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八

古文:张美,字玄圭,贝州清河人。

现代文:张美字玄圭,贝州清河人。

古文:少善书计,初为左藏小吏,以强干闻。

现代文:年轻时善于做会计工作,初时担任左藏小吏,以强干闻名。

古文:三司荐奏,特补本库专知,出为澶州粮料使。

现代文:三司上奏推荐,特补任本库专知,出任澶州粮料使。

古文:周世宗镇澶渊,每有求取,美必曲为供给。

现代文:周世宗镇守澶渊,每次求取,张美一定曲意供给。

古文:周祖闻之怒,将谴责之,而恐伤世宗意,徙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。

现代文:周太祖听说后大怒,准备遣人去斥责他,又恐怕伤害世宗的意思,改任张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。

古文:世宗即位,召为枢密承旨。

现代文:世宗即皇帝位,召他入朝授任枢密承旨。

古文:时宰相景范判三司,被疾,世宗命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,权判三司。

现代文:当时宰相景范兼管三司,有病,世宗任命张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,暂代主管三司。

古文:世宗征淮南,留美为大内部署。

现代文:世宗征讨淮南,留张美任大内部署。

古文:一日,方假寐,忽觉心动,遽惊起行视宫城中。

现代文:一天,正在午睡,忽然感觉心有所动,急忙起来巡视宫城中。

古文:少顷,内酝署火起,既有备,即扑灭之。

现代文:不久,内酝署起火,因为有准备,马上扑灭了大火。

古文:俄真授三司使。

现代文:不久,正式授任三司使。

古文:四年,世宗再幸淮上,皆为大内都点检。

现代文:显德四年,世宗再次到淮南,任命张美为大内都点检。

古文:北征,又为大内都部署。

现代文:世宗北伐,又任命他为大内都部署。

古文:师还,为左监门卫上将军,充宣徽北院使,判三司。

现代文:部队回朝,任左监门卫上大将军,充任宣徽北院使,主管三司。

古文:美强力有心计,周知其利病,每有所条奏厘革,上多可之,常以干敏称。

现代文:张美强力有心计,能全面理解事情的利弊,每次上奏条列改革主张,皇上常常同意他的意见,常以干敏著称。

古文:世宗连岁征讨,粮馈不乏,深委赖焉。

现代文:世宗连年征讨,粮食供给不乏,实在依赖他的努力。

古文:然以澶渊有所求假,颇薄之,美亦自愧。恭帝嗣位,加检校太傅。

现代文:但因为在澶渊时作假逢迎,非常看不起他,张美也自感惭愧,恭帝即帝位,加任他为检校太傅。

古文:宋初,加检校太尉。

现代文:宋朝初期,加任检校太尉。

古文:初,李筠镇上党,募亡命,多为不法,渐倔强难制。

现代文:当初,李筠镇守上党,招募亡命之徒,常干不法之事,渐渐倔强难以制服。

古文:美度筠必叛,阴积粟于怀、孟间。

现代文:张美料想到李筠一定会叛乱,暗地在怀、孟之间积聚粮食。

古文:后筠果叛,太祖亲讨之,大军十万出太行,经费无阙,美有力焉。

现代文:后来李筠果然叛乱,太祖亲自率兵讨伐,大军十万从太行出发,经费不缺,是张美的功劳。

古文:拜定国军节度。

现代文:授任定国军节度。

古文:县官市木关中,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,长吏十取其一,谓之率分钱,岁至数百万,美独不取。

现代文:朝廷在关中买木材,同州每年拿出缗钱数十万借给百姓,长吏取走十分之一,称为率分钱。每年达数百万,只有张美不收取此钱。

古文:未几,他郡有诣阙诉长吏受率分钱者,皆命偿之。

现代文:不久,别的郡里有人到朝廷告发长吏受率分钱,朝廷命令长吏们都偿还出来。

古文:乾德五年,移镇沧州。

现代文:乾德五年,改为镇守沧州。

古文:太平兴国初来朝,改左骁卫上将军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初期来京朝见,改任左骁卫上将军。

古文:美献都城西河曲湾果园二、蔬圃六、亭舍六十余区。

现代文:张美献出京城西边河曲湾果园二座、菜园六处、亭舍六十多栋。

古文:八年,请老,以本官致仕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八年,请求告老,以本官衔退休。

