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八

古文:高琼范廷召葛霸

现代文:高琼,家族世代为燕州人。

古文:高琼,家世燕人。

现代文:祖父高霸,父亲高乾。

古文:祖霸,父乾。五代时,李景据江南,潜结契丹,岁遣单使往复。

现代文:五代时,李景割据江南,暗中勾结契丹,每年派遣一使者单独往返。

古文:霸将契丹之命,以乾从行使景。

现代文:高霸奉契丹之命,带着高乾随同出使李景。

古文:方至江左,谍间北使与中夏构隙,以纾疆场之难,遂杀霸,居乾濠州,声言为汴人所杀。

现代文:当到达江左时,间谍侦查到有北方使者与中国为敌,将兴起战争,于是杀了高霸,而将高乾留居濠州,声称高霸是被开封人所杀。

古文:乾在濠州生三子,以江左蹙弱,寻挈族归中朝,给田亳州之蒙城,因土著焉。

现代文:高乾在濠州生了三个儿子。因为江左地方贫穷困苦,不久他带着全族归降朝廷,朝廷将亳州蒙城的一块田地赐给他,因此便成为当地土著。

古文:琼少勇鸷无赖,为盗,事败,将磔于市,暑雨创溃,伺守者稍怠,即掣钉而遁。

现代文:高琼少时凶猛无赖,沦为强盗,事情败露后,将在午门斩头。时值夏雨滂沱,看守稍有松懈,他便掣断锁钉逃遁。

古文:事王审琦,太宗尹京邑,知其材勇,召置帐下。

现代文:后跟随王审琦,宋太宗任京兆尹时,得知他勇猛有将才,便召来安置在帐下做贴身侍卫。

古文:太宗尝侍宴禁中,甚醉,及退,太祖送至苑门。

现代文:太宗曾陪侍宋太祖皇帝在宫中宴饮,大醉,至退席时,宋太祖送到苑门。

古文:时琼与戴兴、王超、李斌、桑赞从,琼左手执靮,右手执镫,太宗乃能乘马。

现代文:当时高琼与戴兴、王超、李斌、桑赞都随从太宗,高琼左手抓住马革勺,右手执马镫,太宗才能乘马。

古文:太祖顾琼等壮之,因赐以控鹤官衣带及器帛,且勖令尽心焉。

现代文:太祖见了高琼等,颇赏识他们的壮猛,因此赐给他控鹤官的衣带及器物布帛,且勉励他尽心侍奉太宗。

古文:太宗即位,擢御龙直指挥使。

现代文:太宗即位,升为御龙直指挥使。

古文:从征太原,命押弓弩两班,合围攻城。

现代文:随太宗征讨太原时,太宗命他带领两班弓箭手,合围攻城。

古文:及讨幽蓟,属车驾倍道还,留琼与军中鼓吹殿后,六班扈从不及,惟琼首率所部见行在,太宗大悦,慰劳之。

现代文:讨幽蓟时,太宗令车队人马打道还京,留高琼与军中吹鼓手殿后,当时六班扈从都没跟上,只有高琼最先率所部跟上,太宗很高兴,特别慰劳他。

古文:太平兴国四年,迁天武都指挥使、领西州刺史。

现代文:太平兴国四年,升天武都指挥使、领西州刺史。

古文:明年,改为神卫右厢都指挥使、领本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第二年,改任神卫右厢都指挥使,兼任本州团练使。

