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百六十七·水族四

古文:鲧

现代文:鲧

古文:尧使鲧治洪水,不胜其任,遂诛之。

现代文:尧派鲧治理洪水,鲧没有完成任务,就杀了鲧。

古文:鲧于羽山,化为黄能,入于羽泉。

现代文:鲧的尸体在羽山变成黄能,进入羽泉里去了。

古文:今会稽人祭禹庙,不用能。

现代文:如今会稽人到禹庙祭祀,不用熊肉做祭品。

古文:水居曰能,陆居曰熊也。桓冲

现代文:居住在水里的熊叫能,居住在陆地上的叫熊。桓冲

古文:晋桓冲为江州刺史,遣人周行庐山,冀睹灵异。

现代文:晋代桓冲做江州刺史时,派人到庐山上查看,希望能发现一些珍奇神异之物。

古文:湖中有败艑赤鳞鱼,使者渴极,欲往饮水,赤鳞鱼张鬐向之,使者不敢饮。

现代文:这些人登上一座险峻的山峰以后,看见一个湖泊,湖泊的周围长满了桑树,湖里还有一条破旧的小船和红鳞鱼。他们非常渴,想去湖边喝点水,红鳞鱼凶恶地竖起背鳍对着他们,他们不敢去喝水。

古文:李汤

现代文:李汤

古文:唐贞元丁丑岁,陇西李公佐泛潇湘、苍梧,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,淹留佛寺,江空月浮,征异话奇。

现代文:唐代贞元年间的丁丑年,陇西人李公佐游览湘江和苍梧山,偶然遇见征南从事弘农人杨衡在一个古老的河岸边停船休息。

古文:杨告公佐云: 永泰中,李汤任楚州刺史时,有渔人,夜钓于龟山之下。

现代文:他们就结伴在佛寺里尽情地游览。到了晚上,江面宽广空旷,水面飘浮着明月。

古文:其钓因物所制,不复出。

现代文:他们在船上互相讲述奇闻异事。杨衡告诉李公佐说: 永泰年间,李汤担任楚州刺史。

古文:渔者健水,疾沉于下五十丈。见大铁锁,盘绕山足,寻不知极。

现代文:有个渔夫夜间在龟山下钓鱼,他的钩被什么东西挂住了,拽不出水面。渔夫善于游泳,迅速潜到水下五十丈深的地方,看见一条大铁链,盘绕在山根下,寻找不到铁链的端点,于是报告给李汤。

古文:遂告汤,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,获其锁,力莫能制。

现代文:李汤派那个渔夫及几十个善于游泳的人,去打捞那根铁链。

古文:加以牛五十余头,锁乃振动,稍稍就岸。时无风涛,惊浪翻湧,观者大骇。

现代文:这些人提不动,又加上五十头牛,锁链才有点晃动,当时并没有大风和波浪,但是快要将锁链提到岸上时,却突然翻滚起高大的波浪,观看的人们非常害怕。

古文:锁之末,见一兽,状有如猿,白首长鬐,雪牙金爪,闯然上岸,高五丈许。

现代文:只见锁链的末尾有一个动物,样子像猿猴一样。雪白的头发,长长的脊毛,身高五丈多,蹲坐的样子也和猿猴一样。

古文:蹲踞之状若猿猴,但两目不能开,兀若昏昧。目鼻水流如泉,涎沫腥秽,人不可近。

现代文:但是它的两只眼睛不开,似乎没有知觉地呆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。眼睛鼻子里像泉眼一样向外流水,口里的涎水腥臭难闻,人们不敢靠近。