古文:雍熙二年,卒,年六十八。

现代文:雍熙二年,去世,终年六十八岁。

古文:淳化初,谥恭惠。

现代文:淳化初年,赐谥号为恭惠。

古文:子守瑛,至供备库使。

现代文:其子守瑛官至供备府使。

古文:孙士宗,至内殿承制。

现代文:其孙士宗,官至内殿承制。

古文:士宗卒,士禹为崇班,士安至阁门祗候,士宣为礼宾副使。

现代文:士宗去世,士禹任崇班,士安官至门合门祗候,士宣任礼宾副使。

古文:郭守文,并州太原人。

现代文:郭守文,并州太原人。

古文:父晖,仕汉为护圣军使,从周祖征河中,战死。

现代文:其父郭晖,在后汉任护圣军使,跟从周太祖征讨河中,战死。

古文:守文年十四,居丧哀毁,周祖怜之,召隶帐下。

现代文:守文时年十四岁,守丧尽哀,周太祖可怜他,把他召到军中。

古文:广顺初,补左班殿直,再迁东第二班副都知。

现代文:广顺初年,补官任左班殿直,再升东第二班副都知。

古文:宋初,迁西头供奉官。

现代文:宋朝初期,升任西头供奉官。

古文:蜀平,迁知简州。

现代文:蜀地平定后,选任为知简州。

古文:时剑外多寇,守文悉招来集附。

现代文:当时剑门外有很多贼寇,守文把他们都招附了。

古文:从潘美征岭南,会擒刘鋹,遣守文驰传告捷,迁翰林副使。

现代文:跟从潘美进攻南汉,正好擒俘刘钅长,潘美派守文乘驿车到朝廷告捷,升任翰林副使。

古文:从曹彬等平金陵,护送李煜归阙下。

现代文:跟从曹彬等人平定金陵,护送李煜到京城。

古文:时煜以拒命颇自歉,不欲生见太祖。

现代文:当时李煜因为拒命非常自惭,不愿活着见太祖。

古文:守文察知之,因谓煜曰: 国家止务恢复疆土,以致太平,岂复有后至之责耶? 煜心遂安。

现代文:守文观察得知,于是对李煜说 :国家只求恢复国土,天下太平,哪里还有后到而受责呢? 李煜才安心。

古文:改西京作坊使、领翰林司事。

现代文:改任西京作坊使、兼任翰林司事。

古文:俄从党进破并寇于团柏谷。

现代文:不久跟从党进在团柏谷大败并州敌人。

古文:太平兴国初,秦州内附,蕃部骚动,命守文乘传抚谕,西夏悦伏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初年,秦州降附朝廷,蕃部骚动,朝廷命守文乘驿车前去抚谕,西夏悦伏。

古文:三年,迁西上阁门使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三年,升任西上门合门使。

古文:是夏,汴水决于宁陵,发宋、亳丁壮四千五百塞之,命守文董其役。

现代文:这年夏天,汴河在宁陵决口,朝廷征发宋州、亳州壮丁四千五百人去堵塞,命令守文主管这个工程。

古文:是冬,又与阁门副使王侁、西入作副使石全振护塞灵河县决河。

现代文:这年冬天,他又与门副使王亻先、西八作副使石全振监督在灵河县的黄河决口的堵塞工程。

古文:及征太原,守文与判四方馆事梁迥分护行营马步军。

现代文:征伐太原时,守文与判四方馆事梁迥分别统率行营马步军。

古文:会刘继元降,其弟继文据代州,依辽人之援以拒命,遣守文讨平之。

现代文:刘继元投降后,他的弟弟刘继文占据代州,依恃辽人的援助抗拒朝廷命令,朝廷派遣守文讨平他。

古文:俄受诏护定州屯兵,大破辽人于蒲城。

现代文:不久受诏统率定州屯兵,在满城大败辽人。

古文:以功迁东上阁门使、领澶州刺史。

现代文:因战功升任东上门合门使、兼任澶州刺史。

古文:召还,擢拜内客省使。

现代文:被召回朝,提升为内客省使。

古文:八年,滑州房村河决,发卒塞之,命守文董其役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八年,黄河在滑州房村决口,朝廷调发士卒堵塞,命令守文主管这一工程。

