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百零七

古文:曾怘,字仲常,中书舍人巩之孙。

现代文:曾怘心字仲常,是中书舍人曾巩的孙子。

古文:补太学内舍生,以父任郊社斋郎,累官司农丞、通判温州,须次于越。

现代文:曾怘心补太学内舍生,因父亲任郊社斋郎,累官司农丞、通判温州,停留在越州。

古文:建炎三年,金人陷越,以琶八为帅,约诘旦城中文武官并诣府,有不至及藏匿、不觉察者,皆死。

现代文:建炎三年,金人攻陷越州,以琶八为主帅,约定早晨城中文武官员一起到州府,有不到及藏匿、不告发的人,都处死。

古文:怘独不往,为邻人纠察逮捕,见琶八,辞气不屈。

现代文:曾怘心惟独没有前往,被邻人纠察逮捕,见到琶八,言辞气度不折节。

古文:且言: 国家何负汝,乃叛盟欺天,恣为不道。

现代文:而且说 :国家有什么负你的,而你叛盟欺天,恣肆为大逆不道。

古文:我宋世臣也,恨无尺寸柄以死国,安能贪生事尔狗奴邪? 时金人帐中执兵者皆愕眙相视,琶八曰: 且令出。 左右尽驱其家属四十口同日杀之越南门外,越人作窖瘗其尸。

现代文:我是宋代世臣,恨无尺寸权柄以死报国,怎么能贪生怕死事奉你这个狗奴呢? 当时金人营帐中执掌兵权的人都陡然一惊,瞪着眼互相看着,琶八说: 暂且令他出去。 左右之人把他的家属四十人全部驱赶到越州城南门外,在同一天杀掉,越州百姓挖地窖埋葬了他们的尸体。

