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百二十三

古文:韩世忠韩世忠,字良臣,延安人。

现代文:韩世忠,字良臣,延安人。

古文:风骨伟岸,目瞬如电。

现代文:他身材伟岸,目光如电。

古文:早年鸷勇绝人,能骑生马驹。

现代文:早年勇猛过人,能骑没有驯熟的马驹。

古文:家贫无产业,嗜酒尚气,不可绳检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家境贫寒,没有产业。他嗜酒,崇尚豪气,不受约束。

古文:日者言当作三公,世忠怒其侮己,殴之。

现代文:有人说他将官至三公,他感到气愤,认为这是在侮辱自己,将那人痛打一顿。

古文:年十八,以敢勇应募乡州,隶赤籍,挽强驰射,勇冠三军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十八岁时,以胆大勇敢参加乡州招募,隶属于兵籍。他挽强弓骑马射箭,勇冠三军。

古文:崇宁四年,西夏骚动,郡调兵捍御,世忠在遣中。

现代文:崇宁四年,西夏骚扰边境,延安郡调兵进行抵御,韩世忠即在所调派的军中。

古文:至银州,夏人婴城自固,世忠斩关杀敌将,掷首陴外,诸军乘之,夏人大败。

现代文:到达银州,西夏人环城固守,韩世忠冲破关卡,斩杀敌将,将其首级掷于城墙外,诸军乘机发动进攻,西夏人大败。

古文:既而以重兵次蒿平岭,世忠率精锐鏖战,解去。

现代文:之后敌人以重兵屯驻蒿平岭,韩世忠率精兵与夏人拼战,夏人撤兵而去。

古文:俄复出间道,世忠独部敢死士珠死斗,敌少却,顾一骑士锐甚,问俘者,曰: 监军驸马兀〈口移〉也。 跃马斩之,敌众大溃。

现代文:不久,西夏人又在小路出现,韩世忠独率敢死队与夏人殊死战斗,敌人被迫稍稍后撤。战斗中敌营有一个骑士非常勇猛,韩世忠问俘虏这人是谁,俘虏说 :他是监军驸马兀口移。 韩世忠跃马上前,将兀口移斩首,敌兵溃散。

古文:经略司上其功,童贯董边事,疑有所增饰,止补一资,众弗平。

现代文:经略司上报韩世忠的战功,童贯主管边事,他怀疑经略司的上报有所夸大,便只给韩世忠加升一级,众军士得知都感到愤愤不平。

古文:从刘延庆筑天降山砦,为敌所据,世忠夜登城斩二级,割护城毡以献。

现代文:韩世忠随从刘延庆前去筑天降山砦,前进的道路被敌人所把守,韩世忠乘夜登城斩杀敌人两名士兵,并割下护城毡献给刘延庆。

古文:继遇敌佛口砦,又斩数级,始补进义副尉。

现代文:部队继续前进中碰到敌人的佛口砦,韩世忠又登城斩杀敌人数名,由此开始补为进义副尉。

古文:至藏底河,斩三级,转进勇副尉。

现代文:到达藏底河时,韩世忠又斩杀三名敌人,因功转升为进勇副尉。

古文:宣和二年,方腊反、江、浙震动,调兵四方,世忠以偏将从王渊讨之。

现代文:宣和二年,方腊造反,江、浙震动,朝廷从四方调兵,韩世忠作为偏将随从王渊前去讨伐。

古文:次杭州,贼奄至,势张甚,大将惶怖无策。

现代文:部队驻扎在杭州,贼兵蜂拥而至,来势很猛,大将惊恐不知所措。

古文:世忠以兵二千伏北关堰,贼过,伏发,众蹂乱,世忠追击,贼败而遁。

现代文:韩世忠领兵二千人埋伏在北关堰,贼兵经过时,伏兵发动攻击,贼众大乱,相互蹂躏,韩世忠率兵追击,贼兵败逃。

古文:渊叹曰: 真万人敌也。 尽以所随白金器赏之,且与定交。

现代文:王渊叹服说 :这真是一人敌万人。 于是将所携带的白金器具全部赏给韩世忠,并且与韩世忠定下交情。

古文:时有诏能得腊首者,授两镇节钺。

现代文:当时朝廷有诏凡能得到方腊的首级者,授为两镇节度使。

古文:世忠穷追至睦州清溪峒,贼深据岩屋为三窟,诸将继至,莫知所入。

现代文:韩世忠穷追至睦州青溪峒,贼兵分据三窟,藏在深峒里严密把守,诸将陆续赶到,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进入。

古文:世忠潜行溪谷,问野妇得径,即挺身仗戈直前,渡险数里,捣其穴,格杀数十人,禽腊以出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暗中在溪谷中寻找,通过问山妇得知路径,于是便持剑挺身径直深入,越过险阻,行走几里,直捣贼穴,格杀几十人,将方腊擒出峒。

古文:辛兴宗领兵截峒口,掠其俘为己功,故赏不及世忠。

现代文:辛兴宗领兵堵住峒口,抢去俘虏据为己功,因此韩世忠未能受赏。

古文:别帅杨惟忠还阙,直其事,转承节郎。

现代文:别帅杨惟忠回朝后,将真相告诉了皇上,韩世忠被升为承节郎。

古文:三年,议复燕山,调诸军,至则皆溃。

现代文:宣和三年,朝廷决定恢复燕山,调动各路军马,但到达燕山时都被击溃。

古文:世忠往见刘延庆,与苏格等五十骑俱抵滹沱河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前去见刘延庆,与苏格等五十个骑兵一齐抵达滹沱河。

古文:逢金兵二千余骑,格失措,世忠从容令格等列高冈,戒勿动。属燕山溃卒舟集,即命舣河岸,约鼓噪助声势。

现代文:碰上金兵二千余人,苏格惊慌失措,韩世忠从容地命令苏格等站列在高冈上,告诫他们不要动,并令从燕山前线溃散下来的士卒聚集船上,停靠河岸,约定他们呐喊鼓噪以助声势。

