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六

古文:陈彭年,字永年,抚州南城人。

现代文:陈彭年,字永年,抚州南城人。

古文:父省躬,鹿邑令。

现代文:他的父亲陈省躬,曾任鹿邑县令。

古文:彭年幼好学,母惟一子,爱之,禁其夜读书。

现代文:陈彭年幼年好学,他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,所以宠他爱他,不准他在晚上苦读书。

古文:彭年篝灯密室,不令母知。

现代文:陈彭年只好在密室里点灯,不让母亲知道。

古文:年十三,著《皇纲论》万余言,为江左名辈所赏。

现代文:他十三岁时,就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《皇纲论》,受到江左名流们的赏识。

古文:唐主李煜闻之,召入宫,令子仲宣与之游。

现代文:南唐后主李煜听说此事,召他入宫,并叫儿子李仲宣与他交游。

古文:金陵平,彭年师事徐铉为文。

现代文:金陵平定后,陈彭年从师徐铉学习做文章。

古文:太平兴国中,举进士,在场屋间颇有隽名。

现代文:宋朝太平兴国年间,陈彭年参加进士考试,在考生中颇有美名。

古文:尝因京城大酺,跨驴出游构赋,自东华门至阙前,已口占数千言。

现代文:曾因参加京城大宴会,骑驴出游作诗,从东华门到宫阙之前,便已口吟数千言。

古文:然佻薄好嘲咏,频为宋白所黜,雍熙二年始中第。

现代文:然而他性格轻佻而又喜欢咏诗嘲刺人,因而多次被宋白压制,直到雍熙二年才考取进士。

古文:调江陵府司理参军。

现代文:中进士后,陈彭年被调任江陵府司理参军。

古文:因监决死囚,怖之,换江陵主簿,历澧、怀二州推官。

现代文:因监斩死囚时害怕,改任江陵主簿,后历任澧、怀二州推官。

古文:在怀,深为知州乔惟岳倚任。

现代文:在怀州任上,深受知州乔惟岳重用。

古文:会樊知古为河北转运,以亲嫌,徙泽州,丁内艰免。

现代文:当樊知古任河北转运使时,陈彭年为避亲戚之嫌,改调泽州推官,又因遇母亲丧事免行。

古文:御史中丞王化基荐其才,改卫尉寺丞,迁秘书郎,为大理寺详断官。

现代文:御史中丞王化基推荐陈彭年的才华。陈彭年因此改任卫尉寺丞,升秘书郎,后任大理寺详断官。

古文:坐事出监湖州盐税,寻又停官。

现代文:因犯有错误被调出到地方,任湖州盐税监官,不久又停职。

古文:彭年素贫窭,居丧免职,赖仆人佣贩以济。

现代文:陈彭年素来贫寒,服丧免职期间,靠仆人贩卖救济过日。

古文:真宗即位,复为秘书郎。

现代文:宋真宗即位后,陈彭年复职,仍任秘书郎。

古文:乔惟岳刺史海州,及知苏、寿二州,并表彭年通判州事。

现代文:乔惟岳任海州刺史和苏、寿二州知州时,均上表推荐陈彭年任州通判官。

古文:咸平三年,屡上疏言事,召试学士院,迁秘书丞、知阆州。

现代文:咸平三年,陈彭年多次上疏议论国事,被召去参加学士院考试,后升秘书丞、阆州知州。

古文:未行,改金州。

现代文:尚未赴任时,便又改任金州知州。

古文:四年,上疏曰: 夫事有虽小而可以建大功,理有虽近而可以为远计者,其事有五:一曰置谏官,二曰择法吏,三日简格令,四曰省冗员,五曰行公举。

现代文:咸平四年,上疏说: 有的事看来虽小却可建大功,有的道理看来虽浅近却可为长远设计,这类事有五件:一是设置谏官,二是选拔法官,二是简化法律,四是裁减冗员,五是实行公正推举。

古文:此五者,实经世之要道,致治之坦涂也。 会诏举贤良方正,翰林学士朱昂以彭年闻,召之,辞以贫乏,请终秩。

现代文:这五件事,确实是治国的重要方法,求得太平的坦荡途径。 当时正值皇帝下诏推举贤良方正,翰林学士朱昂遂将陈彭年向上推荐,皇帝下令召见,陈彭年以贫乏为由推辞不赴,并请求停职。

