,以及丹井,方冬得升合之水。

现代文:把这样的人发接续起来做成绳,可以用来提取丹石井中的水。冬季时,得到的井水很少。

古文:水中有白蛙,两翅,常去来井上,征者食之。

现代文:水中有白色青蛙,这种蛙有两个翅膀,常不断地爬到井上再下去,走路的人往往喂它。

古文:至周王子晋临井而窥,有青雀吐杓,以授子晋,取而饮之,乃有云起雪飞。

现代文:周王子晋来到井边往下看,有只青雀吐出一只勺,给子晋,子晋接过来喝了勺里的水。于是云彩出现,雪花飞舞。

古文:子晋以衣袖撝雪,则云霁雪止。

现代文:子晋用衣袖向雪挥动,于是云收雪止。

古文:白蛙化为白雁,入云摇摇遂灭。

现代文:白青蛙变为白雁,飞入云中不断上下,最后看不见了。

古文:此则频斯人所记,盖其人年不可测也。

现代文:这些内容都是频斯人记载的。原来那个国家的人年龄是没法推测的。

**古文:使图其山川地势瑰异之属,以示张华。华云: 此神异之国,难可验信。 **

现代文:又让他们画他们那里的山川地势和珍贵奇异之类的东西给张华看,张华说: 这是神灵奇异的国家,难以验证相信。

古文:使车马珍服,送之出关。

现代文:后来就让人用车马和珍贵的衣服,把他们送出了函谷关。

古文:吴明国

现代文:吴明国

古文:贞元八年,吴明国贡常燃鼎鸾蜂蛮。

现代文:唐德宗贞元八年,吴明国进贡常燃鼎和鸾蜂蜜。

古文:云,其国去东海数万里,经揖娄沃沮等国。

现代文:使者说,他们的国家距离东海数万里,途经揖娄、沃沮等国家。

古文:其土宜五谷,多珍玉,礼乐仁义,无剽劫,人寿二百岁。

现代文:那里的土地适合种植五谷,有很多珍宝玉石,讲究礼仪,喜欢音乐,为人仁义,没有偷盗抢劫的事情,人们的寿命可达到二百岁。

古文:俗尚神仙术,一岁之内,乘云驾鹤者,往往有之。

现代文:他们有崇尚神仙术的习俗,一年当中,乘云驾鹤成仙的常常有。

古文:常望黄气如车盖,知中国土德王,遂愿贡奉。

现代文:他们常看到远处黄气像车盖,知道中国凭土德称王天下,于是愿意来献物朝拜。

古文:常燃鼎,量容三斗,光洁似玉,其色紫,每修饮馔,不炽火而俄顷自熟,香洁异于常等。

现代文:常燃鼎,容量是三斗,光洁像玉石,是紫色的。每次用它加工饮食,不用烧火食物自己就熟了,又香又干净跟常法做出来的不同。

古文:久而食之,令人返老为少,百疾不生也。

现代文:常吃这样的饭菜,会使人返老还童,百病不生。

古文:鸾蜂蜜,云其蜂之声,有如鸾凤,而身被五彩。

现代文:鸾蜂蜜,是说那种蜜蜂的鸣声有些像鸾鸟凤凰,而且身体上有多种颜色。

古文:大者可重十余斤,为窠于深岩峻岭间,大者占地二三亩。

现代文:大的可重达十多斤,在幽深的山崖和高峻的山岭间做窝,窝大的占地约二三亩。

古文:国人采其蜜,不逾三二合,如过度,即有风雷之异。

现代文:国内的人采它的蜜,不能超过三二合,如超过,就会出现刮风打雷的不正常情况。

古文:若螫人生疮,以石上菖蒲根傅之,即愈。

现代文:如果这种蜂螫了人形成疮口,只要用石头上长的菖蒲根敷上,就好了。

古文:其色碧,贮之于白玉碗,表里莹彻,如碧琉璃。

现代文:那蜜的颜色是绿的,把它盛在白玉碗里,表层和里面都晶莹透明,像绿色的琉璃。

古文:久食令人长寿,颜如童子,发白者应时而黑。

现代文:长期服用能使人长寿,面如小孩,头发变白的吃了那蜜以后能变黑,即使很重的病,哪怕眼瞎腿瘸,也能治好。

古文:逮及沉疴眇跛,无不疗焉。女蛮国大中初,女蛮国贡双龙犀,有二龙,鳞鬣爪角悉备。

现代文:女蛮国唐宣宗大中初年,女蛮国进贡双龙犀杯,那上面有两条龙,龙鳞、龙鬣鬃、龙爪、龙角都有。

古文:明霞锦,云炼水香麻以为色,光浑映耀,芬馥著人,五色相间,而美于中华锦。

现代文:还有明霞锦,说是这种锦的香味是从水香麻中精炼出来的,这种锦光彩辉映,浓香能附在人身上,各种颜色交错相配,比中国的锦还要好。