古文:久乃引颈伸欠,双目忽开,光彩若电。顾视人焉,欲发狂怒。观者奔走。

现代文:过了很久它才伸伸脖子挺直身子,两眼忽然睁开,目光象闪电一样四处张望围观的人,好象要暴发出疯狂和愤怒,人们吓得四散奔逃。

古文:兽亦徐徐引锁拽牛,入水去,竟不复出。

现代文:那怪兽竟慢慢地拖着锁链,拽着牛回到水里,再也不出来了。

古文:时楚多知名士,与汤相顾愕悚,不知其由。

现代文:当时楚地有才智的名人与李汤互相惊异地看着,不知道这个怪物的来历。

**古文:尔时,乃渔者知锁所,其兽竟不复见。 **

现代文:当时只有渔夫知道锁链的位置,那个怪兽再也没有出现。

古文:公佐至元和八年冬,自常州饯送给事中孟蕳至朱方,廉使薛公苹馆待礼备。

现代文:李公佐在元和八年,在常州为去朱方的给事中孟蕳饯行,廉访使薛公苹在客店里准备礼品。

古文:时扶风马植、范阳卢简能、河东裴蘧皆同馆之,环炉会语终夕焉。

现代文:扶风人马植,范阳人卢简能,河东人裴蘧,全都在同一个客店里。

古文:公佐复说前事,如杨所言。

现代文:大家在炉旁围成一圈,交谈整宿。李公佐又说起前面那件事,同杨衡说的一样。

古文:至九年春,公佐访古东吴,从太守元公锡泛洞庭,登包山,宿道者周焦君庐。

现代文:到了贞元九年的春天,李公佐游览古时的东吴一带,跟着太守元公锡游览洞庭湖,登上包山,住在一个道士周焦君修炼的地方。

古文:入灵洞,探仙书,石穴间得古《岳渎经》第八卷,文字古奇,编次蠹毁,不能解。

现代文:他们进入山洞,翻阅古籍,在一个山洞内找到一本《古岳渎经》第八卷。书上的文字古老奇特,有的地方被蠹蛀了,不容易理解。

古文:公佐与焦君共详读之: 禹理水,三至桐柏山,惊风走雷,石号木鸣;五伯拥川,天老肃兵,不能兴。

现代文:李公佐和焦君一起详细地阅读研究这本书。

古文:禹怒,召集百灵,搜命夔、龙。

现代文:又捉住了淮河、涡水中的名字叫 无支祁 的水神。

古文: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,禹因囚鸿蒙氏、章商氏、兜卢氏、犁娄氏。乃获淮、涡水神,名无支祁,善应对言语,辨江淮之浅深,原隰之远近。形若猿猴,缩鼻高额,青躯白首,金目雪牙,颈伸百尺,力窬九象,搏击腾踔疾奔,轻利倏忽,闻视不可久。

现代文:无支祁善于回答别人的问话,能分辩长江淮水的深浅和平原沼泽地带的远近,样子象猿猴,小鼻子,高额头,青色的身躯,白色的头发,眼露金光,牙齿雪白,脖子伸出来有一百尺长,力气超过九只大象,攻击、搏斗、腾跃,奔跑迅速敏捷,身体轻灵飘忽,只是不能长久地听声音、看东西。

古文:禹授之章律,不能制;授之鸟木由,不能制;授之庚辰,能制。

现代文:大禹奏乐曲给它听,降服不了它;把它交给鸟木由,也制服不了它;把它交给庚辰,才打败了它。

古文: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,奔号聚绕以数十载,庚辰以战逐去。

现代文:上千个鸱鸟、脾恒、树精、水神、山妖、石怪,奔跑号叫聚集环绕着无支祁,庚辰用武力把它们打跑了。

古文:颈锁大索,鼻穿金铃,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,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。