古文:金人去,怘弟朝散郎时知杭州余杭县事,制大棺敛其骨,葬之天柱山。

现代文:金人离开越州,曾怘心的弟弟朝散郎曾旦心当时知杭州余杭县事,制作大棺殓葬他们的尸骨,埋葬在天柱山。

古文:事闻,予三资恩泽,官其弟怤、子崈、兄子,皆将仕郎。

现代文:事情被朝廷知道后,赐予三资恩泽,使其弟曾付心、儿子曾宗山、兄长的儿子曾艶为官,都任将仕郎。

古文:方遇难时,崇甫四岁,与乳母张皆死。

现代文:曾怘心刚遇难时,曾宗山才四岁,与乳母张氏都昏死过去。

古文:夜值小雨,张得苏,顾见崇亦苏,尚吮其乳,郡卒陈海匿崇以归。

现代文:晚上逢下小雨,张氏得以苏醒,回头看见曾宗山也苏醒了,还在吮吸她的乳头,本郡兵士陈海把曾宗山隐藏起来回到故乡。

古文:既开城门,可与不屈见杀。

现代文:曾宗山后来当官到知南安军。

古文:可与兄可求建炎中言于朝,官可与之子五人,而忠辅不与,士论惜之。李彦仙,字少严,初名孝忠,宁州彭原人,徙巩州。

现代文:曾怘心从弟曾悟。李彦仙字少严,初名孝忠,宁州彭原人,迁到巩州。

古文:有大志,所交皆豪侠士。

现代文:心有大志,所结交的都是豪侠之士。

古文:闲骑射。

现代文:闲时骑马射箭。

古文:家极边,每出必阴察山川形势,或瞷敌人纵牧,取其善马以归。

现代文:他家住在近边地的地方,每次出来必定暗地观察山川形势,或者窥视敌人放牧,抢取敌人的好马回去。

古文:尝为种师中部曲,入云中,获首级,补校尉。

现代文:他曾经为种师中的部曲,进入云中郡,斩获敌人首级,补为校尉。

古文:靖康元年,金人犯境,郡县募兵勤王,遂率士应募,补承节郎。

现代文:靖康元年,金人进犯边境,郡县召募军队起兵救护朝廷,彦仙于是率领士兵应募,补承节郎。

古文:李纲宣抚两河,上书言纲不知兵,恐误国。

现代文:李纲宣抚两河,彦仙上书说李纲不懂得用兵,恐怕误国。

古文:书闻,下有司追捕,乃亡去,易名彦仙。

现代文:奏书传到朝廷,下令官吏追捕彦仙,于是彦仙逃走,改名彦仙。

古文:以效用从河东军,谍金人还,复补校尉。

现代文:以效用的身份随从河东部队,谍报金人北还,又补校尉。

古文:河东陷,彦仙拔归,道出陕,以兵事见守臣李弥大,弥大与语,壮之,留为裨将,戍淆、渑间。

现代文:河东陷落,彦仙急速返回,道出陕西,以兵事拜见守臣李弥大,李弥大与他谈话,认为他雄壮,留他担任副将,戍守、渑二州之间。

古文:金人再犯汴,永兴帅范致虚合西兵入援,彦仙遮说曰: 淆、渑道隘难以众进,不若分兵而前,留其半于陕,可为后图。 致虚怒其沮众,罢遣之。

现代文:金人再次进犯汴京,永兴军主帅范致虚会合西兵入援,彦仙阻止他说 :渑道路险隘难以大规模进兵,不如分兵前进,留一半军队在陕西,可以作为以后的图谋。 范致虚对他沮丧众人感到愤怒,罢免了他的官职并遣走。

古文:师至千秋镇,果败,官吏皆遁。

现代文:军队到千秋镇,果然失败,官吏都逃遁。

古文:时彦仙为石壕尉,坚守三觜,民争依之。

现代文:当时彦仙任石壕县尉,坚守三觜,百姓争相依附于他。

古文:下令曰: 尉异县人,非如汝室墓于是。今尉为汝守,若不悉力,金人将尸汝于市。 众皆奋。

现代文:他下令说 :县尉与本县人不同,不像你们家室、祖坟都在这里,今天县尉替你们守卫,如果不尽力,那么金人将会在街市上把你们的尸体示众。 大家都奋勇争先。

古文:金人攻三觜,彦仙战佯北,金人追之,伏发,掩杀千计,分兵四出,下五十余壁。

现代文:金人攻打三觜,彦仙假装战败,金人追击,彦仙埋伏出击,掩杀金人数以千计,分兵四面出击,攻下五十多座营垒。

古文:初,金人得陕,用降者守之,使招集散亡,彦仙阴遣士厕其间,金人不觉。

现代文:开始,金人得到陕州,任用投降的人守卫,使他召集流亡,彦仙暗地派士兵置身其间,金人没有觉察。

古文:乃引兵攻其南郭,夜潜师薄东北隅,所纳士内应,噪而入,复陕州。

现代文:于是引兵攻打金人的南外城,晚上军队暗中迫近东北角,金人招纳的士兵做内应,喧哗而进,收复陕州。

古文:乘胜渡河,列栅中条诸山,旁郡邑皆响附,分遣邵云等下绛、解诸邑。

现代文:彦仙乘胜渡过黄河,在中条诸山列栏栅,近旁的郡县都响应附和,分派邵云等人攻下绛、解等县。

古文:吏行文书,请州印章,彦仙曰: 吾以尉守此,第用吾印。 事闻,上谓辅臣曰: 近知彦仙与金人战,再三获捷,朕喜而不寐。 即命知陕州兼安抚使,迁武节郎、阁门宣赞舍人。

现代文:官吏传布文书,请求州印章,彦仙说 :我以县尉的身份守卫这里,只使用我的印章。 事情传到朝廷,皇帝对辅佐大臣说: 近来得知彦仙与金人交战,多次取得胜利,我高兴得睡不着觉。 马上命令彦仙为知陕州兼安抚使,升任武节郎、门宣赞舍人。

