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帝德

古文:宰我问于孔子曰: 昔者吾闻诸荣伊曰: 黄帝三百年。 请问:黄帝者,人也?抑非人也?

现代文:宰我问孔子说: 以前我听荣伊说过 黄帝统治了三百年 ,请问黄帝是人抑或不是人?

**古文:何以能至三百年乎? **

现代文:其统治的时间怎么能达到三百年呢?

**古文:孔子曰: 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,不可胜以观也。而上世黄帝之问,将谓先生难言之故乎?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大禹、汤、周文王、周武王、周公,尚且无法说得尽,道得清,而你关于上古之世的黄帝的问题,是老前辈也难以说得清的问题吧。

**古文:宰我曰: 上世之传,隐微之说,卒采之辩,暗忽之意,非君子之道者,则子之问也固矣。 **

现代文:宰我说: 先代的传言,隐晦的说法,已经过去的事还争论,晦涩飘忽的含义,这些都是君子不谴或不为的,所以我一定要问个清楚明白。

古文:孔子曰: 可也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好吧,我略略听说过这种说法。

古文:吾略闻其说,黄帝者,少皞之子,曰轩辕。

现代文:黄帝,是少昊的儿子,名叫轩辕,出生时就非常神奇、精灵,很小就能说话。

古文: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,幼齐睿庄,敦敏诚信。

现代文:童年的时候,他伶俐、机敏、诚实、厚道。

古文:长聪明,治五气,设五量,抚万民,度四方,服牛乘马,扰驯猛兽,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,三战而后克之。

现代文:长大成人时,就更加聪明,能治理五行之气,设置了五种量器,而且还游历全国各地,安抚民众。他骑着牛坐着马,驯服了猛兽,跟炎帝在阪泉之野大战,三战后打败了炎帝。

古文:始垂衣裳,作为黼黻,治民,以顺天地之纪,知幽明之故,达死生存亡之说。

现代文:从此,天下民众个个穿着绣有花纹的礼服,天下太平,无为而治。他遵循天地的纲纪统治着人民,既明白昼夜阴阳之道,又通晓生死存亡之理。

古文:播时百谷,尝味草木,仁厚及于鸟兽昆虫。

现代文:按季节播种百谷,栽培花草树木,他的仁德遍及鸟兽昆虫。

古文:考日月星辰,劳耳目,勤心力,用水火财物以生民。

现代文:他观察日月星辰,费尽心思和劳力,用水火财物养育百姓。

古文:民赖其利,百年而死;民畏其神,百年而亡;民用其教,百年而移。

现代文:他活着的时候,人民受其恩惠利益一百年;他死了以后,人民敬服他的精灵一百年;之后,人民还运用他的教导一百年。

**古文:故曰:黄帝三百年。 **

现代文:所以说黄帝统治了三百年。

**古文:宰我曰: 请问帝颛顼。 **

现代文:宰我请教孔子说: 请老师讲一讲帝顓頊的事。

古文:孔子曰: 五帝用说,三王有度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五帝已经非常久远了,所以用说;三王呢,比较近还留有法度。

**古文:汝欲一日徧闻远古之说,躁哉予也! **

现代文:你想要在一天时间内把远古的事都听完吗,你太性急了吧!

**古文:宰我曰: 昔予也闻诸夫子曰: 小子毋或宿。 故敢问。 **

现代文:宰我说: 我曾经听先生您说过: 你们学生们有要问的尽管问,不要等一等或者隔天再问 ,所以我就大胆请教了。

古文:孔子曰: 颛顼,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,曰高阳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,昌意的儿子,叫高阳。

古文:渊而有谋,疏通以知远,养财以任地,履时以象天,依鬼神而制义,治气性以教众,洁诚以祭祀,巡四海以宁民。

现代文:他的思想深邃而富有谋略。博古通今而富有远见,因地制宜创造财富,取法天道、顺应时令地开展各项活动,依顺鬼和神的意志裁定适宜与否,陶冶性情以教化民众,心灵纯洁、虔诚地祭祀。他经常巡查四方来安定百姓,往北到过幽陵,往南到过交阯,往西到过流沙,往东到过蟠木。

**古文:北至幽陵,南暨交趾,西扺流沙,东极蟠木,动静之类,小大之物,日月所照,莫不底属。 **

现代文:各种动物植物,大大小小的物件,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,全都平定了,没有不归服的。

**古文:宰我曰: 请问帝喾。 **

现代文:宰我说: 请问帝喾是怎样的一个人?