现代文:他给无支祁的脖子上锁上大铁链,鼻子上穿上金铃,送到淮阳县龟山脚下,是想让淮河水永远平安地流到海里。

**古文:庚辰之后,皆图此形者,免淮涛风雨之难。 **

现代文:从庚辰以后,人们都画着无支祁的图形,就是想免除淮河上风雨波涛的灾难。

古文:即李汤之见,与杨衡之说,与《岳渎经》符矣。

现代文:李汤所看见的,和杨衡所说的,与《古岳渎经》上的记载,是相符合的。

古文:齐浣

现代文:齐浣

古文:唐开元中,河南采访使汴州刺史齐浣以徐城险急,奏开十八里河,达于清水。

现代文:唐代开元年间,河南采访使汴州刺史齐浣因为徐城出现了危险的紧急情况,向朝廷请示,开掘一条十八里长的人工河,让水直接流进清水河去,这条河由各州各县分段挖掘。

古文:其河随州县分掘,亳州真源县丞崔延祎乣其县徒,开数千步,中得龙堂。

现代文:亳州的真源县的县丞崔延祎组织本县的民工,挖掘几千步的一段,挖出一座住着龙的建筑物。

古文:初开谓是虚穴,然状如新筑,净洁周广。

现代文:刚掘开的时候,以为是个空洞穴。

古文:北壁下有五色蛰龙,长一丈余,鲤鱼五六枚,各长尺。

现代文:可是,那建筑似乎是刚刚修建成的,面积很大十分清洁,北面的墙壁下有一条五彩的蛰伏的龙,长一丈多,鲤鱼五六条,各一尺长。

古文:有灵龟两头,长一尺二寸,眸长九分。

现代文:还有二只通灵的乌龟,长一尺二寸,眼睛长九分。

古文:祎以白开河御史邬元昌,状上齐浣。

现代文:崔延祎把这件事告诉了开河御史邬元昌,又写成公文上报给齐浣。

古文:浣命移龙入淮,放龟入汴。

现代文:齐浣命令人把龙转移到淮河里去,把乌龟放到汴河中去。

古文:祎移龙及鱼二百余里,至淮岸,有鱼数百万首,跳跃赴龙,水为之沸。

现代文:崔延祎带人把龙和鲤鱼移到二百多里以外的淮河岸边,淮河里有几百万条鱼向着彩龙跳跃着,河水因此而沸腾起来。

古文:龙入淮喷水,云雾杳冥,遂不复见。

现代文:彩龙进入淮河喷出水气,使四周云雾幽暗,龙也就看不见了。

古文:初将移之也,御史员锡拔其一须。

现代文:刚开始准备转移龙的时候,御史员锡拔去一根龙须。

古文:元昌遣人送龟至宋,遇水泊,暂放龟水中,水阔数尺,深不过五寸,遂失大龟所在。涸水求之,亦不获,空致小龟焉。

现代文:邬元昌派人把乌龟送到宋地,遇到一个小水塘,把龟暂时放到水里,水宽几尺,深度不超过五寸,于是大龟也丢失了,淘干了水塘里的水寻找龟,也没找到,仅仅捉到了几只小乌龟。

