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回

**古文:鲁定公问于颜回曰: 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? **

现代文:鲁定公问颜回: 你也听说过东野毕善于驾车的事吗?

**古文:对曰: 善则善矣。虽然,其马将必佚。 **

现代文:颜回回答说: 他确实善于驾车,尽管如此,他的马必定会散失。

**古文:定公色不悦,谓左右曰: 君子固有诬人也。 **

现代文:鲁定公听了很不高兴,对身边的人说: 君子中竟然也有骗人的人。

古文:颜回退。

现代文:颜回退下。

**古文:后三日,牧来诉之曰: 东野毕之马佚,两骖曳两服入于厩。 **

现代文:过了三天,养马的人来告诉说: 东野毕的马散失了,两匹骖马拖着两匹服马进了马棚。

古文:公闻之,越席而起,促驾召颜回。

现代文:鲁定公听了,越过席站起来,立刻让人驾车去接颜回。

**古文:回至,公曰: 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,而子曰: 善则善矣,其马将佚。 **

现代文:颜回来了,鲁定公说: 前天我问你东野毕驾车的事,而你说: 他确实善于驾车,但他的马一定会走失。

**古文:不识吾子奚以知之? **

现代文:我不明白您是怎样知道的?

古文:颜回对曰: 以政知之。

现代文:颜回说: 我是根据政治情况知道的。

古文:昔者,帝舜巧于使民,造父巧于使马。

现代文:从前舜帝善于役使百姓,造父善于驾御马。

古文:舜不穷其民力,造父不穷其马力;是以舜无佚民,造父无佚马。

现代文:舜帝不用尽民力,造父不用尽马力,因此舜帝时代没有流民,造父没有走失的马。

古文:今东野毕之御也,升马执辔,衘体正矣;步骤驰骋,朝礼毕矣;历险致远,马力尽矣;然而犹乃求马不已。

现代文:现在东野毕驾车,让马驾上车拉紧缰绳,上好马嚼子;时而慢跑时而快跑,步法已经调理完成;经历险峻之地和长途奔跑,马的力气已经耗尽,然而还让马不停地奔跑。

**古文:臣以此知之。 **

现代文:我因此知道马会走失。

古文:公曰: 善。

现代文:鲁定公说: 说得好!

古文:诚若吾子之言也。

现代文:的确如你说的那样。

古文:吾子之言,其义大矣。

现代文:你的这些话,意义很大啊!

**古文:愿少进乎。 **

现代文:希望能进一步地讲一讲。

古文:颜回曰: 臣闻之,鸟穷则啄,兽穷则玃,人穷则诈,马穷则佚。

现代文:颜回说: 我听说,鸟急了会啄人,兽急了会抓人,人走投无路则会诈骗,马筋疲力尽则会逃走。

**古文:自古及今,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。 **

现代文:从古至今,没有使手下人陷入困穷而他自己没有危险的。

**古文:公悦。遂以告孔子,孔子对曰: 夫其所以为颜回者,此之类也。岂足多哉? **

现代文:鲁哀公听了很高兴,于是把此事告诉了孔子。孔子对他说: 他所以是颜回,就因为常有这一类的表现,不足以过分地称赞啊!

古文:孔子在卫,昧旦晨兴,颜回侍侧,闻哭者之声甚哀。

现代文:孔子在卫国时,一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了,颜回在旁边侍候,这时听到有悲哀的哭声。

**古文:子曰: 回!汝知此何所哭乎?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颜回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而哭吗?

