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九

古文:曹翰,大名人。少为郡小吏,好使气陵人,不为乡里所誉。

现代文:曹翰,大名人。年轻时任郡小吏,喜欢盛气凌人,不被乡里人赞誉。

古文:乾祐初,周太祖镇邺,与语,奇之,以隶世宗帐下。

现代文:乾初年,周太祖镇守邺地,与他谈话认为他是个奇才,让他隶属世宗军中。

古文:世宗镇澶渊,署为牙校,入尹开封,留翰在镇。

现代文:世宗镇守澶渊,署任他为牙校,入京任开封府尹时,留曹翰在澶渊节度府。

古文:会太祖寝疾,翰不俟召,归见世宗,密谓曰: 主上不豫,王为冢嗣,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,失天下望。 世宗悟,即入侍,以府事属翰总决。

现代文:遇太祖卧病不起,曹翰不等到召见,就回京来见世宗,秘密地对他说: 皇上有病,你作为储君,不在宫中侍奉皇上的医药而在外廷处理政事,失去天下人的希望。 世宗醒悟,立即入宫侍奉太祖,把府事托付给曹翰处理。

古文:及世宗即位,补供奉官,从征高平,参豫谋画。

现代文:世宗即帝位后,补任他为供奉官,跟从世宗征伐高平,参与谋划军务。

古文:寻迁枢密承旨,护塞决河。

现代文:不久升任枢密承旨,负责堵塞黄河决口。

古文:世宗征淮南,留铠甲千数在正阳,既而得降卒八百,部送归京师。

现代文:世宗攻打南唐,留有一千多副铠甲在正阳,不久俘得降卒八百人,编送回京师。

古文:时翰适从京师来诣,过正阳十数里许遇之,虑劫兵器为叛,矫杀之。

现代文:当时曹翰正好从京师来朝见,经过正阳十几里处遇到他们,考虑到降卒会抢劫兵器叛乱,就假称诏令杀掉他们。

古文:及见世宗,具言其事,世宗不悦。

现代文:见到世宗时,曹翰把事情详细汇报,世宗不高兴。

古文:翰曰: 贼以困归我,非心服也,所得器甲,尽在正阳,苟为所劫,是复生一淮南矣。 因不之罪。

现代文:曹翰说: 敌人因受困才归降我军,并不是心服,我军所得兵器都在正阳,如果被他们劫走,这样又生出一个淮南来。 因此世宗没有责怪他。

古文:从征瓦桥关,会班师,留知雄州。

现代文:跟从世宗征伐瓦桥关,班师时留他任知雄州。

古文:世宗大渐,谕范质等以王著为相,翰为宣徽使。

现代文:世宗病重,谕令宰相范质等人任命王著为宰相,任命曹翰为宣徽使。

古文:质以著嗜酒,翰饰诈而专,并寝之。

现代文:范质因为王著嗜酒,曹翰狡诈而专断,一并扣住不发任命令。

古文:改德州刺史。

现代文:改任曹翰为德州刺史。

古文:宋初,从征泽、潞,还,改济州刺史。

现代文:宋朝初年,跟从太祖征伐泽、潞二地,回朝后改任济州刺史。

古文:乾德二年,太祖亲征西蜀,移刺均州,涧谷深险,翰令凿石通道,师旋以济;诏兼西南诸州转运使,自石门径趋归州,饷运不乏,由夔、万入会王全斌军,成都以平。

现代文:乾德二年,太祖亲自征伐西蜀,曹翰改任均州刺史,涧谷深险,曹翰下令开凿山石通道,部队不久得以经过;诏令曹翰兼任西南诸州转运使,从石门直接到归州,粮草运转不绝,由夔、万前进与王全斌会师,成都得以攻克。

