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百八十

古文:姚希得,字逢原,一字叔刚,潼川人,嘉定十六年进士。

现代文:姚希得,字逢原,一字叔刚,潼川人。是嘉定十六年的进士。

古文:授小溪主簿,待次三年,朝夕讨论《六经》、诸子百家之言。

现代文:授与小溪县主簿,待次候职三年,每天从早到晚讨论《六经》、诸子百家的学说。

古文:调盘石令。

现代文:调任盘石县令。

古文:会蜀有兵难,军需调度不扰而集,更调嘉定府司理参军。

现代文:恰逢巴蜀之地有兵灾,军需调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已调集完毕,更迁调升嘉定府司理参军。

古文:改知蒲江县。

现代文:改任蒲江县知县。

古文:巨室挟势,邑号难治。

现代文:当地豪绅大户挟势不法,县邑号令不从、难治。

古文:希得绥强扶弱,声闻著闻。

现代文:姚希得抑强扶弱,名声闻名遐迩。

古文:同知枢密院事游似以希得名闻,召审察,迁行在都进奏院,通判太平州,改福州,徒步至候官,吏不知为通判也。

现代文:同知枢密院事游似听到了姚希得的名声,召人核实审查观察,迁升为行在都进奏院,任太平州通判,改任福州,徒步步行到福州治邑候官,当地官吏都不知道他是通判。

古文:召为国子监丞,迁太府寺丞,时暂书拟金部文字兼沂靖王府教授。

现代文:姚希得被召任为国子监丞,迁升太府寺臣,当时暂书拟金部文字兼沂靖王府教授。

古文:时帝斥逐权奸,收召名德,举朝相庆。

现代文:当时理宗皇上斥逐当权的奸臣,收召有名望的道德之才,整个朝廷都为此庆贺。

古文:希得以为外观形状,似若清明之朝;内察脉息,有类危亡之证。

现代文:姚希得以为,从朝廷的外部观察其形状,好似清明的朝廷;从朝廷的内部观察其运行状况,有如危亡的国家。

古文:乃上疏言: 尧、舜、三代之时,无危亡之事,而常喜危亡之言;秦、汉以来,多危亡之事,而常讳危亡之言。

现代文:于是,上奏疏说: 尧、舜、夏、商、周三代的时候,没有危亡的事情,而人们常常喜好危亡的言论;秦、汉以来,有很多危亡的事情,而人们反而经常回避危亡的言论。

古文:夫危亡之事不可有,而危亡之言不可亡。

现代文:然而,危亡的事情不应该有,而危亡的言论倒不应该忘记。

古文:后世人主乃履危如履坦,讳言如讳病。 又言: 君子非不收召,而意向犹未调一;小人非不斥逐,而根株犹未痛断。

现代文:后代的皇帝是踏在危险的地方却如走在平坦的地方,讳言危亡的事情像讳言病痛一样。 又说: 君子不是不收召,而意向还没有统一;小人不是不斥逐,而根本还没有断绝。

古文:大权若操握,而不能无旁蹊曲迳之疑;大势若更张,而未见有长治久安之道。

现代文:大权假若操握手中,而不能没有旁边小路曲径的疑问;大势假若更改革新,而没有看到长治久安的途径。

古文:廷臣之所讽谏,封囊之所奏陈,非不激切,而陛下固不之罪,亦不之行。

现代文:朝廷大臣们所上的讽议劝谏之言,密封上给皇帝的奏章陈词,并不是不激切,而陛下既不为此加罪,但又未见推行。

古文:自古甘蹈危亡之机,非独暗主,而明君亦有焉,此臣之所甚惧。

现代文:从古代以来,甘心走危亡的道路,不仅仅是昏君,而且也有明智的君主,这也就是我所感到特别害怕的。

古文:朝廷者,万化之所自出也,实根于人君之一心。

现代文:朝廷,是千变万化的各种事情所出现的地方,实质上是根源于皇帝的心事。

古文:夫何大明当天,犹有可议者?

现代文:为什么明君有如大白天那么明亮,还有可以议论的呢?