古文:其国人危髻金冠,缨络被体,故谓之菩萨蛮。

现代文:那个国家的人梳着高高的发髻,戴着金饰的帽子,身上披着缨络,所以称他们为菩萨蛮。

古文:当时倡优,遂制《菩萨蛮》曲,文士亦往往声其词。

现代文:当时的歌舞艺人于是就创作了《菩萨蛮》曲调,文人也常常把自己的词跟《菩萨蛮》曲相配。

古文:更女王国贡龙油绫鱼油锦,文采多异,入水不濡,云有龙油鱼油也。

现代文:还有女王国进贡龙油绫和鱼油锦,花纹彩色有很多奇异的特点,放到水里不沾水,说是因为上面有龙油鱼油的缘故。

古文:优者更作《女王国》曲,音调宛畅,传于乐部矣。

现代文:艺人便又创作了《女王国》曲,音调婉转流畅,后来传到国家乐队中去了。

古文:都播

现代文:都播

古文:都播国,铁勒之别种也,分为三部,自相统摄。

现代文:都播国是铁勒族的分支,共分三部分,各自管辖。

古文:其俗结草为庐,无牛羊,不知耕稼。

现代文:他们的习俗是用草编制房子,不养牛羊,也不懂得耕种。

古文:多百合,取以为粮。

现代文:他们国内百合很多,就以它作为粮食。

古文:衣貂鹿之皮,贫者亦缉鸟羽为服。

现代文:穿的是貂皮和鹿皮衣服,贫穷的也编结鸟羽做衣服。

古文:国无刑罚,偷盗者倍征其赃。

现代文:国家不用刑处罚人,犯偷盗罪的加倍没收他的赃物。

古文:骨利

现代文:骨利

古文:骨利国居回纥北方,瀚海之北。

现代文:骨利国位于回纥的北方,瀚海的北面。

古文:胜兵四千。地出名马。

现代文:有四千优秀的士兵,那地方还出产名马。

古文:昼长夜短,天色正曛,煮一羊胛才熟,东方已曙,盖近日入之所也。

现代文:白天长夜间短,在太阳快落山时,煮一块羊肩,刚熟,东方已经天色发白,原来这里是靠近太阳落下的地方啊。

古文:突厥

现代文:突厥

古文:突厥事祆神,无祠庙,刻毡为形,盛于毛袋,行动之处,以脂苏涂,或系之竿上,四时祀之。

现代文:突厥奉祀火神,没有祭祀的庙,把毡子刻成祆神形象,装在毛袋里,或者系在竿上,春夏秋冬都进行祭祀。

古文:坚昆部落,非狼种。其先所生之窟,在曲漫山北,自谓上代有神,与牸牛交于此窟。

现代文:坚昆部落,不是狼种,他们先人诞生的洞窟,在曲漫山北面,他们自己说古代有神跟母牛在此洞窟中交配。

古文:其人发黄目绿,赤髭髯。

现代文:他们的人头发是黄的,眼睛是绿的,胡子是红色的。

古文:其髭髯俱黑者,汉将李陵及兵众之后也。

现代文:胡子全是黑色的,则是汉朝将领李陵和他的士兵的后代。

古文:西屠,俗染齿令黑。

现代文:西屠人有风俗是喜欢把牙齿染成黑色。

古文:又突厥之先曰射摩。

现代文:又突厥的祖先叫射摩。

古文:舍利海有神,在阿史得蜜西。

现代文:舍利海有神仙,这个海在阿史得蜜以西。

古文:射摩有神异,海神女每日暮,以白鹿迎射摩入海,至明送出,经数十年。

现代文:射摩有神灵奇特的能力,海神的女儿每到黄昏,用白鹿迎接射摩入海中,到天明再送出,这样过了数十年。

古文:后部落将大猎,至夜中,海神谓射摩曰: 明日猎时,尔上代所生之窟,当有金角白鹿出。

现代文:后来部落将要大规模打猎,到了半夜,海神女儿对射摩说: 明天打猎时,你们祖先出生的洞窟中,会有金角白鹿跑出来。

**古文:尔若射中此鹿,毕形与吾来往;或射不中,即缘绝矣。 **

现代文:你如果射中这只鹿,今后就仍能跟我来往;如果射不中,咱俩的缘分就结束了。

古文:至明入围,果所生窟中,有白鹿金角起。

现代文:到了天亮进入围猎时,果然在前代出生的洞中,有金角白鹿跑出来。

古文:射摩遣其左右固其围,将跳出围,遂杀之。

现代文:射摩就派他的手下人加强围猎,在鹿将要跳出围圈时,被手下的人杀了。

**古文:射摩怒,遂手斩阿唲首领,仍誓之曰: 自此之后,须以人祭天。常取阿唲。 **

现代文:射摩大怒,便亲手斩了阿唲部的首领,并立誓说: 自此以后,凡用人祭天,都要由阿唲部出人!

