势备

古文:孙子曰:夫陷齿戴角,前爪后距,喜而合,怒而斗,天之道也,不可止也。

现代文:孙膑说:所有有齿、有角、有爪、有距的禽兽,都是高兴时聚集成群,发怒时就相互角斗,这是自然现象,是无法制止的。

古文:故无天兵者自为备,圣人之事也。

现代文:而人虽然没有齿、角、爪、距那样天生的武器,却可以制造,古代的圣人们就是这样做的。

古文:黄帝作剑,以阵象之。

现代文:黄帝制造剑,而兵阵的作用就像剑一样。

古文:羿作弓弩,以势象之。禹作舟车,以变象之。

现代文:后羿制作弓弩,而兵势就要像弓弩发射一样,一往无前,夏禹制作舟车,而用兵的机变也正像舟车灵活多变一般。

古文:汤、武作长兵,以权象之。

现代文:商汤、周武王制作长兵器,兵权就要像用长兵器一般紧握在手。

古文:凡此四者,兵之用也。

现代文:以上四个方面,都是用兵的根本。

古文:何以知剑之为阵也?

现代文:怎么知道军阵像剑一样呢?

古文:旦暮服之,未必用也,故曰,阵而不战,剑之为阵也。

现代文:剑是无论早晚都佩戴在身上的,但不一定使用。所以说,军队要随时保持阵形,但不一定就作战,在这个意义上说,军阵像剑一样。

古文:剑无锋,虽孟贲不敢囗囗囗。

现代文:剑如没有把柄,那么,即使技巧高超的人也不能用它去杀敌。

古文:阵无锋,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,不知兵之至也。

现代文:军阵如果没有后卫,就像没有用剑技巧的人却用没把的剑去杀敌一样,那是完全不懂用兵的情理。

古文:剑无首铤,虽巧士不能进囗囗,阵无后,非巧士敢将而进者,不知兵之情者。

现代文:所以说,军阵有前锋又有后卫,而且协调一致,保持阵势稳定,敌军就必定会败走。如果军阵既无前锋又无后卫,怎么知道兵势和弓弩一样呢?

古文:故有锋有后,相信不动,敌人必走。

现代文:弓弩是从肩和胸部之间发射出去的,在一百步以外杀伤敌人,敌人还不知弓弩是从哪里射来的。

古文:无锋无后,券不道。

现代文:所以说,兵势要像弓弩一样,在敌军尚不知道时已经给予打击了。

古文: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?

现代文:怎么说用兵的机变像舟车一样的灵活呢?怎么知道兵权像长兵器一样呢?

古文:权者,昼多旗,夜多鼓,所以送战也。

现代文:所以说兵权像长兵器一样。指挥作战,白天多用旗帜,晚上多用金鼓,借以传达作战命令。

古文:凡此四者,兵之用也。

现代文:这四项都是运用的根本。

古文:囗皆以为用,而莫彻其道。

现代文:人们常常以为会运用了,其实并没有完全懂得其中奥妙。

古文:功。凡兵之道四:曰阵,曰势,曰变,曰权。

现代文:用兵的根本有四项:第一叫兵阵,第二叫兵势,第三叫机变,第四叫兵权。

古文:察此四者,所以破强敌,取猛将也。

现代文:懂得这四项,才能用来打败强敌,捉拿猛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