古文:内小学之建,人皆知陛下有意建储也。

现代文:宫廷内小学之建,人们都知道陛下是打算建立皇储。

古文:然岁月逾迈,未睹施行,人心危疑,无所系属。

现代文:然而,岁月年长日久,没有看见施行,人心疑惑,感到危急,没有什么依靠。

古文:秦、汉而下,嗣不蚤定,事出仓卒,或宫闱出令,或宦寺主谋,或奸臣首议,此皆足以危人之国也。

现代文:自秦、汉以来,太子不早决定的,后来都仓促行事,有的是宫廷的命令,有的是宦官主持设立的,有的是奸臣首先提出来的,这些都足以使国家感到危险。

古文:陛下何惮而不蚤定大计?

现代文:陛下有什么担忧还不早定大计呢?

古文:邸第之盛,人皆知笃于亲爱也。

现代文:邸第家族的盛况,人们都知道是因为大家特别相亲相爱。

古文:然依冯者众,轻视王法,请托之行,捷于影响。

现代文:然而依靠的人很多,他们轻视国家的法律,贿赂、相互包庇的行为,影响很不好。

古文:杨干,晋侯弟也,乱行于曲梁,而魏绛戮其仆,晋侯始怒而终悔,晋卒以霸。

现代文:杨干,晋侯的弟弟,在曲梁一带胡作非为,而魏绛杀了他的仆人,晋侯起初大怒,但最终后悔,结果,晋国取得了霸主。

古文:平原君,赵王弟也,不出租税,而赵奢刑其用事者,赵王贤而用之,赵卒以强。

现代文:平原君,赵王的弟弟,不向国家交纳租税,而赵奢对其管事的人按法用刑,赵王以他为贤而重用他,结果,赵国强大起来。

古文:皆足以兴人之国也。

现代文:这些都足以使国家兴旺。

古文:陛下何为而不少伸国法?

现代文:陛下为什么不稍稍伸张国法?

古文:今女冠者流,众所指目;近珰小臣,时窃威福。

现代文:现在,女的为首领,众人指目不满;宦官宠幸小臣们,时常窃取权柄,作威作福。

古文:此皆陛下之心乍明乍晦之所致,岂不谓之危乎?

现代文:这些都是因为陛下一时明白,一时糊涂所造成的,难道还不感到危险吗?

古文:国有善类,犹人有元气,善类一败一消,元气一病一衰。

现代文:国家有好的人才,好比人有元气,有用的人才一时衰败,一时受损,好比人的元气一时患病,一时衰危。

古文:善类能几,岂堪数消,沙极则国随之矣。

现代文:好的人才能有多少,哪能经受几次消耗磨损,受损到极点,国家也就随之危险了。

古文:陛下明于知人,公于用人,固无权奸再用之意。

现代文:陛下清楚地了解别人,公正地使用人才,本来没有再用权奸的打算。

古文:然道路之人往往窃议,此元祐、绍圣将分之机也。

现代文:然而,不清楚的人们往往暗中议论,这是元、绍圣时期将要分开的预兆。

**古文:祸根犹伏而未去,不几于安其危乎? 帝改容曰: 朕决不用史嵩之。 **

现代文:祸根还藏着没有除去,难道对此还心安理得而不觉得危险吗? 理宗皇上脸色都变了,说: 我决不用史嵩之。

古文:迁知大宗正丞兼权金部郎官。

现代文:姚希得迁知大宗正臣兼权金部郎官。

古文:李韶以病告,十上疏欲去。

现代文:李韶因病告辞,十次上疏想去职。

古文:希得言: 韶有德望,虽以病告,曷若留奉内祠,侍经幄,亦足为朝廷重。 又言: 财用困竭,民生憔悴,移此不急之费,以实军储,以厚民生,敬天莫大于此,岂在崇大宫宇,庄严设像哉! 又条救钱楮三策,请置惠民局,帝皆以为可行。

现代文:姚希得说: 李韶有善德厚望,虽然因病告辞,何不把他留着侍奉内祠,奉侍经幄,也足以可见朝廷对他的重用。 又说: 朝廷财用很困难,民众痛苦不堪,移用不急需的费用,以充实军事储备,以添补民众的生活,尊敬上天没有什么大于这个,难道这是崇奉、修建宫宇,庄严地设置佛像能够相比的吗? 又上奏陈述救钱楮的三条策略,请求设置惠民局,皇上都认为可以付诸实施。

