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四

古文:孔靖,字季恭,会稽山阴人也。

现代文:孔靖字季恭,会稽郡山阴人。

古文:名与高祖祖讳同,故称字。

现代文:名字和高祖的祖父名字相同,所以用字自称。

古文:祖愉,晋车骑将军。父,散骑常侍。

现代文:他的祖父孔愉是晋朝的车骑将军,父亲孔躢官至散骑常侍。

古文:季恭始察郡孝廉,功曹史,著作佐郎,太子舍人,镇军司马,司徒左西掾。

现代文:孔靖最初被选为本郡的孝廉、功曹史、著作佐郎、太子舍人、镇军司马、司徒左西掾。

古文:未拜,遭母忧。

现代文:还未赴任,便遇上母亲去世。

古文:隆安五年,于丧中被起建威将军、山阴令,不就。

现代文:隆安五年。孔靖在守孝期间便被起用为建威将军、山阴令。

古文:高祖东征孙恩,屡至会稽,季恭曲意礼接,赡给甚厚。

现代文:他婉言拒绝上任。高祖东征孙恩,几次到会稽,孔靖热情接待,给高祖很多礼物。

古文:高祖后讨孙恩,时桓玄篡形已著,欲于山阴建义讨之。季恭以为山阴去京邑路远,且玄未居极位,不如待其篡逆事彰,衅成恶稔,徐于京口图之,不忧不克。

现代文:高祖后来讨伐孙恩,当时桓玄篡夺帝位的意图渐渐显露,高祖想在山阴起义讨伐,孔靖认为山阴离都城太远,而且桓玄还未称帝,不如等待他篡夺形势明显,罪恶昭彰的时候慢慢在京口图谋他,那样不怕不成功。