古文:彦仙搜军实,增陴浚湟,益为战守备,尽取家属以来,曰: 吾以家徇国,与城俱存亡。 闻者感服。

现代文:彦仙搜集军用器械,增筑城墙,疏浚低洼积水的地方,愈加做战守的准备,他把家属全部接来,说: 我以家殉国,与城共存亡。 听说的人感动佩服。

古文:邵兴在神稷山,以其众来,愿受节制。

现代文:邵兴在神稷山,率其部众来归附,愿意受彦仙的指挥约束。

古文:彦仙辟兴统领河北忠义军马,屯三门,后赖其力复虢州。

现代文:彦仙征召邵兴统领河北忠义军马,屯扎在三门,后来依靠他的力量收复虢州。

古文:金将乌鲁撒拔再攻陕,彦仙极力御之,金人技穷而去。

现代文:金国将领乌鲁撒拔再次进攻陕州,彦仙极力抵御,金人黔驴技穷而离去。

古文:三年,娄宿悉兵自蒲、解大入,彦仙伏兵中条山击之,金兵大溃,娄宿仅以身免。

现代文:建炎三年,娄宿尽其所有军队从蒲、解二地大举进入,彦仙在中条山伏兵阻击,金兵大败溃散,娄宿仅以身免。

古文:授右武大夫、宁州观察使兼同、虢州制置。

现代文:彦仙被授予右武大夫、宁州观察使兼同、虢州制置。

古文:彦仙度金人必并力来攻,即遣人诣宣抚使张浚求三千骑,俟金人攻陕,即空城度河北趋晋、绛、并、汾,捣其心腹,金人必自救,乃繇岚、石西渡河,道鄜、延以归。

现代文:彦仙估计金人必定合力来进攻,便派人前往宣抚使张浚请求三千骑兵,待金人进攻陕州,立即空城渡过黄河北趋晋、绛、并、汾等地,捣毁金人的心腹之地,金人必定自救,而我就由岚、石二县西渡黄河,经过、延州返回。

古文:浚贻书劝彦仙空城清野,据险保聚,俟隙而动。

现代文:张浚写信劝彦仙空城清野,据险保聚,待空隙而行动。

古文:彦仙不从。

现代文:彦仙不同意。

古文:娄宿率叛将折可求众号十万来攻,分其军为十,以正月旦为始,日轮一军攻城,聚十军并攻,期以三旬必拔。

现代文:娄宿率领叛将折可求所部号称十万人来攻打陕州,把军队分成十部分,以正月早晨作为开始,每天轮流一军攻打州城,然后聚集十军合力进攻,期望用三十天时间一定攻克。

古文:彦仙意气如平常,登谯门,大作技乐,潜使人缒而出,焚其攻具,金人愕而却。

现代文:彦仙意态像平常一样,登上望楼,大肆作技宴乐,暗中使人系绳而出,焚烧金人攻城的器具,金人惊愕而退却。

古文:食尽,煮豆以啖其下,而取汁自饮。

现代文:粮食尽,彦仙煮豆来给部下吃,而取豆汁自饮。

古文:至是亦尽,告急于浚,浚间道以金币使犒其军,檄都统制曲端泾原兵来援。

现代文:到这时豆子也吃完,彦仙向张浚告急,张浚派人从偏僻的小路拿着金币犒劳守城的军队,檄令都统制曲端率泾原兵来支援。

古文:端素疾彦仙出己上,无出兵意。

现代文:曲端素来嫉妒彦仙出己之上,没有出兵的意思。

古文:浚幕官谢升言于浚曰: 金旦暮下陕,则全据大河,且窥蜀矣。 浚乃出师至长安。

现代文:张浚的幕僚官谢升对张浚说 :金人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攻下陕州,就全部据有大河,而且窥视巴蜀了。 张浚于是出师到长安。

古文:道阻不得进,裨将邵隆、吕圆登、杨伯孙自外来援,间关伤仆,仅有至者。

现代文:因道路阻碍不能前进,副将邵隆、吕圆登、杨伯孙从外面来援助,历尽道路艰险伤亡严重,仅仅有人到达而已。

古文:彦仙日与金人战,将士未尝解甲。

现代文:彦仙每天与金人战斗,将士们未曾解甲。

古文:娄宿雅奇彦仙才,尝啖以河南兵马元帅,彦仙斩其使。

现代文:娄宿很惊奇彦仙的才能,曾经用河南兵马元帅的官职引诱他,彦仙斩杀了金人使者。

古文:至是使人呼曰: 即降,畀前秩。 彦仙曰: 吾宁为宋鬼,安用汝富贵为! 命强弩一发毙之。

现代文:到这时娄宿使人呼喊说: 马上投降,给予以前许下的官秩。 彦仙说 :我宁可做宋朝的鬼,也不需要你的富贵! 命令发强弩一发击毙喊话的金人。

古文:设钩索,日钩取金人,舂斮城上。

现代文:彦仙设置钩索,每天钩取金人,撞击斩杀在城楼上。

古文:杀伤相当,守陴者伤夷日尽,金益兵急攻,城陷,彦仙率众巷战,矢集身如猬,左臂中刃不断,战愈力。

现代文:双方杀伤相当,守卫矮墙的人伤亡日尽;而金人增兵加紧攻城,州城陷落,彦仙率领大家展开巷战,箭头像刺猬一样集中在他身上,左手臂多次被刀砍伤,但战斗愈加努力。

古文:金人惜其才,以重赏募人生致之,彦仙易敝衣走渡河,曰: 吾不甘以身受敌人之刃。 既而闻金人纵兵屠掠,曰: 金人所以甘心此城,以我坚守不下故也,我何面目复生乎? 遂投河死,年三十六。