古文:子英春

现代文:子英春

古文:子英春者,舒乡人,善入水。捕得赤鲤,爱其色,持归,养之池中。

现代文:子英春是舒乡人,善长潜水,他捉到一条红鲤鱼,喜欢鱼的颜色,就带回家去,放在池子里喂养。

古文:数以米谷食之,一年,长丈余,遂生角有翅。

现代文:他经常用谷物和米饭喂鱼,一年后,鱼长到一丈多长,并且头上出角,身上长出翅来。

**古文:子英怖,拜谢之,鱼言: 我来迎汝,上我背,与汝具升。 **

现代文:子英春很害怕,向鲤鱼行礼并道歉。鱼说: 我是来迎接你的,你骑到我背上来,我和你一起升天。

古文:岁来归见妻子,鱼复迎之。

现代文:到了年末,他回来看望妻子和孩子,神鱼又来迎接他。

古文:故吴中门户作神鱼子英祠也。

现代文:所以吴中的人们建造了神鱼子英庙。

古文:洛水竖子

现代文:洛水竖子

古文:有人洛水中见竖子洗马,顷之,见一物如白练带,极光晶,缴竖子之项三两匝,即落水死。

现代文:有人在洛水边看见一个童子在洗刷马,突然从水中窜出一个象白绸带似的东西,非常光亮晶莹,缠绕在童子的脖子上三两圈,童子跌倒在水里死了。

古文:凡是水中及湾泊之间,皆有之。人澡浴洗马死者,皆谓鼋所引,非也。

现代文:凡是有河水和湖泊的地方都有这种怪物,有的人认为洗澡和洗马而死的人,全都是被鼋拖进水的,其实不是这样。

古文:此名白特,宜慎防之,蛟之类也。

现代文:这种怪物名叫 白特 ,应当小心地提防它,它是蛟一类的动物。

古文:鬼

现代文:鬼

古文:鲙鱼状如鳢,其文赤斑,长者尺余,豫章界有之。

现代文:鲙鱼样子象鳢鱼,身上长着红色的斑纹,大的有一尺多长,淮南江北一带有这种鱼。

古文:多居污泥池中,或至数百,能为鬼幻惑袄怪,亦能魅人。

现代文:鲙鱼大多生活在污泥池里,有时一群鱼多达几百条。这种鱼能制造幻觉,兴妖作怪,也能迷惑人。

古文:其污池侧近,所有田地,人不敢犯。

现代文:它们生活在污水池附近,人们不敢侵犯。

古文:或告而奠之,厚其租值,田即倍丰,但匿己姓名佃之。

现代文:有的人祷告祭祀这种鱼,增加地租,附近田里的庄稼就会产量倍增。

古文:三年而后舍去,必免其害。

现代文:如果隐瞒自己的姓名租种土地,三年以后舍弃土地离开,一定能免遭鲙鱼的祸。

古文:其或为人患者,能捩人面目,反人手足,祈谢之而后免。

现代文:鲙鱼有时候祸害人,能扭转人的面目,能使人的手足反转,只有向鲙鱼祈祷并道歉之后,才能解除灾祸。

古文:亦能夜间行于陆地,所经之处,有泥踪迹:所到之处,闻嗾嗾之声。

现代文:鲙鱼夜间能在陆地上行走,它经过的地方,有湿泥的印迹。它到达的地方,能听到嗾嗾的叫声。

古文:北部二十五部大将军。

现代文:北部二十五部的大将军,有的把镇压水鬼的咒语刻在砖块或石头上,扔到池水里。

古文:有破泉符书于砖石上,投其池中,或书板刺,钉于池畔,而必因风雨雷霆,以往他所。善此术者,方可行之。

现代文:还有的将咒语刻在木板上,钉在池水边上。但是必须要在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的时候,把这些符书木板都给搬到别的地方去。只有善于驱除鬼怪的术士,才可以施行这种法术。