古文:即取部落子孙斩之以祭也。

现代文:就弄来一个阿唲部的子孙斩了祭天。

古文:至今突厥以人祭纛,部落用之。

现代文:直到现在突厥人仍以人祭战旗,部落沿用了这个规定。

**古文:射摩既斩阿唲,至暮还。海神女执射摩曰: 尔手斩人,血气腥秽,因缘绝矣! **

现代文:射摩斩了阿唲后,到晚上回去了,海神女儿抓住射摩说: 你亲手杀人,血气又腥又脏,咱俩的缘分从此断绝了!

古文:吐蕃

现代文:吐蕃

古文:唐贞元中,王师大破吐蕃于青海。临阵,杀吐蕃大兵马使乞藏遮,遮及诸者。或云,是尚结赞男女。

现代文:唐代贞元年间,唐军在青海把吐蕃的军队打得大败,在战场上,杀死了吐蕃的大兵马使乞藏遮,有人说乞藏遮和其它死者是尚结赞的侍从。

古文:吐蕃乃收尸归营。有百余人,行哭随尸,威仪绝异。

现代文:于是吐蕃人收起了尸首回到了营房,有一百多人跟着尸首边走边哭,他们的丧祀仪式极奇特。

**古文:使一人立尸旁代语,使一人问, 疮痛乎? **

现代文:让一人站在尸体旁代死者说话,让另一人问: 伤处疼痛吗?

**古文:代语者曰: 痛。 **

现代文:代替的人就说: 疼痛。

**古文:即膏药涂之。又问曰: 食乎? **

现代文:然后把膏药涂在死者伤处。又问: 吃饭吗?

**古文:代者曰: 食。 **

现代文:代答的人说: 吃。

**古文:即为具食。又问曰: 衣乎? **

现代文:又马上进上食物。又问: 要穿衣服吗?

**古文:代者曰: 衣。 **

现代文:代答者又说: 穿。

**古文:即命裘衣之。又问: 归乎? **

现代文:马上命人给穿上皮衣服。又问: 要回去吗?