现代文:金人爱惜他的才能,重赏招募人生擒他,彦仙换上破旧的衣服逃走渡过黄河,说: 我不甘心用身体承受敌人的刀刃。 不久之后听说金人放纵士兵屠杀抢掠,说: 金人之所以纵杀于此城,是因为我坚守而攻不下的缘故,我有什么面目还生活在这个世上呢? 于是投黄河而死,终年三十六岁。

古文:金人害其家,惟弟夔、子毅得免。

现代文:金人杀害了他的全家,只有弟弟李夔、儿子李毅得以幸免。

古文:浚承制赠彦仙彰武军节度使,建庙商州,号忠烈。

现代文:张浚接受皇帝的诏命赠彦仙为彰武军节度使,在商州建立祀庙,号忠烈。

古文:官其子,给宅一区,田五顷。

现代文:以他的儿子为官,给予住宅一处,田土五百亩。

古文:绍兴九年,宣抚使周聿请即陕州立庙,名义烈。

现代文:绍兴九年,宣抚使周聿请求朝廷在陕州立庙,取名 义烈 。

古文:后以商、陕与金人,徙其庙阆州。

现代文:后把商、陕州给金人,把庙迁到阆州。

古文:乾道八年,易谥忠威。

现代文:乾道八年,易谥号 忠威 。

古文:彦仙颀而长面,严厉不可犯,以信义治陕,犯令者虽贵不贷。

现代文:彦仙身材高大而且脸长,严厉不可进犯。他以信义治理陕州,违犯命令者即使贵要也严惩不贷。

古文:与其下同甘苦,故士乐为用。

现代文:与部下同甘共苦,所以士兵乐意为其所用。

古文:有筹略,善应变。

现代文:他具有运筹谋略,善于应变。

古文:尝略地至青涧,猝遇金人,众愕眙,彦仙依山植疑帜,徐据柳林,解甲自如。

现代文:曾经强取土地到青涧一带,突然遇见金人,众人都陡然一惊,彦仙依傍山势树立疑兵旗帜,慢慢地占据柳林,解甲自如。

古文:金人疑有伏,引去,彦仙追袭于隘,躏死相枕。

现代文:金人怀疑有埋伏,引兵而去,彦仙追袭金人于险要之处,金人践踏伤害纵横相枕。

古文:关以东皆下,陕独存,金人必欲下陕,然后并力西向。

现代文:关东都被金人攻下,惟独陕州保全,金人决心打算攻下陕州,然后合力向西进攻。

古文:彦仙以孤城扼其冲再逾年,大小二百战,金人不得西。

现代文:彦仙以孤城控扼要冲之处又一年多,大大小小战斗二百次,金人不能西进。

古文:城陷,金人声言求善射者贵之,炎不应,力战死。

现代文:到州城陷落,百姓没有二心,即使是妇女也登上屋顶用瓦投掷金人,哭李观察之声不绝。金人愤怒,毁城市杀居民,整个陕州于是陷没。

古文:赵立,徐州张益村人。以敢勇隶兵籍。

现代文:副将邵云、吕圆登、宋炎、贾何、阎平、赵成都死去,均被赠以官职录用他们的家人。赵立,徐州张益村人。以果敢英勇附属军籍。

古文:靖康初,金人大入,盗贼群起,立数有战功,为武卫都虞候。

现代文:靖康初,金人大举侵入,盗贼群起,赵立多次立有战功,被任为武卫都虞候。

古文:建炎三年,金人攻徐,王复拒守,命立督战,中六矢,战益厉。

现代文:建炎三年,金人进攻徐州,王复拒守,命令赵立督战,赵立身中五箭,战斗更加勇敢。

古文:复壮其勇,酌卮酒挥涕劳之。

现代文:王复认为他勇气雄壮,用卮杯斟酒挥涕犒劳他。

古文:城陷,复与其家皆死,独子佾先去。

现代文:州城陷落,王复与他的家人都死,只有儿子王佾早先离开。

古文:州教授郑褒亦骂敌而死。

现代文:徐州教授郑褒也痛骂敌人而死,州城开始被攻破时,赵立展开巷战,夺门而出。

古文:城始破,立巷战,夺门以出,金人击之死,夜半得微雨而苏,乃杀守者,入城求复尸,恸哭手瘗之。

现代文:金人把他击昏,夜半时得细雨而苏醒,于是杀死看守,进城寻找王复的尸体,恸哭哀痛亲手把王复埋葬。

古文:阴结乡民为收复计。

现代文:暗地组织乡民做收复州城的计划。

古文:金人北还,立率残兵邀击,断其归路,夺舟船金帛以千计,军声复振。

现代文:金人北归,赵立率领残兵截击金人,切断金人的归路,夺取船只黄金布帛数以千计,再振军声。

古文:乃尽结乡民为兵,遂复徐州。

现代文:于是组织乡民全部为兵,终于收复徐州。

古文:诏授忠翊郎、权知州事。

现代文:朝廷下诏授予赵立忠翊郎、权知徐州事。

古文:立奏为复立庙,每遇岁时及出师,必帅众泣祷曰: 公为朝廷死,必能阴祐其遗民也。 齐人闻之归心焉。

现代文:赵立奏请替王复建立祀庙,每遇到过年以及出师,必定率领大家哭泣祈祷说: 您为朝廷而死,一定能够暗中保佑它的遗民。 齐地的人民听说后心悦诚服而归附于他。

古文: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,立介居其间,威名流闻。

现代文:当时山东各州郡广大地区成为盗贼出没的地方,赵立介居其间,威名流传。

古文:累迁右武大夫、忠州刺史。

现代文:累迁官右武大夫、忠州刺史。

古文: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,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,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。