古文:时全师雄拥众十万余据郫县叛,谋窥成都,翰率兵会刘光毅、曹彬等讨平之。

现代文:当时全师雄拥聚十万兵马占据郫县叛乱,打算窥伺成都,曹翰率兵与刘光毅、曹彬等会师讨平他们。

古文:未几,军校吕翰杀武怀节,据嘉州以叛,翰及诸将夺其城。

现代文:不久,军校吕翰杀死武怀节,占据嘉州叛乱,曹翰及诸将攻夺嘉州。

古文:谍知贼约三鼓复来攻,翰戒知更使缓,向晨犹二鼓,贼众不集而溃,因而破之,剑南遂平。

现代文:侦知敌兵大约三鼓时回来攻城,曹翰诫令知更慢些报更,到天明时还是二鼓,敌军不集而溃,趁机打败敌军,剑南于是被平定。

古文:师还,迁蔡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部队回师后,升任曹翰为蔡州团练使。

古文:开宝二年,从征太原,复为行营都壕砦使。

现代文:开宝二年,跟从太祖征伐太原,又任行营都壕砦使。

古文:既班师,会河决澶州,令翰董其役,翰出银器助役,沉所乘白马以祭;复决阳武,再护役,皆有成绩。

现代文:班师时,遇到黄河在澶州决口,诏令曹翰管理堵塞工役,曹翰拿出银器来赞助工役费用,把自己所乘的白马沉到黄河来祭祀。黄河又在阳武决口,曹翰再次督办堵塞,都有成绩。

古文:将征江南,命翰率兵先赴荆南,改行营先锋使,进克池州。

现代文:朝廷准备征伐南唐,命令曹翰率兵先到荆南,改任行营先锋使,接着攻克池州。

古文:金陵平,江州军校胡德、牙将宋德明据城拒命。

现代文:金陵被平定后,江州军校胡德、牙将宋德明据城抵抗。

古文:翰率兵攻之,凡五月而陷,屠城无噍类,杀兵八百。

现代文:曹翰率兵攻城,攻了五个月才攻陷,进城后屠城,杀敌兵八百人。

古文:所略金帛以亿万计,伪言欲致庐山东林寺铁罗汉像五百头于京师,因调巨舰百艘,载所得以归。

现代文:所抢掠的金帛上亿元,假称打算把庐山东林寺铁罗汉像五百头送到京城,趁机调动巨舰数百艘,装载抢掠到的东西回朝。

古文:录功迁桂州观察使、判颍州。

现代文:因功升任桂州观察使、判颍州。

古文:太平兴国四年,从征太原,为攻城南面都部署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四年,跟从太宗征伐太原,任攻城南面都部署。

古文:与崔彦进、李汉琼、刘遇三节度分部攻城,翰攻东北,而刘遇攻西北,与刘继元直,城尤险固,遇欲与翰易处,翰言: 观察使班次下,当部东北。 遇坚欲易之,数日不决。

现代文:曹翰与崔彦进、李汉琼、刘遇三位节度分部攻城,曹翰攻东北,而刘遇攻西北,与刘继元对敌,城墙尤其坚固,刘遇想与曹翰换地方,曹翰说: 观察使班次居下,应当在东北。 刘遇坚决要与他调换,几天不能决定下来。