**古文:代者曰: 归。 **

现代文:代答者又说: 回去。

古文:即具舆马,载尸而去。

现代文:便马上准备好车马,把尸体装上车拉走。

古文:译语者传也。若此异礼,必其国之贵臣也。

现代文:这些情况都是翻译转述过来的,像这种奇特的礼仪,必须是吐蕃国中高贵的大臣才能享受。

古文:西北荒

现代文:西北荒

古文:西北荒中,有玉馈之酒,酒泉注焉。

现代文:西北边远的地方,有一种玉馈酒,是从酒泉流入的。

古文:广一丈,深三丈,酒美如肉,清澄如镜。

现代文:酒池宽有一丈,深有三丈,酒味纯美如肉,清澈透明像镜子。

古文:有玉樽玉笾,取一樽,复生焉,与天同休,无干时。

现代文:酒池上有玉石酒杯和玉石的盘,盛出一杯酒,池里马上又生出一杯,酒池与上天寿命相同,没有干涸的时候。

古文:石边有脯焉,味如獐脯。

现代文:石头旁边还有肉干儿,味道如同獐肉干儿。

古文:饮此酒,人不生死。

现代文:喝了这种酒,人就不生不死。

古文:此井间人,与天同生,虽男女不夫妇,故言不生死。

现代文:这池子周围的人,也与天同寿,虽有男有女,但不结为夫妇,所以说不生不死。

古文:鹤民

现代文:鹤民

古文:西北海戌亥之地,有鹤民国。人长三寸,日行千里,而步疾如飞,每为海鹤所吞。

现代文:西北海戌亥那地方,有个鹤民国,人身高三寸,但日行千里,步履迅急如飞,却常被海鹤吞食。

古文:其人亦有君子小人。

现代文:他们当中也有君子和小人。

古文:如君子,性能机巧,每为鹤患。常刻木为己状,或数百,聚于荒野水际,以为小人,吞之而有患。

现代文:如果是君子,天性聪慧机变灵巧,每每因为防备海鹤这种祸患,而经常用木头刻成自身的样子,有时数量达到数百,把它们放置在荒郊野外的水边上。

古文:凡百千度,后见真者过去,亦不能食。

现代文:海鹤以为是鹤民,就吞了下去,结果被木人卡死,海鹤就这样上当千百次,以后见到了真鹤民也不敢吞食了。

古文:人多在山涧溪岸之旁,穿穴为国,或三十步五十步为一国,如此不啻千万。

现代文:鹤民大多数都在山涧溪岸的旁边,凿洞建筑城池,有的三十步五十步就是一座城,像这样的城不止千万。

古文:春夏则食路草实,秋冬食草根,值暑则裸形,遇寒则编细草为衣。亦解服气。

现代文:春天和夏天的时候就吃路上的草籽,秋天冬天就吃草根。到了夏天就裸露着身体,遇到冬天就用小草编衣服穿,也懂得修炼气功的养生之法。

古文:又一说,四海之外,有鹄国焉。男女皆长七寸,为人自然有礼,好经谕跪拜。其人皆寿三百岁,行千里,百物不敢犯之。

现代文:又还有一种说法:四海的外面有个鹄国,男女都只有七寸高,为人泰然自如很有礼貌,喜欢经书,懂得跪拜之礼,那些人都能活三百岁,能走千里路,各种东西都不敢侵犯他们。

古文:虽畏海鹤,陈章与齐桓公言,鹄遇吞之,亦寿三百岁。此人鹄中不死,而鹄亦一举千里。

现代文:他们虽然害怕海鹤,但陈章与齐桓公说,如果鹄把他们吞到肚里去,也能活三百年,被吞下肚的人不死,而鹄也能一飞千里。

古文:陈章与齐桓公所言小人也。

现代文:陈章与齐桓公所说的就是那种小人。

古文:契丹

现代文:契丹

古文:卢文进,幽州人也,至南,封范阳王。

现代文:卢文进是幽州人,到了南方,被封为范阳王。

古文:尝云,陷契丹中,屡又绝塞射猎,以给军食。

现代文:他说,他曾落入契丹人手里,契丹人派他多次在极远的边塞打猎,以便供给军队食物。

古文:正昼方猎,忽天色晦黑,众星粲然。

现代文:有一次大白天正打猎,忽然天色昏黑,群星明亮,大家都非常害怕。

古文:众皆惧,捕得蕃人问之。至所谓笡却日也,此地以为常,寻当复矣。

现代文:抓到一个蕃人询问,回答说: 这是日蚀,契丹人称为 笡却日 ,这地方已习以为常,稍过一会儿就会恢复正常了。

古文:顷之乃明,日犹午也。

现代文:过了不一会果然明亮起来了,太阳还正在正午。

古文:又云,常于无定河,见人胸骨一条,大如柱,长可七尺云。

现代文:卢文进又说,曾在无定河那地方,看见一条人的胸骨,像柱子那样粗,大约有七尺长。

古文:沃沮

现代文:沃沮

古文:毋丘俭遣王倾追高丽王官,尽沃沮东东界。

现代文:毋丘俭派王倾追高丽王官,追到沃沮东部的边境就停下了。

古文:问其耆老,海东有人不。

现代文:问那里的一位老人: 海东有人没有?

古文:耆老言。国人尝乘船捕鱼,遭风,见吹数十日,东得一岛。

现代文:老人说, 国内的人曾经坐着船去捕鱼,遇到了大风,被吹了几十天,在东面碰到了一个海岛。

古文:上有人,言语不相晓。

现代文:海岛上有人,但说话听不懂。

古文:其俗尝以七月,取童女沉海。

现代文:那地方有个习谷,要在七月弄来童女沉入海里。

古文:又言有一国,亦在海中,纯女无男。

现代文:又说还有一个国家,也在海中,只有女的,没有男的。

古文:又说,得一布衣,从海中浮出,其身如中人衣,其两袖长二丈。

现代文:又说,有人曾看到一件布衣服,从海水中浮上来,那衣服象中国人的衣服,但它的两只袖子却有二丈长。

古文:又得一破船,随浪出,在海岸边。

现代文:又看到一只破船,随着海浪涌出,停在海岸边。

古文:有一人,项中复有面,生得之,与语不相通,不食而死。

现代文:上有一个人,脖子上还有一张脸,这是被活捉的,与他交谈,但语言不通。他也不吃东西,不久就死去了。

古文:其地皆在沃沮东大海中。

现代文:那些地方都在沃沮东面的大海当中。

古文:僬侥

现代文:僬侥

古文:李章武有人腊三寸余,头髀肋成就,眉目分明,言是僬侥国人。

现代文:李章武有一个用活人腊制的 人干儿 ,脑袋、大腿、胸脯都完好无损,眉毛眼睛也很分明,说那就是古代传说中矮人国僬侥国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