现代文:适逢金国左将军昌加紧围困楚州,通守贾敦诗打算以城投降,宣抚使杜充命令赵立率领所部军队前往赴援。

古文:且战且行,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。

现代文:赵立一边战斗一边前进,连胜七战然后才到达楚州。

古文:两颊中流矢,不能言,以手指麾,既入城休士,而后拔镞。

现代文:赵立两颊被流矢射中,不能讲话,用手指挥,不久入城休整士兵,然后才拔掉箭头。

古文:诏以立守楚州。

现代文:下诏以赵立守楚州。

古文:明年正月,金人攻城,立命撤废屋,城下然火池,壮士持长矛以待。

现代文:第二年正月,金人攻打楚州城,赵立命令撤回废弃的房子,在城下点燃火池,壮士手持长矛严阵以待。

古文:金人登城,钩取投火中。

现代文:金人登上城楼,钩取金人投入火中。

古文:金人选死士突入,又搏杀之,乃稍引退。

现代文:金人挑选敢死队突入,又捕捉杀掉,金人才稍稍引退。

古文:五月,兀术北归,筑高台六合,以辎重假道于楚,立斩其使。

现代文:五月,兀北归,在六合修筑高台,以辎重器物借道于楚州,赵立斩杀金人使臣。

古文:兀术怒,乃设南北两屯,绝楚饷道,立引兵出战,大破之。

现代文:兀愤怒,于是设立南北两屯,断绝楚州兵饷来路,赵立领兵出战,大破兀。

古文:会朝廷分镇,以立为徐州观察使、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知楚州。

现代文:恰逢朝廷分镇,以赵立为徐州观察使、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知楚州。

古文:立一日拥六骑出城,呼曰: 我镇抚也,可来接战。 有两骑将袭其背,立奋二矛刺之,俱堕地,夺两马而还。

现代文:赵立一天拥着六匹马出城,大喊说: 我是镇抚使,可以来接战。 有两个骑兵将要偷袭他的背部,赵立奋起二矛刺杀,两人都掉到地上,赵立夺取两匹马而归。

古文:众数十追其后,立瞋目大呼,人马皆辟易。

现代文:金兵几十人在他后面追赶,赵立瞪圆眼睛大喊,人马都惊退。

古文:明日,金人列三队邀战,立为三阵应之,金人以铁骑数百横分其阵而围之,立奋身突围,持挺左右大呼,金人落马者不知数。

现代文:第二天,金人排列成三队邀战,赵立以三阵应付,金人用几百铁骑兵横地分割其阵式而包围宋兵,赵立奋身突围,拿着棍棒左右大叫,金人落马者不知其数。

古文:承、楚间有樊梁、新开、白马三湖,贼张敌万窟穴其间,立绝不与通,故楚粮道愈梗。

现代文:承州、楚州之间有樊梁、新开、白马三湖,盗贼张敌万在其间聚集人马,赵立决不与他来往,因此粮道更加阻塞。

古文:始受围,菽麦野生,泽有凫茨可采,后皆尽,至屑榆皮食之。

现代文:开始被围困时,豆麦野生,湖泽地有野鸭、蒺藜可以采食,后来都光了,以致把榆树皮研成碎末吃。

古文:承州既陷,楚势益孤,立遣人诣朝廷告急。

现代文:承州已经陷落,楚州形势更加孤危,赵立派人前往朝廷告急。

古文: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,俊不肯行。

现代文: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打算派遣张俊去救援,张俊不肯去。

古文:鼎曰: 江东新造,全藉两淮,失楚则大事去矣。

现代文:赵鼎说 :江东刚刚建立,全凭藉两淮,失去楚州则大事去了。