古文:上虑诸将不协,遣谕翰曰: 卿智勇无双,西北面非卿不能当也。 翰乃奉诏,筑土山瞰城中,数日而就,继元甚恐。

现代文:太宗怕诸将不和,派人对曹翰说 :你智勇无双,西北面非你不能进攻。 曹翰于是奉诏,筑起一座土山鸟瞰城中,几天筑成,刘继元非常害怕。

古文:军中乏水,城西十余里谷中有娘子庙,翰往祷之,穿渠得水,人马以给。

现代文:军中缺水,城西十多里山谷中有座娘子庙,曹翰前往祭祀,挖渠得水,人马得到供水。

古文:又从征幽州,率所部攻城东南隅,卒掘土得蟹以献。

现代文:又跟从太宗征讨幽州,率领所部兵马进攻城东南角,士兵们挖地时挖到一只蟹献给他。

古文:翰谓诸将曰: 蟹水物而陆居,失所也。

现代文:曹翰对诸将说 :蟹本是水中物却住在陆地上,是失所。

古文:且多足,彼援将至,不可进拔之象,况蟹者解也,其班师乎? 已而果验。

现代文:而且蟹多脚,敌人的援兵将到,此城不可进拔的征兆,况且蟹者解也,难道要班师吗? 后来果然应验。

古文:五年,从幸大名,拜威塞军节度,仍判颍州,复命为幽州行营都部署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五年,跟从太宗到大名,被任命为威塞军节度,仍判颍州,又任命为幽州行营都部署。

古文:诏督役开南河,自雄达莫,以通漕运,议筑大堤以捍之。

现代文:诏令他监督开凿南河,从雄州到莫州,以便疏通漕运,打算筑大堤来保固河运。

古文:翰遣徒数万,伐巨木于汉境,遣骑五,授五色旗为斥候,前遇丘陵、水泽、寇贼、烟火,则各举其旗以为应,又起烽燧于境上,敌疑不敢近塞,得巨木数万以济用,讫事归镇。

现代文:曹翰调遣徒役几万人,在汉境内砍伐巨木,派出五个骑兵,给他们五色旗各一为侦察兵,前面如果遇到丘陵、水泽、寇贼、烟火,就举起旗子作为回应,又在边境建立烽火台,敌人疑惑不敢接近边塞,得到几万根巨木来用,事情办完后回到节度府。

古文:翰在郡岁久,征敛苛酷,政因以弛。

现代文:曹翰在地方任官时间长,横征暴敛,政事因此废弛。

古文:上以其有功,每优容之。

现代文:太宗因为他有功于国家,每次都宽容了他。

古文:会汝阴令孙崇望诣阙,诉翰私市兵器,所为多不法。

现代文:遇到汝阴令孙崇望到朝廷,告曹翰私卖兵器,所作所为大多违法。

古文:诏遣御史滕中正乘传鞫之,狱具,当弃市,上贷其罪,削官爵,流锢登州。

现代文:诏令派遣御史滕中正乘驿马前去审问,案结后,应当杀头,太宗宽宥他的罪过,只削去他的官爵,把他流放禁锢在登州。

古文:雍熙二年,起为右千牛卫大将军、分司西京。

现代文:雍熙二年,起用任命为右千牛卫大将军、分司两京。

古文:四年,召入为左千牛卫上将军,赐钱五百万,白金五千两。

现代文:雍熙四年,召他入朝任左千牛卫大将军,赐给他钱五百万,白金五千两。

古文:淳化三年,卒,年六十九,赠太尉。上命迁其四子守谦、守能、守节、守贵官,其六子守让、守贽、守澄、守恩、守英、守吉皆补殿直。

现代文:淳化三年,去世,终年六十九岁,追赠太尉,太宗命令提升他的四个儿子守谦、守能、守节、守贵的官职,他的另六个儿子守让、守贽、守澄、守思、守英、守吉都补任殿直官。

