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节

古文:鲁欲使乐正子为政。

现代文:鲁国君想让乐正子执政。

**古文:孟子曰: 吾闻之,喜而不寐。 **

现代文:孟子说: 我听说这个消息,高兴得睡不着觉。

**古文:公孙丑曰: 乐正子强乎? **

现代文:公孙丑问: 乐正子能力很强吗?

**古文:曰: 否。 **

现代文:孟子说: 不。

**古文: 有知虑乎? **

现代文:公孙丑问: 他有知道深谋远虑吗? 孟子说: 不。

**古文:曰: 否。 多闻识乎? **

现代文:公孙丑又问: 他识多见广吗? 孟子说: 不。

**古文:曰: 否。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? 曰: 其为人也好善。 好善足乎? **

现代文:公孙丑又问: 那么你为什么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呢? 孟子说: 他为人很善良。 公孙丑又问: 仅仅好善就足够了吗?

古文:曰: 好善优于天下,而况鲁国乎?

现代文:孟子说: 喜好善良就优于天下所有的人,何况是鲁国呢?

古文:夫苟好善,则四海之内,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。

现代文:一个人如果喜好善良,那么四海之内的人们都会不远千里赶来把善告诉他。

**古文:夫苟不好善,则人将曰: 訑訑,予既已知之矣。 **

现代文:一个人如果不喜好善良,那么人们就会说: 瞧他那洋洋自得的样子,我早就知道这种人了。

古文:訑訑之声音颜色,距人于千里之外。

现代文:洋洋自得的声音和样子,会拒人于千里之外。

古文:士止于千里之外,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。

现代文:如果读书人都止步于千里之外,那么谗媚奉迎的人就会前来。

**古文:与谗谄面谀之人居,国欲治,可得乎? **

现代文:和谗媚奉迎的人一起相处,国家要想治理好,可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