古文:辽人扰雄州,命守文率禁兵数万人赴援,既至,辽人遁去。

现代文:辽人侵扰雄州,朝廷命令守文率领数万禁兵赴援,守文率兵到雄州后,辽人逃走了。

古文:雍熙二年,诏守文率兵屯三交,俄加领武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雍熙二年,诏令守文率兵屯守三交,不久加职兼任武州团练使。

古文:属夏人扰攘,命守文帅师讨之,破夏州盐城镇岌罗腻等十四族,斩首数千级,俘获生畜万计。

现代文:遇西夏军队扰攘边境,朝廷命令守文率领军队前去抵抗,打败夏州盐城镇岌罗腻等十四族,杀敌数千人,俘获上万人。

古文:又破咩嵬族,歼焉。

现代文:又打败咩嵬族,把他们全部杀死。

古文:诸部畏惧,相率来降,凡银、麟、夏三州归附者百二十五族、万六千余户,西鄙遂宁。

现代文:各少数民族部落非常恐惧,相继来投降,银、麟、夏三州归附者共计一百二十五族、一万六千多户,西部于是安宁下来。

古文:五年春,大举北伐,为幽州道行营前军步军水陆都监。

现代文:雍熙三年春天,宋军大举北伐,任命守文为幽州行营前军步军水陆都监。

古文:卒与辽人遇,为流矢所中,气色不挠,督战益急,军中服其量。

现代文:与辽兵遭遇,被流箭射中,面色不改,督战愈急,军中佩服他的胆量。

古文:会大军不利,坐违诏逗遛退军,左迁右屯卫大将军。

现代文:正好大军作战失利,因违诏逗留退军,被贬任右屯卫大将军。

古文:事具《曹彬传》。

现代文:此事详情见《曹彬传》。

古文:明年复旧职,裁三月,拜宣徽北院使。

现代文:第二年,恢复旧职,才过三个月,授任宣徽北院使。

古文:又与田钦祚并为北面排阵使,屯镇州。

现代文:又与田钦祚一起任北面排阵使,驻屯镇州。

古文:端拱初,改南院使、镇州路都部署。

现代文:端拱初年,改任宣徽南院使、镇州路都部署。

古文:又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兼镇定、高阳关两路排阵使。

现代文:又任北面行营都部署兼镇定、高阳关两路排阵使。

古文:是冬,辽骑南侵,大破之唐河。

现代文:这年冬天,辽军骑兵南下侵犯,守文率兵在唐河大败辽军。

古文:端拱三年十月,卒,年五十五。

现代文:端拱二年十月,去世,终年五十五岁。

古文:守文既丧月余,中使自北边来言: 守文死,军士皆流涕。 帝问: 何以得此? 对曰: 守文得奉禄赐赉悉犒劳士卒,死之日,家无余财。 帝嗟叹久之,赐其家钱五百万,为真宗纳其女为夫人,即章穆皇后也。

现代文:太宗深为痛惜,追赠侍中,赐谥号为忠武,追封谯王,派中使护送,归葬京城。守文为人沉厚有谋略,很精通书法,每次退朝后,练字至百,言谈温雅,从未违背别人的心意。从前,武将戍边者常常招引敌人以求取战功,河朔各州几乎没有一年安宁,歧沟关失败后,于是命令守文以朝臣身份统率军队镇守常山来处理边事。守文死后一个多月,中使自北边回来说: 守文之死,军士们都流涕痛哭。 太宗问 :为什么会这样? 中使回答说: 守文把所得俸禄赏赐全部犒劳士卒,他死的那天,家里没有余财。 太宗叹息了很久,赐给他家五百万钱,替真宗娶他的女儿为夫人,就是后来的章穆皇后。

古文:子永德至内殿崇班,永恭至西京作坊副使,永和为内殿承制,永锡至崇班,永保、永昌、永规并至阁门祗候,永崇为崇班,永宁及孙允忠并为阁门祗候。袁继忠,其先振武人,后徙并州。

现代文:他的儿子崇德官至太子中舍。崇信官至西京左藏副使、同知皇城司,追赠福州观察使。崇俨官至崇仪使、全州刺史,追赠润州观察使。袁继忠,他的祖先是振武人,后来迁徙到并州。