古文:翰阴狡多智数,好夸诞,贪冒货赂,饮酒至数斗不乱。

现代文:曹翰为人阴险狡诈又多智谋,喜欢夸诞、贪污货财,饮酒几斗能不醉。

古文:每奏事上前,虽数十条,皆默识不少差。

现代文:每次在皇帝前奏事,虽然事有数十条,都默记不错。

古文:明年卒,年八十一。录其子承宪为侍禁。

现代文:曾经写过《退将诗》说 :曾因国难披金甲,耻为家贫卖宝刀。 曹翰值班禁卫时,谈到此话。

古文:赞稍知书,无异能,以兄故得掌禁旅,累资朝著至牧守焉。

现代文:皇帝可怜他的用意,所以后来赐钱给他。咸平元年,赐谥号为 武毅 。

古文:党进,朔州马邑人。

现代文:党进,朔州马邑人。

古文:幼给事魏帅杜重威,重威爱其淳谨,及壮,犹令与姬妾杂侍。

现代文:年幼时奉事魏博节度杜重威,重威喜欢他淳朴严谨,年长后,仍让他与姬妾一起伺候自己。

古文:重威败,进以膂力隶军伍。

现代文:重威失败,党进因臂力编在军中。

古文:周广顺初,补散指挥使,累迁铁骑都虞候。

现代文:后周广顺初期,补任散指挥使,历升至铁骑都虞候。

古文:宋初,转本军都校、领钦州刺史,迁马步军副都军头、领虔州团练使,改虎捷右厢都指挥使、领睦州防御使。

现代文:宋朝初期,转任本军都校、兼任钦州刺史,升任马步军副都军头、兼任虔州团练使,改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、兼任睦州防御使。

