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百八十一

古文:陈仲微,字致广,瑞州高安人。其先居江州,旌表义门。嘉泰二年,举进士。

现代文:陈仲微,字致广,瑞州高安人。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,嘉奖为义门。嘉泰二年,考中进士。

古文:调莆田尉,会守令阙,通判又罢软不任,台阃委以县事。

现代文:调任为莆田县尉,恰逢没有县令,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,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任给他。

古文:时岁凶,部卒并饥民作乱,仲微立召首乱者戮之。

现代文:那年歉收,部卒与饥民一起造反,陈仲微立刻把作乱的首领抓来杀了。

古文:籍闭粜,抑强籴一境以肃。

现代文:缉拿不卖粮食的人,抑制强迫买粮食的人,莆田县境内秩序肃然。

古文: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,久不决,仲微按法曰: 曲在浮屠。 它日沿檄过寺,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,旦暮祝诅,然莫省为仲微也。

现代文:囊山的佛教徒与郡学的师生争夺水利,长久不能解决,陈仲微按照法律公断说: 错误是在佛教徒这一方。 有一天,沿檄经过寺庙,这个寺庙的和尚一直说这事并撞钟以为冤枉,一天到晚诅咒,然而,没有谁省悟是陈仲微依法公断。

古文:仲微见之曰: 吾何心哉?

现代文:陈仲微看到后说 :我是什么心呢?

古文:吾何心哉? 质明,首僧无疾而死。

现代文:我是什么心呢? 质对明白,为首的那个寺僧没有患病就死了。

古文:寓公有诵仲微于当路而密授以荐牍者,仲微受而藏之。

现代文:寓公有称赞陈仲微的,并在他经过的路上暗中授给他推荐的书信,陈仲微接受以后就藏起来了。

古文:逾年,其家负县租,竟逮其奴。

现代文:过了一年多,寓公的家里欠县府的租,陈仲微竟令人逮捕了他家的佣奴。

古文:寓公有怨言,仲微还其牍,缄封如故,其人惭谢,终其任不敢挠以私。

现代文:寓公为此有怨言,陈仲微还给他年前给他的简牍书信,书信的封口还是原来的样子,并未拆封,这个人惭愧地称谢而去,在陈仲微的这一任期内再也不敢徇私。

古文:迁海盐丞。

现代文:陈仲微改任海盐县丞。

古文:邻邑有疑狱十年,郡命仲微按之,一问立决。

现代文:邻邑有疑问的狱事诉讼已经十年,州郡守令命陈仲微去调查审理,一问就决断此案。

古文:改知崇阳县,寝食公署旁,日与父老樵竖相尔汝,下情毕达,吏无所措手。

现代文:改为崇阳县知县,一直在县署旁边吃住,白天多与县邑父老乡亲、打柴的等人相互你我相称,故对民情了如指掌,小吏们自然不敢有任何违法行为。

古文:通判黄州,职兼饷馈,以身律下,随事检柅,军兴赖以不乏。

现代文:担任黄州通判时,还兼任搜集军饷之职,自己以身作则,随事检查,军队粮饷靠此毫无匮乏。

古文:制置使上其最,辞曰: 职分也,何最之有? 复通判江州,迁干办诸司审计事,知赣州、江西提点刑狱,迕丞相贾似道,监察御史舒有开言罢。

现代文:制置使上书称道他为这方面最好的表率。

古文:久之,起知惠州,迁太府寺丞兼权侍右郎官。

现代文:他推辞说: 这是自己的职责,哪里谈得上是最好的表率呢?

古文:轮对,言: 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,而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;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,而不可以陆沉天下之英雄。 似道怒,又讽言者罢夺其官。

现代文:又担任江州通判,迁转兼任干办诸司审计事,任赣州知州,江西提点刑狱,因违逆丞相贾似道,监察御史舒有开上书罢免他。好久以后,又起用他担任惠州知州,迁升太府寺臣,暂时兼理侍右郎官。上朝论对,说: 俸禄作为诱饵可以钓天下才能属于中等的人,但不可能以此来收罗天下的豪杰;有名的船只可以运载天下的卑鄙之人,而不可以使天下的英雄沉沦下去。 贾似道大怒,又令监察官弹劾,罢夺他的官职。