古文:车驾巡师大名,命琼与日骑右厢都指挥使朱守节分为京城内巡检。

现代文:皇帝乘车巡阅大名的军队,命高琼与日骑右厢都指挥使朱守节都任京城内巡检。

古文:坐事,出为许州马步军都指挥使。

现代文:因犯错误,降级出任许州马步军都指挥使。

古文:会有龙骑亡命卒数十人,因知州臧丙出郊,谋劫其导从以叛。

现代文:当时许州的数十个亡命骑兵,在知州臧丙出游城郊时,阴谋威逼劫迫导从举行叛乱。

古文:琼闻即白丙,趣还城,因自率从卒数十人,挟弓矢单骑追捕,至榆林村,及之。

现代文:高琼获悉此情后即告诉臧丙,劝他还城,并亲自率领随从将士数十人,带着弓箭单骑追捕叛兵,至榆林村,才追上他们。

古文:贼入村后舍,登墙以拒。

现代文:叛贼进入村后民舍,登在墙头抗拒。

古文:贼首青脚狼者注弩将射琼,琼引弓一发毙之,遂悉擒送于州。

现代文:外号青脚狼的叛贼首领正搭弩将射高琼,琼射了一箭便将他击毙,于是将他们全部捕送到许州城。

古文:丙上其事。

现代文:臧丙上奏此事。

古文:会将北伐,召归。授马步军都军头、领蓟州刺史、楼船战棹都指挥使,步船千艘赴雄州。

现代文:正好朝廷将要北伐,便召高琼回京,授任马步军都军头,兼任蓟州刺史、楼船战棹都指挥使,率船千艘赶赴雄州。

古文:又城易州。

现代文:后又建筑易州城。

古文:师还,为天武右厢都指挥使、领本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班师回京后,任天武右厢都指挥使,兼任本州团练使。

古文:端拱初,迁左厢,改领富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端拱初年,升任左厢都指挥使,改兼富州团练使。

古文:是秋,出为单州防御使,改贝州部署。

现代文:这年秋季,出任单州防御使,后改贝州部署。

古文:其出守也,与范廷召、王超、孔守正并命焉。

现代文:当初出任地方官时,高琼与范廷召、王超、孔守正等一同受命调出京师。

古文:数月,廷召等皆复补兵职,琼颇悒悒。

现代文:数月后,范廷召等都复任军职,高琼悒悒不乐。

古文:时王承衍镇贝丘,公主每入禁中,颇知上于琼厚,承衍每宽慰之。

现代文:当时王承衍镇守贝丘,公主常常入宫,颇知皇上对高琼很厚爱,王承衍因此每每宽慰他。

古文:二年,召还。

现代文:端拱二年,召还京师。

古文:故事,廉察以上入朝,始有茶药之赐,至是特赐琼焉。

现代文:先例,廉察以上的官吏入朝,才有茶药赏赐,到这一次却特例赏赐高琼。

古文:三月,迁朔、易帅臣,制授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、领归义军节度,廷召辈始加观察使,不得与琼比。

现代文:三月后,升朔、易二州帅臣,诏授高琼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,领归义军节度,而范廷召等辈才开始加授观察使,不能跟高琼相比。

古文:出为并州马步军都部署,时潘美亦在太原,旧制,节度使领军职者居上,琼以美旧臣,表请居其下,从之。

现代文:后又出任并州马步军都部署。当时潘美也在太原,旧制规定,节度使兼任军职者位居上,而高琼却因为潘美是老臣,特上表请让自己位居其下,被允许。

古文:戍兵有以廪食陈腐哗言者,琼知之,一日,出巡诸营,士卒方聚食,因取其饭自啖之,谓众曰: 今边鄙无警,尔等坐饱甘丰,宜知幸也。 众言遂息。

现代文:当时守兵中有人因为仓廪粮米陈腐而谣言惑众,高琼知道后,一日出巡各营,士兵正在聚餐,他因此取饭自吃,并对众人说: 今边线无警,你们坐在这里饱食酒肉,应该知福。

