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百三十九

古文:何铸,字伯寿,余杭人。

现代文:何铸字伯寿,余杭人。

古文:登政和五年进士第,历官州县,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、秘书郎。

现代文:政和五年进士及第,历任州县官,入朝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、秘书郎。

古文: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履劲正,可备拾遗补阙之选。

现代文:御史丞廖刚推荐何铸操履正直,可备拾遗补阙选用。

古文:即命对。

现代文:即命他对策。

古文:铸首陈: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,感物之道莫过于诚。

现代文:何铸首先陈述 :感动上天的道德莫过于孝,感动物的道德莫过于诚。

古文:诚孝既至,则归梓宫于陵寝,奉两宫于魏阙,绍大业,复境土,又何难焉。 帝嘉纳之。

现代文:诚孝既至,那么徽宗棺椁就会归于陵寝,奉两宫于魏阙,继承大业,恢复故地,又有什么困难呢? 皇帝嘉奖采纳。

古文:拜监察御史,寻迁殿中侍御史。

现代文:拜任监察御史,不久迁任殿中侍御史。

古文:上疏论: 士大夫心术不正,徇虚以掠名,托名以规利。言不由中而首尾向背,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,为事君之失。

现代文:上章论说: 士大夫心术不正,徇虚以博取名声,托名以谋取私利,言不由衷而首尾背向,行险自售而设计倾轧,为事奉君主之失。

古文:怀险巇之谋,行刻薄之政,轻儇不庄,慢易无礼者,为行己之失。

现代文:怀着险恶的计谋,施行刻薄的政治,轻浮不端,傲慢无礼的,为自己品行之失。

古文:乞大明好恶,申饬中外,各务正其心术,毋或欺诞。 盖有所指也。

现代文:请求明白好恶,申饬中外,各自务求正心术,不要有所欺诈怪诞。 这些话大概意有所指。

古文:时迁温州诸宫殿神像于湖州,有司迎奉,所过骚然。

现代文:当时将温州诸宫殿神像迁往湖州,有关部门奉迎,所过之地骚扰民众。

古文:铸言: 孝莫大于宁神,宁神莫大于得四海之欢心。

现代文:何铸说: 孝莫大于宁神,宁神莫大于得到四海之内民众的欢心。

古文:浙东旱荒,若加勤动,恐道路怨咨。

现代文:浙东旱灾,如果再加以骚扰,恐怕民众怨咨。

古文:乞务从简约,不得过为骚扰。 疏奏,其事遂已。

现代文:请务从简约,不得过于骚扰。 奏章上报后,此事于是停止。

古文:擢右谏议大夫。

现代文:擢升右谏议大夫。

古文:论: 中兴之功,在于立志,天下之事济与否,在于思与不思。

现代文:他说 :中兴宋室的关键,在于立志,天下之事能否成功,关键在于想与不想。

古文:愿陛下事无大小,精思熟虑,求其至当而行。

现代文:希望陛下事无大小,精思熟虑,求其十分恰当然后实行。

古文:如是,则事无过举矣。 寻拜御史中丞。

现代文:这样,事情就会没有不当。 不久任御史中丞。

古文:先是,秦桧力主和议,大将岳飞有战功,金人所深忌,桧恶其异己,欲除之,胁飞故将王贵上变,逮飞系大理狱,先命铸鞫之。

现代文:早先,秦桧力主和议,大将岳飞屡立战功,被金朝所深深忌恨,秦桧厌恶岳飞异己,想除掉他,胁迫岳飞原来的部将王贵上告岳飞叛变,逮捕岳飞囚禁在大理寺监狱,先命令何铸审讯。

古文:铸引飞至庭,诘其反状。

现代文:何铸将岳飞召到庭中,质问他反叛的罪状。

古文:飞袒而示之背,背有旧涅 尽忠报国 四大字,深入肤理。

现代文:岳飞脱下衣服将背部给他看,背上有原来刺下的 尽忠报国 四个大字,深入皮肤之中。

古文:既而阅实俱无验,铸察其冤,白之桧。

现代文:接着查证都没有证据,何铸觉察到岳飞冤枉,报告秦桧。

古文:桧不悦曰: 此上意也。 铸曰: 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,强敌未灭,无故戮一大将,失士卒心,非社稷之长计。 桧语塞,改命万俟卨。飞死狱中,子云斩于市。