古文:进秘书丞,寻迁著作郎,授江西提举常平。

现代文:姚希得进升秘书丞,不久迁升著作郎,授命江西提举常平官。

古文:役法久坏,临川富室有赂吏求免者,希得竟罪之。

现代文:役法早已混乱废弛,临川县有富户贿赂官吏请求免去劳役负担,姚希得竟以此定了他的罪。

古文:遂提点刑狱,加直秘阁。

现代文:于是,他被改职提点刑狱,加封直秘阁。

古文:未几,加度支员外郎,寻直宝章阁,移治赣州。

现代文:不久,加升度支员外郎。稍后,升直宝章阁,移治赣州。

古文:盗有伪号 崔太尉 者,据石壁,连结数郡;刘老龙等聚众焚掠,一方绎骚。

现代文:盗贼中有冒充 崔太尉 的人,盘踞石壁,连结几个州郡。刘老龙等聚集众人焚烧、掠夺,一方因此骚动不安。

古文:希得指授方略,不五旬平之。

现代文:姚希得指示授给计谋、策略,不到五十天就平定了他们。

古文:以直宝谟阁、广西转运判官兼权静江府。

现代文:因此,姚希得升任直宝谟阁、广西转运判官、暂兼任静江府知府。

古文:寻授直徽猷阁、知静江府、主管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兼转运判官。

现代文:不久,授任直徽猷阁、静江府知府,主管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兼转运判官。

古文:母丧,免。

现代文:因服母丧,免职。

古文:召为秘书少监兼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。

现代文:召为秘书少监兼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。

古文:入对,言君子小人邪正之辩,且曰: 君子犯颜敢谏,拂陛下之意,退甘家食,此乃为国计,非为身计也。

现代文:入朝应对,议论君子小人、邪恶正义的区别,又说: 君子敢于冒犯皇上劝谏直言,违背陛下的意愿,退职甘心家居而食,这是替国家打算,而不是为自己打算。

古文:小人自植朋党,挤排正人,甘言佞语,一切顺陛下之意,遂取陛下官爵,此乃为身计,非为国计也。 迁宗正少卿兼国史编修、实录检讨兼权给事中,兼权刑部侍郎、同修国史、实录院同修撰。

现代文:小人好自结朋党,培植势力,排挤正人君子,心甘情愿地说一些假话,一切都顺从陛下的旨意,于是分取陛下的官职爵位,这是替自己打算,而不是为国家打算。 迁升宗正少卿兼国史编修、实录检讨兼权给事中、暂理兼职刑部侍郎、同修国史、实录院同修撰。