古文:若俊惮行,臣愿与之偕往。 俊复力辞,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。

现代文:如果张俊害怕去,我愿意与他一起前往。 张俊又极力推辞,于是命令刘光世督视淮南各镇援救楚州。

古文:东海李彦先首以兵至淮河,扼不得进;高邮薛庆至扬州,转战被执死;光世将王德至承州,下不用命;扬州郭仲威按兵天长,阴怀顾望;独海陵岳飞仅能为援,而众寡不敌。

现代文:东海李彦光最先率兵到达淮河,被金人扼制不得前进;高邮薛庆到达扬州,转战被金人捉住而死;刘光世部将王德到达承州,部下不听命令;扬州郭仲威在天长按兵不动,暗怀观望之心;只有海陵岳飞仅仅能够为援,然而寡不敌众。

古文:高宗览立奏,叹曰: 立坚守孤城,虽古名将无以逾之。 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,光世讫不行。

现代文:高宗看了赵立的奏章,叹气说: 赵立坚守孤城,即使是古代名将也不能超过他。 赵立五次写信急趋刘光世合兵,刘光世竟不行动。

古文:金知外救绝,围益急。

现代文:金国知道楚州外援断绝,更加加紧围攻。

古文:九月,攻东城,立募壮士焚其梯,火辄反向,立叹曰: 岂天未助顺乎。 一旦风转,焚一梯,立喜,登磴道以观,飞炮中其首,左右驰救之,立曰: 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。 言讫而绝,年三十有七。

现代文:九月,攻打东城,赵立招募壮士焚烧金人的云梯,火势立即反向,赵立叹说: 难道是上天不助顺风吗? 有一天风转向,焚烧了一架梯子,赵立很高兴,登上石级来观战,飞炮击中他的脑壳,左右之人急忙救他,赵立说 :我终不能为国家消灭贼人了。 讲完话而气绝,年三十七岁。

古文:众巷哭。

现代文:众人在里巷里相聚号哭。

古文:以参谋官程括摄镇抚使以守。

现代文:以参谋官程括摄镇抚使守城。

古文:金人疑立诈死,不敢动。

现代文:金人怀疑赵立假装死,不敢轻动。

古文:越旬余,城始陷。

现代文:过了十多天,州城才陷落。

古文:初,朝廷闻楚乏食,与粟万斛,命两浙转运李承造自海道先致三千斛,未发而楚失守矣。

现代文:起初,朝廷听说楚州缺乏食物,给予万石粟米,命令两浙转运使李承造从海路先送达三千石,没有发运而楚州失守了。

古文:立家先残于徐,以单骑入楚。

现代文:赵立家先是在徐州被残害,他单骑一人进入楚州。

古文:为人木强,不知书,忠义出天性。

现代文:他为人性直刚强,不识字,忠义出于天性。

古文:善骑射,不喜声色财利,与士卒均廪给。

现代文:善长骑马射箭,不喜欢歌舞女色钱财,与士兵均分官府发给的粮米。

古文:每战擐甲胄先登,有退却者,大呼驰至,捽而斩之。

现代文:每次战斗穿上铠甲和头盔捷足先登,有退却的人,他大喊追逐到,揪住斩首。

古文:初入城,合徐、楚兵不满万,二州众不相能,立善抚驭,无敢私隙。

现代文:刚入城,汇合徐、楚州军队不满万人,二州人不能互相亲善,赵立善于安抚驾驭,没有人敢以个人的感情裂痕为私。

古文:仇视金人,言之必嚼齿而怒,所俘获磔以示众,未尝献馘行在也。

现代文:他仇视金人,说到金人必咬牙嚼齿而愤怒,所俘获金人分尸以示众人,未曾向行在献上所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请功。