古文:景德初,代还,真秘阁。

现代文:景德初年,陈彭年复出,在秘书阁任职。

古文:杜镐、刁衎荐其该博,命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。

现代文:杜镐、刁絗又推荐他,说他才识博大精深,陈彭年因此被派到史馆任职,兼任崇文院检讨官。

古文:又代潘慎修起居注,赐绯鱼。

现代文:后又代替潘慎修起居注,被皇上赏赐绯鱼袋。

古文:献《大宝箴》曰:

现代文:陈彭年因此献上一篇《大宝箴》。箴文说:

古文:二仪之内,最灵者人。

现代文:天地之内,最有灵的是人类。

古文:生民之中,至大者君。

现代文:人类之中,最伟大的是君主。

古文:民既可畏,天亦无亲。

现代文:人民既可畏,上天也无私。

古文:所辅者德,所归者仁。

现代文:辅助君王的是德,人民归服的是仁。

古文:恭己御下,辉光益新。

现代文:律己御下,您的光辉日新月异。

古文:载籍斯在,谋猷备陈。

现代文:经典文献都在这里了,治国方略也已备妥。

古文:内绥万姓,外抚百蛮。

现代文:内安百姓,外抚群蛮。

古文:治乱所始,言动之间。

现代文:安定与混乱的开始,就在那言谈举止之间。

古文:观之则易,处之甚难。

现代文:看来容易,做来极难。

古文:由是先哲,喻彼投艰。

现代文:因此那古时哲人,将此喻为自投艰难。

古文:苟能虑未,乃可防闲。

现代文:若能想到未来,就可防患未然。

古文:审求逆耳,无恶犯颜。

现代文:察访寻求那逆耳的忠言,不要厌恶那有损颜面的言论。

古文:既庶而富,教化乃施。

现代文:人民富庶了,就可施行教育。

古文:慈俭之政,富庶之基。

现代文:仁慈、勤俭的政策,是人民富庶的基础。

古文:鳏寡孤独,人之所悲。

现代文:鳏寡孤独之人,是人类都应怜悯的。

古文:发号施令,宜先及之。

现代文:发号施令时,理当先行顾及。

古文:黄发鲐背,心实多知。

现代文:黄发驼背的长者,内心实多智慧。

古文:左右侍从,何尚于兹。

现代文:作为君王的随从,还有谁比他们更好?