古文:世忠跃马薄敌,回旋如飞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跃马与敌人拼战,转动如飞。

古文:敌分二队据高阜,世忠出其不意,突二执旗者,因奋击,格等夹攻之,舟卒鼓噪,敌大乱,追斩甚众。

现代文:敌人分成两队占据高冈,韩世忠出其不意,冲击两名打旗的人,奋力搏击,苏格等人进行夹击,在船上的士卒呐喊鼓噪,敌人大乱,韩世忠进行追击,斩杀很多。

古文:时山东、河北盗贼蜂起,世忠从王渊、梁方平讨捕,禽戮殆尽,积功转武节郎。

现代文:当时山东、河北盗贼蜂起,韩世忠随从王渊、梁方平进行讨捕,将盗贼或擒或斩,基本平定。

古文:钦宗即位,从梁方平屯浚州。

现代文:因前后功劳,韩世忠被升为武节郎。钦宗即位,韩世忠随梁方平屯驻浚州。

古文:金人压境,方平备不严,金人迫而遁,王师数万皆溃。

现代文:金人入侵,梁方平防备不严,迫于金人兵势而逃溃,王军几万人都溃散。

古文:世忠陷重围中,挥戈力战,突围出,焚桥而还。

现代文:韩世忠陷于敌人重围之中,他挥刀力战,突围而出,焚烧桥梁而回。

古文:钦宗闻,召对便殿,询方平失律状,条奏甚悉。

现代文:钦宗得知,在便殿召对韩世忠,询问有关梁方平违反军纪的情况,韩世忠汇报非常详细。

古文:转武节大夫。

现代文:因此被迁武节大夫。

古文:诏诸路勤王兵领所部入卫,会金人退,河北总管司辟选锋军统制。

现代文:钦宗下诏各路勤王兵入京保卫,恰逢金人退兵,河北总管司选拔锋军统制。

古文:时胜捷军张师正败,宣抚副使李弥大斩之,大校李复鼓众以乱,淄、青之附者合数万人,山东复扰。

现代文:当时胜捷军张师正战败,宣抚副使李弥大将他斩首,大校李复鼓动士兵叛乱,淄州和青州的响应者合起来有几万人,山东又不得安宁。

古文:弥大檄世忠将所部追击,至临淄河,兵不满千,分为四队,布铁蒺藜自塞归路,令曰: 进则胜,退则死,走者命后队剿杀。 于是莫敢返顾,皆死战,大破之,斩复,余党奔溃。

现代文:李弥大檄令韩世忠率所部进行追击,至临淄河,兵不满千人,韩世忠将他们分为四队,并布下铁蒺藜自断后路,然后下令说: 前进则胜,后退则死,逃跑者由后队剿杀。 由此没有人敢回头,都拼死战斗,大破贼兵,斩杀李复,李复的余党奔溃。

古文:乘胜逐北,追至宿迁,贼尚万人,方拥子女椎牛纵酒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乘胜向北追击,追至宿迁,贼兵还有万人,正抱着子女椎牛纵情喝酒。

古文:世忠单骑夜造其营,呼曰: 大军至矣,亟束戈卷甲,吾能保全汝,共功名。 贼骇粟请命,因跪进牛酒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单骑夜至贼营,大声呼喊说: 大军到了,迅速卷甲收戈,我能保全你们性命,与你们共享功名。 贼兵惊恐求饶,并跪着向韩世忠敬牛酒。

古文:世忠下马解鞍,饮啖之尽,于是众悉就降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下马解鞍,一饮而尽,于是贼众都投降。

古文:黎明,见世忠军未至,始大悔失色。

现代文:至黎明,发现韩世忠大军没有到达,贼人开始大为后悔。

古文:以功迁左武大夫、果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因功迁升为左武大夫、果州团练使。

古文:诏入朝,授正任单州团练使,屯滹沱河。

现代文:朝廷诏令韩世忠入朝,授任他为单州团练使,屯守滹沱河。

古文:时真定失守,世忠知王渊守赵,遂亟往。

现代文:当时真定失守,韩世忠得知王渊守赵,于是立即前去。

古文:金人至,闻世忠在,攻益急,粮尽援绝。

现代文:金人到,听说韩世忠在,进攻更加猛烈。

古文:人多勉其溃围去,弗听。

现代文:韩世忠粮尽援绝,身边的人大多劝他突围而去,韩世忠不听。

古文:会大雪,夜半,以死士三百捣敌营。

现代文:恰逢天降大雪,半夜时光,韩世忠派敢死之士三百人直捣敌营。

古文:敌惊乱,自相击刺,及旦尽遁。

现代文:敌人惊恐大乱,相互刺杀,到天明全部逃遁了。

古文:后有自金国来者,始知大酋是日被创死,故众不能支。

现代文:后来有人从金国来,才知道金兵首领在这天晚上受伤而死,士兵不能支持才逃溃。

古文:迁嘉州防御使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被调迁为嘉州防御使。

古文:还大名,赵野辟为前军统制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返回大名,赵野任命他为前军统制。

古文:时康王如济州,世忠领所部劝进。

现代文:当时康王前往济州,韩世忠率所部劝康王即位。

古文:金人纵兵逼城,人心忷惧,世忠据西王台力战,金人少却。

现代文:金人出兵疯狂攻城,人心恐慌,韩世忠占据西王台力战,金人稍稍后撤。

古文:翌日,酋帅率众数万至,时世忠戏下仅千人,单骑突入,斩其酋长,遂大溃。

现代文:第二天,敌帅率几万人到,而这时韩世忠手下只有千人,他单骑杀入敌营,杀死敌帅,金人于是溃散。

古文:康王即皇帝位,授光州观察使、带御器械。

现代文:康王即皇帝位,任韩世忠为光州观察使、带御器械。

古文:世忠请移都长安,下兵收两河,时论不从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请求将都城移至长安,然后出兵收复两河地区,他的意见未被采纳。

古文:初建御营,为左军统制。

现代文:朝廷刚建御营司时,韩世忠为左军统制。

古文:是岁,命王渊、张俊讨陈州叛兵,刘光世讨黎驿叛兵,乔仲福讨京东贼李昱,世忠讨单州贼鱼台。

现代文:这年,朝廷命王渊、张俊讨伐陈州的叛兵,刘光世讨伐黎驿的叛兵,乔仲福讨伐京东的叛贼李昱,韩世忠讨伐单州叛贼鱼台。

古文:世忠已破鱼台,又击黎驿叛兵,败之,皆斩以献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攻破鱼台之后,又击败黎驿的叛兵,并将李昱和黎驿叛兵首领的首级献给朝廷。

