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百零五

古文:彭汝砺,字器资,饶州鄱阳人。

现代文:彭汝砺字器资,饶州鄱阳人。

古文:治平二年,举进士第一。

现代文: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名。

古文:历保信军推官、武安军掌书记、潭州军事推官。

现代文:历任保信军推官、武安军掌书记、潭州军事推官。

古文:王安石见其《诗义》,补国子直讲,改大理寺丞,擢太子中允,既而恶之。

现代文:王安石看到他的《诗义》,补国子直讲,改任大理寺丞,提升为太子中允,不久厌恶他。

古文:御史中丞邓绾将举为御史,召之不往;既上章,复以失举自列。

现代文:御史中丞邓绾将要提升为御史,召之不去;又上奏,再以失举自列。

古文:神宗怒,逐绾,用汝砺为监察御史里行。

现代文:神宗生气,贬逐邓绾,任用汝砺为监察御史里行。

古文:首陈十事:一正己,二任人,三守令,四理财,五养民,六振救,七兴事,八变法,九青苗,十盐事。

现代文:汝砺首先陈述十事:一是正己,二是任人,三是守令,四是理财,五是养民,六是赈救,七是兴事,八是变法,九是青苗,十是盐事。

古文:指擿利害,多人所难言者。

现代文:指出揭发利弊,多是人所难说的。

古文:又论吕嘉问市易聚敛非法,当罢;俞充谄中人王中正,至使妻拜之,不当检正中书五房事。

现代文:又论吕嘉问市易聚敛非法,应罢免;俞充谄媚宦官王中正,以至指使妻儿拜见王中正,不应检正中书五房事。

古文:神宗为罢充,诘其语所从,汝砺曰: 如此,非所以广聪明也。 卒不奉诏。

现代文:神宗为此而罢免俞充,并查究汝砺的话的根据,汝砺说: 这样,不是用来广视听的做法。 终于不奉诏命。

古文:及中正与李宪主西师,汝砺言不当以兵付中人,因及汉、唐祸乱之事。

现代文:等到王中正与李宪主管西部军队,汝砺说不应把军队付与宦官,因而言及汉、唐祸乱之事。

古文:神宗不怿,语折之。

现代文:神宗不高兴,说话打断了汝砺。

古文:汝砺拱立不动,伺间复言,神宗为改容,在廷者皆叹服。

现代文:汝砺拱手站立不动,等待机会再说,神宗为之改容,在廷的人都叹息佩服。

古文:宗室以女卖婚民间,有司奏罢之。

现代文:皇族宗室把女卖婚民间,官员奏请解除婚姻。

**古文:汝砺言: 此虽疏属,皆天家子孙,不可使闾阎之贱得以货取,愿更著婚法。 **

现代文:汝砺说: 这虽然是疏远的亲戚,都是天家子孙,不能使民间的低贱人得以货取,希望改变著婚法。

古文:元丰初,以馆阁校勘为江西转运判官,陛辞,复言: 今不患无将顺之臣,患无谏诤之臣;不患无敢为之臣,患无敢言之臣。 神宗嘉其忠荩。

现代文:元丰初年,汝砺以馆阁校勘的身份为江西转运判官,辞谢皇帝,又说 :现在不担心没有将顺之臣,担心没有谏诤之臣;不担心没有敢为之臣,担心没有敢于说话之臣。 神宗称赞他的忠诚。