古文:久之,叙复。

现代文:好久以后,才恢复职务。

古文:时国势危甚,仲微上封事,其略曰: 误襄者,老将也。

现代文:当时,国家大势很危急,陈仲微上封事论说,其中大致说: 因错误而导致襄阳失守的,是老将。

古文:夫襄之罪不专在于庸阃、疲将、孩兵也,君相当分受其责,以谢先皇帝在天之灵。

现代文:襄阳失守的罪过不单纯是在关隘不牢、疲劳的将帅、幼小的兵卒,度宗皇上、丞相应当为此分担责任,以谢先皇帝理宗的在天之灵。

古文:天子若曰罪在朕躬,大臣宜言咎在臣等,宣布十年养安之往缪,深惩六年玩寇之昨非,救过未形,固已无极,追悔既往,尚愈于迷。

现代文:度宗皇上假若说罪过在自己,大臣们表示其错误在我们,宣布十年积蓄力量,改正过错,严惩六年中忽视敌人的罪行,纠正尚未昭彰的过失,本来没有什么极限,追悔过去的失误,还可以在迷途中清醒。

古文:或谓覆护之意多,克责之辞少;或谓陛下乏哭师之誓,师相饰分过之言,甚非所以慰恤死义,祈天悔祸之道也。

现代文:有的说袒护的意思多,责备的言词少;陛下缺乏那种悲壮哭师的誓言,师相润饰承担过错的言论,这尤其不是抚慰忧恤死者的道义,祈求上天悔悟致祸的道理。

古文:往往代言乏知体之士,翘馆鲜有识之人,吮旨茹柔,积习成痼,君道相业,两有所亏。

现代文:往往代言的人缺乏知书识体的儒士,高等学馆很少有有识之士,吃香喝辣,积恶习成痼疾,君道相业,各有不足的地方。

古文:方今何时,而在廷无谋国之臣,在边无折冲之帅。

现代文:而现在这个时候,在朝廷没有能为国家筹谋的人才,在边境没有能够指挥破敌的将帅。

古文:监之先朝宣和未乱之前、靖康既败之后,凡前日之日近冕旒,朱轮华毂,俯首吐心,奴颜婢膝,即今日奉贼称臣之人也;强力敏事,捷疾快意,即今日畔君卖国之人也。

现代文:审察前朝北宋宣和年末变化之前,靖康已败之后,凡是前日接近皇帝的大臣们,坐着漂亮的车子,俯首称臣,奴颜婢膝,就像今天认贼做父、向贼称臣的人。力量强、敏于事,办事痛快合意的人,就是今天背叛皇上、出卖国家的人。

古文:为国者亦何便于若人哉!

现代文:为国家考虑的人哪能与这样的人去相比呢?

古文:迷国者进慆忧之欺以逢其君,托国者护耻败之局而莫敢议,当国者昧安危之机而莫之悔。

现代文:使国家大乱的人上奏骗人的话以逢迎皇上,依赖国家的人掩盖着耻败的局面而且不敢议论,主持国家事务的人不清楚安危的预兆而不知道悔过。

古文:臣尝思之,今之所少不止于兵。

现代文:我曾经考虑过,现在所缺乏的不只是兵。

古文:阃外之事,将军制之,而一级半阶,率从中出,斗粟尺布,退有后忧,平素无权,缓急有责,或请建督,或请行边,或请京城,创闻骇听。

现代文:宫廷外面的事务,都由将军管理,而一官半职,都出于其中,斗粟尺布,退有后忧,平素没有权力,危急时却有责任,有的请求建督,有的请求行边,有的请求到京城,骇人听闻。

古文:因诸阃有辞于缓急之时,故庙堂不得不掩恶于败阙之后,有谋莫展,有败无诛,上下包羞,噤无敢议。

现代文:因诸将在危急之时推辞,故朝廷不得不在失败后帮助遮掩缺点,有智谋的不能施展,打败仗没有被惩罚诛杀,上下包藏羞耻,闭口不敢议论。

古文:是以下至器仗甲马,衰飒厖氵京,不足以肃军容;壁垒堡栅,折樊驾漏,不足以当冲突之骑。

现代文:这是因为下至器仗甲马,衰飒杂乱,不足以整肃军容;壁垒寨堡栅栏,折樊驾漏,不足以抵挡冲撞的骑兵。

古文:号为帅阃,名存实亡也。

现代文:号为将帅,名存实亡。

古文:城而无兵,以城与敌;兵不知战,以将与敌;将不知兵,以国与敌。

现代文:建城无兵,以城给敌;士兵不知怎样作战,以致使将帅断送给敌方;将帅不了解士卒,就会把国家葬送给敌方。

古文:光景蹙近目睫矣!

