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百二十八

古文:蓝珪、康履,初皆为康王府都监、入内东头供奉官,尝从康王使金人行营。

现代文:蓝珪、康履,起初都是康王府都监、入内东头供奉官,曾经跟从康王出使到金人军营。

古文:及开元帅府,并主管机宜文字。

现代文:等到设元帅府后,他们一起主管机宜文字。

古文:朝廷遣人趣师入援,履等请王留相州,王叱之而行。

现代文:朝廷派人催元帅府发兵救援京城,康履等请康王留在相州,康王大声呵斥他们后出发。

古文:既即位,二人俱恃恩用事,履尤妄作威福,大将如刘光世等多曲意事之。

现代文:康王即位后,蓝珪、康履依仗受恩宠而弄权,康履更是作威作福,大将如刘光世等多屈己迎合他。

古文:帝知之,诏内侍不许与统兵官相见,违者停官编隶。

现代文:高宗知道后,下诏内侍不许与统兵官相见,违犯者罢官,编入隶籍。

古文:履终无所忌惮,与内侍曾择凌忽诸将,或踞坐洗足,立诸将于左右,声喏甚至马前,故疾之者众。

现代文:康履始终无所忌惮,与内侍曾择凌辱和怠慢众将,或者骄横地坐着让众将给洗脚,或者让众将站在左右两旁,在军前喝斥他们,因此,恨他的人很多。

古文:俄迁内侍省押班、金州观察使。

现代文:不久康履升为内侍省押班、金州观察使。

古文:帝在扬州,金兵卒至,帝驰马出门,百官不戒备,从行者惟履等五六人。

现代文:皇上在扬州,金兵突然到来,皇上骑马出城门,百官没有准备,跟随的只有康履等五六人。

古文:自是履等益自衒,愈有轻外朝心。

现代文:从此康履等更是自认为有保驾之功,愈来愈有轻视朝官的意图。

古文:及幸浙,道吴江,其党竞以射鸭为乐。

现代文:皇上到浙东,经过吴江,康履及其党羽竞相以射鸭取乐。

古文:比至杭州,江下观潮,中官供帐,赫然遮道。

现代文:到杭州后,又去钱塘江观看海潮,宦官的帐篷,公然安置在路上。

古文:统制苗傅等切齿曰: 此辈使天子至此,犹敢尔邪? 傅幕客王世修亦疾中官恣横,以告武功大夫刘正彦,正彦曰: 会当共除之。 王渊跻枢筦,正彦以为由宦者所荐,愈不平,谋遂决。

现代文:统制苗傅等咬牙切齿地说 :这些人使皇上落到如此地步,还敢胡作非为? 苗傅的幕僚王世修也痛恨宦官恣意骄横,就把这事告诉武功大夫刘正彦,刘正彦说 :我们正该一起除掉他们。 王渊升为枢密使,刘正彦认为是宦官推荐的,更不满,就决定谋反。

古文:伏兵斩渊,遣兵围履家,分捕中官,凡无须者皆杀之。

现代文:刘正彦等设伏兵杀了王渊,派兵包围康履家,分别捕杀宦官,凡没长胡须的人都杀掉。

古文:履驰入白帝,傅等至,厉声曰: 陛下信任中官,凡中官所主者皆得美官。

现代文:康履奔到宫中禀告皇上,苗傅等赶到,厉声说: 陛下信任宦官,凡是宦官推举的人都得到美官。

古文:王渊遇贼不战,交康履得枢密。

现代文:王渊遇敌不战,与康履交结而任枢密使。

古文:中官在外者已诛,更乞康履、蓝珪、曾择等诛之,以谢三军。 帝不忍,除傅等官以安之。

现代文:宦官在宫外的都已被杀,请杀康履、蓝珪、曾择等,以谢三军。 皇上不忍心,就提升苗傅等的官职来安抚他们。

古文:傅等曰: 欲迁官,第须控两匹马与内侍,何必至此! 帝问百官: 策安出? 主管浙西机宜文字时希孟曰: 中官之为患,至此极矣。

现代文:苗傅等说: 想升官,只需控制两匹马和内侍,何必至此! 皇上问百官怎么办?主管浙西机宜文字时希孟说 :宦官为患已极,不除掉他们,天下的祸患就会不止。

古文:不除之,天下之患未已。 军器监叶宗谔言: 陛下何惜一康履,不以慰三军? 帝不得已,遣人执履至,履望帝呼曰: 大家何独杀臣? 遂以付傅,即腰斩之。

现代文:军器监叶宗谔说 :陛下为什么吝惜一个康履,不杀他以慰抚三军? 皇上不得已,派人抓来康履,康履望着皇上大呼 :陛下为什么只杀我? 皇上就把康履交给苗傅,苗傅立即砍下他的头。