古文:罗州赤鳖

现代文:罗州赤鳖

古文:岭南罗州辩州界内,水中多赤鳖,其大如匙,而赫赤色。

现代文:岭南的罗州辩州界内,水中有很多红色的鳖。鳖的大小象汤匙一样,鲜红色。

古文:无问禽兽水牛,入水即被曳深潭,吸血死。

现代文:不管是禽兽还是水牛,入水后就被它拽进深潭,吸干血后死去。

古文:或云,蛟龙使曳之,不知所以然也。

现代文:有的人说: 这是蛟龙指派红鳖拽的。 不知是什么原因。

古文:韩珣

现代文:韩珣

古文:唐杭州富阳县韩珣庄凿井,才深五六尺,土中得鱼数千头,土有微润。

现代文:唐代杭州富阳县的韩珣庄挖井,才挖了五六尺深,竟在土中得到了几千条鱼,土稍微有点潮湿。

古文:封令禛

现代文:封令禛

古文:唐封令禛任常州刺史,于江南沂流将木,至洛造庙。

现代文:唐代的封令禛担任常州刺史时,在江南的沂水上通过水流运送木料到洛水建造庙宇。

古文:匠人截木,于中得一鲫鱼长数寸,如刻安之。

现代文:木匠截断木料时,在木料中得到一条长几寸的鲫鱼,就象是雕刻好了木槽安放进去的。

古文:凝真观

现代文:凝真观

古文:唐怀州凝真观东廊柱,已五十余年,道士往往闻柱中有虾蟆声,不知的处。

现代文:唐代怀州凝真观东廊的柱子,已经五十多年了。观中的道士经常听到柱子里面有蛤蟆的叫声,但是不知道发声的确切位置。

古文:后因柱朽坏,易之,厨人砍以为薪,柱中得一虾蟆,其柱先无孔也。

现代文:后来因为柱子朽烂了,更换了新柱子,厨子劈旧柱当柴烧,在旧柱中得到一只蛤蟆,可是那根旧柱子先前并没有孔洞。

古文:蜀江民

现代文:蜀江民

古文:唐蜀民,有于江之上获巨鳖者,大于常,长尺余,其裙朱色。

现代文:唐代蜀地有一个老百姓,在江上捉到一只大鳖,长一尺多,鳖盖的四周是红色的。

古文:煮之经宿,游戏自若,又加火一日,水涸而毙不死。

现代文:把鳖煮在沸水里整整一宿,它还是自由自在地在水里玩耍,又加火煮了一天,水烧干了而鳖却没有死。

古文:举家惊惧,以为龙也,投于江中,浮泛而去,不复见矣。

现代文:全家人惊慌害怕,将鳖扔到江里,鳖漂浮在水面上渐渐远去,再也看不见了。

古文:张胡子

现代文:张胡子

古文:唐吴郡渔人张胡子尝于太湖中,钓得一巨鱼,腹上有丹书字曰: 九登龙门山,三饮太湖水。

现代文:唐代吴郡渔夫张胡子曾在太湖中,钓到一条大鱼。鱼肚子上有用丹砂书写的字: 九登龙门山,三饮太湖水。

**古文:毕竟不成龙,命负张胡子。 **

现代文:毕竟不成龙,命负张胡子。

古文:柏君

现代文:柏君

**古文:唐金州洵阳县水南乡百姓柏君怀,于汉江勒漠潭,采得鱼,长数尺,身上有字云: 三度过海,两度上汉。行至勒漠,命属柏君。 **

现代文:唐代金州洵阳县水南乡的老百姓柏怀,在汉江的勒漠潭里,捕到一条几尺长的鱼。鱼身上有字说: 三次过大海,两次上汉江,走到勒漠潭,性命交柏君。

古文:叶朗之

现代文:叶朗之

古文:唐建中元年,南康县人叶朗之使奴当归守田。

现代文:唐代德宗建中元年,南康县人叶朗之派仆人回家乡守护水田,水田下游有个群鸟聚集的池塘。

古文:田下流有鸟陂,陂中忽有物唤,其声似鹅而大,奴因入水探视,得一大物,身滑宛转,内头陂下。

现代文:仆人忽然听到池塘里有个东西在叫唤,声音象鹅叫却比鹅的叫声大。仆人下水去寻找,看到一个大怪物,身上光滑而弯曲,把头插在池塘下面的泥里。

古文:奴乃操刀下水,截得其后围六尺余,长二丈许,牵置岸上,剥皮剖之。

现代文:仆人就取了刀下水,砍下那个东西的后半部分六尺多粗、二丈多长的一段,拖到岸上,剥去皮剖开肉,同邻舍的几十个人一起烤着吃了。

古文:比舍数十人咸共食炙,肉脆肥美,众味莫逮。背上有白筋大如胫,似鱏鱼鼻,食之特美。余以为脯。

现代文:肉味又脆又肥又鲜美,别的滋味无法与之相比。那个东西的背上有条白筋大小象人的小腿,又象鲟鱼鼻,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,他们还将剩下的肉做了肉脯。