古文:建隆二年,改领阆州。

现代文:建隆二年,改为兼任阆州防御使。

古文:乾德初,改龙捷左厢都虞候、领利州观察使。

现代文:乾德初年,改任龙捷左厢都虞候、兼任利州观察使。

古文:后四年,权步军。

现代文:四年后,暂代步军主管。

古文:杜审琼卒,命进代领其务。

现代文:杜审琼去世,朝廷任命党进代任他的职务。

古文:五年,领彰信军节度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。

现代文:乾德五年,任彰信军节度兼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。

古文:开宝元年,将征太原,以进将河东行营前军。

现代文:开宝元年,准备进攻太原,任命党进统率行营前军。

古文:开宝二年,太祖师临晋阳、置砦四面,命进主其东偏。

现代文:开宝二年,太祖率兵到晋阳,设置四面营寨,任命党进主管偏东面营寨。

古文:师未成列,太原骁将杨业领突骑数百来犯,进奋身从数人逐业;业急入隍中,会援兵至,缘缒入城获免。

现代文:部队还未列阵,太原骁将杨业率领数百骑兵突击来攻,党进奋身率领几个人追逐杨业;杨业急忙跑到护城河,正遇太原援兵到了,拉着绳子入城才免死。

古文:上激赏之。

现代文:太祖重重地奖赏了他。

古文:六年,改侍卫马军都指挥使、领镇安军节度。

现代文:开宝六年,改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、兼任镇安军节度。

古文:九年,又命将河东行营兵征太原,入其境,败太原军于城北。太祖崩,召还。

现代文:开宝九年,又命令他统率河东行营部队征讨太原,攻入太原境内,在太原城北打败太原的部队。

古文:太平兴国二年,出为忠武军节度。

现代文:太祖去世,太宗召他回朝。太平兴国二年,出京任忠武军节度。

古文:在镇岁余,一日自外归,有大蛇卧榻上寝衣中,进怒,烹食之。

现代文:在镇守忠武军一年多后,一天从外面回来,有一条大蛇睡在他床上的睡衣中,党进大怒,把它烹熟吃了。

古文:遇疾卒,年五十一,赠侍中。

现代文:因病去世,终年五十一岁,追赠侍中。

古文:进出戎行,形貌魁岸,居常恂恂,每擐甲胄,毛发皆竖。

现代文:党进出身军伍,相貌魁伟,平常总是恭敬谨慎,每次穿甲胄时,毛发都竖了起来。

古文:进名进,自称曰晖,人问之,则曰: 吾欲从吾便耳。 先是,禁中军校,自都虞候已上,悉书所掌兵数于梃上,如笏记焉。

现代文:党进名字是进,自称为晖,有人问他为什么,他就回答说: 我是就我自己的方便。 从前,禁军中的军校,从都虞候以上,把自己掌握的兵数都写在梃上,像笏记那样。

古文:太祖一日问进所掌几何,进不识字,但举梃以示于上曰: 尽在是矣。 上以其朴直,益厚之。

现代文:太宗曾经让亲吏拿着幼鹰从闹市走过,党进想放掉幼鹰,亲吏说 :这是晋王的鹰! 党进于是训诫他说 :你要谨慎养护。

古文:尝受诏巡京师,闻里间有畜养禽兽者,见必取而纵之,骂曰: 买肉不将供父母,反以饲禽兽乎。 太宗尝令亲吏臂鹰雏于市,进亟欲放之,吏曰: 此晋王鹰也。 进乃戒之曰: 汝谨养视。 小民传以为笑,其变诈又如此。杜重威子孙有贫困者,进分月俸给之,士大夫或有愧焉。子崇义闲厩使,崇贵阁门祗候。

现代文:百姓传为笑话,他的变诈又像这个样子。杜重威的子孙有人生活贫困,党进把月俸分给他们,士大夫有人感到惭愧。

古文:李汉琼,河南洛阳人。

现代文:李汉琼,河南洛阳人。

古文:曾祖裕,祁州刺史。

现代文:其曾祖父李裕,任过祁州刺史。

古文:汉琼体质魁岸,有膂力。

现代文:汉琼体质魁伟,有臂力。

古文:晋末,补西班卫士,迁内殿直。

现代文:后晋末期,补任西班卫士,升为内殿直。

古文:周显德中,从征淮南,先登,迁龙旗直副都知,改左射指挥使。

现代文:后周显德年间,跟从皇帝进攻南唐,率先登城,升任龙旗直副都知,改任左射指挥使。

古文:宋初,再迁铁骑第二军都校、领饶州刺史,迁控鹤左厢都校、领泸州刺史,改澄州团练使,转虎捷左厢都指挥使、领融州防御使,迁侍卫马军都虞候、领洮州观察使。

现代文:宋朝初期,再升至铁骑第二军都校、兼任饶州刺史,升任控鹤左厢都校、兼任泸州刺史,改任澄州团练使,转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、兼任融州防御使,升任侍卫马军都虞候,兼任洮州观察使。

古文:王师征江南,命领行营骑军兼战棹左厢都指挥使,自蕲春攻岐口砦,斩首数千级,获楼船数百艘,沿流拔池州,破铜陵,取当涂,作浮梁于牛渚以济大军。

现代文:宋军征伐江南时,朝廷任命他统率行营骑军兼战左厢都指挥使,从蕲春进攻峡口砦,斩敌数千人,俘获敌人楼船数百艘,沿江攻拔池州、铜陵、当涂,在牛渚造浮桥让大军通过。

古文:分围金陵,率所部度秦淮,取巨舰实苇其中,纵火攻其水砦,拔之。

现代文:包围金陵时,率领所部渡过秦淮河,调来巨舰在里面填满芦苇,放火焚烧敌人水寨,攻了下来。

古文:江南平,以功领振武军节度。

现代文:江南被平定,因战功兼任振武军节度。

古文:太平兴国二年,出为彰德军节度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二年,出京任彰德军节度。

古文:四年,太宗亲征太原,改攻城都部署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四年,太宗亲自征伐太原,改任他为攻城都部署。