古文:刘豫遣立故人赍书约降,立不发书,束以油布焚市中,且曰: 吾了此贼,必灭豫乃止。 由是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,金人不敢斥其名。

现代文:刘豫派赵立的故旧带着书信约他投降,赵立不打开信,用油布捆束在市区中焚烧。而且说 :我了解这个奸贼,一定要灭掉刘豫才停止。 由于这样忠义的声名,远近都钦佩他,金人不敢斥责他的名字。

古文:围既久,众益困,立夜焚香望东南拜,且泣曰: 誓死守,不敢负国家。 命其众击鼓,曰: 援兵至,闻吾鼓声则应矣。 如是累月,终无至者。

现代文:围城已经很久,众人愈加困乏,赵立晚上烧香望着东南方向下拜,而且哭泣说: 誓死守城,不敢辜负国家。 命令大家击鼓,说: 援兵到,听见我鼓声就会应和。 像这样几个月,终于没有到来的援兵。

古文:立尝戒士卒:不幸城破,必巷战决死。

现代文:赵立曾告诫士兵,不幸城被攻破,必须巷战决一死战。

古文:及陷,众如其言。

现代文:等到陷落,大家都像他所说的那样做了。

古文:自金人犯中国,所下城率以虚声胁降,惟太原坚守逾二年,濮州城破,杀伤大相当,皆为金人所惮。

现代文:自从金人进犯中国,所攻克的城池都是因虚张声势胁迫投降,只有太原坚守超过二年,濮州城被攻破,杀伤大体相当,都为金人所忌惮。

古文:事闻,赠复资政殿学士,谥壮节,立庙楚州,号忠烈,官其家五人。

现代文:然而赵立的威名以及战斗次数之多,都出此之上。朝廷发讣告,中止上朝,赠赵立奉国节度使、开府仪同三司,以他的子孙十人为官,谥号 忠烈 。第二年,金人退走,在矮墙下面得到赵立的尸体,面颊骨上的箭孔还保存着。

古文:王忠植,太行义士也。

现代文:朝廷命令官府替他办丧事,以后为他立祠,名叫显忠。王忠植,太行山义士。

古文:绍兴九年,取石州等十一郡,授武功大夫、华州观察、统制河东忠义军马,遂知代州。

现代文:绍兴九年,攻取石州等十一郡,被授为武功大夫、华州观察、统制河东忠义军马,于是知代州。

古文:寻落阶官,为建宁军承宣使、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、河东经略安抚使。

现代文:不久被降官,任建宁军承宣使、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、河东经略安抚使。

古文:明年,金人围庆阳急,帅臣宋万年乘城拒守。

现代文:第二年,金人急围庆阳,帅臣宋万年登城拒守。

古文:会川、陕宣抚副使胡世将檄忠植以所部赴陕西会合,行次延安,叛将赵惟清执忠植使拜诏,忠植曰: 本朝诏则拜,金国诏则不拜。 惟清械诣其右副元帅撒离曷,不能屈。

现代文:恰逢川、陕宣抚副使胡世将檄令王忠植以所部开赴陕西会合,路上驻扎在延安,叛将赵惟清挟持忠植使他跪拜听诏,忠植说: 本朝的诏书就拜,金国的诏书就不拜。 赵惟清把他拘系起来送往金右副元帅撒离曷,忠植不为所屈。

古文:使甲士引诣庆阳城下,谕使降,忠植大呼曰: 我河东步佛山忠义人也,为金人所执,使来招降,愿将士勿负朝廷,坚守城壁。

现代文:撒离曷让士兵牵挽忠植前往庆阳城下,谕示他劝降,忠植大声喊道: 我是河东步佛山忠义人士,被金人所捉,他们派人来招降你们,希望将士们不要辜负朝廷,坚守城壁。

古文:忠植即死城下。 撒离曷怒诘之,忠植披襟大呼曰: 当速杀我。 遂遇害。

现代文:忠植我就要死在城下。 撒离曷怒骂忠植,忠植披着衣襟大声说: 可以赶快杀掉我。 终于遇害。

古文:世将上其事,赠奉国军节度使、开府仪同三司,官其家十人。

现代文:胡世将向朝廷上奏忠植之事,朝廷赠忠植为奉国军节度使、开府仪同三司,使他家十人为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