现代文:这个时间是越来越临近了。

古文:惟君相幡然改悟,天下事尚可为也。

现代文:只有皇上、丞相翻然醒悟、改进,天下国家的事还有挽回的余地。

古文:转败为成,在君相一念间耳。 乃出仲微江东提点刑狱。

现代文:转败为胜,在皇上、丞相的一念之间。 于是,授命陈仲微出任江东提点刑狱。

古文:德祐元年,迁秘书监,寻拜右正言、左司谏、殿中侍御史。

现代文:德元年,陈仲微迁任秘书监,不久,拜任右正言、左司谏、殿中侍御史。

古文:益王即位海上,拜吏部尚书、给事中。

现代文:益王在海上即位,拜任吏部尚书、给事中。

古文:厓山兵败,走安南。

现代文:山兵败以后,逃走安南。

古文:越四年卒,年七十有二。

现代文:过了四年死了,时年七十二岁。

古文:其子文孙与安南王族人益稷出降,乡导我师南征。

现代文:陈仲微的儿子陈文孙与安南王族人益稷出降元朝,为元朝军队南征充当向导。

古文:安南王愤,伐仲微墓,斧其棺。

现代文:安南王愤怒,掘开陈仲微的墓坟,砍了他的棺材。

古文:仲微天禀笃实,虽生长富贵,而恶衣菲食,自同窭人。

现代文:陈仲微天性诚实,虽生长富贵之家,然而却粗衣淡饭,就像贫穷的人。

古文:故能涵饫《六经》,精研理致,于诸子百家、天文、地理、医药、卜筮、释老之学,靡不搜猎云。

现代文:所以能够熟诵《六经》,精通理义致知之学,对于诸子百家、天文、地理、医药、卜筮、释老佛教的学问,没有不搜猎、学习的。

古文:梁成大,字谦之,福州人。

现代文:梁成大,字谦之,福州人。

古文:开禧元年进士。

现代文:开禧元年的进士。

古文:素苟贱亡耻,作县满秩,谄事史弥远家干万昕,昕言真德秀当击,成大曰: 某若入台,必能辨此事。 昕为达其语。

现代文:一贯不顾廉耻,县官满任后,谄媚史弥远家的干亲万昕,万昕说真德秀当受惩罚,梁成大说: 我假若能任官台谏,一定能明辨此事。 万昕为他转告这个话。

古文:通判扬州,寻迁宗正寺簿。

现代文:出任扬州通判,不久迁宗正寺簿。

古文:宝庆元年冬,转对,首言: 大佞似忠,大辨若讷,或好名以自鬻,或立异以自诡,或假高尚之节以要君,或饰矫伪之学以欺世。

现代文:宝庆元年冬天,入朝转对,首先说 :大佞的人似忠臣,大智的人似愚夫,有的喜好名声以自卖自夸,有的喜好标新立异以诡辩,有的假借高尚之节以要挟君王,有的掩饰虚伪的学问以欺世盗名。

古文:言若忠鲠,心实回邪,一不察焉,薰莸同器,泾、渭杂流矣。

现代文:说的话似忠诚鲠直,心里实际上满腹邪恶,一不觉察,薰莸同器,泾渭混流。

古文:言不达变,谋不中机,或巧辨以为能,或诡讦以市直,或设奇险之说以駴众听,或肆妄诞之论以惑士心。

现代文:言论不达时变,计谋不中要害,或巧辩以为能干,或诡辩以此获得名声,或设置奇险的言论以告诫众人,或讲些欺骗妄诞的语言以蛊惑士心。

**古文:所行非所言,所守非所学,一不辨焉,枘凿不侔,矛盾相激矣。 **

现代文:所做的不是所说的,所坚持的不是所学的,一不辨别,凿枘两不相合,矛盾不相容。

古文:越六日,拜监察御史。

现代文:过了六天,梁成大拜任为监察御史。

古文:寻奏: 魏了翁已从追窜,人犹以为罪大罚轻。

现代文:不久上奏: 魏了翁已服从处罚被驱逐,人们还以为他罪行重而惩罚轻。

古文:真德秀狂僣悖缪,不减了翁,相羊家食,宜削秩贬窜,一等施行。 章既上,不下者两月,或传德秀有衡阳之命,时宰于帝前及之。

现代文:真德秀狂妄违逆误谬,不比魏了翁少,相羊家食,应该削职放逐,同样施行。 奏章呈上后,不到两个月时间,有的传说真德秀被任命到衡阳任职,当时宰相已到皇帝跟前说过这话。