古文:代还,提点京西刑狱。

现代文:更替回朝,任京西提点刑狱。

古文:元祐二年,召为起居舍人。

现代文:元二年,召用为起居舍人。

古文:时相问新旧之政,对曰: 政无彼此,一于是而已。

现代文:当时皇帝想问新旧政治,回答说: 政治没有彼比,统一于是而已。

古文:今所更大者,取士及差役法,行之而士民皆病,未见其可。 逾年,迁中书舍人,赐金紫。

现代文:现在所变化大的,是取士与差役法,实行这些制度但士人百姓都不满,不见其可行。 过了一年,升任中书舍人,赐金紫。

古文:词命雅正,有古人风。其论诗体四韵事尤力,大臣有持平者,颇相左右,一时进取者疾之,欲排去其类,未有以发。

现代文:汝砺词命雅正,大臣中有持平论的,与他的意见颇为相左,一时希图进取之士都指责他,想要排斥去掉他们这类人,但没有借口发作。

古文:会知汉阳军吴处厚得蔡确安州诗上之,傅会解释,以为怨谤。

现代文:恰逢知汉阳军吴处厚得到蔡确安州诗上呈。附会解释,认为怨恨诽谤。

古文:谏官交章请治之,又造为危言,以激怒宣仁后,欲置之法。

现代文:谏官交互上章请治罪,又制造危言,来激怒宣仁太后,打算置之法办。

古文:汝砺谓此罗织之渐也,数以白执政,不能救,遂上疏论列,不听。

现代文:汝砺说: 这是罗织罪名的开始。 多次报告执政大臣,不能挽救,于是上疏论列,没有得到同意。

古文:方居家待罪,得确谪命除目草词,曰: 我不出,谁任其责者。 即入省,封还除目,辨论愈切。

现代文:正居家待罪,得到蔡确谪命除目草词,说: 我不出来,谁来担负这一责任。 立即进入禁宫中,封还除目,议论更加恳切。

古文:谏官指汝砺为朋党,宣仁后曰: 汝砺岂党确者,亦为朝廷论事尔。 及确贬新州,又须汝砺草词,遂落职知徐州。

现代文:谏官指责汝砺为朋党,宣仁太后说 :汝砺岂是依附蔡确的人,也是替朝廷论事而已。 等到蔡确贬官新州,又需要汝砺草词,于是落职知徐州。

古文:初,汝砺在台时,论吕嘉问事,与确异趣,徙外十年,确为有力。

现代文:开始,汝砺在御史台时,议论吕嘉问之事,与蔡确意见不同,移外任十年,蔡确起了很大作用。

古文:后治嘉问它狱,以不阿执政,坐夺二官。

现代文:后来治罪吕嘉问其他狱案,因不阿附执政大臣,因被削夺二官。

古文:至是,又为确得罪,人以此益贤之。

现代文:到这时,又替蔡确获罪,人们因此更加尊敬他。

古文:加集贤殿修撰,入权兵、刑二部侍郎。

现代文:加官集贤殿修撰,入权兵、刑二部侍郎。

古文:有狱当贷,执政以特旨杀之,汝砺持不下。

现代文:有狱案应宽大,执政大臣以特旨杀之,汝砺坚持不杀。

古文:执政怒,罚其属。

现代文:执政大臣发怒,惩罚汝砺的部下。

古文:汝砺言: 制书有不便,许奏论。

现代文:汝砺说 :皇帝的制书有不便的地方,允许奏论,这是制度。

古文:汝砺属又何罪? 遂自劾请去,章四上。

现代文:部下又有什么罪? 于是自己弹劾请求去职,奏章四次上呈。

古文:诏免属罚,徙汝砺礼部,真拜吏部侍郎。

现代文:诏令免去部下的惩罚,移汝砺任职礼部,实授吏部侍郎。

古文:哲宗躬听断,修熙宁、元丰政事,人皆争献所闻,汝砺独无建白。

现代文:哲宗亲自处理政事,修撰熙宁、元丰政事,人们都争相献出所闻,汝砺惟独没有建议。

古文:或问之,答曰: 在前日则无敢言,于今则人人能言之矣。 进权吏部尚书。

现代文:有人问他,回答说: 在以前就无人敢说,在今天就人人能说话了。 进升代理吏部尚书。

古文:言者谓尝附会刘挚,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。

现代文:言官认为他曾经依附刘挚,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为成都知府。

古文:未行,章数上,又降待制、知江州。

现代文:没有去赴任,多次上奏章,又降为待制、知江州。

古文:将行,哲宗问所欲言,对曰: 陛下今所复者,其政不能无是非,其人不能无贤否。

现代文:将要发出,哲宗询问他所想说的话,汝砺应对说: 陛下现在所恢复的,其政事不能没有是非,其人不能没有贤能不肖。

**古文:政惟其是,则无不善;人惟其贤,则无不得矣。 **

现代文:政事惟其对,那么没有什么不好;人惟其贤能,那么没有什么得不到的了。