古文:高祖亦谓为然。

现代文:高祖也认为这计策很好。

古文:虞啸父为征东将军、会稽内史,季恭初求为府司马,不得。

现代文:虞啸父当东征将军、会稽内史,孔靖起初求请当他的府中司马,但未实现。

古文:及帝定桓玄,以季恭为内史,使赍封板拜授,正与季恭相值,季恭便回舟夜还。

现代文:到高祖平定桓玄,用孔靖当会稽内史,叫人拿着封板任命孔靖,在路上和孔靖相遇,孔靖便转过船来回到郡上。

古文:至即叩扉告啸父,并令扫拂别斋,即便入郡。

现代文:回来后便敲虞啸父的门告诉他此事,并叫虞啸父扫其他的房子,孔靖便上任了。

古文:啸父本为桓玄所授,闻玄败,震惧,开门请罪。

现代文:虞啸父本来是桓玄任命的,听说桓玄失败,又惊异又恐惧,便登门向孔靖请罪。

古文:季恭慰勉,使且安所住,明旦乃移。

现代文:孔靖对他反复安慰,叫他安心过日子,第二天才到会稽府中正式上任。

古文:季恭到任,务存治实,敕止浮华,翦罚游惰,由是寇盗衰止,境内肃清。

现代文:孔靖上任后,崇尚实际,禁止浮华,惩罚游荡懒惰行为,于是盗贼消失,境内安宁。

古文:征为右卫将军,加给事中,不拜。

现代文:不久孔靖被征用为右卫将军,加官给事中,他没有拜任。

古文:寻除侍中,领本国中正,徙琅邪王大司马司马。

现代文:不久又任他为侍中,兼领本郡的中正职务,再转任琅王牙王的大司马府司马。

古文:寻出为吴兴太守,加冠军。

现代文:不久出外当吴兴太守,加冠军将军名号。

古文:先是,吴兴频丧太守,云项羽神为卞山王,居郡听事,二千石至,常避之;季恭居听事,竟无害也。

现代文:先前吴兴连死几位太守,传说项羽神灵当了卞山王,在郡治中管事,二千石太守上任,常常避开神灵,孔靖在府中处理事务,结果也没有发生什么。

古文:迁尚书右仆射,固让。

现代文:再迁任尚书右仆射,他坚决辞让。

古文:义熙八年,复督五郡诸军、征虏、会稽内史。

现代文:义熙八年,孔靖再当督五郡诸军事、征虏将军、会稽内史。

古文:修饰学校,督课诵习。

现代文:这次他修治学校,督促学生的学习。

古文:十年,复为尚书右仆射,加散骑常侍,又让不拜。

现代文:十年,他再当尚书右仆射,加官散骑常侍,孔靖又一次辞让不拜任。

古文:顷之,除领军将军,加散骑常侍,本州大中正。

现代文:不久,他被任命为领军将军,加官散骑常侍,本州大中正。

古文:十二年,致仕,拜金紫光禄大夫,常侍如故。

现代文:十二年,孔靖退休,拜为金紫光禄大夫,常侍照旧。

古文:是岁,高祖北伐,季恭求从,以为太尉军咨祭酒、后将军。

现代文:这年,高祖北伐,孔靖请求一同前往。高祖用他为太尉军谘祭酒、后将军。

古文:从平关、洛。

现代文:又随同平定关中、洛阳。

古文:高祖为相国,又随府迁。

现代文:高祖当相国,孔靖又随本府迁官。

古文:宋台初建,令书以为尚书令,加散骑常侍,又让不受,乃拜侍中、特进、左光禄大夫。

现代文:宋国府台刚建立,任命他为尚书令,加官散骑常侍,孔靖又辞让不接受,于是拜任为侍中、特进、左光禄大夫。

古文:辞事东归,高祖饯之戏马台,百僚咸赋诗以述其美。

现代文:孔靖辞官回到东方。高祖在戏马台为他饯行,朝中百官都为他赋诗记叙这一盛事。

古文:及受命,加开府仪同三司,辞让累年,终以不受。

现代文:到高祖称帝时,又加给他开府仪同三司,他辞让一年多最终没有接受。

古文:沈昙庆,吴兴武康人,侍中怀文从父兄也。

现代文:永初三年孔靖逝世,享年七十六岁。被追赠为侍中、左光禄大夫、开府仪同三司。沈昙庆,吴兴武康人,是侍中沈怀文的堂兄。

古文:父发,员外散骑侍郎,早卒;吴兴太守王韶之为之诔焉。

现代文:父亲沈发,官至员外散骑侍郎,早死,吴兴太守王韶之为他撰写祭文。

古文:昙庆初辟主簿,州从事,西曹主簿,长沙王义欣后军镇军主簿。

现代文:沈昙庆最初被征用为主簿、本州从事、西曹主簿、长沙王刘义欣后军镇军主簿。

古文:遭母忧,哀毁致称,本县令诸葛阐之公解言上。

现代文:遇到母亲去世,他悲痛万分,被人们所称述。县令诸葛阐之劝他节哀。

古文:服释,复为主簿。

现代文:沈昙庆守孝期满,再当主簿。

古文:义欣又请为镇军记室参军。

现代文:刘义欣又请他当镇军记室参军。

古文:出为余杭令,迁司徒主簿,江夏王义恭太尉录事参军,尚书右丞。

现代文:又出外当余杭县令,迁任司徒主簿、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尉录事参军、尚书右丞。

古文:时岁有水旱,昙庆议立常平仓以救民急,太祖纳其言,而事不行。

现代文:当时每年都发生水灾和旱灾。昙庆打算设立常平仓库解救人民的疾苦,太祖采纳他的建议,但这事最终没有施行。

古文:领本邑中正,少府,扬州治中从事史,始兴王浚卫军长史。元凶弑立,世祖入讨,劭遣昙庆还东募人,安东将军随王诞收付永兴县狱,久之,被原。

现代文:他又兼领本郡中正职务、少府、扬州治中从事史、始兴王刘浚卫军长史,元凶刘邵杀文帝自立,世祖讨伐刘邵,刘邵派沈昙庆到东方招募兵士,安东将军随王刘诞把他逮捕到永兴县监狱,不久便被原谅释放。

古文:世祖践阼,除东海王祎抚军长史,入为尚书吏部郎,江夏王义恭大司马长史,南东海太守,左卫将军。

现代文:世祖即位,任命沈昙庆为东海王刘礻韦的抚军长史,又进京当尚书吏部郎、江夏王刘义恭的大司马府长史、南东海太守、左卫将军。

古文:大明元年,督徐兗二州及梁郡诸军事、辅国将军、徐州刺史。

现代文:大明元年,沈昙庆当督徐、兖二州和梁郡诸军事、辅国将军、徐州刺史。

古文:时殿中员外将军裴景仁助戍彭城,本伧人,多悉戎荒事。

现代文:当时殿中员外将军裴景仁帮助镇守彭城,本来是北方来的流民,很熟悉北方事务。

古文:昙庆使撰《秦记》十卷,叙苻氏僭伪本末,其书传于世。

现代文:沈昙庆叫他撰述《秦记》十卷,叙述苻氏兴亡本末故事。这书在社会上流传。

古文:明年,复征为左卫将军,加给事中,领本州大中正。

现代文:第二年沈昙庆再被征调为左卫将军,加官给事中,兼领本州大中正。

古文:三年,迁祠部尚书。

现代文:三年他迁任祠部尚书。

古文:其年,卒,时年五十七。

现代文:当年去世,时年五十七岁。

古文:追赠本官。

现代文:被追赠本来官职。

古文:昙庆谨实清正,所莅有称绩。

现代文:沈昙庆谨慎、踏实、清正廉洁,在任上都有好声名。

**古文:常谓子弟曰: 吾处世无才能,政图作大老子耳。 **

现代文:他常对儿子弟弟们说: 我处世也没什么才能,只管做大老儿子罢了。

古文:世以长者称之。

现代文:世人认为他是一个胸怀宽厚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