古文:帝曰: 仲尼不为已甚。 遂止镌三秩。

现代文:皇上说 :孔仲尼不做太过份的事。 于是,只降了他三级。

古文:明年三月,又奏杨长孺寝新命,徐瑄追三秩移象州居住,胡梦昱移钦州编管。

现代文:第二年三月,又上奏杨长孺停止授予新的官职,徐王宣削夺三级迁移象州居住,胡梦昱迁移钦州编管。

古文:是冬,拜右正言。

现代文:这一年冬天,梁成大拜任为右正言。

古文:绍定元年,进左司谏。

现代文:绍定元年,进升左司谏。

古文:四年正月,迁宗正少卿。

现代文:四年正月,迁升宗正少卿。

古文:五年二月,权刑部侍郎,明年十月,帝夜降旨黜之,提举千秋鸿禧观。

现代文:五年二月,暂任刑部侍郎。第二年十月,理宗皇帝晚上下诏令贬黜了他,提举千秋鸿禧观。

古文:莫泽时兼给事中,急于别异,上疏驳之,遂寝祠命。

现代文:莫泽当时兼任给事中,急于表现出与其不同,上疏反对,于是,停止给他祠官的任命。

古文:端平初,洪咨夔、吴泳交章论驳,镌两秩。

现代文:端平初年,洪咨夔、吴泳相互上奏章议论驳斥,削夺两级。

古文:泳复上疏,送泉州居住。

现代文:吴泳又上奏疏,送移泉州居住。

古文:会王遂论亦上,再镌秩,徙潮州。

现代文:恰逢王遂的奏论也呈上,再次削职,迁徙潮州。

古文:成大天资暴狠,心术崄巇,凡可贼忠害良者,率多攘臂为之。

现代文:梁成大天性强暴残狠,心术凶险,凡是可以为贼臣残害忠良的事,大概都不顾一切的拼命地去做。

古文:四方赂遗,列置堂庑,宾至则导之使观,欲其效尤也。

现代文:接受的各方贿赂,排列于堂庑之中,来了客人就引导他们去看,好让他们效法去做。

古文:尤嗜豪夺,冒占宇文氏赐第。

现代文:尤其是巧取豪夺,冒领抢占宇文氏的房产。

古文:既摈归,讼之者不下百数。

现代文:到去职以后,告他的人不下百余个。

**古文:窜之日,朝命毁其庐,虽小人如李知孝亦曰: 所不堪者,他日与成大同传耳。 **

现代文:被贬驱逐的那一天,朝廷命令拆毁他家的房子,即使是小人李知孝也说: 最难堪的事,就是将来有一天同梁成大同传。

古文:李知孝,字孝章,参知政事光之孙。

现代文:李知孝,字孝章,参知政事李光的孙子。

古文:嘉定四年进士。

现代文:嘉定四年考中进士。

古文:尝为右丞相府主管文字,不以为耻。

现代文:曾经为右丞相府主管文字,不以为耻。

古文:差充干办诸司审计司,拜监察御史。

现代文:差充干办诸司审计司,拜任为监察御史。

古文:宝庆元年八月,上疏: 士大夫汲汲好名,正救之力少而附和沽激之意多,扶持之意微而诋訾扇摇之意胜。

现代文:宝庆元年八月,上疏说: 士大夫努力追求好的名声,为国效劳有作为的少,而附和偏激的意思多,扶持国家的意念微弱,而诋毁挑拨的意念却很强。

古文:既虑君上之或不能用,又恐朝廷之或不能容,姑为激怒之辞,退俟斥逐之命。

现代文:既担心皇上不能选用他,又忧虑朝廷不能容纳他,故居朝廷多为激怒之辞,退下则等待斥逐的命令。

古文:始则慷慨而激烈,终则恳切而求去,将以树奇节而求令名,此臣之所未解。 盖阴诋真德秀等。

现代文:开始的时候慷慨而激烈,最终的结果则恳切地请求离职而去,打算以此建树奇节而求令名,这就是我所不能理解的。 暗地里诋毁真德秀等人。

古文:又奏洪咨夔镌三秩、放罢,胡梦昱追毁、除名、勒停,羁管象州。

现代文:又奏请降洪咨夔三级,罢免放逐,胡梦昱追毁、除名、勒令停职,羁押管制于象州。

古文:知孝犹语魏了翁曰: 此所论咨夔等,乃府第付出全文。 其情状变诈如此。

现代文:李知孝还告诉魏了翁说 :这些话是论奏洪咨夔等人是相府交的全文。 这种欺诈的状况就像这样。

古文:越月,复言: 近年以来,诸老凋零,后学晚出,不见前辈,不闻义理,不讲纲常,识见卑陋,议论偏诐,更唱迭和,蛊惑人心,此风披扇,为害实深。

现代文:过了一个多月,又说: 近年以来,许多老臣已经衰老,后学诸生晚出,不见教前辈,没有听说义理,不讲习纲常,识见卑下浅陋,议论偏颇,一个个相互唱和,蛊惑人心,这种风气泛滥,为害的确很深。