古文:汉琼与牛思进主攻城南偏,汉琼先登,矢集其脑,并中指,伤甚犹力疾战。

现代文:汉琼与牛思进主攻城偏南面,汉琼先登上城墙,敌人的箭都射在他的头部,中指被砍掉,伤势很重仍拼死力战。

古文:上召至幄殿,赐良药以慰劳之。

现代文:皇上召他到幄殿,赐给他良药慰劳他。

古文:先是,攻城者以牛革冒木上,士卒蒙之而进,谓之洞子。

现代文:在此之前,攻城者用牛皮蒙在木片上,士卒蒙上它攻城,称为洞子。

古文:上欲幸其中,以劳士卒,汉琼极谏,以为矢石之下,非万乘之尊所宜轻往,上乃止。

现代文:太宗打算亲自到攻城队伍中,来慰劳士卒,汉琼极力谏阻,认为箭石之下,不是万乘之尊能亲自去的地方,太宗才停止。

古文:太原平,改镇州兵马钤辖。

现代文:太原被平定,改任他为镇州兵马钤辖。

古文:契丹数万骑寇中山,汉琼与战于蒲城,大败之,逐至遂城,俘斩万计,加检校太尉。

现代文:契丹数万骑兵进攻中山,汉琼在满城与敌人大战,大败敌军,追逐敌军到遂城,俘获杀死上万敌人,朝廷加任他为检校太尉。

古文:车驾幸大名,汉琼上谒,陈边事称旨,命为沧州都部署,加赐战马、金甲、宝剑、戎具以宠之。

现代文:太宗到大名,汉琼朝见,陈述边事符合皇上心意,任命他为沧州都部署,加赐战马、金甲、宝剑、戎具来表示对他的宠爱。

古文:六年,以病还京,赐白金万两,月余卒,年五十五,赠中书令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六年,因病回到京城,太宗赐给他白金万两,一个多月后去世,终年五十五岁,追赠中书令。

古文:汉琼性木强,使酒难近,然善战有功。

现代文:汉琼性格木讷,使起酒性难以近身,但善于作战,立有大功。

古文:无子,弟汉赟、汉彬。

现代文:没有儿子,他的弟弟名汉斌贝、汉彬。

古文:大中祥符三年,又录其子德钧为借职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初年,汉斌贝补任供奉官,曾经监督高阳关、平戎军,乘驿车巡视衢、婺二州,捕捉剧贼程白眉数十人,全部诛杀。

古文:米信,旧名海进,本奚族,少勇悍,以善射闻。

现代文:历任崇仪使、知宁州,大中祥符七年去世。汉彬官至礼宾副使。米信原名海进,本来是奚族人,年轻时勇悍,以擅射闻名。

古文:周祖即位,隶护圣军。

现代文:周太祖即皇帝位后,把他编在护圣军。

古文:从世宗征高平,以功迁龙捷散都头。

现代文:跟从周世宗征讨高平,因战功升任龙捷散都头。

古文:太祖总禁兵,以信隶麾下,得给使左右,遂委心焉,改名信,署牙校。

现代文:宋太祖统领禁兵时,把米信收用在军中,得以追随左右,于是成为太祖心腹,改名信,署任为牙校。

古文:及即位,补殿前指挥使,迁直长。

现代文:宋太祖即皇帝位后,补任他为殿前指挥使,升任直长。

古文:平扬州日,信执弓矢侍上侧,有游骑将迫乘舆,射之,一发而毙。

现代文:平定扬州时,米信执弓箭侍奉在太祖身边,有一个散骑兵将接近皇帝车驾,米信一箭射去,一发而射中。

古文:迁内殿直指挥使。

现代文:升任殿直指挥使。

古文:开宝元年,改殿前指挥使、领郴州刺史。

现代文:开宝元年,改任殿前指挥使、兼任郴州刺史。

古文:太宗即位,转散都头指挥使,继领高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太宗即皇帝位,转任散都头指挥使,接着兼任高州团练使。

古文:太平兴国三年,迁领洮州观察使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三年,升为兼任洮州观察使。

古文:四年,征太原,命为行营马步军指挥使,与田重进分督行营诸军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四年,征伐太原时,被任命为行营马步军指挥使,与田重进分别督率行营诸军。

