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

古文:慕容延钊,太原人。

现代文:慕容延钊是太原人。

古文:父章,襄州马步军都校、领开州刺。

现代文:其父慕容章,任襄州马步军都校、兼任开州刺史。

古文:延钊少以勇干闻。

现代文:延钊年轻时以勇敢闻名。

古文:汉祖之兴也,周祖为其佐命,以延钊隶帐下。

现代文:汉祖起兵时,周祖辅助他,把延钊收用在军中。

古文:周广顺初,补西头供奉官,历尚食副使、铁骑都虞候。

现代文:后周广顺初年,补官任西头供奉官,历任尚食副使、铁骑都虞候。

古文:世宗即位,为殿前散指挥使都校、领溪州刺史。

现代文:周世宗即位,任命他为殿前散指挥使都校、兼溪州刺史。

古文:高平之战,督左先锋,以功授虎捷左厢都指挥使、领本州团练使;迁殿前都虞候、领睦州防御使。

现代文:高平战役,任左先锋,因功授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、兼任本州团练使;升任殿前都虞候、兼任睦州防御使。

古文:从征淮南,改龙捷左厢都校、沿江马军陪署。

现代文:跟从周世宗征伐淮南,改任龙捷左厢都校、沿江马军都部署。

古文:归朝,复为殿前都虞候,出为镇淮军都部署。

现代文:回到京师,仍任殿前都虞候,出京任镇淮军都部署。

古文:显德五年,世宗在迎銮江口,闻吴人舟数艘泊东〈氵布〉洲,即命延钊与右神武统军宋延渥讨之。

现代文:显德五年,世宗在迎銮江口,听说吴人有数百只船停泊在东氵布洲,立即下令延钊与右神武统军宋延渥讨伐他们。

古文:延钊以骁骑由陆进,延渥督舟师沿江继进,大破之。

现代文:延钊带领骁骑由陆路挺进,延渥督率水师沿江继进,大败敌人。

古文:淮南平,迁殿前副都指挥使、领淮南节度。

现代文:淮南平定后,升任殿前副都指挥使、兼任淮南节度。

古文:恭帝即位,改镇宁军节度,充殿前副都点检,复为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。

现代文:恭帝即位,改任镇宁军节度,充任殿前副都点检,又任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。

古文:太祖即位,延钊方握重兵屯真定,帝遣使谕旨,许以便宜从事。

现代文:宋太祖即位,延钊正掌握重兵驻在真定,太祖派遣使者宣谕圣旨,允许他随机处理事务。

古文:延钊与坤率所部兵按治边境,以镇静闻。

现代文:延钊与韩令坤率领部队巡治边境,以镇静闻名。

古文:太祖嘉之,加殿前都点检、同中书门下二品,避其父名故也。

现代文:太祖深为高兴,加任他为殿前都点检、同中书门下二品,不称平章是为了避讳其父名。

古文:郴筠叛,初命与王全斌由东路会兵进讨,俄为行营都部署、知潞州行府事;及平,加兼侍中,诏还澶州。

现代文:李筠叛乱,开始命他与王全斌由东路会兵进讨,不久任行营都部署,知潞州行府事;事态平定后,加兼侍中,诏令回到澶州。

古文:建隆二年,长春节来朝,赐宅一区。

现代文:建隆二年,长春节来朝见,赐给他住宅一栋。

古文:表解军职,徙为山南东道节度、西南面兵马都部署。

现代文:上表请求解除军中职务,迁任山南东道节度、西南面兵马都部署。

古文:是冬大寒,遣中使赐貂裘、百子毡帐。

现代文:这个冬天非常寒冷,太祖派遣中使赐给他貂裘、百毡帐。

古文:四年春,命师南征,以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。

现代文:建隆四年春天,太祖命令部队南征,任命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。

古文:时延钊被病,诏令肩舆即戎事。

现代文:当时延钊染病,诏令用轿抬着他指挥军事。

古文:贼将汪端与众数千扰朗州,延早擒之,磔于市。

现代文:贼将汪端率部队数千人侵扰朗州,延钊擒俘了他,在市中斩首。

古文:荆、湘既平,加检校太尉。

现代文:荆、湘平定后,加官检校太尉。

古文:是冬,卒,年五十一。

现代文:这年冬天,去世,终年五十一岁。

古文:初,延钊与太祖友善,显德末,太祖任殿前都点检,延钊为副,常兄事延钊;及即位,每遣使劳问,犹以兄呼之。

现代文:当初,延钊与太祖友善,显德末年,太祖任殿前都点检,延钊任副都点检;太祖常以兄礼待延钊;即位后,每次派遣使者慰问,还以兄称呼他。

古文:洎寝疾,御封药以赐,闻其卒,恸哭久之。

现代文:自从延钊有病,御封药物赐给他,听说他去世,太祖痛哭了很久。

古文:赠中书令,追封河南郡王,录其子弟授官者四人。

现代文:追赠中书令,追封为河南郡王,录用他的子弟授予官职的有四人。

古文:子德业、德丰、德钧。

现代文:他的儿子分别叫德业、德丰、德钧。

古文:德业至卫州刺史,德钧至尚食副使。

现代文:德业官至卫州刺史,德钧官至尚食副使。

古文:延钊弟延忠,历内殿直、供奉西头官都知,至磁州刺史;延卿至虎捷军都指挥使。

现代文:延钊弟弟延忠,历任内殿直、供奉西头官都知,官至磁州刺史;延卿官至虎捷军都指挥使。

古文:延卿子德琛。

现代文:延卿的儿子名德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