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节

**古文:周霄问曰: 古之君子仕乎? **

现代文:周霄问孟子: 古时候的君子做官吗?

古文:孟子曰: 仕。

现代文:孟子说: 做官。

**古文:传曰: 孔子三月无君,则皇皇如也,出疆必载质。 **

现代文:《传》上说: 孔子如果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他,就会徘徊迟疑,如果要离开此地,一定要携带与别国君主初次见面的礼物。

**古文:公明仪曰: 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。 **

现代文:所以古时候的人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,就会有人去慰问。

**古文: 三月无君则吊,不以急乎? **

现代文:周霄说: 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,就会有人去慰问,是不是太着急了?

古文:曰: 士之失位也,犹诸侯之失国家也。

现代文:孟子说: 读书人如果失去了位置,犹如诸侯失去国家。

古文:礼曰: 诸侯耕助,以供粢盛;夫人蚕缫,以为衣服。

现代文:《礼》书上说: 诸侯耕种藉田以供给祭祀用品,他们的夫人养蚕缫丝以制作祭祀用衣服。

古文:牺牲不成,粢盛不洁,衣服不备,不敢以祭。

现代文:祭祀用的牲畜不肥壮,祭祀用的谷物不洁净,衣服不完备,就不敢用来祭祀。

**古文:惟士无田,则亦不祭。 **

现代文:惟有读书人没有田土,则可以不祭祀。

**古文:牲杀器皿衣服不备,不敢以祭,则不敢以宴,亦不足吊乎? **

现代文:牲畜、器皿、衣服不完备,不敢用来祭祀,也就不能举行宴会,这难道还不该去安慰吗?

**古文: 出疆必载质,何也? **

现代文:周霄又问: 离开国境一定要携带与别国君主初次见面的礼物,又是什么道理呢?

**古文:曰: 士之仕也,犹农夫之耕也,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? **

现代文:孟子说: 读书人出来做官,就像农夫种地;农夫会因为离开此地就抛下自己的农具吗?

古文:曰: 晋国亦仕国也,未尝闻仕如此其急。

现代文:周霄说: 晋国也是一个读书人可以做官的国家,但没有听说想做官想得如此急迫的。

**古文:仕如此其急也,君子之难仕,何也? **

现代文:出来做官如此急迫,君子却怕求官,这是为什么呢?

古文:曰: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,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。父母之心,人皆有之。

现代文:孟子说: 男孩生下来就希望为他找到妻室,女孩生下来就希望为她找到夫家,父母的这种心情,人人都有。

古文:不待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

现代文:但是不经过父母允许,没有媒人的介绍,就钻洞偷看,爬墙偷偷幽会,那么父母、社会上的人都会看不起他们。

古文: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,又恶不由其道。

现代文:古时候的人不是不想出来做官,但又讨厌不通过正道。

**古文:不由其道而往者,与钻穴隙之类也。 **

现代文:不通过正道而做官的,就跟男女钻洞爬墙相类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