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礼子贡问

古文:子贡问于孔子曰: 晋文公实召天子而使诸侯朝焉。

现代文:子贡问孔子说: 晋文公在温地的会盟,实际召请来周天子,而让诸侯来朝见。

**古文:夫子作春秋,云天王狩于河阳,何也? **

现代文:老师您编写《春秋》时写道: 天王在河阳打猎。

**古文:孔子曰: 以臣召君,不可以训,亦书其率诸侯事天子而已。 **

现代文:这是为什么呢? 孔子说: 以臣下的身份召请君主,这不可以效法。所以我如此写,就是要写成晋文公率诸侯来朝见天子。

古文:孔子在宋,见桓魋自为石椁,三年而不成,工匠皆病。

现代文:孔子在宋国,看见桓魋为自己预做石椁,做了三年还没有完工,工匠都为此感到忧虑。

**古文:夫子愀然曰: 若是其靡也。死不如朽之速愈。 **

现代文:孔子面有忧色,说: 像这样奢靡,死了还不如快点腐朽的好。

**古文:冉子仆曰: 礼,凶事不豫,此何谓也? **

现代文:冉有跟随侍奉孔子,说: 《礼》书说,凶事不可能预先就料到。

**古文:夫子曰: 既死而议谥,谥定而卜葬,既葬而立庙,皆臣子之事,非所豫属也,况自为之哉。 **

现代文:这是指的什么呢? 孔子说: 人死了以后再议定谥号,谥号定了以后再选择下葬地点日期,安葬完毕再建立宗庙,这些事都应该由属下的臣子来办,并非是预先就操办好,更何况是自己为自己操办呢?

古文:南宫敬叔以富得罪于定公,奔卫,卫侯请复之,载其宝以朝。

现代文:南公敬叔因富有而得罪了鲁定公,逃到了卫国。卫侯请求鲁定公恢复敬叔的官位。

**古文:夫子闻之曰: 若是其货也,丧不若速贫之愈。 **

现代文:敬叔就载着他的宝物来朝见鲁定公。孔子听到这件事,说: 像这样使用财货进行贿赂,丢了官位还不如迅速贫穷的好呢!

古文:子游侍曰: 敢问何谓如此?

现代文:子游正侍奉孔子,说: 请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?

**古文:孔子曰: 富而不好礼,殃也,敬叔以富丧矣,而又弗改,吾惧其将有后患也。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富而不好礼,必定会招致灾祸。南宫敬叔因富有而丧失官位,却仍不知改悔,我恐怕他将来还会有祸患啊!

古文:敬叔闻之,骤如孔氏,而后循礼施散焉。

现代文:南宫敬叔听到孔子的话,马上去见孔子,从此以后他做事遵循礼节,还把自己的财产施舍给百姓。

古文:孔子在齐,齐大旱,春饥。

现代文:孔子在齐国的时候,齐国大旱,春季出现了饥荒。

**古文:景公问于孔子曰: 如之何? **

现代文:齐景公问孔子说: 怎么办呢?

**古文:孔子曰: 凶年则乘驽马,力役不兴,驰道不修,祈以币玉,祭祀不悬,祀以下牲,此贤君自贬以救民之礼也。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遇到灾荒年景,出门乘坐要用劣马,不兴劳役,不修驰道,国君有所祈祷,用币和玉,不用牲畜,祭祀不奏乐,祭祀用的牲畜也用次等的。这是贤明君主自己降低等级以拯救民众的礼啊!

古文:孔子适季氏,康子昼居内寝。孔子问其所疾。康子出见之。

现代文:孔子到季康子家去,见康子白天在内室睡觉,孔子探问他的病情,康子出来接见孔子。

**古文:言终,孔子退,子贡问曰: 季孙不疾而问诸疾,礼与? **

现代文:说完话,孔子就退了出来。子贡问孔子说: 季康子没有病,而您却探问他的病,这合乎礼吗?

古文:孔子曰: 夫礼,君子不有大故,则不宿于外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根据礼,君子没有遇到大的变故,则不睡在外室。

古文:非致齐也,非疾也,则不昼处于内,是故夜居外,虽吊之,可也。

现代文:如果不是祭祀、不是有病,白天也不在内室睡觉,因此,夜里睡在外室,即使吊问,也是可以的。

**古文:昼居于内,虽问其疾,可也。 **

现代文:白天在内室睡觉,即使探问他的病情,也是可以的。

古文:孔子为大司寇,国厩焚,子退朝而之火所,乡人有自为火来者,则拜之,士一,大夫再。

现代文:孔子担任大司寇的时候,国家的马厩失火,孔子退朝后来到着火的地方。有乡亲来慰问的,孔子都对他们拜谢,对士拜谢一次,对大夫拜谢两次。

**古文:子贡曰: 敢问何也? **

现代文:予贡问为什么这么做呢?

古文:孔子曰: 其来者亦相吊之道也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他们来这里,也是慰问的礼节。

**古文:吾为有司,故拜之。 **

现代文:我是主管官员,所以要拜谢。

古文:吴延陵季子聘于上国,适齐,于其返也,其长子死于嬴博之间。

现代文:吴国的延陵季子到齐国去访问,在返回的途中,他的大儿子死在齐国的嬴、博之间。

古文:孔子闻之曰: 延陵季子,吴之习于礼者也?

现代文:孔子听到此事,说: 延陵季子是吴国精通礼仪的人。

**古文:而观其葬焉。 **

现代文:于是前往观看他主持的葬礼。

古文:其敛,以时服而已,其圹掩坎,深不至于泉;其葬无明器之赠。

现代文:延陵季子给儿子入殓时,穿着平时的衣服,墓穴的坑不深,不至于见水,没有陪葬的明器。

**古文:既葬,其封广轮掩坎,其高可肘隐也;既封,则季子乃左袒右还其封,且号者三,曰: 骨肉归于土,命也,若魂气则无所不之,则无所不之。 **

现代文:下葬之后,坟头的长宽正好封住坑,高度比胳膊肘高。坟头做好后,延陵季子袒露左臂,从右向左绕着坟头走,并且哭喊了三次,说: 骨肉回归于土,这是命呀!你的魂魄无所不往,无所不往!

古文:而遂行。

现代文:说完就走了。

**古文:孔子曰: 延陵季子之礼,其合矣。 **

现代文:孔子说; 延陵季子主持的葬礼,是很合乎礼制的。

古文:子游问丧之具。

现代文:子游问丧事操办的流程。

**古文:孔子曰: 称家之有亡焉。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根据家庭的贫富程度来办就可以了。

**古文:子游曰: 有亡恶于齐? **

现代文:子游说: 贫和富的限度又该如何掌握呢?

古文:孔子曰: 有也,则无过礼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家庭富裕也要依礼行事,不要超过礼的规定。

古文:苟亡矣,则敛手足形,还葬悬棺而封,人岂有非之者哉。

现代文:如果不富裕,只要衣被能遮住身体,简单地安葬,用绳子悬吊着棺木下葬,又有谁会责难你失礼呢?

**古文:故夫丧亡,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,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;祭祀,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,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。 **

现代文:所以举办丧事,与其哀痛不足而礼仪完备,不如礼仪不足而哀痛有余;举行祭祀,与其恭敬不足而礼仪完备,不如礼仪欠缺而恭敬有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