古文:于是群盗悉平,入备宿卫。

现代文:盗贼就这样全部被平定,平定盗贼后,韩世忠入朝廷宿卫。

古文:而河北贼丁顺、杨进等皆赴招抚司,宗泽收而用之。

现代文:河北的盗贼丁顺、杨进等人都前往招抚司,宗泽将他们都加以收用。

古文:建炎二年,升定国军承宣使。

现代文:建炎二年,韩世忠升任定国军承宣使。

古文:帝如扬州,世忠以所部从。

现代文:皇上前往扬州,韩世忠率所部随从。

古文:时张遇自金山来降,抵城下,不解甲,人心危惧,世忠独入其垒,晓以逆顺,众悉听命。

现代文:这时张遇从金山来投附,抵达扬州城下时,不解衣甲,人心惊恐。韩世忠独自一人前往张遇营中,讲明归顺和叛逆的利弊,张遇部众表示愿意听命。

古文:李民众十万亦降,比至,有反覆状。

现代文:李民也率十万人来投降,等到达时,有反悔的迹象。

古文:王渊遣世忠谕旨,世忠知其党刘彦异议,即先斩彦,驱李民出,缚小校二十九人,送渊斩之。

现代文:王渊派韩世忠前去告谕利害道理,韩世忠了解到李民的部将刘彦持有异议,于是先将刘彦斩首,并将李民殴打一顿赶走,捆缚二十九个小校,送王渊斩首。

古文:事定,授京西等路捉杀内外盗贼。

现代文:事情平定后,韩世忠被授命在京西等路捉杀内外盗贼。

古文:金人再攻河南,翟进合世忠兵夜袭悟室营,不克,反为所败。

现代文:金人再次攻打河南,翟进与韩世忠合兵夜袭悟室兵营,没有攻下,反被悟室所败。

古文:会丁进失期,陈思恭先遁,世忠被矢如棘,力战得免。

现代文:由于丁进误期,陈思恭先逃跑,韩世忠被金人射击,弓箭如雨,韩世忠力战才幸免于死。

古文:还汴,诘一军之先退者皆斩,左右惧。

现代文:回到汴京,韩世忠追究军中先行逃跑者之罪,将他们斩首,左右惊恐。

古文:进由是与世忠有隙,寻以叛诛。

现代文:丁进由此与韩世忠有怨,但不久因为叛乱被杀。

古文:召世忠还,授鄜延路副总管,加平寇左将军,屯淮阳,会山东兵拒敌。

现代文:朝廷召韩世忠回朝,授任为延路副总管,加平寇左将军,屯守淮阳,联合山东兵抵御敌人。

古文:粘罕闻世忠扼淮阳,乃分兵万人趋扬州,自以大军迎世忠战。世忠不敌,夜引归,敌蹑之,军溃于沐阳,閤门宣赞舍人张遇死之。

现代文:粘罕听说韩世忠扼守淮阳,于是分兵万人赴扬州,自己亲领大军迎战韩世忠,韩世忠抵挡不住,乘夜引兵回撤,敌人追击,韩世忠军在沭阳溃散,门宣赞舍人张遇战死。

古文:三年,帝召诸将议移跸,张俊、辛企宗请往湖南,世忠曰: 淮、浙富饶,今根本地,讵可舍而之他?

现代文:建炎三年,皇上召诸将商议转移皇帝居所之事,张俊、辛企宗请求前往湖南,韩世忠说: 淮、浙富饶,作为国家的根本之地,怎么能舍弃淮、浙而到其他地方去呢?

古文:人心怀疑,一有退避,则不逞者思乱,重湖、闽岭之遥,安保道路无变乎?

现代文:现在人心不稳,皇上一有退避,则不满者图谋叛乱,两湖、闽岭,路途遥远,怎么能够保证道路上不出现什么变故呢?

古文:淮、江当留兵为守,车驾当分兵为卫,约十万人,分半扈江、淮上下,止余五万,可保防守无患乎? 在阳城收合散亡,得数千人,闻帝如钱塘,即繇海道赴行在。

现代文:江、淮应该留兵守御,车驾应该分兵保卫,朝廷有兵约十万人,分一半守御江、淮上下,剩余只有五万人,能够确保防守没有祸患吗? 韩世忠在阳城收集散亡士兵,得几千人,他听说皇上去了钱塘,便从海道赶赴朝廷。

古文:苗傅、刘正彦反,张浚等在平江议讨乱,知世忠至,更相庆慰,张俊喜跃不自持。

现代文:苗傅、刘正彦谋反,张浚等在平江商议讨伐叛乱,得知韩世忠到,相互庆慰,张俊高兴得不能自控。

古文:世忠得俊书,大恸,举酒酹神曰: 誓不与此贼共戴天! 士卒皆奋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收到张俊的书信,极度悲愤,他举酒祭神说 :誓与此贼不共戴天! 士卒都十分振奋。

古文:见浚曰: 今日大事,世忠愿与张俊身任之,公无忧。 欲即进兵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见张浚,说: 今日的大事,韩世忠我愿意与张俊担任,公不要担忧。 韩世忠想立即进兵。

**古文:浚曰: 投鼠忌器,事不可急,急则恐有不测,已遣冯轓甘言诱贼矣。 **

现代文:张浚说: 投鼠忌器,事不可急,急则恐怕有不测之祸,我们已派遣冯车番前去用甜言诱降叛贼了。

古文:三月戊戌,以所部发平江。

现代文:建炎三年三月戊戌,韩世忠率所部从平江出发。

古文:张俊虑世忠兵少,以刘宝兵二千借之。

现代文:张俊担心韩世忠兵少,将刘宝的二千兵借给他。

古文:舟行载甲士,绵互三十里。

现代文:船载着武装士兵,绵延三十里。

古文:至秀州,称病不行,造云梯,治器械,傅等始惧。

现代文:到达秀州,韩世忠称病不行,制造云梯,修治器械,苗傅等害怕。

古文:初,傅、正彦闻世忠来,檄以其兵屯江阴。

现代文:起初,苗傅、刘正彦听说韩世忠到来,檄令他屯兵江阴。

古文:世忠以好语报之,且言所部残零,欲赴行在。

现代文:韩世忠用好言回报,并且说自己所部残零,想前往朝廷所在地。

古文:傅等大喜,许之,至矫制除世忠及张俊为节度使,皆不受。

现代文:苗傅等非常高兴,许诺等韩世忠到达后,授任他和张俊为节度使,韩世忠和张俊都不接受。

古文:时世忠妻梁氏及子亮为傅所质,防守严密。

现代文:当时韩世忠之妻梁氏及子韩亮被苗傅作为人质,看守严密。

古文:朱胜非绐傅曰: 今白太后,遣二人慰抚世忠,则平江诸人益安矣。 于是召梁氏入,封安国夫人,俾迓世忠,速其勤王。

现代文:朱胜非哄骗苗傅说 :已经告诉了皇太后,如果派梁氏及韩亮二人前去慰抚韩世忠,则平江的各位将臣会更加安心。 于是将梁氏召入朝内,封为安国夫人,让她去迎接韩世忠,要韩世忠迅速前来勤王。

古文:梁氏疾驱出城,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。

现代文:梁氏急忙骑马出城,一日一夜赶到秀州与韩世忠相会。

古文:未几,明受诏至,世忠曰: 吾知有建炎,不知有明受。 斩其使,取诏焚之,进兵益急。

现代文:不久,明受的诏书到,韩世忠说 :我知道有建炎,不知道有明受。 斩杀其使者。取出其诏书焚烧掉,并更为加紧进兵。

古文:傅等大惧。

现代文:苗傅等十分恐惧。

古文:次临平,贼将苗翊、马柔吉负山阻河为阵,中流植鹿角,梗行舟。

现代文:韩世忠驻军临平,贼将苗翊、马柔吉依山阻河进行拒战,并在河的中流设置鹿角,堵塞舟船行驶。

古文:世忠舍舟力战,张俊继之,刘光世又继之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弃船力战,张俊紧接其后,刘光世再随其后。

古文:军少却,世忠复舍马操戈而前,令将士曰: 今日当以死报国,面不被数矢者皆斩。 于是士皆用命。

现代文:由于贼军借地势顽抗,韩世忠等军被迫稍稍后撤,韩世忠又弃马操戈向前,他命令将士说: 今日当以死报国,凡是身上没有中数箭者都斩首。 于是士兵都拼命战斗。

古文:傅、正彦拥精兵二千,开涌金门以遁。

现代文:贼兵并列拉满神臂弓以待,韩世忠瞠目大呼,挺刀向前冲入,贼兵纷纷躲避,来不及发箭便败散了。

古文:世忠驰入,帝步至宫门,握世忠手恸哭曰: 中军吴湛佐逆为最,尚留朕肘腋,能先诛乎? 世忠即谒湛,握手与语,折其中指,戮于市,又执贼谋主王世修以属吏。

现代文:苗傅、刘正彦领精兵二千,打开涌金门逃跑了。韩世忠骑马奔入朝廷,皇上步行到宫门,握着韩世忠的手恸哭说: 中军吴湛支持逆贼最积极。他尚留在朕的身边,能够先将他杀了吗? 韩世忠即去见吴湛,握着手和他讲话,并就此将他的中指折断,然后公开斩首示众。韩世忠又抓住贼臣的谋士王世修交给官府处罪。