古文:改镇州都部署。

现代文:众人的议论于是息灭。改任镇州都部署。

古文:至道中,就改保大军节度,典军如故。

现代文:至道年间,就地改任保大军节度,仍旧带兵。

古文:真宗即位,加彰信军节度,充太宗山陵部署,复为并代都部署。

现代文:宋真宗即位,高琼加官彰信军节度,充太宗山陵部署,后又复任并代都部署。

古文:咸平中,契丹犯塞,其母车帐至狼山大夏。

现代文:咸平时,契丹进犯边塞,契丹王母的车帐到达狼山大夏。

古文:上亲巡河朔,遣杨允恭驰往,召琼率所部出土门,与石保吉会镇、定。

现代文:皇上亲自巡视河朔,派杨允恭驰往边关,令高琼率所部出土门,与石保吉在镇、定二州会合。

古文:既而傅潜以逗留得罪,即召琼代之。

现代文:后来傅潜因犯逗留不前的罪,便令高琼代替他。

古文:兵罢,复还本任。

现代文:撤兵后,复还本职。

古文:转运使言其政绩,诏褒之。

现代文:转运使上报高琼的功绩,皇帝下诏褒奖。

古文:咸平三年,代还,以手创不任持笏,诏执梃入谒,授殿前都指挥使。

现代文:咸平三年,轮换还京,因手伤不能持笏,特诏许执木棒入见,并授任殿前都指挥使。

古文:先是,范廷召、桑赞所将边兵临敌退衄,言者请罪之。

现代文:先前,范廷召、桑赞所带边防士兵临敌后退,谏官请求将他们治罪。

古文:以问琼,琼对曰: 兵违将令,于法当诛。

现代文:皇帝以此事征求高琼,琼答道: 兵违将令,依法当杀。

古文:然陛下去岁已释其罪,今复行之,又方屯诸路,非时代易,臣恐众心疑惧。 乃止。

现代文:但陛下去年已免了他们的罪,今天怎能又去治罪呢?而且又正要派兵屯守各路,在这种时候改变原来的决定,臣恐怕人心会疑惑畏惧。 于是作罢。

古文:景德中,车驾北巡。

现代文:景德年间,皇帝乘车北巡。

古文:时前军已与敌接战,上欲亲临营垒,或劝南还,琼曰: 敌师已老,陛下宜亲往,以督其成。 上悦,即日进幸澶渊。

现代文:当时前军已与敌人接战,皇帝要亲临战阵,有人劝皇上南回,高琼则说: 敌军已疲惫,陛下应亲往前线,以督勉将士,杀敌成功。 皇上很高兴,当天亲临澶渊。

古文:明年,以罢兵,料简兵卒诸班直十年者出补军校,年老者退为本班剩员。

现代文:第二年,因为停战,精简兵卒,凡守边十年以上的出补军校之职,年老的退为本班剩员。

古文:琼进曰: 此非激劝之道,宿卫岂不劳乎? 自是八年者皆得叙补焉。

现代文:高琼上奏说 :此非激励将士之道,宿卫边疆,岂不劳苦吗? 从此,凡戍边八年的也可补军校了。

古文:马军都校葛霸权步军司,会以疾在告,令琼兼领二司。

现代文:马军都校葛霸代理步军司,当时正因病告退,皇上令高琼兼领此二司。

古文:琼从容上言曰: 臣衰老,傥又有犬马之疾,则须一将总此二职。

现代文:高琼从容地对皇上说: 臣已衰老,倘又有犬马之疾,则又必须一将来总领此二职。

古文:臣事先朝时,侍卫都虞候以上常至十员,职位相亚,易于迁改,且使军伍熟其名望,边藩缓急,亦可选用。 上深然之。

现代文:臣在前一朝任职时,朝中侍卫都虞候以上常多至十员,职位相当,容易改任,而且使军队熟悉他们的名望,到时若边关有急,也可以选用。 皇上深以为然。

古文:未几,以久疾求解兵柄,授检校太尉、忠武军节度。

现代文:不久,以久病在身请求解除兵权,于是改任检校太尉、忠武军节度。

古文:三年冬,疾甚,上欲亲临问之,宰相不可,乃止。

现代文:景德三年冬,高琼病危,皇上想要亲临慰问,因宰相劝阻,才止。

古文:卒,年七十二,赠侍中。

现代文:去世时,年七十二岁。赠侍中。

古文:琼不识字,晓达军政,然颇自任,罕与副将参议。

现代文:高琼不识字,他精通军政,但颇为独裁,很少与副将商议。

古文:善训诸子:继勋、继宣、继忠、继密、继和、继隆、继元。

现代文:善于教养儿子。他的儿子有:继勋、继宣、继忠、继密、继和、继隆、继元。

古文:继勋、继宣最知名。

现代文:其中,继勋、继宣最知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