古文:时西方用兵,有为嵩之复出计者,谓非此人不能办。

现代文:当时,西方用兵,有的为史嵩之复出而献计的人,说这事非史嵩之不能办。

古文:帝有意再用,知希得必执之,出旨谕意,希得毅然具疏密奏,不报。

现代文:理宗皇上也有意再用他,知道姚希得一定不肯同意,下诏令告示这个意思,姚希得毅然上疏密奏,没有结果。

古文:又缴邓泳予祠之命。

现代文:又收回邓泳给予祠官的任命。

古文:右正言邵泽、监察御史吴衍、殿中侍御史朱熠相继论罢。

现代文:右正言邵泽、监察御史吴衍、殿中侍御史朱熠相继因上书发表议论而罢免。

古文:久之,以集英殿修撰提点千秋鸿禧观。

现代文:过了一段时间以后,姚希得以集英殿修撰提点千秋鸿禧观。

古文:未几,依旧职两淮宣抚使司判官,俄加宝谟阁待制,移京西、湖南北、四川。

现代文:不多久,恢复旧职两淮宣抚使司判官,不久,加升宝谟阁待制,移居京西南路、荆湖南路、荆湖北路与四川。

古文:诏叙复元官。

现代文:诏令恢复原有官职。

古文:护江陵有功,召为户部侍郎。

现代文:护卫江陵有功,诏命为户部侍郎。

古文:帝曰: 姚希得才望可为阃帅。 乃进焕章阁待制、知庆元府、沿海制置使,继升敷文阁待制。

现代文:理宗皇上说 :姚希得的才能可担任京城的将帅。 于是,进升焕章阁待制、任庆元府知府、沿海制置使,接着,升任敷文阁待制。

古文:诏增沿海舟师,希得为之广募水军,造战舰,蓄粮食,蠲米一万二千石、旧逋一百万。

现代文:诏令增加沿海的船只水兵,姚希得为此广泛募集水军,建造战舰,蓄集粮食,蠲除米一万二千石、旧逋一百万。

古文:去官,库余羡悉以代民输。

现代文:去官以后,官府库藏余羡全部代民众输纳。

古文:召为工部尚书兼侍读。

现代文:姚希得召为工部尚书兼侍读。

古文:创宁江军,自建康、太平至池州列砦置屋二万余间,屯戍七千余人。

现代文:入侍经筵,皇上详细地向他询问庆元之政。以华文阁直学士、沿江制置使任建康府知府、江东安抚使、行宫留守。姚希得巡行于长江之上,慰劳士卒,众人都觉欢乐喜悦。

古文:帝闻之,一再降诏奖谕。

现代文:溧阳饥荒,打开仓库接济饥民,皇上多次降诏书奖励他。

古文:加宝章阁学士,寻加刑部尚书,依旧任兼淮西总领。

现代文:加升宝章阁学士,不久,加升刑部尚书,按照原职兼任淮西总领。

古文:景定五年,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。

现代文:景定五年,姚希得召任为兵部尚书兼侍读。

古文:乃言用人才、修政事、治兵甲、惜财用四事。

现代文:于是,议论选用人才、修明政务、治理军事、爱惜财用四件事。

古文:拜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。

现代文:拜任为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。

古文:公星变,上疏引咎,乞解机务。

现代文:恰逢有彗星变动,上奏疏引咎自责,请求解除机务之要职。

古文:兼权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暂时兼任参知政事。

古文:度宗即位,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,寻授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度宗即位以后,授予他同知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,不久授予他参知政事职。

古文:以言罢,授资政殿学士、提举洞霄宫。

现代文:因为言论而罢职,授任资政殿学士、提举洞霄宫。

古文:起知潭州、湖南安抚使,以疾甚,辞,乃仍旧职奉祠。

现代文:起用为潭州知州、湖南安抚使,因病得厉害,辞职,但仍以旧职奉祠禄官。

古文:请致仕,诏不许,力请,以资政殿大学士、金紫光禄大夫、依旧潼川郡公致仕。

现代文:请致仕,诏令不许,坚持请求,以资政殿大学士、金紫光禄大夫、依原来潼川郡公致仕。

古文:咸淳五年,卒。

现代文:咸淳五年,死了。

古文:遗表闻,帝辍朝,赠少保。

现代文:遗表奏上,度宗停止上朝,赠赐少保。

古文:希得忠亮平实,清俭自将,好引善类,不要虚誉,盖有诵荐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。

现代文:姚希得忠诚,光明正大,平常实在,清廉俭朴,自重,喜好援引有才德的人,不喜欢虚荣美誉,有诵荐于朝廷为官而自己还不知道的。

古文:广西官署以锦为帟幕,希得曰: 吾起身书生安用此! 命以缯缬易之。

现代文:广西官署用丝锦作为幕帐,姚希得说: 我出身于一介书生,哪里能用这个! 指示用缯缬代替锦帛。

古文:蜀之亲族姻旧相依者数十家,希得廪之终身,昏丧悉损己力,晚年计口授田,各有差。

现代文:蜀地的亲戚族人依靠他的有几十家,姚希得一生接济他们,婚丧之事全部依靠自己的财力,晚年按人口数授给土地,各有不等。

古文:又数年以寿终。

现代文:所著的书有《续言行录》、《奏稿》、《橘州文集》。

古文:李庭芝,字祥甫。

现代文:李庭芝,字祥甫。

古文:其先汴人,十二世同居,号 义门李氏 ,后徙随之应山县。

现代文:他的祖先是汴京人,十二代祖孙同堂而居,叫作 义门李氏 。后来迁徙到随州应山县。

古文:金亡,襄、汉被兵,又徙随。

现代文:金国灭亡,襄江、汉水流域地区兵火战乱频仍,又迁徙到随州。

古文:然特以武显。

现代文:特别以武艺的名声显赫乡里。

古文:庭芝生时,有芝产屋栋,乡人聚观,以为生男祥也,遂以名之。

现代文:李庭芝出生的时候,在他家的屋梁上生长有灵芝,同乡里人聚集观看,以为是生男孩的吉祥之兆,于是以它作为名字。

古文:少颖异,日能诵数千言,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。

现代文:他少年时特别聪颖,每天能诵读数千个字,而其智慧知识常常出于长者、老者之上。

古文:王旻守随,庭芝年十八,告其诸父曰: 王公贪而不恤下,下多怨之,随必乱,请徙家德安以避。 诸父勉强从之,未浃旬,旻果为部曲挟之以叛,随民死者甚众。

现代文:王任随州知州,李庭芝当时十八岁,告诉他的各位叔、伯与父亲说: 王贪残而不抚恤下属,下属多有怨言,随州一定会出祸乱,请把家迁徙到德安避祸。 叔、伯与父亲勉强听他的话举家迁徙,迁后不到十天,王果然被他的部曲挟持着发动叛乱,随州民众死的很多。