**古文:对曰: 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,又有生离别者也。 **

现代文:颜回说:我认为这哭声不只是为了死者,还有与亲人生生离别的事。

**古文:子曰: 何以知之?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你怎么知道的呢?

古文:对曰: 回闻桓山之鸟,生四子焉。羽翼既成,将分于四海,其母悲鸣而送之。哀声有似于此,谓其往而不返也。

现代文:颜回说: 我听说桓山的鸟生了只小鸟,小鸟羽翼丰满以后,将要飞向四面八方,母鸟悲哀地鸣叫着送小鸟远行,悲哀的叫声和这哭声相似,因为它们飞走再也不回来了。

**古文:回窃以音类知之。 **

现代文:我是根据这种相似的声音知道的。

**古文:孔子使人问哭者,果曰: 父死家贫,卖子以葬,与之长决。 **

现代文:孔子让人去问哭者,哭者果然说: 我父亲死了,家里贫困,只好卖掉儿子来葬父亲,现在要与儿子永远分别。

**古文:子曰: 回也,善于识音矣!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回啊,真善于识别声音呀!

**古文:颜回问于孔子曰: 成人之行若何? **

现代文:颜回问孔子: 成人的智力品行是什么样的呢?

古文:子曰: 达于情性之理,通于物类之变,知幽明之故,覩游气之原,若此可谓成人矣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他们能通晓人性人情的道理,知道事物变化的规律,知道天地、阴阳、有形无形等事物变化的缘故,可以看清空中云气变化的本源,这样就可以叫做成人了。

**古文:既能成人,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,成人之行也,若乃穷神知礼,德之盛也。 **

现代文:既达到了成人的地步,而又学习了仁义礼乐,这就是成人的智力品行。至于能够探索事物精微的道理,那就是具有了高深的德行。

**古文:颜回问于孔子曰: 臧文仲、武仲孰贤? **

现代文:颜回问孔子说: 藏文仲、藏武仲这二人,谁更贤能呢?

**古文:孔子曰: 武仲贤哉!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武仲更加贤能些。

古文:颜回曰: 武仲世称圣人,而身不免于罪,是智不足称也;好言兵讨,而挫锐于邾,是智不足名也。

现代文:颜回说: 武仲被世人称为圣人,而他自身不免于罪责,这是他的智慧还不足以称道;他喜好说用兵讨伐,而与邾国打仗却失败了,这是他的智慧和名声不相合。

**古文:夫文仲、其身虽殁,而言不朽,恶有未贤? **

现代文:至于文仲,他虽然身死而言不朽,怎能说他不如武仲贤能呢?

古文:孔子曰: 身殁言立,所以为文仲也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文仲身死而言立,所以被称为文仲。

**古文:然犹有不仁者三,不智者三,是则不及武仲也。 **

现代文:然而他仍然有不仁的事三件,不智的事三件,这方面是不如武仲的。

**古文:回曰: 可得闻乎? **

现代文:颜回说: 可以说给我听听吗?

古文:孔子曰: 下展禽,置六关,妾织蒲,三不仁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他让展禽处于下位,设置六关来收税,让妾织薄草席赚钱,这是三不仁。

古文:设虚器,纵逆祀,祠海鸟,三不智。

现代文:他非法拥有天子才能有的器物,纵容不合顺序的祭祀,祭祀海鸟,这是三不智。

古文:武仲在齐,齐将有祸,不受其田,以避其难,是智之难也。

现代文:武仲在齐国时,齐国将有灾锅,武仲不接受齐庄公封给他的田,以此躲避了灾难,这是有智者也难以做到的,藏武仲这样有智慧却不被鲁国宽容,也是有原因的吧。

**古文:夫臧武仲之智,而不容于鲁,抑有由焉,作而不顺,施而不恕也夫。《夏书》曰: 念兹在兹,顺事恕施。 **

现代文:因为他所做的事有的不顺于事理,所为的事有的也不合乎道,《夏书》说: 想着这个,一心在于这个。

古文:颜回问君子。

现代文:这就是要顺于事理还要合乎道。

**古文:孔子曰: 爱近仁,度近智,为己不重,为人不轻,君子也夫! **

现代文:颜回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。孔子说: 能爱人就接近于仁了,度事而行就接近智了,对自己不要太看重,对别人不能枉视,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君子了。

**古文:回曰: 敢问其次。 **

现代文:颜回说:那请问差一点的呢。

古文:子曰: 弗学而行,弗思而得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不学习就能去做,不思考就能获得。

**古文:小子勉之! **

现代文:你要努力啊。

**古文:仲孙何忌问于颜回曰: 仁者一言而必有益于仁智,可得闻乎? **

现代文:仲孙何忌问颜回: 仁者说一个字,会有益于仁智吗?可以说来听听吗?