古文:瞻言百辟,咸代天工。

现代文:广开言论,可巧夺天工。

古文:傥无虚授,可建大中。

现代文:若无虚授,便可建造自然。

古文:克彰慎柬,惟藉至公。

现代文:克服障碍慎重选择,就只有靠大公无私的品德。

古文:知人则哲,听德则聪。

现代文:能知人即是睿智,能听取有道之人的建议则是聪明。

古文:才固难备,道亦少同。

现代文:才能固然难完全,道德也少有相同。

古文:葑菲罔舍,杞梓乃充。

现代文: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不舍弃,才能使栋梁大才充足。

古文:不扶自直,惟蓬在麻。

现代文:不要扶就能自直,只有那蓬草中的麻杆。

古文:非拣莫见,惟金在沙。

现代文:不经淘洗不能发现,只有那沙中的金粒。

古文:参备顾问,必辨忠邪。

现代文:多备顾问,必可辨别忠邪。

古文:献替以正,裨益无涯。

现代文:官职上下更换,便会有无穷裨益。

古文:自匿草泽,亦有国华。

现代文:自愿隐匿在草泽之中的人,也有许多国家精英。

古文:访此髦士,可拒朋家。

现代文:访寻这班老人,就可抵制朋党之祸。

古文:三章之立,庶民作程。

现代文:三章的设立,使百姓行动有了程序。

古文:钦哉恤哉,可以措刑。

现代文:恭敬与怜恤啊,可使刑法废弃。

古文:七代之建,奸孽是平。

现代文:七代的建置,使奸邪罪孽得到剿平。

古文:本仁本义,可以弭兵。

现代文:以仁义为本,便可以消除战争。

古文:是为齐礼,亦曰好生。

现代文:这就是合乎礼制,也叫爱惜生命。

古文:有教无类,自诚而明。

现代文:教育没有分别,内心真诚便能明了一切。

古文:宗庙社稷,飨之以恭。

现代文:宗庙与社稷,要恭敬祭祀。

古文:宫室苑囿,诫之在丰。

现代文:宫室与苑圃,则要警惕过于丰富。

古文:春鬼秋狝,不废三农。

现代文:春秋狩猎,不要妨碍农事。

古文:击石拊石,用格神宗。

现代文:敲石击磬,用来感动祖宗。

古文:使人以悦,乃克成功。

现代文:使人快乐,便能成功。

古文:治国以政,罔或不从。

现代文:用政策来治国,便没人不听从。

古文:济济多士,用之有光。

现代文:贤才济济,利用便会光大事业。

古文:硁硁小器,谋之弗臧。

现代文:浅陋小器,谋划不会精良。

古文:忠言致益,岂让膏粱。

现代文:忠言带来的益处,怎么会逊于膏粱。

古文:六艺为乐,宁后笙簧。

现代文:六艺带来的欢乐,哪在笙簧之后。

古文:任贤勿贰,尧所以昌。

现代文:用贤不疑,尧因此昌盛。

古文:改过不吝,汤所以王。

现代文:不怕改过,汤因此称王。

古文:六合至广,万汇尤多。

现代文:宇宙最为广大,人类尤其众多。

古文:风俗靡一,嗜欲相摩。如驭朽索,若防决河。

现代文:风俗不同,嗜欲相异,如驭着一根已朽马缰,若防堵一条溃决的河。

古文:左契斯执,六辔遂和。

现代文:抓住了左契,马车就可安稳。

古文:导之以德,民免婴罗。

现代文:用德来引导,人便能避免犯法。

古文:不懈于位,俗乃偃戈。

现代文:为政者不懈地工作,民俗自会变得平和。

古文:先王之训,罔不咸然。

现代文:先王的遗训,莫不都如此。

古文:吾君之治,亦取斯焉。

现代文:我君的治国,也取法这些。

古文:小心翼翼,终日乾乾。

现代文:小心翼翼,终日自强不息。

古文:三灵降鉴,百禄无愆。

现代文:三灵垂鉴,百官无错。

古文:由兹率土,永戴先天。

现代文:由此举国人民,永远爱戴上天。

古文:巍巍洪业,亿万斯年。

现代文:巍巍洪业,万年永存。

古文:顷之,预修《册府元龟》。

现代文:不久,参加修撰《册府元龟》。

古文:三年,迁右正言,充龙图阁待制,赐金紫。

现代文:景德三年,升右正言,任龙图阁待制,被赏赐金印紫绶。

古文:先是,诏谏官御史举职言事,唯彭年与侍御史贾翱数有章奏,建白弹射,真宗令中书置籍记之。

现代文:先前,皇帝下诏令谏官御史上书述职论事。只有陈彭年与侍御史贾翱多次上呈奏章,提出建议,抨击时弊,宋真宗命中书官记录在籍。

古文:加刑部员外郎。

现代文:后加官刑部员外郎。

古文:与晁迥同知贡举,请令有司详定考试条式。

现代文:与晁迥一同负责科举事宜时,请皇上下令政府详细制定考试条例。

古文:真宗因命彭年与戚纶参定,多革旧制,专务防闲。

现代文:宋真宗因此任命陈彭年与戚纶一起来制订,陈彭年对旧制度多有改革,注重防备不法行为。

古文:其所取者,不复拣择文行,止较一日之艺,虽杜绝请托,然置甲等者,或非宿名之士。

现代文:凡录取者,只比较考场的艺业,不再选择文章、品行。这虽杜绝了关系托请,但录入甲等的人,也有不是平素闻名的。

古文:大中祥符中,议建封禅,彭年预详定仪注,上言辨正包茅之用。

现代文:大中祥符中,议论举行封禅的事,陈彭年参与了制定祭祀的礼仪,并上书辩证讨论包茅的用法。

古文:礼成,进秩工部郎中,加集贤殿修撰。

现代文:祭祀成功后,陈彭年晋升为工部郎中,加集贤殿修撰的职务。

古文:三年,改兵部郎中、龙图阁直学士。

现代文:大中祥符三年,改任兵部郎中、龙图阁直学士。

古文:迁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,诏就赐食厅编次《太宗御集》,赐勋上柱国。

现代文:后陈彭年又升任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,被诏令在赐食厅里编撰《太宗御集》,又被封赐上柱国的爵位。