古文:并人潜师来犯,信击败之,杀其将裴正。

现代文:并人军队秘密地来进攻,米信打败了他们,杀死敌将裴正。

古文:并州平,遂移兵攻范阳。

现代文:并州平定后,于是移兵进攻范阳。

古文:师还,以功擢保顺军节度使。

现代文:部队回师后,因战功提升为保顺军节度使。

古文:时信族属多在塞外,会其兄子全自朔州奋身来归,召见,俾乘传诣代州,伺间迎致其亲属,发劲卒护送之。

现代文:当时米信的宗族亲属们都在塞外,他哥哥的儿子米全从朔州跑来投归,接见他后,让他乘驿马到代州,伺机把亲属们迎接来,派劲卒护送他。

古文:既而全宿留逾年,边境斥候严,竟不能致。

现代文:后来米全住了一年,边境侦察兵很严格,竟然不能迎其亲属。

古文:信慷慨叹曰: 吾闻忠孝不两立,方思以身徇国,安能复顾亲戚哉。 北望号恸,戒子侄勿复言。

现代文:米信慨叹说: 我听说忠孝不两立,现在正想以身殉国,怎能顾及亲戚呢? 向北面痛哭,诫令子侄们不要再提这件事。

古文:五年,命与郭守赟等同护定州屯兵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五年,太宗命他与郭守斌贝等人一起统辖定州屯兵。

古文:六年秋,迁定州驻泊部署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六年秋天,升任定州驻泊部署。

古文:八年,改领彰化军节度使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八年,改任彰化军节度使。

古文:雍熙三年,征幽蓟,命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,败契丹于新城。

现代文:雍熙三年,征伐幽蓟时,任命米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,在新城打败契丹军队。