古文:嘉熙末,江防甚急,庭芝得乡举不行,以策干荆帅孟珙请自效。

现代文:嘉熙末年,长江的防务很是紧急,李庭芝不能得到乡举,以策论上书荆州的将帅孟珙,请求为国效力。

古文:珙善相人,且夜梦车骑称李尚书谒己,明日庭芝至。

现代文:孟珙善于为人相面,而且晚上又梦见车骑称李尚书来拜谒自己,第二天李庭芝到了。

古文:珙见其魁伟,顾诸子曰: 吾相人多,无如李生者,其名位当过我。 时四川有警,即以庭芝权施之建始县。

现代文:孟珙见他身材魁伟,回头对他的儿子们说: 我相过的人很多,没有像李庭芝这样的,他的名位将来一定超过我。 当时四川有军务警报,即以李庭芝暂时担任施州的建始县知县。

古文:庭芝至,训农治兵,选壮士杂官军教之。

现代文:李庭芝到后,训练农民,治理军务,选壮士参杂在官军中教其武艺。

古文:期年,民皆知战守,善驰逐,无事则植戈而耕,兵至则悉出而战。

现代文:过了一年多,民众都知道如何战、如何守,善于骑马打仗,无事则带着武器耕作,兵寇到了则全部出动与其作战。

古文:夔帅下其法于所部行之。

现代文:夔州的将帅在他的辖区也推行这个办法。

古文:淳祐初始去,举进士,中第。

现代文:淳初年才离开建始县,参加科举考试,录取为进士。

古文:辟珙幕中,主管机宜文字。

现代文:担任孟珙的幕僚,主管机密、文字事宜。

古文:珙卒,遗表举贾似道自代,而荐庭芝于似道,庭芝感珙知己,扶其柩葬之兴国,即弃官归,为珙行三年丧。

现代文:孟珙死后,上遗表举荐贾似道自代其职,而又向贾似道推荐李庭芝。李庭芝感恩孟珙为知己,于是扶送他的棺柩葬于兴国县,随即弃官而归故里,为孟珙服丧三年。

古文:似道镇京湖,起为制置司参议,移镇两淮,与似道议栅清河五河口,增淮南烽百二十。

现代文:贾似道镇守京湖,李庭芝起初担任制置司参议,后来移居镇守两淮,与贾似道议设栅清河五河口,增设淮南烽火台一百二十处。

古文:继知濠州,复城荆山以备淮南。

现代文:接着,担任濠州知州,又在荆山设城以备淮南。

古文:皆切中机会。

现代文:都切中机会。

古文:开庆元年,似道宣抚京湖,留庭芝权扬州。

现代文:开庆元年,贾似道担任京湖宣抚使,留李庭芝暂时任扬州知州。

古文:寻以大兵在蜀,奏知峡州,以防蜀江口。

现代文:不久,因为大兵在巴蜀一带,奏请担任峡州知州,以防守巴蜀长江出口。

古文:朝廷以赵与为淮南制置,李应庚为参议官。

现代文:朝廷任命赵与担任淮南制置使,李应庚担任参议官。

古文:应庚发两路兵城南城,大暑中暍死者数万。

现代文:李应庚指挥两路兵驻扎南城,大暑中渴死的有几万人。

古文:李璮窥其无谋,夺涟水三城,渡淮夺南城。

现代文:李观察他没有谋略,攻夺涟水三城,渡过淮河攻夺南城。

古文:鄂兵解,庭芝丁母忧去。

现代文:鄂州兵解围,李庭芝服母丧离职。

古文:朝议择守扬者,帝曰: 无如李庭芝。 乃夺情主管两淮制置司事。

现代文:朝廷议论选择驻守扬州的将帅,理宗皇帝说: 没有哪个比得上李庭芝。 于是夺情主管两淮制置司事。

古文:庭芝再破璮兵,杀璮将厉元帅,夷南城而归。

现代文:李庭芝又打败李的军队,杀死李的将帅厉元帅,平定南城而回。

古文:明年,复败璮于乔村,破东海、石圃等城。

现代文:第二年,又在乔村打败李,攻下东海、石圃等城邑。

古文:又明年,璮降,徙三城民于通、泰之间。

现代文:又第二年,李投降,迁徙三城的民众到通州、泰州之间。