古文:至郡数月而病去。

现代文:到达江州几个月后汝砺因病去世。

古文:其遗表略云: 土地已有余,愿抚以仁;财用非不饶,愿节以礼。

现代文:他的遗表大略说: 土地已有余,希望抚以仁政;财用不是不富饶,希望节以礼仪。

古文:佞人初若可悦,而其患在后;忠言初若可恶,而其利甚博。 至于恤河北流移,察江南水旱,凡数百言。

现代文:奸佞之人开始好像令人喜欢,但其祸患在将来;忠言开始好像令人讨厌,但其利益很广博。 至于抚恤河北流散移民,视察江南水灾旱灾,共几百言。

古文:朝廷方以枢密都承旨命之而已卒,乃以告赐其家。

现代文:朝廷正任命他为枢密都承旨却已去世,就以之告赐其家。

古文:年五十四。

现代文:终年五十四岁。

古文:汝砺读书为文,志于大者,言动取舍,必合于义,与人交,必尽诚敬。

现代文:汝砺读书写文章,志向远大,言行取舍,必定符合义理,与人交往,必尽诚敬。

古文:兄无子,为立后,官之。

现代文:兄长无子,替兄立后,以之为官。

古文:少时师事桐庐倪天隐,既死,并其母妻葬之,且衣食其女。

现代文:年青时师事桐庐倪天隐,不久天隐死去,并其母亲妻子埋葬,而且供给其女儿的衣食。

古文:夬为御史,大壮劝使早去,夬以为畏友。

现代文:与他一起考中进士的宋涣死,帮助宋涣的后代,无异于像自己的儿子。所著《易义》、《诗义》、《诗文》五十卷。

古文:不幸早卒。

现代文:弟弟汝霖、汝方。

古文:孙谔,字元忠,睢阳人。

现代文:孙谔字元忠,睢阳人。

古文:父文用,以信厚称乡里,死谥慈静居士。

现代文:父亲孙文用,以信用厚道著称于乡里,死后谥慈静居士。

古文:谔少挺特不群,为张方平所器。

现代文:孙谔年轻时特立出众,被张方平所器重。

古文:登进士第,调哲信主簿,选为国子直讲。

现代文:登进士第,调任哲信县主簿,选为国子直讲。

古文:陷虞蕃狱,免。

现代文:陷于虞蕃狱案,被免职。

古文:元祐初,起为太常博士,迁丞。

现代文:元初年,起用为太学博士,升任太常寺丞。

古文:哲宗卜后,太史惑阴阳拘忌之说,谔上疏太皇太后言: 家人委巷之语,不足以定大计,愿断自圣虑。 出为利、梓路转运判官,召拜礼部员外郎、左正言。

现代文:哲宗选择后嗣,太史被阴阳拘忌之说迷惑,孙谔上疏太皇太后说: 家人僻陋的话,不足以定大计,希望由圣明的考虑决断。 出任利、梓路转运判官,召授礼部员外郎、左正言。

古文:绍圣治元祐党,谔言: 汉、唐朋党之祸,其监不远。 蹇序辰编类章疏,谔又言: 朝廷当示信,以静安天下,请如前诏书,一切勿问。 尝侍对,论星文变咎,愿修省消复,罢幸西池及寝内降除授。

现代文:绍圣年间整治元党人,孙谔说: 汉、唐朋党的祸害,其教训并不久远。 蹇序辰编次奏章奏疏,孙谔又说: 朝廷应示以信用,以静安定天下,请如以前诏书,一切不问。 曾侍对皇帝,论星宿天文变咎,希望修身省心消除,废除临幸西池及在寝宫内降旨授官。

古文:帝每患台谏乏人,谔曰: 士岂乏于世,顾陛下不知尔。 立疏可用者二十二人。

现代文:皇帝每每担心御史台谏院缺乏人才,孙谔说: 世间岂会缺乏士人,只是陛下不知道而已。 立即开列可以任用的二十二人。

古文:章惇恶其拂己,出知广德军,徙唐州,提点湖南刑狱。

现代文:章厌恶孙谔违背自己,让他出任知广德军,移知唐州,提点湖南刑狱。

古文:徽宗立,复为右司谏,首论大臣邪正、政事可废置因革者,帝称其鲠直。

现代文:徽宗即位,恢复为右司谏,首先论大臣邪佞正直、政事可以废置因革者,皇帝称赞他的鲠直。

古文:议者欲以群臣封事付外详定,谔言: 君不密则失臣,是将速忠臣之祸矣,不宜宣泄。 乃止。

现代文:议论的人打算以群臣封事付外详细论定,孙谔说: 君主不秘密就会失去臣子,这样将加速忠臣的祸患,不应宣示泄露。 于是停止。

古文:迁左司谏,俄以疾卒。

现代文:升任左司谏,不久因病去世。

古文:谔与彭汝砺以气节相尚,汝砺亡,谔语所知曰: 吾居言责,不愧器资于地下矣。 及再入谏省,不能旬月,时论惜之。

现代文:孙谔与彭汝砺以气节相尚,汝砺死亡,孙谔告诉所认识的人说: 我处于谏言的职责,将无愧器资于地下。 等到他再次进入谏院,任职历时不到一个月,时论惜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