古文:此物初死之夕,朗之梦一人,长大黑色,曰: 我章川使者,向醉孤游,误堕陂中,为君奴所害。

现代文:这个东西刚死的那天晚上,叶朗之梦见一又高又大,浑身漆黑的人对他说: 我是章川王的使者,喝醉了独自出来游玩,不小心陷到池塘里,被你家的仆人杀害了。

古文:既废王命,身罹戳辱,又析肌刳脏,焚腌充膳。

现代文:既耽误了章川王的使命,自身又遭受杀戮的痛苦。被分割肌肉,取下五脏,烤熟当饭吃了。

古文:冤结之痛,古今莫二。

现代文:这冤仇和痛苦,古往今来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。

古文:与君素无隙恨,若能杀奴,谢责偿过,罪止凶身;不尔法科,恐贵门罹祸,朗之惊觉,不忍杀奴。

现代文:我与你平时没有隔阂和仇恨,如果你能杀了那个仆人来道歉陪罪,惩罚将只加在犯罪者的身上。如果不这样做的话,恐怕你的全家都要遭受灾祸。 叶朗之惊吓醒来,不忍心杀仆人。

古文:奴明年,为竹尖刺入腹而死。其年夏末,朗之举家得病,死者八人。

现代文:第二年,那个仆人被竹子的尖刺刺进肚子里而死去,那年的夏末,叶朗之全家人都得了病,死了八个人。

古文:柳宗元

现代文:柳宗元

古文:唐柳州刺史河东柳宗元,常自省郎出为永州司马,途至荆门,舍驿亭中。

现代文:唐代柳州刺史河东人柳宗元,从侍郎被降职出京担任永州司马,赴途中到达荆门,住在驿站旅馆。

古文:是夕,梦一妇人衣黄衣,再拜而泣曰: 某家楚水者也,今不幸,死在朝夕,非君不能活之。

现代文:这天晚上,他梦见一个穿黄衣服的妇女向他拜了又拜哭着说: 我家住在楚水,现在非常不幸,死亡临近,就在旦夕之间,除了您谁也救不了我。

古文:傥获其生,不独戴恩而已,兼能假君禄益,君为将为相,且无难矣。

现代文:如果还能够活下去,我不仅对你感恩戴德,而且能够使你加官晋爵,你想做将军还是做丞相也不是什么难事,希望你能尽力帮我一次。

古文:幸明君子一图焉。 公谢而许之。

现代文:柳宗元向妇人道谢并应允了她。醒来之后,他觉得事情很奇怪。

古文:既寤,嘿自异之,及再寐,又梦妇人,且祈且谢,久而方去。

现代文:等到再睡着时,又梦见了那个妇人,一再向他表示祈求和感谢,很久才离去。

古文:明晨,有吏来,称荆帅命,将宴宗元。

现代文:第二天早晨,有个官吏前来,说是遵照荆帅的命令,准备请柳宗元赴宴。

古文:宗元既命驾,以天色尚早,因假寐焉,既而又梦妇人,嚬然其容,忧惶不暇,顾谓宗元曰: 某之命,今若缕之悬甚风,危危将断且飘矣。而君不能念其事之急耶?

现代文:柳宗元吩咐准备车马之后,因为时间还早,因而就又小睡了一会,结果又梦见那个妇女,皱着眉头,忧心忡忡地对柳宗元说: 我的性命,现在就象用丝线悬挂在大风里,将要断开随风飘走,可是你仍感觉不到这件事是多么紧急,希望你能赶快想个办法,不然的话,我的性命就和丝线一起断了,请你答应我。

古文:心亦未悟焉,即俯而念曰: 吾一夕三梦妇人告我,辞甚恳,岂吾之吏有不平于人者耶?

现代文:说完,拜谢而去。柳宗元的心里还没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,低头想道: 我一个晚上三次梦见这个妇女来请求我,话语诚恳。难道是我手下的官吏对待别人有什么不公平的行为?

古文:抑将宴者以鱼为我膳耶?

现代文:还是即将参加的宴会上有鱼给我吃呢?