古文:又破蕲县,杀守将。

现代文:又攻破蕲县,杀死守将。

古文:庭芝初至扬时,扬新遭火,庐舍尽毁。

现代文:李庭芝初到扬州的时候,扬州刚刚遭受水灾,房屋全被烧毁。

古文:州赖盐为利,而亭户多亡去,公私萧然。

现代文:扬州依靠盐业获得利益,而制盐亭户大多逃走,公私盐业都很萧条。

古文:庭芝悉贷民负逋,假钱使为屋,屋成又免其假钱,凡一岁,官民居皆具。

现代文:李庭芝全部贷给民众所负的欠款,借钱给他们修房子,房子做成后又免除了他们所借的钱,共一年,官府民居都修好了。

古文: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,以省车运。

现代文:开凿运河四十里到金沙、余庆盐场,以节省车费运输。

古文:兼浚他运河,放亭户负盐二百余万。

现代文:同时还疏浚其他运河,放免亭户负盐二百多万。

古文:亭民无车运之劳,又得免所负,逃者皆来归,盐利大兴。

现代文:产盐户民众没有车运的劳苦,又能够免除所负的盐债,逃出去的人都跑回来了,盐业之利于是迅速兴盛。

古文:始,平山堂瞰扬城,大元兵至,则构望楼其上,张车弩以射城中。

现代文:起初,平山堂鸟瞰扬州城,大元兵至时,就构筑望楼在其上,摆开车弩以射城中。

古文:庭芝乃筑大城包之,城中募汴南流民二万人以实之,有诏命为武锐军。

现代文:李庭芝于是修筑高大的城墙围起来,募集汴京以南的流民二万多人充实城中的人口,有诏令命为武锐军。

古文:又大修学,为诗书、俎豆,与士行习射礼。

现代文:又大修学校,教以《诗》、《书》,做俎豆,与士大夫们修行习射之礼。

古文:郡中有水旱,即命发廪,不足则以私财振之。

现代文:郡中发生水旱灾荒,即命令打开官库,库藏不足就以自己的私人财产来赈济灾民。

古文:扬民德之如父母。

现代文:扬州的民众感恩戴德,敬之如父母。

古文:刘槃自淮南入朝,帝问淮事,槃对曰: 李庭芝老成谨重,军民安之。

现代文:刘从淮南进京入朝,理宗皇帝询问他淮南的事情,刘回答说: 李庭芝老成谨慎,军民相安。

**古文:今边尘不惊,百度具举,皆陛下委任得人之效也。 **

现代文:现在边防不感到惊惧,百事都已做好准备,都是陛下委任的人选所取得的成效。

古文:咸淳五年,北兵围襄阳急,夏贵入援,大败虎尾州;范文虎总诸兵再入,又败,文虎以轻舠遁,兵乱,士卒溺汉水死者甚众。

现代文:咸淳五年,北方元兵围攻襄阳,战事紧急,夏贵入援襄阳,大败于虎尾州;范文虎调集各路兵丁再次援襄阳,又被打败,范文虎以轻舟小船得以逃走,兵卒大乱,士卒掉入汉水被溺死者很多。

古文:冬,命庭芝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援襄阳。

现代文:冬天,朝廷命李庭芝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师入援襄阳。

古文:文虎闻庭芝至,贻书似道曰: 吾将兵数万入襄阳,一战可平,但无使听命于京阃,事成则功归恩相矣。 似道喜,即除文虎福州观察使,其兵从中制之。

现代文:范文虎听说李庭芝到襄阳,送信给贾似道: 我率兵几万人进攻襄阳,一战即可平敌取胜,只是不要让我听命于京湖制置使,事成则功劳归功于恩相。 贾似道为此高兴,即任命范文虎担任福州观察使,其军队也由他统帅。