古文:回曰: 一言而有益于智,莫如预;一言而有益于仁,莫如恕。

现代文:颜回: 一个字有益于智的,没有比得上 预 字,一个字而有益于仁的,没有比得上 恕 字。

**古文:夫知其所不可由,斯知所由矣。 **

现代文:只有知道什么是不该做的,才能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。

古文:颜回问小人。

现代文:颜回问: 什么样的人是小人。

**古文:孔子曰: 毁人之善以为辩,狡讦怀诈以为智,幸人之有过,耻学而羞不能,小人也。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把诋毁别人的优点当做能言善辩,把心怀狡诈地揭发别人当做是有智慧,人有过错就开心,耻于向别人学又看不起没有才能的人,这样的人就是小人。

**古文:颜回问子路曰: 力猛于德,而得其死者,鲜矣。盍慎诸焉? **

现代文:颜回问子路说: 一个人力气胜过他的德行,而能死得其所的很少,为什么不谨慎地对待这件事?

古文:孔子谓颜回曰: 人莫不知此道之美,而莫之御也,莫之为也何居?

现代文:孔子对颜回说: 人们没有不知道谨慎是美德的,但不能很好地对待这件事,没有人认真去这样做。

**古文:为闻者盍曰思也夫。 **

现代文:为什么只做一个听众呢?

**古文:颜回问于孔子曰: 小人之言,有同乎君子者,不可不察也。 **

现代文:何不每天都好好想一想呢? 颜回问孔子说: 小人说的话有和君子的话相同的,不可不仔细分辨啊。

**古文:孔子曰: 君子以行言,小人以舌言。故君子于为义之上,相疾也,退而相爱;小人于为乱之上,相爱也,退而相恶。 **

现代文:孔子说: 君子以自己的行动说话,小人以自己的舌头说话,所以君子在仁义的事上急于互相劝解,而私下里是相互爱护的;小人在制造动乱的事上互相支持,私下里相互诋毁。

古文:颜回问朋友之际如何。

现代文:颜回问: 朋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呢?

古文:孔子曰: 君子之于朋友也,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。

现代文:孔子说: 君子对待朋友,心里必然认为对方有做得不对的地方,但不能对朋友说,我不认为这个人是仁人。

**古文:不忘久德,不思久怨,仁矣夫。 **

现代文:不忘记朋友从前对自己的恩德,不记着以前对朋友的怨恨,这才是仁德之人啊。

古文:叔孙武叔见未仕于颜回。回曰: 宾之。 武叔多称人之过而己评论之。

现代文:叔孙武叔没当官的时候受到颜回的接待,颜回说: 以宾客相待,武叔很喜欢说别人的缺点,自己还要加以评论。

古文:颜回曰: 固子之来辱也,宜有得于回焉?

现代文:颜回说: 这样做是会自取其辱的,你应该从我这里得到劝告。

古文:吾闻诸孔子曰: 言人之恶,非所以美己;言人之枉,非所以正己。

现代文:我听先生说: 谈论别人缺点,并不能美化自己;谈论别人的错误,并不能使自己正确。

**古文:故君子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。 **

现代文:君子要批评自己的缺点,不要批评别人的缺点。

古文:颜回谓子贡曰: 吾闻诸夫子,身不用礼,而望礼于人;身不用德,而望德于人,乱也。

现代文:颜回对子贡说: 听老师说,自身不讲究礼仪而希望别人对自己有礼,自身不实行仁德而希望别人对自己仁德,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。

**古文:夫子之言,不可不思也。 **

现代文:老师的话,不可不思考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