古文:乞下臣章,风厉内外,各务靖共,以杜乱萌。 拜右正言。

现代文:请求诏下我的奏章,整肃朝廷内外,各方一定平息,以杜绝混乱萌生。 拜为右正言。

古文:又言: 德秀节改圣语,缪誊牒示,导信邪说,簧鼓同流,其或再有妄言,当追削流窜,以正典刑。 疏既上,遂镂榜播告天下。

现代文:又说 :真德秀对皇上的话断章取义,错误地抄,屡次地给人看,导信邪说,如簧鼓舌,同流合污,如或再有类似狂妄的言论,应当追查、处罚,予以放逐,以正典刑。 疏文上奏后,于是发榜文布告天下。

古文:又言: 趣召之人,率皆迟回,久而不至,以要君为高致,以共命为常流,可行而固不行,不疾而称有疾,比比皆是,相扇成风,欲求难进易退之名,殊失尊君亲上之义。

现代文:又说: 急速地召录的人,大多迟到晚回,很久不来,以要挟君王表现自己高风亮节,以忽视君帝为通常做法,可行动的而坚持不行动,没有病的称有病,比比皆是,相互煽动,蔚成风气,想求难进易退之名,特别失掉了尊君亲上的道义。

古文:愿将趣召之人计其程途,限以时日,使之造朝;其有衰病者,早与改命。 时召傅伯成、杨简、刘宰等皆不至,故知孝诋之。

现代文:希望将急速召用的人才按他们的路途远近计算时间,规定到来的时间,使他们到朝;其中衰老有病的人,尽早改变任命。 当时,朝廷召用傅伯成、杨简、刘宰等都没有到,故李知孝上疏诋毁他们。

古文:又奏张忠恕落职、镌秩、罢郡。

现代文:又奏张忠恕之过,革除职务,削减俸禄,免除郡事。

古文:知孝拜殿中侍御史,升侍御史。

现代文:李知孝拜殿中侍御史,升迁为侍御史。

古文:绍定元年,迁右司谏,进右谏议大夫。

现代文:绍定元年,迁右司谏,进升右谏议大夫。

古文:五年,迁工部尚书兼侍读。

现代文:绍定五年,迁升工部尚书兼侍读。

古文:越月,进兵部。

现代文:过了一个多月,进升兵部任职。

古文:明年,理宗亲政,以宝谟阁直学士出知宁国,后省驳之,令提举嵩山崇福宫。

现代文:第二年,理宗皇帝亲自治政,李知孝以宝谟阁直学士出知宁国,后省驳斥议免这个任命,诏令提举嵩山崇福宫。

古文:端平初,监察御史洪咨夔、权直舍人院吴泳交章论驳,镌秩罢祠。

现代文:端平初年,监察御史洪咨夔、权直舍人院吴泳相互交替上奏章论驳,削夺俸禄,罢去祠官。

古文:泳复封驳,继送婺州居住。

现代文:吴泳又上封事驳议,既而诏命移送婺州居住。

古文:殿中侍御史王遂且论之,再镌秩,徙瑞州。

现代文:殿中侍御史王遂又上奏议论他,再次削夺官职品级,迁徙瑞州。

古文:知孝起自名家,苟于仕进,领袖庶顽,怀谖迷国,排斥诸贤殆尽。

现代文:李知孝起自名家,投机钻营于仕途,对于皇上、大小臣僚心怀欺诈,迷惑祸害国家,排斥各种贤能的人才。

古文:时乘小舆,谒醉从官之家,侵欲敛积,不知纪极。

现代文:时常乘坐小轿,醉酒于一些小官之家,侵夺聚敛,不知守纪。

古文:绍定末,犹自乞为中丞,世指知孝及梁成大、莫泽为三凶。

现代文:至绍定末年,还自己请求为中丞。当时人们指斥李知孝与梁成大、莫泽为 三凶 。

古文:卒以贬死,天下快之。

现代文:最后因为贬逐而死,天下人都为此感到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