古文:枭其首。帝幸睿圣宫,傅等留内侍十五人奉左右。

现代文:皇上到睿圣宫,苗傅等留下内侍十五人侍奉皇上。

古文:寻捕珪、择等,皆编置远州;择,昭州,行一程,追还斩之。

现代文:不久又逮捕蓝珪、曾择等,都被编置到远地;曾择被编置到昭州,走了一程,被追回后斩杀。

古文:傅等诛,赠履官,谥荣节,召珪等还。

现代文:苗傅等被杀后,皇上赠给康履官职,谥号 荣节 ,召蓝珪等回京。

古文:中书舍人季陵言: 中官复召,其党与相贺,气焰益张,中外切齿。 不报。

现代文:中书舍人季陵说 :宦官被重新召回,他们的党羽互相庆贺,气焰更嚣张,朝内外都痛恨。

古文:珪至,自武功大夫擢内侍省押班。

现代文:皇上没答复。蓝珪回朝后,由武功大夫升为内侍省押班。

古文:慈宁宫建,命提点事务,寻升内侍省都知。

现代文:建慈宁宫,皇上命令他为提点事务,不久升为内侍省都知。

古文:及迎太后,命充都大主管。

现代文:迎太后时,皇上任命他为都大主管。

古文:太后既还宫,珪奏应干补授恩,乞听慈宁宫施行。

现代文:太后还宫后,蓝珪上奏应推恩,请求在慈宁宫施行。

古文:从之。

现代文:皇上允许。

古文:珪初与履同进,而骄横不及履,故幸以寿终。

现代文:蓝珪开始和康履一起进升,但不如康履骄横,所以有幸寿终。

古文:有安石者,与同姓,为内侍省副都知,至景福殿使、湖州观察使。

现代文:有个名叫安石的人,与蓝珪同姓,任内侍省副都知,官至景福殿使、湖州观察使。

古文:卒,赠保宁军节度使,谥良恪。

现代文:去世后赠官为保宁军节度使,谥号 良恪 。

古文:渡江后,中官赠谥自安石始。

现代文:宋南渡后,宦官赠谥号是从蓝安石开始的。

古文:又有与履同姓者名谞,为内侍省押班,亦亲幸用事,与知阁门事蓝公佐善,每邀公佐至其直舍,必纵饮大醉,薄莫乃归,尝漏泄禁中语。

现代文:又有与康履同姓,名叫的人,任内侍省押班,也因受宠专权,同知门事蓝公佐友好,常邀蓝公佐到他值班的处所,定要狂饮大醉,傍晚才回来,曾泄漏宫廷秘密。

古文:中书舍人高文虎请改为安置,台谏复言其奸诡,乞自今不以赦移,虽特旨亦许执奏,帝用其言,德谦遂坐废斥以死。

现代文:刘光远被弹劾,康与内侍陈永锡接受他的贿赂,极力营救他。言官弹劾他们,皇上下诏让陈永锡去管祠观,康送交吏部处理。后来康官至均州观察使。去世后赠为保信军节度使,谥号 忠定 。

古文:关礼,高宗朝宦者。

现代文:关礼是高宗朝的宦官。

古文:淳熙末,积官至亲卫大夫、保信军承宣使。

现代文:淳熙末年,官至亲卫大夫、保信军承宣使。

古文:孝宗颇亲信之,后命提举重华宫。

现代文:孝宗十分倚重他,后来任命他为提举重华宫。

古文:孝宗崩,光宗疾,不能执丧,枢密赵汝愚等请建储以安人心,光宗御批又有 念欲退闲 语,丞相留正惧,纳禄去,人心愈摇。

现代文:孝宗去世,光宗有病不能主持丧礼,枢密赵汝愚等请求立太子以安定人心,光宗御批又有 想要退位 的话,丞相留正恐惧,辞官,人心更不稳定。

古文:汝愚遣戚里韩侂胄因内侍张宗尹以禅位之议奏,太皇太后曰: 此岂可易言! 明日,汝愚再遣侂胄附宗尹以奏,未获命而侂胄退,与礼遇,礼知其意,问之,侂胄不以告。

现代文:赵汝愚派皇亲韩胄借助内侍张宗尹把让光宗禅位的建议上奏,太皇太后说: 这话怎能轻易就说! 第二天,赵汝愚又派韩胄和张宗尹一起上奏,没得到什么诏旨,韩胄就退了回来,同关礼相遇,关礼知道他的意图,就问他,韩胄不告诉关礼。