古文:尝因奏对,真宗谓之曰: 儒术汙隆,其应实大,国家崇替,何莫由斯。

现代文:有一次当面上奏时,宋真宗对陈彭年说 :儒家学说的兴衰,影响实在大,国家的兴衰,莫不都因此而来。

古文:故秦衰则经籍道息,汉盛则学校兴行。

现代文:所以秦朝衰亡则经典文献衰落,汉朝强盛则学校大兴。

古文:其后命历迭改,而风教一揆。

现代文:此后朝代多次更替变换,重视教育的风气则都一致。

古文:有唐文物最盛,朱梁而下,王风寝微。

现代文:唐朝文化最发达,朱氏梁国以后,则王者风气日渐衰落。

古文:太祖、太宗丕变弊俗,崇尚斯文。

现代文:到本朝太祖、太宗时大改陋俗,崇尚文化教育。

古文:朕获绍先业,谨导圣训,礼乐交举,儒术化成,实二后垂裕之所致也。

现代文:朕继承先业,谨遵圣人的遗训,使国家礼乐大兴,儒学昌盛,实际上都是两位先王遗留的恩泽所致。

古文:又君之难,由乎听受;臣之不易,在乎忠直。

现代文:君王最难的,是能听取臣下的意见,而臣属最不易的,便是绝对正直忠心。

古文:其君以宽大接下,臣以诚明奉上,君臣之心皆归于正。

现代文:如果君王能以宽大胸怀接纳下属,臣下便会以诚实光明奉献给他,这样君臣的心就归到正道上了。

古文:直道而行,至公相遇,此天下之达理,先王之成宪,犹指诸掌,孰谓难哉! 彭年曰: 陛下圣言精诣,足使天下知训,伏愿躬演睿思,著之篇翰。 真宗为制《崇儒术》、《为君难为臣不易》二论示之。彭年复请示辅臣,刻石国子监焉。

现代文:正直办事、公平待人,此是天下通理,也是先王留下的现成经验,就好比数指头,谁说困难呢? 陈彭年说 :陛下的金口玉言,足可教化天下百姓,我愿恭敬演绎您的精深思想,把它们记录下来。 宋真宗于是写了《崇儒术》和《为君难为臣不易》两篇文章给陈彭年,陈彭年再请求辅弼大臣们,将两文刻到石碑上,放置在国子监里面。

古文:六年,召入翰林,充学士兼龙图阁学士,同修国史。

现代文:大中祥符六年,陈彭年被召进翰林院,充任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,又兼修国史。

古文:彭年尝谒王旦,旦辞不见。

现代文:陈彭年曾去拜访宰相王旦,王旦推辞不接见。

古文:翌日,见向敏中。敏中以彭年所上文字示旦,旦瞑目不览,曰: 是不过兴建符瑞,图进取耳。 真宗奉祀亳州太清宫,丁谓为经度制置使,以彭年副之。

现代文:第二天,见到向敏中,向敏中又将陈彭年上奏的文章给王旦看,王旦又闭目不看,并说 :这不过是兴建符瑞、贪图进取的论调罢了。 宋真宗在亳州太清宫祭祀,任丁谓做此次祭典的经度制置使,而以陈彭年任副职。