古文:诏授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。

现代文:皇上下诏授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、御营左军都统制。

古文:请于帝曰: 贼拥精兵,距瓯、闽甚迩,傥成巢窟,卒未可灭,臣请讨之。 于是以为江、浙制置使,自衢、信追击,至渔梁驿,与贼遇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向皇上请求说: 逆贼拥有精兵,瓯、闽离朝廷很远,倘若让他们建成巢穴,则最终不能消灭,臣请求前往讨伐。 于是以韩世忠为江、浙制置使,从衢、信追击贼兵,至渔梁驿,与贼兵相遇。

古文:世忠步走挺戈而前,贼望见,咋曰: 此韩将军也! 皆惊溃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以步代马,挺戈向前,贼兵望见,咋舌说: 这是韩将军! 都惊恐溃散。

古文:擒正彦及傅弟翊送行在,傅亡建阳,追禽之,皆伏诛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擒获刘正彦及苗傅的弟弟苗翊,送往行朝在,苗傅逃往建阳,韩世忠进行追击,将他擒获,苗傅等都被斩首。

古文:世忠初陛辞,奏曰: 臣誓生获贼,为社稷刷耻,乞殿前二虎贲护俘来献。 至是,卒如其言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起初向皇上辞行时,曾上奏说 :臣发誓活捉逆贼,为社稷洗刷耻辱,请求派殿前两虎贲前去押送俘虏来献给皇上。

古文:帝手书 忠勇 二字,揭旗以赐。

现代文:到这时,其结果真的如韩世忠所说。皇上亲手书写 忠勇 二字,镶在旗上,赐给韩世忠。

古文:授检校少保、武胜昭庆军节度使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被授任为检校少保、武胜昭庆军节度使。

古文:兀术将入侵,帝召诸将问移跸之地,张俊、辛企宗劝自鄂、岳幸长沙,世忠曰: 国家已失河北,山东,若又弃江、淮,更有何地? 于是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,守镇江。

现代文:兀将入侵,皇上召集诸将问居所转移之地,张俊、辛企宗劝皇上从鄂州、岳州巡幸长沙,韩世忠说: 国家已经失掉了河北、山东,如果再放弃江、淮,将还有什么地方呢? 皇上于是以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,守镇江。

古文:既而兀术分道渡江,诸屯皆败,世忠亦自镇江退保江阴。

现代文:不久兀分路渡过长江,各地屯守之军都失败,韩世忠也从镇江退保江阴。

古文:杜充以建康降敌,兀术自广德破临安,帝如浙东。

现代文:杜充以建康投降敌人,兀从广德攻破临安,皇上前往浙东。

古文: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,中军驻江湾,后军驻海口,俟敌归邀击之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,中军驻江湾,后军驻海口,等敌人回撤时进行拦击。

古文:帝召至行在,奏: 方留江上截金人归师,尽死一战。 帝谓辅臣曰: 此吕颐浩在会稽,尝建此策,世忠不谋而同。 赐亲札,听其留。

现代文:皇上召韩世忠到行在,韩世忠奏说: 臣正留在长江边上截击回撤的金兵,决心拼死一战。 皇上对辅臣说 :以前吕颐浩在会稽时,曾提出过这个策略,与韩世忠不谋而合。 皇上亲赐手札给韩世忠,同意他截击金兵。

古文:会上元节,就秀州张灯高会,忽引兵趋镇江。

现代文:到了上元节,韩世忠先在秀州城张灯庆贺,然后突然引兵直奔镇江。

古文:及金兵至,则世忠军已先屯焦山寺。

现代文:等金兵到达时,韩世忠军已先屯驻在焦山寺了。

古文:金将李选降,受之。

现代文:金将李选投降,韩世忠受降。

古文:兀术遣使通问,约日大战,许之。

现代文:兀派遣使者通问,约定时间大战,韩世忠同意。

古文:战将十合,梁夫人亲执桴鼓,金兵终不得渡。

现代文:双方大战近十个回合,梁夫人亲执鼓棒击鼓,金兵最终不能渡过长江。

古文:尽归所掠假道,不听;请以名马献,又不听。

现代文:兀表示愿意归还这次入侵所占据的全部地方以求借道撤军,韩世忠不听;兀献名马,请求韩世忠让路,韩世忠仍不听。

古文:挞辣在濰州,遣孛堇太一趋淮东以援兀术,世忠与二酋相持黄天荡者四十八日。

现代文:挞懒在潍州,派孛堇太一赶赴淮东支援兀,韩世忠与二位敌将在黄天荡相持四十八天。

古文:太一孛堇军江北,兀术军江南,世忠以海舰进泊金山下,预以铁绠贯大钩授骁健者。

现代文:孛堇太一驻军江北,兀军在江南,韩世忠用海舰驻泊在金山下,预先用铁绳套上大钩交给骁健的士兵在舰上等候。

古文:明旦,敌舟噪而前,世忠分海舟为两道出其背,每缒一绠,则曳一舟沉之。

现代文:第二天一早,敌船鼓噪而来,韩世忠将海船分为两路绕到敌船背后,用铁索大钩套钩敌船,每一钩出,则钩沉一只敌船。

古文:兀术穷蹙,求会语,祈请甚哀。

现代文:兀穷蹙不知所措,请求对话,十分悲哀。

古文:世忠曰: 还我两宫,复我疆土,则可以相全。 兀术语塞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说 :还我徽、钦二帝,恢复我疆土,则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。

古文:又数日求再会,言不逊,世忠引弓欲射之,亟弛去,谓诸将曰: 南军使船欲如使马,奈何? 募人献破海舟策。

现代文:兀无言以对。又过几天兀再次请求对话,出言不逊,韩世忠挽弓想射他,兀急忙骑马而去,他对诸将说: 南军使船如使马,怎么办? 兀募人献攻破海船的计策。

古文:闽人王某者,教其舟中载土,平版铺之,穴船版以棹桨,风息则出江,有风则勿出。

现代文:闽人王某,教他们在船上装土,平铺在船板上,船穴铺上木桨,等风停时出长江,有风时则不出。

古文:海舟无风,不可动也。

现代文:海船没有风,是不能动的。

古文:又有献谋者曰: 凿大渠接江口,则在世忠上流。 兀术一夕潜凿渠三十里,且用方士计,刑白马,剔妇人心,自割其额祭天。

现代文:又有人献计说: 凿一条大河连接长江,则船行大河时处于韩世忠的上游。 兀一夜暗中开凿了河渠三十里,并且采用方士的建议,杀白马,挖妇人的心,还自己割破自己的额头祭天。