古文:礼指天自誓不言,侂胄遂白其事,礼即入宫,泣告太后以时事可忧之状,且曰: 留丞相已去,所恃者赵知院耳。

现代文:关礼指天发誓说他不外传,韩胄就把这事告诉他,关礼立即入宫,哭着把时事令人忧虑的情形禀告了太后,并说: 留丞相已走,所依赖的就是赵知院。

古文:今欲定大计而无太皇太后之命,亦将去矣。 太后惊曰: 知院,同姓也,事体与他人异。 礼曰: 知院未去,恃有太后耳。

现代文:现在想立太子而无太皇太后的诏命,他也将离开了。 太后吃惊地说: 知院,是宗室同姓,他和别人不一样。 关礼说: 知院没离开,是因为有太后在。

古文:今有请不许,计无所出,亦惟有去而已。

现代文:现在他有请求而太后不许,没别的办法,他也只有离开了。

古文:知院去,天下将若何? 太后悟,遂命礼传旨侂胄以谕汝愚,约明日太后垂帘上其事。

现代文:知院离开,天下将怎么办? 太后醒悟,就命令关礼传旨给韩胄让他告诉赵汝愚,约定明天太后垂帘听政,让他上奏这件事。

古文:又明日,嘉王入行禫祭,汝愚即帘前进呈御批,太后遂命王即皇帝位。

现代文:又过了一天,嘉王入宫举行除去丧服的祭礼,赵汝愚向太后进呈光宗的御批,太后就诏命嘉王即皇帝位。

古文:寻除礼入内内侍省都知,又差兼重华、慈福宫承受,充提举皇城司,迁中侍大夫。

现代文:不久,关礼被任命为入内内侍省都知,又派他兼任重华、慈福宫承受,提举皇城司,升为中侍大夫。

古文:礼不以功自居,乞致仕,不许;乞免推恩,又不许。

现代文:关礼不以功自居,请求辞官,皇上不许;他又请求免去推恩,皇上又不允许。

古文:南渡后,内侍可称者惟邵成章与礼云。

现代文:宋南渡后,内侍中可以赞扬的只有邵成章和关礼。

古文:董宋臣,理宗朝宦者。

现代文:董宋臣,是理宗朝宦官。

古文:淳祐中,以睿思殿祗候特转横行官。

现代文:淳中,他由睿思殿祗候特转为横行官。

古文:宝祐三年,兼干办佑圣观。

现代文:宝三年,兼任干办佑圣观。

古文:侍御史洪天锡劾之,不报,天锡坐左迁大理少卿。

现代文:侍御史洪天锡弹劾他,皇上没做答复,洪天锡获罪,降为大理少卿。

古文:开庆初,大元兵驻江上,京师大震。

现代文:开庆初年,大元兵驻屯江上,京城恐慌。

古文:宋臣赞帝迁幸宁海军,签判文天祥上疏乞诛宋臣,又不报。

现代文:董宋臣赞成皇上迁到宁海军,签判文天祥上疏请求杀董宋臣,皇上又没答复。

古文:景定四年,自保康军承宣使除入内内侍省押班,寻兼主管太庙、往来国信所,同提点内军器库、翰林院、编修敕令所、都大提举诸司,提点显应观,主管景献太子府事。

现代文:景定四年,董宋臣由保康军承宣使升为入内内侍省押班,不久又兼任主管太庙、往来国信所,同提点内军器库、翰林院、编修敕令所、都大提举诸司,提点显应观,主管景献太子府事。

古文:会天祥以著作佐郎兼献景府教授,义不与宋臣联事,上书求去,天祥出知瑞州。

现代文:恰好文天祥以著作佐郎的身份兼景献府教授,讲求大义不与董宋臣共事,上书请求离开,文天祥就出京任瑞州知州。

古文:言者论宋臣不置,帝曲为谕解庇之。

现代文:言者论奏不该用董宋臣,皇上曲意替他解脱,庇护他。

古文:秘书少监汤汉上封事,亦言: 宋臣十余年来声焰薰灼,其力能去台谏、排大臣,至结凶渠以致大祸。

现代文:秘书少监汤汉上疏,也说 :董宋臣十余年来气焰嚣张,他的权势能去除台谏,排挤大臣,甚至勾结敌人招致大祸。

古文:中外惶惑切齿,而陛下方为之辨明,大臣方为之和解,此过计也。

现代文:中外人士惶恐且怨恨,而陛下还替他申辩,大臣还替他排解,这是不对的。

古文:愿收还押班等除命,不胜宗社之幸。 疏入,帝亦不之省。

现代文:希望陛下收回对他押班等的任命,这才是社稷的大幸事。 这封上疏献上,皇上也不去考察董宋臣的作为。

古文:六月,命主管御前马院及酒库。

现代文:六月,任命董宋臣主管御前马院及酒库。

古文:既卒,帝犹命特转节度使,其见宠爱如此。

现代文:董宋臣去世后,皇上还下令特转他为节度使,足见皇上对他的宠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