古文:父进,仕周为阶州防御使。

现代文:其父袁进,在后周任阶州防御使。

古文:继忠以父任补右班殿直。

现代文:继忠因父亲的官职补任右班殿直。

古文:太祖平泽、潞,讨并、汾,悉预攻战。

现代文:太祖平定泽、潞,讨伐并、汾诸地时,继忠都参加战斗。

古文:乾德中征蜀,隶大将刘廷让麾下。

现代文:乾德年间宋军征讨蜀地,他隶属于大将刘廷让军中。

古文:既克蜀,知云安军,历嘉、蜀二州监军。

现代文:攻克蜀地后,任知云安军,历任嘉、蜀二州监军。

古文:开宝中伐广南,为先锋壕砦。

现代文:开宝年间宋军进攻广南时,他任先锋壕砦。

古文:广南平,以功迁供奉官,护隰州白壁关屯兵。

现代文:广南被攻克后,因战功升任供奉官,统率隰州白壁关屯兵。

古文:时河东拒命,继忠累入其境,破三砦,擒将校二人,得生口、马牛羊、铠仗逾万计。

现代文:当时河东抗拒朝廷命令,继忠多次攻入河东,攻破三个营寨,擒俘将校二人,俘得百姓、马牛羊、兵器以万计。

古文:近戍主将惧无功受谴,以诚告继忠,继忠以所获分与之,遂与都巡检郭进略地忻、代州,改天平军巡检。

现代文:近戍主将害怕没有战功遭受朝廷谴责,以实话告诉继忠,继忠把俘缴所获分给他们,于是与都巡检郭进进攻忻州、代州,改任天平军巡检。

古文:太宗即位,以为阁门祗候,令击梅山洞贼,破之。

现代文:太宗即帝位,任命他为门合门祗候,令他进攻梅山洞贼寇,大获全胜。

古文:又巡遏边部于唐龙镇。

现代文:又在唐龙镇巡视边疆。

古文:太宗征太原,继忠预破鹰扬军,先登陷阵。

现代文:太宗率兵进攻太原,继忠参预打败鹰扬军之战,最先攻入敌阵。

古文:契丹入代境,继忠率兵击走之。

现代文:契丹兵进入代州,继忠率兵赶走了他们。

古文:以功迁通事舍人,护高阳关屯兵。

现代文:因战功升任通事舍人,统率高阳关屯兵。

古文:与崔彦进破契丹长城口,杀获数万众,玺书褒美。

现代文:与崔彦进一起在长城口大败契丹军队,杀死俘捉敌人数万人,太宗下诏褒奖表扬。

古文:时有劝继忠自论其功者,继忠不答。

现代文:当时有人劝继忠自己表述自己的功劳,继忠不同意。

古文:会赵保忠来朝献其地,绥州刺史李克宪偃蹇不奉诏,遣继忠谕旨,竟率克宪入朝。迁西上阁门副使。

现代文:正好赵保忠来朝廷献地,绥州刺史李克宪迟迟不遵从朝廷命令,朝廷派继忠前去宣谕圣旨,最终带着克宪入朝,升任西上门合门副使。

古文:诏与田仁朗率兵定河西诸州,大破西人于葭芦州,迁引进副使,护定州屯兵。

现代文:诏令他与田仁朗率兵平定河西诸州,在葭芦川大败西夏军队,升任引进副使,统率定州屯兵。

古文:雍熙二年,迁西上阁门使。

现代文:雍熙二年,升任西上门合门使。

古文:三年,大将田重进征契丹,命继忠为定州路行营马步军都监。

现代文:雍熙三年,大将田重进进攻契丹,任命继忠为定州路行营马步军都监。

古文:领师取飞狐,下灵丘,平蔚州,擒其帅大鹏翼以献,事见重进传。

现代文:率领军队攻下飞狐、灵丘、蔚州,擒得敌人主将大鹏翼献给朝廷,此事记录在《田重进传》中。

古文:师还,继忠为后殿,行列甚整。

现代文:部队回师,继忠任殿后,行军阵法严整。

古文:至定州,重进欲斩降卒后期至者,继忠谕以杀降不祥,皆救免之。

现代文:走到定州时,重进想斩杀后到的降卒,继忠劝说他杀死降卒不吉祥,降卒得以免死。

古文:迁判四方馆事、领播州刺史,护屯兵如故。

现代文:升任判四方馆事、兼任播州刺史,依旧统率屯兵。