古文:次日风止,我军帆弱不能运,金人以小舟纵火,矢下如雨。

现代文:第二天风停,韩世忠军因风力不够不能运动,金人用小船放火,矢如雨下。

古文:孙世询、严允皆战死,敌得绝江遁去。

现代文:孙世询、严允都战死,敌人渡江逃去。

古文:世忠收余军还镇江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收集余军返回镇江。

古文:初,世忠谓敌至必登金山庙,观我虚实。

现代文:起初,韩世忠认为敌人来后必定会登金山庙,观察我军的虚实。

古文:乃遣兵百人伏庙中,百人伏岸浒,约闻鼓声,岸兵先入,庙兵合击之。

现代文:于是派兵百人埋伏在庙中,另派百人埋伏在水边,相约听到鼓声,埋伏在水边的兵先攻入,埋伏在庙中的兵进行夹击。

古文:金人果五骑闯入,庙兵喜,先鼓而出,仅得二人。

现代文:金人果然有五人骑马闯入庙中,躲在庙中的兵一时高兴,先击鼓冲击,仅仅抓获两人。

古文:逸其三,中有绛袍玉带、既坠而复驰者,诘之,乃兀术也。

现代文:有三人逃掉,其中有一个穿绛袍玉带的人,在掉下马后又上马逃跑了,通过审问俘虏得知,他就是兀。

古文:是役也,兀术兵号十万,世忠仅八千余人。

现代文:这一战,兀号称兵十万,韩世忠只有八千多人。

古文:帝凡六赐札,褒奖甚宠。

现代文:皇上前后共六次赐手札给韩世忠,褒奖很重。

古文:拜检校少保、武成感德军节度使,神武左军都统制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被拜为检校少师,武成感德军节度使、神武左军都统制。

古文:建安范汝为反,辛企宗等讨捕未克,贼势愈炽。

现代文:建安范汝为造反,辛企宗等前去讨捕没有成功,贼势越来越盛。

古文:以世忠为福建、江西、荆湖宣抚副使,世忠曰: 建居闽岭上流,贼沿流而下,七郡皆血肉矣。 亟领步卒三万,水陆并进。

现代文:朝廷以韩世忠为福建、江西、荆湖宣抚副使,韩世忠说 :建安位于闽岭的上流,反贼如沿流而下,岭下七郡都将遭受掠杀。 立即领步兵三万人,水陆并进。

古文:次剑潭,贼焚桥,世忠策马先渡,师遂济。

现代文:驻扎在剑潭,反贼烧焚桥梁,韩世忠策马抢先渡过河,军队跟着也渡过了河。

古文:贼尽塞要路拒王师,世忠命诸军偃旗仆鼓,径抵凤凰山,頫瞰城邑,设云梯火楼,连日夜并攻,贼震怖叵测。

现代文:贼兵占据所有要道堵截王军,韩世忠命令各军偃旗息鼓,直抵凤凰山,俯瞰建安城,建造云梯火楼,连日连夜进行攻城,反贼惊恐不知韩世忠的意图。

古文:五日城破,汝为窜身自焚,斩其弟岳、吉以徇,禽其谋主谢向、施逵及裨将陆必强等五百余人。

现代文:五日后城被攻破,范汝为自焚而死,韩世忠斩杀范汝为的弟弟范岳、范吉以为警戒,擒获范汝为的谋士谢向、施逵及裨将陆必强等五百余人。

古文:世忠初欲尽诛建民,李纲自福州驰见世忠曰: 建民多无辜。 世忠令军士驰城上毋下,听民自相别,农给牛谷,商贾驰征禁,胁从者汰遣,独取附贼者诛之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起初想全部杀灭建安的百姓,李纲从福州赶去见韩世忠说: 建安的百姓大多无辜。 韩世忠下令军士在城上而不得下城,听从百姓自相离别,务农者给予牛谷,经商者减轻赋绢,放松禁令,胁从者遣散,只将依附反贼者处死。

古文:民感更生,家为立祠。

现代文:百姓感激韩世忠让他们再生,家家为他立祠。

古文:捷闻,帝曰: 虽古名将何以加。 赐黄金器皿。

现代文:捷报传来,皇上说: 即使是古时的名将也不如韩世忠。 赐给韩世忠黄金器皿。

古文:世忠因奏江西、湖南寇贼尚多,乞乘胜讨平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借势上奏说江西、湖南寇贼还很多,请求乘胜加以讨平。

古文:广西贼曹成拥余众在郴、邵。

现代文:广西盗贼曹成拥残兵占据郴州、邵州。

古文:世忠既平闽寇,旋师永嘉,若将就休息者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平定闽寇后,马上移兵永嘉,装作好像要休兵整顿的样子。

古文:忽由处、信径至豫章,连营江滨数十里,群贼不虞其至,大惊。

现代文:忽然由处州、信州径直奔豫章,在江滨扎营,连绵几十里,贼寇没有想到韩世忠军到达,大惊。

古文:世忠遣人招之,成以其众降,得战士八万,遣诣行在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派人招降,曹成领众投降,得战士八万,韩世忠将他们发送到行在。

古文:遂移师长沙。

现代文:接着移兵长沙。

古文:时刘忠有众数万,据白面山,营栅相望。

现代文:于是与贼兵对垒,下棋饮酒,坚壁不动,大家都不知道其中的用意。

古文:世忠始至,欲急击,宣抚使孟庾不可,世忠曰: 兵家利害,策之审矣,非参政所知,请期半月效捷。 遂与贼对垒,弈棋张饮,坚壁不动,众莫测。

现代文:一天晚上,韩世忠与苏格并骑穿过敌营,站岗的人呵问,韩世忠事先得知了贼军的暗语,使随声应对,将贼营详细观察了一遍后才出营,高兴地说: 这是天赐良机。

古文:一夕,与苏格联骑穿贼营,候者呵问,世忠先得贼军号,随声应之,周览以出,喜曰: 此天锡也。 夜伏精兵二千于白面山,与诸将拔营而进,贼兵方迎战,所遣兵已驰入中军,夺望楼,植旗盖,传呼如雷,贼回顾惊溃,麾将士夹击,大破之,斩忠首,湖南遂平。授太尉,赐带、笏,仍敕枢密以功颁示内外诸将。

现代文:连夜埋伏二千精兵在白面山,然后与诸将一齐拔营进兵。贼兵正迎战时,埋伏在山中的精兵已冲入中军,夺望楼,树旗盖,喊声如雷,贼兵回头惊慌逃溃,韩世忠指挥将士夹击,大败贼兵,刘忠被斩首,湖南于是平定。韩世忠被授为太尉,皇上赐给他玉带、笏,还敕令枢密院将韩世忠的功劳颁示朝廷内外的各位将领。

古文:师还建康,置背嵬军,皆勇鸷绝伦者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军返回建康,成立背嵬军,个个都是勇猛绝伦。