**古文:得而活之,亦吾事也。 **

现代文:找到并救活它,也是我应做的事。

古文:即命驾诣郡宴,既而以梦话荆帅,且召吏讯之。

现代文:于是就命令驾车到郡里去赴宴。他把梦里的情景告诉了荆门主帅,又叫来官吏讯问这件事。

**古文:吏曰: 前一日,渔人网获一巨黄鳞鱼,将为膳,今已断其首。 **

现代文:官吏说: 前天,有个渔夫用网捕捉了一条大黄鳞鱼,准备用来做菜,现在已经砍下了它的头。

**古文:宗元惊曰: 果其夕之梦。 **

现代文:柳宗元吃惊地说: 果然符合那天晚上的梦。

古文:遂命挈而投江中,然而其鱼已死矣。

现代文:就让人把鱼扔到江里去,可是鱼已经死了。

古文:是夕,又梦妇人来,亡其首,宗元益异之。

现代文:这天晚上,又梦见那个妇女来了,妇女已经没有了头,柳宗元更加对这件事感到奇怪。

古文:王瑶

现代文:王瑶

古文:唐会昌中,有王瑶者任恒州都押衙,尝为奕邑宰。

现代文:唐代会昌年间,有个叫王瑶的人担任恒州都押衙。

古文:瑶将赴任所,夜梦一人,身怀甲胄,形貌堂堂。

现代文:他曾经做过一个大县的县宰,在准备赴任的时候,夜里梦见一个人,身上穿着铠甲,相貌堂堂,说自己是水神的同宗。

**古文:自云冯夷之宗,将之海岸,忽罹网罟,为漳川渔父之所得,将置之刀几,充膳于宰君,命在诘朝,故来相告,傥垂救宥,必厚报之。 **

现代文:他刚到海岸边,突然被漳川的渔夫用网捉住了,即将放到案板上,做菜给你吃,性命将在明天早晨结束,所以来告诉你,如果能蒙受你的救护,我一定优厚地报答你。

**古文:瑶既觉。言于左右曰: 此必县吏相迎,捕鱼为馔。 **

现代文:王瑶醒了以后,对身边的人说: 这一定是县里的官吏为了迎接我,捕鱼做菜。

古文:急遣人至县,庖人果欲割鲜,理鲙具。

现代文:急忙派人到县里去,厨子果然准备切割一条新鲜鱼,正在整刀案。

古文:以瑶命告之,遂投于水中,鱼即鼓鬣扬鬐,轩轩而去。

现代文:派去的人就把王瑶的命令传达给厨子,于是又把鱼放回水里去了。鱼就摆动嘴边的小鳍,晃动着脊鳍,悠然自得地游走了。

**古文:是夜,瑶又梦前人泣以相感云: 免其五鼎之烹,获返三江之浪,有以知长官之仁,比宗元之惠远矣! **

现代文:这天夜里。王又梦见那个人哭着感激他说: 你使我免除了在锅里烧煮的命运,重新返回到三江的波浪之中,通过这件事使我知道了长官的仁爱之心,柳宗元和你比差得太远啊!