古文:大将李继隆以易州静塞骑兵尤骁果,取隶麾下,畜其妻子城中。

现代文:大将李继隆认为易州静塞骑兵非常骁勇,收编在自己军中,把军士们的妻子儿女留在城中。

古文:继忠言于继隆曰: 此精卒,止可守城,万一敌至,城中谁与悍者? 继隆不从。

现代文:继忠劝继隆说 :这些精卒,只可守城,万一敌人攻来,城中由谁来保卫呢? 继隆不听。

古文:既而契丹入寇,城陷,卒妻子皆为所俘。

现代文:后来契丹攻入,易州城失陷,军士的妻子儿女都被敌人俘去。

古文:继隆疑此卒怨己,欲分隶诸军。

现代文:继隆怀疑这些士兵怨恨自己,打算把他们分编到各军。

古文:继忠曰: 不可,但奏升其军额,优以廪给,使之尽节可也。 从之,众皆感悦。

现代文:继忠说 :不行,只要上奏扩大他们的军额,从优付给粮食,使他们尽忠就可以了。 继隆采纳了这一建议,士兵们都很感激。

古文:继忠因自请以隶麾下。

现代文:继忠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军队隶属继隆管辖。

古文:会契丹骑大至,驻唐河北,诸将欲坚壁待之。

现代文:遇到契丹骑兵攻来,驻扎在唐河北面,诸将想坚壁以待不主动出击。

古文:继忠曰: 今强敌在近,城中屯重兵不能剪灭,令长驱深入,侵略他郡,虽欲谋自安之计,岂折冲御侮之用乎?

现代文:继忠说 :现在强敌临近,城中驻扎着重兵不去消灭敌人,让他们长驱直入,侵略别郡,虽然作自安的打算,哪里是朝廷养兵御侮的用意呢?

古文:我将身先士卒,死于寇矣! 辞气慷慨,众壮之。

现代文:我准备身先士卒,死在敌人手里。 言辞慷慨,诸将都感到他气势雄壮。

古文:静塞军摧锋先入,契丹兵大溃。

现代文:静塞军摧锋先入,契丹骑兵大败。

古文:太宗闻之,降玺书奖谕,赐予甚厚。

现代文:太宗听说后,下诏书褒奖他,赏赐丰厚。

古文:淳化初,迁引进使,护镇定、高阳关两路屯兵。

现代文:淳化初年,升引进使,统率镇定、高阳关两路屯兵。

古文:三年,被病,召赴阙,卒,年五十五。

现代文:淳化三年,有病,太宗召他回京,去世,终年五十五岁。

古文:继忠长厚忠谨,士大夫多与游,前后赐赉钜万计,悉以犒赏士卒。

现代文:继忠为人长厚忠谨,士大夫喜欢与他交游,前后受到的赏赐达到万万,都拿来犒赏士卒。

古文:身死之日,家无余财,搢绅称之。子用成,雍熙初登进士第,至太常博士。

现代文:身死后,家里没有余财,大臣们都称赞他的美德,他的儿子名用成,雍熙初年考中进士,官至太常博士。

古文:崔彦进,大名人。

现代文:崔彦进,大名人。

古文:纯质有胆略,善骑射。

现代文:为人纯朴有胆略,擅长骑射。

古文:汉乾祐中,隶周祖帐下。

现代文:后汉乾年间,隶属于周太祖军中。

古文:广顺初,补卫士。

现代文:广顺初年,补任卫士。

古文:世宗镇澶渊,令领禁兵以从。

现代文:世宗镇守澶渊时,命令他率领禁兵跟随。

古文:显德初,为控鹤指挥使。

现代文:显德初年,任控鹤指挥使。

古文:从征淮南,以功迁散员都虞候。

现代文:跟从世宗攻打南唐,因战功升任散员都虞候。

古文:从平瓦桥关,改东西班指挥使、领昭州刺史。

现代文:跟随世宗平定瓦桥关,改任东西班指挥使,兼任昭州刺史。

古文:宋初,改控鹤右厢指挥使、领果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宋朝初年,改任控鹤右厢指挥使,兼任果州团练使。