古文:九月,为江南东、西路宣抚使,置司建康。

现代文:九月,韩世忠任江南东、西路宣抚使,宣抚司设于建康。

古文:三年三月,进开府仪同三司,充淮南东、西路宣抚使,置司泗州。

现代文:绍兴三年三月,韩世忠升为开府仪同三司,充任淮南东、西路宣抚使,在泗州置司。

古文:时闻李横进师讨伪齐,议遣大将,以世忠忠勇,故遣之。

现代文:当时听说李横出兵讨伐伪齐,朝廷商议派遣大将,由于韩世忠忠诚勇敢,因此派遣他去。

古文:仍赐广马七纲,甲千副,银二万两,帛二万匹;又出钱百万缗,米二十八万斛,为半岁之用。

现代文:皇上赐给他两广的马匹七纲,铠甲千副,银二万两,帛二万匹;还拿出钱百万缗,米二十八万斛,作为半年的费用。

古文:命户部侍郎姚舜明诣泗州,总领钱粮;仓部郎官孙逸如平江府、常秀饶州,督发军食。

现代文:朝廷命令户部侍郎姚舜明到泗州,总领钱粮;命仓部郎官孙逸到平江府、常州、秀州、饶州,督促发运军粮。

古文:李横兵败还镇,世忠不果渡淮。

现代文:李横兵败回师,韩世忠结果没有渡过淮河。

古文:四年,以建康、镇江、淮东宣抚使驻镇江。

现代文:绍兴四年,韩世忠任建康、镇江、淮东宣抚使,驻守镇江。

古文:是岁,金人与刘豫合兵,分道入侵。

现代文:这年,金人与刘豫合兵,分路南侵。

古文: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,图进取,辞旨恳切。

现代文:皇上亲笔致书韩世忠,命他整饬防备,图谋进取,言辞恳切。

古文:世忠受诏,感泣曰: 主忧如此,臣子何以生为! 遂自镇江济师,俾统制解元守高邮,候金步卒;亲提骑兵驻大仪,当敌骑,伐木为栅,自断归路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接受诏书,感动地说: 主上忧虑如此,臣子怎敢偷生! 于是领兵从镇江渡江,让统制解元守高邮,守候金步兵;自己亲自指挥骑兵驻大仪,抵挡敌人骑兵,韩世忠令士兵砍树木筑栏栅,自己断绝自己的退路。

古文:会遣魏良臣使金,世忠撤炊爨,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,良臣疾驰去。

现代文:碰上朝廷派魏良臣出使金国,韩世忠撤掉炊具,哄骗魏良臣说已接到诏令移守长江,魏良臣急忙离去。

古文:世忠度良臣已出境,即上马令军中曰: 眡吾鞭所向。 于是引军次大仪,勒五阵,设伏二十余所,约闻鼓即起击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估计魏良臣已离境,便立即上马,对将士下令说 :看我的鞭子行事。 于是引大军屯驻大仪,布下五阵,在二十多处设埋伏,相约听到鼓声即发动攻击。

古文:良臣至金军中,金人问王师动息,具以所见对。

现代文:魏良臣到金军中,金人问王军的动静,魏良臣详细告诉了所见到的情况。

古文:聂儿孛堇闻世忠退,喜甚,引兵至江口,距大仪五里;别将挞孛也拥铁骑过五阵东。

现代文:聂儿孛堇听说韩世忠撤退,非常高兴,引兵到江口,离大仪五里;别将挞孛也率铁骑从韩世忠所布下的五阵的东边经过。

古文:世忠传小麾鸣鼓,伏兵四起,旗色与金人旗杂出,金军乱,我军迭进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挥旗鸣鼓,伏兵四起,韩世忠军旗的颜色与金人的旗帜相混杂,金军混乱,我军不断推进。

古文:背嵬军各持长斧,上揕人胸,下斫马足。

现代文:背嵬军各持长斧,上砍人胸,下砍马足。

古文:敌被甲陷泥淖,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,人马俱毙,遂擒挞孛也等二百余人。

现代文:敌人披甲陷入泥潭,韩世忠指挥精骑兵四面践踏,将金人人马都踩死,俘获挞孛也等二百余人。

古文:所遣董旼亦击金人于天长县之鵶口,擒女真四十余人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派遣的董日文也在天长县的亚鸟口攻击金人,擒获四十余名女真人。

古文:解元至高邮,遇敌,设水军夹河阵,日合战十三,相拒未决。

现代文:解元到高邮,碰上敌人,他布下水军夹河阵,一天与金人战十三回合,双方相持不下。

古文:世忠遣成闵将骑士往援,复大战,俘生女真及千户等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派成闵率奇兵前去救援,再次与金人大战,俘获生女真及千户等。

古文:世忠复亲追至淮,金人惊溃,相蹈藉,溺死甚众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还亲自追到淮水,金人惊慌溃逃,相互践踏,溺死者很多。

古文:捷闻,群臣入贺,帝曰: 世忠忠勇,朕知其必能成功。 沈与求曰: 自建炎以来,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,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,厥功不细。 帝曰: 第忧赏之。 于是部将董旼、陈桷、解元、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。

现代文:捷报传来,群臣表示庆贺,皇上说: 韩世忠忠勇,朕知道他必定能够成功。 沈与求说: 自建炎以来,将士未曾与金人迎战一次,现在韩世忠连连获胜,挫伤了敌人的锐气,其功不小。 皇上说: 应该依次给予奖赏。 于是部将董日文、陈桷、解元、呼延通等都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提拔。

古文:论者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。

现代文:论者认为这是中兴武功第一。

古文:时挞辣屯泗州,兀术屯竹塾镇,为世忠所扼,以书币约战,世忠许之,且使两伶人以橘、茗报聘。

现代文:这时挞辣屯驻泗州,兀屯驻竹塾镇,被韩世忠所阻扼,他们派人送书信和钱币向韩世忠约战,韩世忠表示同意,并且派两名优伶带上橘和茶叶回报。

古文:会雨雪,金馈道不通,野无所掠,杀马而食,蕃汉军皆怨。

现代文:碰上天降雨雪,金人粮道不通,野无剩余粮食可掠,只好杀马当食,蕃汉兵无不怨恨。

古文:兀术夜引军还,刘麟、刘猊弃辎重遁。

现代文:兀乘夜引兵撤走,刘麟、刘猊也弃辎重逃跑。

古文:五年,进少保。

现代文:绍兴五年,韩世忠进为少保。

古文:六年,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、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,置司楚州。

现代文:绍兴六年,韩世忠被授为武宁安化军节度使、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,在楚州置司。

古文:世忠披草莱,立军府,与士同力役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斩除草莱,建造军府,与士兵同劳动。

古文:夫人梁亲织薄为屋。

现代文:其夫人梁氏亲自纺织。

古文:将士有怯战者,世忠遗以巾帼,设乐大宴,俾妇人妆以耻之,故人人奋厉。

现代文:将士有怯战的,韩世忠赠给他们妇女衣服,设乐大宴,让妇女化装以耻笑他们,因此人人发奋。

古文:抚集流散,通商惠工,山阳遂为重镇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招集流亡,鼓励工商,山阳由此变为重镇。