古文:孔子曰: 玄枵之孙,乔极之子,曰高辛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他是玄枵的孙子,乔极的儿子,名叫高辛。

古文:生而神异,自言其名。

现代文:他生下来就很神异,能说出自己的名字。

古文:博施厚利,不于其身。

现代文:他广泛地施行厚利,不考虑自身的利益。

古文:聪以知远,明以察微。

现代文:他聪明而有远见,明敏而能体察细微的事物。

古文:仁而威,惠而信,以顺天地之义。

现代文:仁慈而有威望,恩惠而又诚信,以顺应天地的规律。

古文:知民所急,修身而天下服,取地之财而节用之,抚教万民而诲利之,历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。

现代文:他知道民众急需什么,修养自身而令天下人信服。从土地中获取财物而节俭使用,安抚教育民众而使他们受益。观察日月的出没来加以迎送,明白冬神的存在来加以恭敬侍奉。

古文:其色也和,其德也重,其动也时,其服也衷。

现代文:他神情和悦,品德高尚,使民有时,用民怜爱。

**古文:春夏秋冬,育护天下,日月所照,风雨所至,莫不从化。 **

现代文:春夏秋冬,培育护卫着天下万物。日月照耀的地方,风雨所及的地方,没有不被感化的。

**古文:宰我曰: 请问帝尧。 **

现代文:宰我说: 请问帝尧是怎样的人?

古文:孔子曰: 高辛氏之子,曰陶唐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他是高辛氏的儿子,名叫陶唐。

古文:其仁如天,其智如神,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

现代文:他仁慈如天,智慧如神。靠近他如太阳般温暖,望着他如云彩般柔和。

古文:富而不骄,贵而能降。

现代文:他富而不骄,贵而能谦。

古文:伯夷典礼,龙夔典乐,舜时而仕,趋视四时,务先民始之,流四凶而天下服。

现代文:他让伯夷主管礼仪,让夔、龙执掌舞乐。推举舜来做官,到各地巡视四季农作物生长情况,把民众的事放在首位。他流放了共工、驩兜、三苗,诛杀了鲧,天下的人都信服。

**古文:其言不忒,其德不回,四海之内,舟舆所及,莫不夷说。 **

现代文:他的话从不出错,他的德行从不违背常理。四海之内,车船所到之处,人们没有不喜爱他的。

**古文:宰我曰: 请问帝舜。 **

现代文:宰我说: 请问帝舜是怎样的人?

古文:孔子曰: 乔牛之孙,瞽瞍之子也,曰有虞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他是乔牛的孙子,瞽瞍的儿子,名叫有虞。

古文:舜孝友闻于四方,陶魰事亲,宽裕而温良,敦敏而知时,畏天而爱民,恤远而亲近。

现代文:舜因孝顺父母、善待兄弟而闻名四方,用制陶和捕鱼来奉养双亲。他宽容而温和,机敏而知时,敬天而爱民,抚恤远方的人又亲近身边的人。

古文:承受大命,依于二女。

现代文:他承受重任,依靠两位妻子的帮助。

古文:睿明智通,为天下帝。

现代文:圣明睿智,成为天下帝王。

古文:命二十二臣,率尧旧职,躬己而已。

现代文:任命二十二位大臣,都是帝尧原有的旧职,他只是身体力行而已。

古文:天平地成,巡狩四海,五载一始。

现代文:天下太平,地有收成,巡狩四海,五年一次。

古文:三十年在位,嗣帝五十载。

现代文:他三十岁被任用,接续帝位五十年。

**古文:陟方岳,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。 **

现代文:登临四岳,死在苍梧之野并安葬在那里。

**古文:宰我曰: 请问禹。 **

现代文:宰我说: 请问禹是怎样一个人?

古文:孔子曰: 高阳之孙,鲧之子也,曰夏后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他是高阳的孙子,鲧的儿子,名叫夏后。

古文:敏给克齐,其德不爽,其仁可亲,其言可信。

现代文:他机敏能成就事业,行为没有差失,仁德可亲,言语可信。

古文:声为律,身为度。

现代文:发声合乎音律,行为举止合乎度数。

古文:亹亹穆穆,为纪为纲。

现代文:勤勉不倦,容止庄重,成为人们的榜样。

古文:其功为百神主,其惠为民父母。

现代文:他的功德使他成为百神之主,他的恩惠使他成为百姓父母。

**古文:左准绳,右规矩,履四时,据四海,任皋繇、伯益以赞其治,兴六师以征不序。四极,民莫敢不服。 **

现代文:日常行动都有准则和规矩,不违背四时,安定了四海。任命皋繇、伯益帮助他治理百姓,率领军队征伐不服从者,四方的民众没有不服从的。

古文:孔子曰: 予!大者如天,小者如言,民悦至矣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宰予啊,禹的功德大的方面像天一样广阔,小的方面即使是一句话,民众都非常喜欢。

**古文:予也非其人也。 **

现代文:我也不能完全说清他的功德啊。

古文:宰我曰: 予也不足以戒。

现代文:宰我说: 我也不足以敬肃地接受您这样的教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