古文:又与谓同知礼仪院,礼成,加给事中。

现代文:后陈彭年又与丁谓同任知礼仪院的官职。这次祭礼完成后,陈彭年又被加封为给事中。

古文:时谓恳让进秩,彭年亦辞之,不许,又为天书同刻玉副使。

现代文:当时丁谓恳求辞谢这次升爵进级,陈彭年也跟着辞谢加封,但没被允许,并加升为天书同刻玉副使。

古文:国史成,迁工部侍郎。

现代文:国史修成后,升任工部侍郎。

古文:九年,拜刑部侍郎、参知政事,判礼仪院,充会灵观使。

现代文:大中祥符九年,官拜刑部侍郎、参知政事兼判礼仪院,又充任会灵观使。

古文:天禧大礼,为天书仪卫副使。

现代文:天禧改元大礼举行时,陈彭年任天书仪卫副使。

古文:又为参详仪制奉宝册使。

现代文:后又任参详仪制奉宝册使。

古文:正月九日,侍真宗朝天书,将诣太庙,退就中书阁中如厕,眩仆,肩舆还家。

现代文:这年正月九日,陈彭年随侍宋真宗朝拜天书,将前往太庙时,回中书阁上厕所,忽昏倒在地,用肩轿抬回家。

古文:遣中使挟医诊疗,旦夕存问。

现代文:皇帝派遣中使官带御医前往诊断治疗,旦夕看望问候。

古文:进兵部侍郎,表求罢奉,不许。

现代文:陈彭年这时又被升为兵部侍郎,他上书请求免去俸禄,也没被允许。

古文:二月,卒,年五十七。

现代文:二月,病逝,终年五十七岁。

古文:真宗亲临,涕泗久之。

现代文:宋真宗亲自参加吊丧,痛哭流涕了很久。

古文:又睹所居陋弊,叹息数四。

现代文:又见陈彭年居室简陋不堪,宋真宗叹息不已。

古文:废朝,赠右仆射,谥曰文僖,录子佺期大理寺丞,孙彦先太常寺奉礼郎。

现代文:又特为陈彭年停止早朝,赠给他右仆射的官衔,谥号为 文僖 ,并录用他的儿子陈亻全期做大理寺丞,孙子陈彦先则任太常寺奉礼郎。

古文:真宗前后赐彭年御制歌诗凡六篇。

现代文:宋真宗前后赐给陈彭年的御制诗歌共计六篇。

古文:彭年妻入谒,出彭年像示之,锡赍甚厚。

现代文:陈彭年的妻子入宫朝见时,宋真宗又拿出陈彭年的画像给她看,并赏赐许多东西。

古文:彭年性敏给,博闻强记,慕唐四子为文,体制繁靡。

现代文:陈彭年性格聪敏、博闻强记,他的文章摹仿唐代四大才子,风格繁复华丽。

古文:贵至通显,奉养无异贫约。

现代文:他虽尊贵到高居显职,但对亲人的奉养却与贫苦时无异。

古文:所得奉赐,惟市书籍。

现代文:他平时所得的俸禄与赏赐,都只用来购买书籍。

古文:大中祥符间,附王钦若、丁谓,朝廷典礼,无不参预。

现代文:大中祥符年间,依附王钦若、丁谓等人,当时朝廷典礼,他都无不参加制订。

古文:其仪制沿革、刑名之学,皆所详练,若前世所未有,必推引依据以成就之。

现代文:陈彭年对礼仪典制沿革、刑名学说,都很熟练,若是前代没曾有的礼制,他则必定通过旁征博引来证明。

古文:故时政大小,日有谘访,应答该辩,一无凝滞,皆与真宗意谐。

现代文:所以当时的大小政事,宋真宗总要每日向他咨询,陈彭年则回答详细明白,毫无疑难不通之处,而且与宋真宗的想法相符合。

古文:及升内阁,李宗谔、杨亿皆在后。

现代文:陈彭年升为内阁侍郎时,李宗谔、杨亿都在他手下。

古文:宗谔卒,亿病退,而彭年专任矣。

现代文:后来李宗谔去世,杨亿因病离退,这样陈彭年便独当大任了。

古文:事务既丛,形神皆耗,遂举止失措,颠倒冠服,家人有不记其名者。

现代文:因事务繁忙,陈彭年后来变得形神交瘁,以致举止失措,衣服帽子也穿颠倒,甚至连家人的名字也记不起来。

古文:奉诏同编《景德朝陵地里》、《封禅》、《汾阴》三记,《阁门》、《客省》、《御史台仪制》,又受诏编御集及宸章,集历代妇人文集。

现代文:陈彭年曾奉诏参与编撰《景德朝陵地里记》、《封禅记》、《汾阴记》三文,及《门》、《客省》、《御史台仪制》等书,又受诏编辑御集、宸章,汇编历代妇女的文集。

古文:所著《文集》百卷,《唐纪》四十卷。

现代文:他的著作有《文集》一百卷、《唐纪》四十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