古文:因长跪而去。

现代文:然后长跪感谢后离开了。

古文:柳沂

现代文:柳沂

古文:唐河东柳沂者侨居洛阳,因乘春钓伊水,得巨鱼,挈而归,致于盆水中。

现代文:唐代河东人柳沂寄居在洛阳,春天到伊水钓鱼,钓到一条大鱼。他把鱼带回家后放在水盆里。

**古文:先是沂有婴儿,始六七岁,是夕,沂梦鱼以喙啮婴儿臆,沂悸然而寤。果闻婴儿啼曰: 向梦一大鱼啮其臆,痛不可忍,故啼焉。 **

现代文:柳沂有个孩子,才六七岁。这天晚上,柳沂梦见鱼用嘴咬婴儿的胸,柳沂惊醒了,果然听到孩子哭着说,刚才梦见一条大鱼咬他的胸,疼得受不了,所以哭了。

古文:与沂梦同,沂异之。

现代文:与柳沂所做的梦一样。

古文:乃视婴儿之臆,果有疮而血。

现代文:柳沂觉得这件事很奇怪,查看婴儿的胸前,果然有个伤口流着血,柳沂更加害怕。

古文:沂益惧,明旦,以鱼投伊水中,且命僧转经画像,仅旬余,婴儿疮愈。沂自后不复钓也。

现代文:第二天早上,他把那条大鱼放到伊水中,并且让和尚在鱼的画像前反复念经,仅仅十多天,孩子的伤就好了,柳沂从此以后再也不钓鱼了。

古文:崔棁

现代文:崔棁

古文:晋太常卿崔棁游学时,往至姑家,夜与诸表昆季宿于学院。

现代文:晋代太常卿崔棁出游求学的时候,到姑姑家去,夜里和各位表兄弟住在学校里。

古文:来晨,姑家方会客。

现代文:第二天早晨,姑姑家正在会客。

古文:夜梦十九人皆衣青绿,罗拜,具告求生,词旨哀切。

现代文:崔棁夜里梦见十九个人全都穿着青绿色的衣服,站在他的四周向他行礼,全都是祈求他救命的,言词悲哀恳切。

**古文:崔曰: 某方闲居,非有公府之事也,何以相告? **

现代文:崔棁说: 我是个闲居的人,没有官职,为什么来求我?

**古文:咸曰: 公但许诺,某辈获全矣! **

现代文:那些人都说: 只要你答应,我们这些人就能活下来了。

**古文:崔曰: 苟有阶缘,固不惜奉救也。 **

现代文:崔棁说: 如果有什么机缘帮得上忙,我是一定会救助的。

古文:咸喜跃再拜而退。

现代文:这些人全都高兴得跳起来,再三拜谢后才走。

古文:既寤,盥栉束带,至堂省姑。

现代文:崔棁醒了以后,盥洗打扮完毕,到堂屋去看望姑姑,看见一只瓦罐中有一些鳖在水里游动。

古文:见缶中有水而泛鳖焉,数之,大小凡十九,计其衣色,亦略同也。

现代文:他数一数,大大小小一共十九只,比较一下鳖和梦中人衣服颜色也大致相同。

古文:遂告于姑,具述所梦,再拜请之,姑亦不阻,即命仆夫置于器中,躬诣水次放之。

现代文:于是对姑姑讲述说自己的梦,请求姑姑放了这些鳖。姑姑没有阻拦,他就叫仆人把鳖放到器皿中,亲自到水边放了它们。

古文:染人

现代文:染人

古文:乃入厨中。尔夕,举家梦之。既日厨中得一白鳖,广尺余,两目如金,其人送诣紫极宫道士李栖一所,置之水中,则色如金而目如丹,出水则白如故,牺一不能测,复送池中,遂不复见。

现代文:那个白衣人就自己走进厨房里去了。那天晚上,全家人都梦见了白衣人,第二天在家里的厨房里得到一只白色的鳖,一尺方圆,两只眼睛象金子一样。那个染匠就把鳖送到紫极宫道士李栖一的住处。李栖一把鳖放到水里,这时鳖的身体忽然变成金色而眼睛变成红色了,把鳖提出水来又变成白色。李栖一不明白其中的原因,就把鳖又送到水池中去,随后鳖就不见了。

古文:海上人

现代文:海上人

古文:近有海上人于鱼扈中得一物,是人一手,而掌中有面,七窍皆具,能动而不能语。

现代文:有个海上捕鱼的人从海边拦潮捕鱼的 扈业 中得到一个东西,是一只人的手掌。手掌中有一个人的面孔,七窍全都具备,能活动却不能说话,大家传着玩赏了很久。

古文:其人乃放置水上,此物浮水而去,可数十步,忽大笑数声,跃没于水。

现代文:有人说: 这是个神灵,不要杀了他。 捕鱼人就把这只手掌放到海面上。这个东西浮水离开了,漂了几十步远,忽然大笑了几声,跳跃起来又沉没到水里去了。

古文:法聚寺僧

现代文:法聚寺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