古文:刘豫兵数入寇,辄为世忠所败。

现代文:刘豫兵数次入侵,都被韩世忠打败。

古文:时张浚以右相视师,命世忠自承、楚图淮阳。

现代文:当时张浚以右相的身份视察军事,令韩世忠从承、楚攻取淮阳。

古文:刘豫方聚兵淮阳,世忠即引军渡淮,旁符离而北,至其城下。为贼所围,奋戈一跃,溃围而出,不遗一镞。

现代文:刘豫正聚兵在淮阳,韩世忠领兵渡过淮河,从符离之边向北,到达淮阳城下,被贼兵围困,韩世忠指挥士兵奋力拼战,突围而出,没有留下一个箭头。

古文:呼延通与金将牙合孛堇搏战,扼其吭而禽之,乘锐掩击,金人败去。

现代文:呼延通与金将牙合孛堇拼战,扼其喉咙,将他擒获,韩世忠军乘胜掩击,金人败去。

古文:既而围淮阳,贼坚守不下,约曰: 受围一日,则举一烽。 至是,六烽具举,兀术与刘猊皆至。

现代文:不久围困淮阳,贼兵坚守,攻城不下,贼兵预先与金人相约说 :受围一天,则举烽火一只 ,到这时,六只烽火都举起来了,兀与刘猊都到达。

古文:世忠求援于张俊,俊以世忠有见吞意,不从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向张俊求援,张俊认为韩世忠有吞并自己的意图,没有应援。

古文:世忠勒阵向敌,遣人语之曰: 锦衣骢马立阵前者,韩相公也。 或危之,世忠曰: 不如是,不足以致敌。 敌果至,杀其导战二人,遂引去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与敌军对阵,他派人对敌兵说: 穿锦衣骑青白马站在阵前的,便是韩相公。 有人提醒韩世忠像这样做危险,韩世忠说 :不这样,不能将敌人引来。 敌人果然来到,韩世忠杀死其领战的二人,敌人于是退去。

古文:寻诏班师,复归楚州,淮阳之民,从而归者以万计。

现代文:不久,朝廷下诏班师,韩世忠又回到楚州,淮阳百姓随韩世忠而归者,数以万计。

古文:三月,除京东、淮东宣抚处置使兼节制镇江府,仍楚州置司。

现代文:绍兴六年三月,韩世忠被任命为京东、淮东宣抚处置使兼节制镇江府,仍然在楚州置司。

古文:四月,赐号 扬武翊运功臣 ,加横海、武宁、安化三镇节度使。

现代文:四月,韩世忠被赐给 扬武翊运功臣 称号,加授横海、武宁、安化三镇节度使。

古文:九月,帝在平江,世忠自楚州来朝。

现代文:九月,皇上在平江,韩世忠从楚州来朝。

古文:十月,边报急,刘光世欲弃庐州还太平,张俊亦请益兵。

现代文:绍兴六年十月,边报紧急,刘光世想放弃庐州返回太平,张俊也请求增兵。

古文:都督张浚曰: 今日之事,有进击,无退保。 于是世忠引兵渡淮,与金将讹里也力战。

现代文:都督张浚说 :今日之事,只能前进出击,不能后退保守。 于是韩世忠引兵渡过淮河,与金将讹里也力战。

古文:刘猊将寇淮东,为世忠兵扼,不得进。

现代文:刘猊准备进犯淮东,被韩世忠兵所阻扼,不能前进。

古文:七年,筑高邮城,民益安之。

现代文:绍兴七年,建筑高邮城,百姓更加感到安定。

古文:初,世忠移屯山阳,遣间结山东豪杰,约以缓急为应,宿州马秦及太行群盗,多愿奉约束者。

现代文:起初,韩世忠移屯山阳,派间谍联络山东豪杰,相约缓急相互应援。宿州的马秦以及太行山的诸盗贼,大多愿意遵从约定。

古文:金人废刘豫,中原震动,世忠谓机不可失,请全师北讨,招纳归附,为恢复计。

现代文:金人废掉刘豫,中原震动,韩世忠认为机不可失,请求率领大军北讨,招纳归附之人,以为恢复故土之计。

古文:会秦桧主和议,命世忠徙屯镇江。

现代文:由于秦桧主张和议,命令韩世忠移屯镇江。

古文:世忠言: 金人诡诈,恐以计缓我师,乞留此军蔽遮江、淮。 又力陈和议之非,愿效死节,率先迎敌;若不胜,从之未晚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说: 金人诡诈,恐怕他们用缓兵之计,请求将这支军队留下掩护江、淮。 又极力陈说和议之不对,愿意效死节,率先迎击敌人;如果不胜,再听从敌人和议不晚。

古文:又言王伦、蓝公佐交河南地界,乞令明具无反覆文状为后证。

现代文:还说王伦、蓝公佐交涉河南地界,请求下令明确写下不得反悔的文据以做以后的证据。

古文:章十数上,皆慷慨激切,且请单骑诣阙面奏,帝率优诏褒答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上了十几道奏章,都慷慨激切,并且还请求单骑到朝廷面奏,皇上大多优礼给予答复。

古文:后金果渝盟,咸如其言。

现代文:后来金人果然违背盟约,都如韩世忠所言。

古文:金使萧哲之来,以诏谕为名,世忠闻之,凡四上疏言: 不可许,愿举兵决战,兵势最重处,臣请当之。 又言: 金人欲以刘豫相待,举国士大夫尽为陪臣,恐人心离散,士气凋沮。 且请驰驿面奏,不许。

现代文:金派使者萧哲来,以诏谕为名,韩世忠听说,共上了四道奏疏,说 :不能接受金的诏谕,希望发兵进行决战,敌人兵势最强的地方,请让臣来担当。 又说: 金人想将我们与刘豫同等相待,让全国的士大夫都为陪臣,恐怕人心离散,士气凋落。 并且还请求入朝面奏,未获许可。

古文:既而伏兵洪泽镇,将杀金使,不克。

现代文:后来韩世忠在洪泽镇设伏兵,准备杀死金使,没有成功。

古文:九年,授少师。

现代文:绍兴九年,韩世忠被授为少师。

古文:十年,金人败盟,兀术率撒离曷、李成等破三京,分道深入。

现代文:绍兴十年,金人背弃盟约,兀率撒离曷、李成等攻破三京,分路侵入。

古文:八月,世忠围淮阳,金人来救,世忠迎击于泇口镇,败之。

现代文:八月,韩世忠围攻淮阳,金人来救,韩世忠在氵加口镇迎击,将金人打败。

古文:又遣解元击金人于潭城,刘宝击于千秋湖,皆捷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又派遣解元在潭城迎击敌人,刘宝在千秋湖攻击敌人,都取得了胜利。

古文:亲随将成闵从统制许世安夺淮阳门而入,大战门内。

现代文:亲随将成闵随统制许世安夺淮阳城门进入,大战于门内。

古文:世安中四矢,闵被三十余创,复夺门出。

现代文:许世安中四箭,成闵三十余处受伤,又夺门而出。

古文:世忠奏其功,擢武德大夫,闵由是知名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奏报他们的战功,他们都被提升为武德大夫,成闵由此知名。

古文:世忠进太保,封英国公,兼河南、北诸路招讨使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进为太保,封为英国公,兼河南、河北诸路招讨使。

