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节

**古文:万章问曰: 宋,小国也。今将行王政,齐楚恶而伐之,则如之何? **

现代文:万章问: 宋国是个小国,现在想要推行王政,齐国、楚国却讨厌它而讨伐它,应该怎么做呢?

古文:孟子曰: 汤居亳,与葛为邻,葛伯放而不祀。

现代文:孟子说: 成汤居住在亳地,与葛国相邻,葛伯放纵无道,不祭祀先祖神灵。

**古文:汤使人问之曰: 何为不祀? **

现代文:汤派人询问他: 为什么不祭祀?

**古文:曰: 无以供牺牲也。 **

现代文:葛伯说: 没有做祭祀用的牲畜。

古文:汤使遗之牛羊。葛伯食之,又不以祀。

现代文:汤派人送给他们牛羊,葛伯把牛羊吃了,还是不祭祀。

**古文:汤又使人问之曰: 何为不祀? **

现代文:汤又派人询问他: 为什么不祭祀?

**古文:曰: 无以供粢盛也。 **

现代文:葛伯说: 没有谷物来做祭品。

古文:汤使亳众往为之耕,老弱馈食。

现代文:汤派毫地的民众去为他们耕田,让老年人和小孩给耕田的人送饭。

古文:葛伯率其民,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,不授者杀之。

现代文:葛伯带领着他的民众拦住那些带着酒食米饭的人抢夺,不给就杀掉。

**古文:有童子以黍肉饷,杀而夺之。书曰: 葛伯仇饷。 **

现代文:有个小孩带着米饭和肉,他们抢走了食物还把他杀掉了。《尚书》上说: 葛伯与送饭者为仇。

古文:此之谓也。

现代文:就是指这件事。

**古文: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,四海之内皆曰: 非富天下也,为匹夫匹妇复雠也。 **

现代文:成汤因为葛伯杀死了这个小孩子而去征讨葛国,天下的老百姓都说: 这不是贪图天下的财富,这是为平民百姓复仇。

古文: 汤始征,自葛载 ,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。

现代文:成汤的征讨,从葛国开始,先后征伐十一次而无敌于天下。

**古文:东面而征,西夷怨;南面而征,北狄怨,曰: 奚为后我? **

现代文:当他东向征讨,西面的夷人就埋怨,当他南向征讨,北面的狄人也埋怨,都说: 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呢?

古文:民之望之,若大旱之望雨也。

现代文:百姓盼望他,就像大旱时候盼望下雨一样。

古文:归市者弗止,芸者不变,诛其君,吊其民,如时雨降。

现代文:所到之处,赶集的不停止买卖,种田的不停止耕耘,商汤讨伐暴君,慰问他们的老百姓,就像及时雨一样,老百姓非常喜欢。《尚书》上说: 等待我们的君王,君王来了我们就不用受罪了。

**古文:民大悦。书曰: 徯我后,后来其无罚。 有攸不惟臣,东征,绥厥士女,匪厥玄黄,绍我周王见休,惟臣附于大邑周。 **

现代文: 有攸国助纣为虐不臣服,周王向东征讨,安抚那里的男女民众,他们用筐装着黑色和黄色的丝帛,以事奉周王为荣,最后他们臣服于大周国。

**古文: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,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,救民于水火之中,取其残而已矣。太誓曰: 我武惟扬,侵于之疆,则取于残,杀伐用张,于汤有光。 **

现代文:那儿的官吏带着用筐装着的丝绸来迎接周的官吏,那儿的老百姓用筐装着饭食,用壶盛着饮水来迎接周的士兵。可见武王出师为的只是从水火中解救百姓,除掉残酷暴君。《泰誓》上说: 我们的武力要发扬,攻入他们的国土,除掉那残暴的君主,用杀伐来彰明正义,比成汤的功业更辉煌。

**古文:不行王政云尔,苟行王政,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,欲以为君。齐楚虽大,何畏焉? **

现代文:只怕宋君不推行王政,如果真能推行王政,普天之下民众都会抬头盼望,要拥护这样的人来做君主;齐国、楚国尽管强大,又有什么可怕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