现代文:秦桧不高兴地说: 这是皇上的意思。 何铸说 :我难道仅仅是为了一个岳飞吗?强敌未灭,无故杀一大将,会失去士卒心,不是国家的长久计策。 秦桧无言以对,改令万俟审理,岳飞死于狱中,儿子岳云被斩于集市上。

古文:桧衔铸。

现代文:秦桧对何铸怀恨在心。

古文:时金遣萧毅、邢具瞻来议事,桧言: 先帝梓宫未反,太后銮舆尚迁朔方,非大臣不可祈请。 乃以铸为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为报谢使。

现代文:当时金朝派萧毅、邢具瞻前来议和,秦桧说 :先帝棺椁没返,太后鸾舆还在北方,不派大臣难以祈请回来。 于是任命何铸为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作为报谢使到金朝。

古文:铸曰: 是行犹颜真卿使李希烈也,然君命不可辞。 既返命,桧讽万俟卨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,欲窜诸岭表,帝不从,止谪徽州。

现代文:何铸说 :这次远行如同颜真卿出使李希烈,但是君命不能推辞。 回来复命后,秦桧指使万俟弹劾何铸包庇岳飞认为他没有反叛,想把他流放到岭表,高宗没有答应,只将他贬谪到徽州。

古文:时有使金者还,言金人问铸安在,曾用否。

现代文:当时有人出使金朝回来,说金朝询问何铸在哪里,是否被任用。

古文:于是复使知温州。

现代文:于是朝廷又使他知温州。

古文:未几,以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,召赴行在,力辞。

现代文:不久,以端明殿学士身份提举万寿观兼侍读,召赴朝廷,何铸极力推辞。

古文:乃再遣使金,使事秘而不传。

现代文:于是再派他出使金朝,使命秘而不传。

古文:既归报,帝复许以大用,又力请祠,除资政殿学士、知徽州。

现代文:回来之后,高宗复许以重用。何铸又极力请求奉祠,任资政殿学士、知徽州。

古文:居数月,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。

现代文:过了数月,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。

古文:卒,年六十五。

现代文:去世,时年六十五岁。

古文:铸孝友廉俭。

现代文:何铸仁孝友爱廉洁节俭。

古文:既贵,无屋可居,止寓佛寺。

现代文:显贵之后,无屋可居,只能寄居在佛寺中。

古文:其辨岳飞之冤,亦人所难。

现代文:他为岳飞辩冤,也是人们难以做到的。

古文:然绍兴己未以后,遍历台谏,所论如赵鼎、李光、周葵、范冲、孙近诸人,未免迎望风旨,议者以此少之。

现代文:但绍兴九年以后,他遍历台谏官,所弹劾的如赵鼎、李光、周葵、范仲、孙近等人,不免迎合秦桧旨意,议论者以此看不起他。

古文:至于慈宁归养,梓宫复还,虽铸祈请之力,而金谋盖素定矣。

现代文:至于慈宁归善,棺椁复还,虽有何铸祈请之力,但却是金朝素定的计谋。

古文:先是,金诸将皆已厌兵欲和,难自己发,故使桧尽室航海而归,密有成约。

现代文:早先,金朝众将都已厌兵欲和,但难于由自己发起,因此让秦桧全家航海归来,秘密定有约定。

古文:绍兴以后,我师屡捷,金欲和益坚。

现代文:绍兴以后,宋军屡次获胜,金朝想和更加坚定。

古文:至是,遣铸衔命,盖桧之阴谋,以铸尝争岳飞之狱,而飞竟死,使金知之而其议速谐也。

现代文:到这时,遣何铸衔命出使,大概是秦桧的阴谋,因何铸曾经争论岳飞冤狱,而岳飞最终死去,让金朝知道而和议能够迅速达成。

古文:铸死四十余年,谥通惠,其家辞焉。

现代文:何铸死后四十多年,谥号 通惠 ,家属辞谢。

古文:嘉定初,改谥恭敏。

现代文:嘉定初年,改谥号为 恭敏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