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葆

古文:孙子曰:凡地之道,阳为表,阴为里,直者为纲,术者为纪。

现代文:孙膑说: 就地形的一般状况而言,向阳的地方是表,背阴的地方是里,大路为纲,小路为纪,掌握了大小道路的分布状况,布阵用兵就可以自如了。

古文:纪纲则得,阵乃不惑,直者毛产,术者半死。

现代文:大路畅通的地区有利于运动作战,而小路难行的地区就不便于运动作战了。

古文:凡战地也,日其精也,八风将来,必勿忘也。

现代文:凡是用于作战的地方,日照的条件都很重要,对于四面八方风向的变化,千万不能忘记观察了解。

古文:绝水、迎陵、逆流、居杀地、迎众树者,钧举也,五者皆不胜。

现代文:渡河涉水,向山陵进发,处在河流下游,在死地扎营驻守,靠近树林,在这五种情况下,都容易招致失败,用兵时要特别注意。

古文:南阵之山,生山也。

现代文:适于南面布阵的山是生山。

古文:东阵之山,死山也。

现代文:运于东面布阵的山是死山。

古文:东注之水,生水也。北注之水,死水。不流,死水也。

现代文:向东流的水是生水,向北流的水是死水,不流动的水也是死水。

古文:五地之胜曰:山胜陵,陵胜阜,阜胜陈丘,陈丘胜林平地。

现代文:就五种地形对用兵的优劣比较而言,山地胜过丘陵,丘陵胜过土山,土山胜过小土丘,小土丘又胜过有树林的平地。

古文:五草之胜曰:藩、棘、椐、茅、莎。

现代文:五种草的优劣依次是:知母草、荆棘、灵寿木、茅草、莎草。

古文:五壤之胜:青胜黄,黄胜黑,黑胜赤,赤胜白,白胜青。

现代文:五种土壤的优劣比较是:青土胜过黄土,黄土胜过黑土,黑土胜过红土,红土胜过白土,白土又胜过青土。

古文:五地之败曰:谿、川、泽、斥。

现代文:五种可能导致作战失败的地形是:山溪、河流、沼泽、盐碱地。

古文:五地之杀曰,天井、天宛、天离、天隙、天柖。五墓,杀地也,勿居也,勿囗也。

现代文:五种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地形是:似天井般四周封闭的洼地,四周是高山、易进难出的地方,草木丛生有罗网的地方,两面高山夹峙的狭窄山沟,沼泽地区。这五种地形犹如军队的坟墓一般,都是凶多吉少的 杀地 ,不能在这里驻扎。

古文:春毋降,秋毋登,军与阵皆毋政前右,右周毋左周。

现代文:春天不能在低洼地扎营,秋天不能在高处扎营。驻军和布阵时,都不要改变右前方的有利地形,要选择右翼有丘陵或高地作屏障,而不要左翼有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