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九十一

古文:郭世道,会稽永兴人也。生而失母,父更娶,世道事父及后母,孝道淳备。

现代文:郭世道,会稽永兴人,出生时便死了母亲,父亲再娶,郭世道伺候父亲和后母,孝顺备至。

古文:年十四,又丧父,居丧过礼,殆不胜丧。家贫,无产业,佣力以养继母。

现代文:年到十四时,又死了父亲,在守孝期间超过了礼节,几乎受不了这个打击,家庭贫困没有产业,世道做短工供养继母。

**古文:妇生一男,夫妻共议曰: 勤身供养,力犹不足,若养此兒,则所费者大。 **

现代文:他妻子生了一个儿子,夫妻二人商量说: 我们勤奋供养母亲也无法做到,如果养了这个儿子,那么费用就更多了。

古文:乃垂泣瘗之。

现代文:于是含泪活埋了他的儿子。

古文:母亡,负土成坟,亲戚咸共赙助,微有所受。葬毕,佣赁倍还先直。

现代文:他母亲去世,世道亲自背土成坟。亲戚们都一齐赠给他物资,世道接受了一批,安葬完毕,做短工加倍偿还先前的赠给他的物品的价值。

古文:服除后,哀戚思慕,终身如丧者,以为追远之思,无时去心,故未尝释衣。

现代文:守孝满期后,悲哀想念母亲,终身不停。他认为追念父母,无时无刻离开他的心里,所以从未丢下衣帽。

古文:仁厚之风,行于乡党,邻村小大,莫有呼其名者。

现代文:他的仁厚的风格,在乡亲中风行,邻村的小孩大人没有叫他的名字的人。

古文:尝与人共于山阴市货物,误得一千钱,当时不觉,分背方悟。请其伴求以此钱追还本主,伴大笑不答。

现代文:他曾经和别人共同在山阴买货物,碰巧多得一千文钱,当时没有觉得,转过背来才想起来,请求他的伙伴把这些多余的钱,送还卖主,他的伙伴大笑着,不同意。

古文:世道以己钱充数送还之,钱主惊叹,以半直与世道,世道委之而去。

现代文:世道只得用自己的钱交一千文钱的数目送还主人,主人惊叹不已,把其中的一半钱赠给世道,世道丢下它们离开了。

古文:元嘉四年,遣大使巡行天下,散骑常侍袁愉表其淳行,太祖嘉之,敕郡榜表闾门,蠲其税调,改所居独枫里为孝行焉。

现代文:元嘉四年,朝廷派特派代表巡视天下,散骑常侍袁愉表荐他的高尚的品行,文帝非常赞赏世道,派郡里表彰他的家庭,捐除他的租税,改他居住的地方名称独枫里为孝行里。

古文:经荒饥馑,系以疾疫,父母兄弟嫂及群从小功之亲,男女死者十三人。

现代文:太守孟靑举荐他当孝廉,世道辞让不应征。吴逵,吴兴乌程人,经过荒年的饥荒加上瘟病流行,父母兄弟嫂和堂叔伯小功内的亲戚,男女共死了一十三人。

古文:逵时病困,邻里以苇席裹之,埋于村侧。

现代文:吴逵当时病得很历害,邻人用芦苇席子包裹好了他,准备埋在村子的头边,不久吴逵的病得以痊愈。

古文:既而逵疾得瘳,亲属皆尽,唯逵夫妻获全。

现代文:亲属都死光了,只吴逵夫妻存在。家里只有四壁,一无所有,冬天没有被絮。

古文:家徒壁立,冬无被绔,昼则庸赁,夜则伐木烧砖,此诚无有懈倦。逵夜行遇虎,虎辄下道避之。

现代文:他白天便打短工,夜晚便砍树烧砖,一直不懈怠。吴逵夜晚走路碰到老虎,老虎为他让路。

古文:期年中,成七墓,葬十三棺。

现代文:一年之中,树立七座坟墓,安葬十三口棺材。

古文:邻里嘉其志义,葬日悉出赴助,送终之事,亦俭而周礼。

现代文:邻居们私赞他的志气,安葬那天,乡邻主动帮助他,他给亲人送终的事,虽然俭朴但礼节不缺乏。

古文:逵时逆取邻人夫直,葬毕,众悉以施之;逵一无所受,皆佣力报答焉。

现代文:吴逵当时拿下了邻居给他的物品,安葬完毕,邻里人把这些东西都给他,吴逵一件也没有接受,却通过打短工回报别人。

古文:太守张崇之三加礼命,太守王韶之擢补功曹史,逵以门寒,固辞不就,举为孝廉。

现代文:太守张崇之三次以礼征他出山。太守王韶之选他补功曹史,吴逵因为自己是寒门,坚决辞让不应征,最后被选为孝廉。

古文:孙法宗,吴兴人也。

现代文:孙法宗,吴兴人,父亲遇难被杀,尸骨未被收葬。

古文:父遇乱被害,尸骸不收,母兄并饿死。

现代文:母亲和兄长都饿死了。法宗年龄小逃脱了。

古文:法宗年小流迸,至年十六,方得还。

现代文:到十六岁时才得以还家。单身一人,勤奋劳动。

古文:单身勤苦,霜行草宿,营办棺椁,造立冢墓,葬送母兄,俭而有礼。

现代文:在霜上行走,在草间露宿。经办棺材、建造坟墓、安葬母亲和兄长,俭朴而礼节周到。

古文:以父丧不测,于部境之内,寻求枯骨,刺血以灌之,如此者十余年不获,乃缞绖。终身不娶,馈遗无所受。世祖初,扬州辟为文学从事,不就。

现代文:因为父亲死于非命,在本郡之内寻找枯骨,每每割出身上血去检验那些骨头,这样做十多年一直没有找到,于是穿着丧衣丧服,终身不娶,别人的赠送一无所受,世祖刚即位时,扬州征他当文学从事,他没有应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