古文:文虎日携美妾,走马击球军中为乐。

现代文:范文虎每天带着漂亮的小妾,走马击在军中为乐。

古文:庭芝屡欲进兵,曰: 吾取旨未至也。 明年六月,汉水溢,文虎不得已始一出师,未至鹿门,中道遁去。

现代文:李庭芝多次想进兵,范文虎回答说 :我派人取旨令还没回。 第二年六月,汉水泛滥,范文虎不得已才令出兵,军队还没到鹿门,中途就逃走了。

古文:庭芝数自劾请代,不允,竟失襄阳。

现代文:李庭芝多次亲自弹劾他请代替其职,没有批准,结果,丧失了襄阳。

古文:陈宜中请诛文虎,似道芘之,止降一官知安庆府,而贬庭芝及部将苏刘义、范友信广南。

现代文:陈宜中请诛杀范文虎,贾似道袒护他,只降了一级担任安庆府知府,而贬谪李庭芝及部将苏刘义、范友信去广南。

古文:庭芝罢居京口。

现代文:李庭芝罢官居于京口。

古文:未几,大元兵围扬州,制置印应雷暴死,即起庭芝制置两淮。

现代文:不多久,大元兵围攻扬州,制置使印应雷暴死,即起用李庭芝担任两淮制置使。

古文:庭芝请分淮西夏贵,而己得专力淮东,从之。

现代文:李庭芝请分淮南西路让夏贵率兵防守,而自己能专心防守淮南东路,获得批准。

古文:十年,筑清河口,诏以为清河军。

现代文:咸淳十年,筑清河口,诏令为清河军。

古文:十二月,大元兵破鄂,诏天下勤王,庭芝首遣兵为诸道倡。

现代文:十二月,大元的军队攻下鄂州,度宗诏令天下的军队勤王,李庭芝首先派遣军队倡议从命。

古文:德祐元年春,似道兵溃芜湖,沿江诸郡或降或遁,无一人能守者。

现代文:德元年春天,贾似道兵败芜湖,沿长江各州的将帅或降或逃,没有一人能坚守的。

古文:庭芝率所部郡县城守。

现代文:李庭芝率所部军队坚守郡县城邑。

古文:有李虎者持招降榜入扬州,庭芝诛虎,焚其榜。

现代文:李虎拿招降榜到扬州招降,李庭芝杀了李虎,焚毁了招降榜。

古文:总制张俊出战,持孟之缙书来招降,庭芝焚书,枭俊五人于市。

现代文:总制张俊出战,拿着孟之缙的书来招降,李庭芝焚烧了招降书,砍下张俊等五人的脑袋示众于市。

古文:而日调苗再成战其南,许文德战其北,姜才、施忠战其中。

现代文:而后调苗再成在南面作战,许文德在北面作战,姜才、施忠在城中接应防守。

古文:时出金帛牛酒燕犒将士,人人为之死斗。

现代文:当时,拿出黄金、丝帛、牛肉美酒宴请犒劳将士,人人为之死战。

古文:朝廷亦以督府金劳之,加庭芝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朝廷也以督府的金银犒劳士卒,令加升李庭芝参知政事。

古文:七月,以知枢密院事征入朝,徙夏贵知扬州,贵不至,事遂已。

现代文:七月,以知枢密院事征辟入朝,调夏贵任扬州知州,夏贵没有到扬州,事情于是作罢。

古文:十月,大元丞相伯颜入临安,留元帅阿术军镇江以遏淮兵。

现代文:十月,大元丞相伯颜进入临安,留元帅阿术驻扎镇江以遏阻淮南的军队。

古文:阿术攻扬久不拔,乃筑长围困之。

现代文:阿术进攻扬州长久攻不下,于是筑工事长期围困扬州。

古文:冬,城中食尽,死者满道。

现代文:冬天,城中食物吃尽,死的人满街都是。

古文:明年二月,饥益甚,赴濠水死者日数百,道有死者,众争割啖之立尽。

现代文:第二年二月,饥荒更加厉害,赴濠水自杀的人每天几百,路上有死的人,众人都争相割他的肉吃,一会儿就完了。

古文:宋亡,谢太后及瀛国公为诏谕之降,庭芝登城曰: 奉诏守城,未闻有诏谕降也。 已而两宫入朝,至瓜州,复诏庭芝曰: 比诏卿纳款,日久未报,岂未悉吾意,尚欲固圉邪?

现代文:宋朝灭亡,谢太后与瀛国公为诏谕劝降,李庭芝登上城墙说: 我奉诏令守城,没有听说有诏谕投降的。 此后,两宫入朝,到瓜洲,又诏令李庭芝说: 近来,诏令你纳钱款,长久没有听到你的回报,难道你不知道我的意思,还是想坚持自为牢圉呢?