古文:契丹率众复来战,王师稍却,信独以麾下龙卫卒三百御敌,敌围之数重,矢下如雨,信射中数人,麾下士多死。

现代文:契丹率领部队又来进攻,宋军稍微退却,米信独以部下龙卫卒三百人抗御敌军,敌军把他们重重包围起来,箭如雨下,米信射中几名敌兵,部下士卒大多战死。

古文:会暮,信持大刀,率从骑大呼,杀数十人,敌遂小却,信以百余骑突围得免。

现代文:到天黑,米信手持大刀,率领跟从的骑兵大声呐喊,杀死几十名敌人,敌军才略微退却,米信指挥百余骑兵突围得以免死。

古文:坐失律,议当死,诏特原之,责授右屯卫大将军。

现代文:因犯失律之罪,议罪应当杀头,诏令特地原谅他,贬任右屯卫大将军。

古文:明年,复授彰武军节度。

现代文:第二天,仍然授任彰武军节度使。

古文:端拱初,诏置方田,以信为邢州兵马都部署以监之。

现代文:端拱初年,诏令设置方田,任命米信为邢州兵马都部署来监督这件事。

古文:二年,改镇横海军。

现代文:端拱二年,改任横海军节度使。

古文:信不知书,所为多暴横,上命何承矩为之副,以决州事。

现代文:米信不识字,所作所为多暴横,皇上命令何承矩给他做副手,处理州中政事。

古文:及承矩领护屯田,信遂专恣不法,军人宴犒甚薄,尝私市绢附上计吏,称官物以免关征,上廉知之。

现代文:承矩兼管屯田时,米信就专断放肆不遵法度,宴请犒劳军人时非常刻薄,曾经私人买绢时,向主管计税的官吏谎称是官府购买逃避关税,皇上查访得知这些情况。

古文:四年,召为右武卫上将军。

现代文:端拱四年,召他入朝任右武卫上将军。

古文:明年,判左右金吾街仗事。

现代文:第二年,任判左右金吾街仗事。

古文:未逾月,吏卒以无罪被捶挞者甚众。

现代文:不满一月,吏卒无罪被他鞭打的很多。

古文:强市人物,妻死买地营葬,妄发居民冢墓。

现代文:强行购买人口和货物,他的妻子死后买地埋葬,妄自挖掉居民的坟墓。

古文:家奴陈赞老病,箠之致死,为其家人所告。

现代文:家奴陈赞又老又病,被米信鞭打致死,此事被他的家人告发。

古文:下御史鞫之,信具伏。

现代文:把他送给御史审讯,米信供认。

古文:狱未上而卒,年六十七。

现代文:案情还未上报就去世,终年六十七岁。

古文:赠横海军节度。子继丰,内殿崇班、阁门祗候。

现代文:追赠横海军节度,他的儿子米继丰,任内殿崇班、门合门祗候。

古文:田重进,幽州人。

现代文:田重进,幽州人。

古文:形质奇伟,有武力。

现代文:形貌奇伟,力气很大。

古文:周显德中,应募为卒,隶太祖麾下。

现代文:后周显德年间,应募为卒,编在太祖军中。

古文:从征契丹,至陈桥还,迁御马军使,积功至瀼州刺史。

现代文:跟从太祖征讨契丹,到陈桥回来,升任御马军使,积战功升至氵襄州刺史。

古文:太平兴国四年,从征太原还,录功擢为天德军节度使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四年,跟从太宗征伐太原回朝,因战功被提升为天德军节度使。

古文:六年,改侍卫步军指挥使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六年,改任侍卫步军指挥使。

古文:八年,改领静难军节度使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八年,改任静难军节度使。

古文:九年,河决滑州韩、房村,重进总护其役,以刘吉为之副,河遂塞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九年,黄河在滑州的韩、房村等地决口,重进统管修理工程,任命刘吉为他的副手,黄河决口于是被堵塞。

古文:雍熙中,出师北征,重进率兵傅飞狐城下,用袁继忠计,伏兵飞狐南口,擒契丹骁将大鹏翼及其监军马赟、副将何万通并渤海军三千余人,斩首数千级,俘获以万计,逐北四十里,连下飞狐、灵州等城。

现代文:雍熙年间,出师北征,田重进率领军队逼进飞狐城下,采用袁继忠的计策,在飞狐城南口设下伏兵,擒俘契丹猛将大鹏翼及其监军马斌贝、副将何万通以及渤海军队三千多人,杀敌数千人,俘获数以万计的敌人,追逐敌军四十里,接连攻下飞狐、灵丘等城。

古文:进攻蔚州,其牙校李存璋等杀酋帅萧啜理、执耿绍忠,率吏民来附。

现代文:进攻蔚州时,蔚州牙校李存璋等人杀死蔚州主将萧啜理,拘捕耿绍忠,率领官吏百姓来归附。

古文:会曹彬之师不利,乃命重进董师驻定州,迁定州驻泊兵马都部署。

现代文:当时正遇曹彬的部队战斗失利,于是命令重进督率部队驻扎在定州,升任定州驻泊兵马都部署。

古文:三年,率师入辽境,攻下岐沟关,杀守城兵千余及获牛马辎重以还。

现代文:雍熙三年,率领部队进入辽国境内,攻下岐沟关,杀死守军兵卒一千多人,俘获大批牛马辎重回来。

古文:四年春,改彰信军节度。

现代文:雍熙四年,改任彰信军节度。

古文:淳化三年,改真定尹、成德军节度。

现代文:淳化三年,改任真定尹、成德军节度。

古文:未几,移京兆尹、永兴军节度。

现代文:不久,改任京兆尹、永兴军节度。

古文:五年,改知延州,复还镇。

现代文:淳化五年,改任知延州,仍然任节度使。

古文:至道三年,卒,年六十九,赠侍中。

现代文:至道三年,去世,终年六十九岁,追赠侍中。

古文:重进不事学,太宗居藩邸时,爱其忠勇,尝遗以酒炙不受,使者曰: 此晋王赐也,何为不受? 重进曰: 为我谢晋王,我知有天子尔。 卒不受。

现代文:重进不从事学习,太宗居藩王官邸时,爱惜他的忠勇,曾经送酒给他,他不接受,使者说: 这是晋王的赏赐,为什么不接受呢? 重进说: 替我谢谢晋王,我只知道有天子而已。 最终未接受。

古文:上知其忠朴,故终始委遇焉。

现代文:皇上知道他忠厚朴实,所以始终委用他。

古文:子守信六宅使,守吉阁门祗候。

现代文:他的儿子守信任六宅使,守吉任门合门祗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