古文:十一年,兀术耻顺昌之败,复谋再入,诏大合兵于淮西以待。

现代文:绍兴十一年,兀耻于顺昌之败,筹谋再次入侵,皇上诏令集合大军在淮西迎敌。

古文:既而金败于柘皋,复围濠州。

现代文:不久金人在柘皋被打败,又围攻濠州。

古文:世忠受诏救濠,以舟师至招信县,夜以骑兵击金人于闻贤驿,败之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受诏救援濠州,他派水军到招信县,又派骑兵乘夜在闻贤驿袭击金人,将金人打败。

古文:金人攻濠州,五日而破。

现代文:金人攻打濠州,五日后城破。

古文:破三日,世忠至,杨沂中军已南奔。

现代文:破城后三日,韩世忠到达,杨沂中军已经南逃了。

古文:世忠与金人战于淮岸,夜遣刘宝溯流将劫之,金人伐木塞赤龙洲,扼其归路,世忠知之,全师而还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与金人战于淮河岸边,他派刘宝夜晚逆流而上,准备劫击金人,金人砍伐树木堵塞龙洲,扼住其退路,韩世忠得知,全师而回。

古文:金人自涡口渡淮北去,自是不得入侵。

现代文:金人从涡口渡淮河北去,从此不再入侵。

古文:世忠在楚州十余年,兵仅三万,而金人不敢犯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在楚州十余年,兵数只有三万,但金人不敢侵犯。

古文:秦桧收三大将权,四月,拜枢密使,遂以所积军储钱百万贯,米九十万石,酒库十五归于国。

现代文:秦桧收三大将兵权,绍兴十一年四月,拜韩世忠为枢密使,将他军中所积存的钱百万缗,米九十万石,酒库十五座收归国有。

古文:世忠既不以和议为然,为桧所抑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不赞成和议,被秦桧所阻抑。

古文:及魏良臣使金,世忠又力言: 自此人情消弱,国势委靡,谁复振之?

现代文:魏良臣使金时,韩世忠又力言: 从此人情淡薄,国势委靡,由谁再来振兴它呢?

古文:北使之来,乞与面议。 不许,遂抗疏言桧误国。

现代文:等金使来时,请求让我与他面谈。 未获许可,于是抗疏指说秦桧误国。

古文:桧讽言者论之,帝格其奏不下。

现代文:秦桧指使言官弹劾韩世忠,皇帝将其奏书留置于宫中。

古文:世忠连疏乞解枢密柄,继上表乞骸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连连上疏请求去枢密使之职,接着又上表请求辞职归乡。

古文:十月,罢为醴泉观使、奉朝请,进封福国公,节钺如故。

现代文:十月,韩世忠被罢为醴泉观使,奉朝请,进封福国公,仍为节度使。

古文:自此杜门谢客,绝口不言兵,时跨驴携酒,从一二奚童,纵游西湖以自乐,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。

现代文:韩世忠自此闭门谢客,绝口不谈兵事,时常骑着驴、提着酒,和一、二个女童做伴,纵游于西湖以自乐,平时将官很少能见到他的面。

古文:十二年,改潭国公。

现代文:绍兴十二年,改为潭国公。

古文:显仁皇后自金还,世忠诣临平朝谒。

现代文:显仁皇后从金返回,韩世忠到临平朝见。

古文:后在北方闻其名,慰问者良久。

现代文:皇后在北方即听说过他的名字,对他不停给予安慰。

古文:十三年,封咸安郡王。

现代文:绍兴十三年八月,韩世忠被封为咸安郡王。

古文:十七年,改镇南、武安、宁国节度使。

现代文:绍兴十七年,改为镇南、武安、宁国节度使。

古文:二十一年八月薨,进拜太师,追封通义郡王。

现代文:绍兴二十一年八月,韩世忠死,进拜为太师,追封为通义郡王。

古文:孝宗朝,追封蕲王,谥忠武,配飨高宗庙庭。

现代文:孝宗即位,追封为蕲王,谥忠武,置于高宗庙庭中祭祀。

古文:世忠初得疾,敕尚医视疗,将吏卧内问疾,世忠曰: 吾以布衣百战,致位王公,赖天之灵,保首领没于家,诸君尚哀其死邪? 及死,刚朝服、貂蝉冠、水银、龙脑以敛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开始生病时,皇上诏令御医检查治疗,将领和官吏入卧室探视病情,韩世忠说 :我出身平民,经过百战,得到王公之位,仰赖上天保佑,能够保全尸首于家中,诸君还为我的死悲哀吗? 韩世忠死后,皇上赐给朝服、貂蝉冠、水银、龙脑装殓。

古文:世忠尝戒家人曰: 吾名世忠,汝曹毋讳 忠 字,讳而不言,是忘忠也。 性戆直,勇敢忠义,事关庙社,必流涕极言。

现代文:韩世忠曾告诫家人说 :我的名字叫世忠,你们不要讳 忠 字,讳而不言,这是忘忠。 韩世忠性憨直,勇敢忠义,凡事关宗社国家,必流泪极言。

古文:岳飞冤狱,举朝无敢出一语,世忠独撄桧怒,语在《桧传》。

现代文:岳飞遭受冤狱,举朝没有人敢说一个非字,唯独韩世忠直言触怒秦桧,其言语在《秦桧传》。

古文:又抵排和议,触桧尤多,或劝止之,世忠曰: 今畏祸苟同,他日瞑目,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? 时一二大将,多曲徇桧苟全,世忠与桧同在政地,一揖外未尝与谈。

现代文:他又抑制和议,触怒秦桧之处尤其为多,有人劝阻他,韩世忠说: 现在畏祸苟同,他日死后,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? 当时的一、二位大将,大多依附秦桧以求苟全,韩世忠与秦桧同在政府,但见面后除作一揖外,未曾与秦桧交谈过。

古文:嗜义轻财,锡赍悉分将士,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。

现代文:韩世忠好义轻财,皇上的赏赐全部分给将士,所受赐的田地与编户同等交租。

古文:持军严重,与士卒同甘苦,器仗规画,精绝过人,今克敌弓、连锁甲、狻猊鍪,及跳涧以习骑,洞贯以习射,皆其遗法也。

现代文:他治军严肃,与士兵同甘苦,器仗规划,精绝过人,现在的克敌弓、连锁甲、狻猊鍪,以及通过跳涧练习骑马,通过穿洞以练习射击,都是他所遗留下的方法。

古文:尝中毒矢入骨,以强弩括取之,十指仅全四,不能动,刀痕箭瘢如刻画。

现代文:他曾中毒箭入骨,用强弩括取,十个手指只剩下四个,不能动,在他身上,刀痕箭伤如蛛网密布。

古文:然知人善奖用,成闵、解元、王胜、王权、刘宝、岳超起行伍,秉将旄,皆其部曲云。

现代文:然而他知人善用,成闵、解元、王胜、王权、刘宝、岳超起于行伍,直到挥将旗指挥,都是他的部下。

古文:解兵罢政,卧家凡十年,澹然自如,若未尝有权位者。晚喜释、老,自号清凉居士。

现代文:他解除兵权,罢去官职,卧家共十年,淡然自如,好像未曾身居权门,晚年喜好佛、老,自号清凉居士。

古文:子彦直、彦质、彦古,皆以才见用。

现代文:韩世忠之子韩彦直、韩彦质、韩彦古,都以才能被用。

古文:彦古户部尚书。

现代文:彦古官至户部尚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