古文:征李筠,为先锋部署,以功迁常州防御使。

现代文:征伐李筠时,任先锋部署,因战功升任常州防御使。

古文:从平李重进,改虎捷右厢。

现代文:跟从太祖平定李重进,改任虎捷右厢指挥使。

古文:建隆二年,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、领武信军节度。

现代文:建隆二年,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,兼任武信军节度。

古文:大举伐蜀,为凤州路行营前军副都部署。

现代文:朝廷发兵大举进攻后蜀,任凤州路行营前军副都部署。

古文:蜀平,坐纵部下略玉帛、子女及诸不法事,左迁昭化军节度观察留后。

现代文:后蜀平定后,因犯放纵部下抢掠玉帛、子女及其他不法之罪,贬任昭化军节度观察留后。

古文:太祖郊祀西洛,彦进来朝,授彰信军节度。

现代文:太祖在西洛举行郊祀时,彦进来朝见,授任他为彰信军节度使。

古文:太平兴国二年,移镇河阳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二年,移镇河阳。

古文:四年正月,遣将征太原,分命攻城,以彦进与郢州防御使尹勋攻其东,彰德军节度李汉琼、冀州刺史牛思进攻其南,桂州观察使曹翰、翰林使杜彦圭攻其西,彰信军节度刘遇、光州刺史史珪攻其北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四年正月,朝廷派遣将领征伐太原,分路攻城,派彦进与郢州防御使尹勋攻城东,彰德军节度李汉琼、冀州刺史牛思进攻城南,桂州观察使曹翰、翰林使杜彦圭攻城西,彰信军节度刘遇、光州刺史史王圭攻城北。

古文:彦进督战甚急,太祖嘉之。

现代文:彦进督战非常急迫,太祖表扬了他。

古文:晋阳平,从征幽州,又与内供奉官江守钧率兵攻城之西北。

现代文:晋阳平定后,跟从太宗征伐幽州,又与内供奉官江守钧率兵攻城之西北。

古文:及班师,诏彦进与西上阁门副使薛继兴、阁门祗候李守斌领兵屯关南,以功加检校太尉。

现代文:到班师时,诏令彦进与西上门合门副使薛继兴、门合门祗候李守斌率领军队屯兵关南,因战功加官检校太尉。

古文:是秋,契丹侵遂城,彦进与刘廷翰、崔翰等击破之,斩首万级。

现代文:这年秋天,契丹兵进攻遂城,彦进与刘廷翰、崔翰等人打败契丹军队,斩敌一万多人。

古文:五年,车驾北巡,以彦进为关南都部署,败契丹于唐兴口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五年,太宗北巡,任命彦进为关南都部署,在唐兴口打败契丹军队。

古文:雍熙三年正月,命将北伐,分兵三路,诏彦进为幽州道行营马步军水陆副都部署,与曹彬、米信出雄州。

现代文:雍熙三年正月,命令将领北伐,分兵三路,诏令彦进任幽州道行营马步军水陆副都部署,与曹彬、米信一同从雄州出发。

古文:大军失利,彦进坐违彬节制,别道回军,为敌所败,召还,贬右武卫上将军,事具彬传。

现代文:大军失利,彦进因违抗曹彬节制,别道回军,被敌人打败,召回朝廷后,贬任右武卫上将军,具体细节见曹彬传。

古文:四年春,授保静军节度。

现代文:雍熙四年春天,授任他为保静军节度。

古文:端拱元年,被病,召归阙,卒,年六十七。

现代文:端拱元年,染病,召他回朝,去世,终年六十七岁。

古文:赠侍中。

现代文:追赠侍中。

古文:彦进频立战功,然好聚财货,所至无善政。

现代文:彦进多次立下战功,但喜欢聚敛财货,所到各地没有善政。

古文:没后,诸子争家财,有司摄治。

现代文:死后,几个儿子争夺家财,有关部门出面处理。

**古文:太宗召见,为决之,谓左右曰: 此细务,朕不宜亲临,但以彦进尝任节制,不欲令其子辱于父耳。 **

现代文:太宗召见,替他们决断,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:这本是小事,我不应当亲自过问,但因为彦进曾经任节度使,不想让他的儿子玷辱他们的父亲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