古文:今吾与嗣君既已臣伏,卿尚为谁守之? 庭芝不答,命发弩射使者,毙一人,余皆退去。

现代文:现在我与太子都已经臣服于元,你还为谁守扬州呢? 李庭芝不回答他的话,令发箭弩射杀来使,杀毙一人,其余的人都退走了。

古文:姜才出兵夺两宫,不克,复闭城守。

现代文:姜才出兵想夺回两宫,未取胜,又关上城门驻守。

古文:三月,夏贵以淮西降,阿术驱降兵至城下以示之,旌旗蔽野,幕客有以言觇庭芝者,庭芝曰: 吾惟一死而已。 阿术使者持诏来招降,庭芝开壁纳使者,斩之,焚诏陴上。

现代文:三月,夏贵以淮南西路地降,阿术驱降兵到扬州城下让他们看,旌旗遍野,幕客中有用语言来试探李庭芝,李庭芝说: 我只有一死而已。 阿术的使者拿着诏令来招降,李庭芝打开门让他进去后,就杀了他,把诏令放在城墙上烧了。

古文:已而知淮安州许文德、知盱眙军张思聪、知泗州刘兴祖皆以粮尽降。

现代文:而后,得知淮安州许文德、知盱眙军张思聪、知泗州刘兴祖都因为粮食耗尽而降。

古文:庭芝犹括民间粟以给兵,粟尽,令官人出粟,粟又尽,令将校出粟,杂牛皮、曲糵以给之。兵有烹子而食者,犹日出苦战。

现代文:李庭芝还搜括民间的粮粟以供应军队,粟吃完后,又令官人出粟,粟又被吃尽,又令将校出粟,杂以牛皮、麦一起吃,士兵有煮自己的儿子的肉来吃的,还每天出来苦战。

古文:七月,阿术请赦庭芝焚诏之罪,使之降,有诏从之。

现代文:七月,阿术请求赦免李庭芝焚烧诏令的罪行,要求他投降,有诏令一起送来。

古文:庭芝亦不纳。

现代文:李庭芝也不接受。

古文:是月,益王遣使以少保、左丞相召庭芝,庭芝以朱焕守扬,与姜才将兵七千人东入海,至泰州,阿术将兵追围之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益王派遣使者以少保、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李庭芝,李庭芝令朱焕驻守扬州,与姜才率兵七千人东进至海,到泰州,阿术率兵围剿他。

古文:朱焕既以城降,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,陴将孙贵、胡惟孝等开门降。

现代文:朱焕以城降元,驱逐李庭芝的将士、妻子儿女到泰州城下,副将孙贵、胡惟孝等开门投降。

古文:庭芝闻变,赴莲池,水浅不得死。

现代文:李庭芝听说有变乱,跳赴莲池,因水浅而没有淹死。

古文:被执至扬州,朱焕请曰: 扬自用兵以来,积骸满野,皆庭芝与才所为,不杀之何俟? 于是斩之。

现代文:被抓住送到扬州,朱焕请示说: 扬州自从用兵以来,尸骨满地成堆,这都是李庭芝与姜才所造成的,不杀他们还等什么呢?

古文:死之日,扬之民皆泣下。

现代文:于是杀了他。死的那天,扬州的民众都伤心地流下了眼泪。

古文:有宋应龙者为泰州咨议官,泰守孙良臣之弟舜臣自军中来说降,良臣召应龙与计,应龙极陈国家恩泽,君臣大义,请杀舜臣以戒持二心者,良臣不得已杀之。

现代文:有宋应龙这么一个人为泰州的咨议官,泰州知州孙良臣的弟弟孙舜臣从军中来说降,孙良臣召宋应龙来商量定计,宋应龙特地陈述国家的恩典,君臣之间的大义,请求杀掉孙舜臣以告诫三心二意的人,孙良臣不得已杀了他的弟弟孙舜臣。

古文:及泰州降,应龙夫妇自经死。

现代文:到泰州城降,宋应龙夫妇自己上吊而死。

古文:提刑司谘议褚一正置司高邮,督战被创,没水死。

现代文:提刑司咨议褚一正,置司署于高邮,督战被创,跳水淹死。

古文:知兴化县胡拱辰,城破亦死。

现代文:兴化县知县胡拱辰,县城被攻破时也以死报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