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三

古文:○英宗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,讳曙,濮安懿王允让第十三子,母曰仙游县君任氏。

现代文: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,名曙,攫安爵王允让第十三个儿子,母亲为仙游县君任氏。

古文: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。

现代文:明道元年正月三日,在宣平坊第宅出生。

古文:初,王梦两龙与日并堕,以衣承之。

现代文:先是,攫安爵王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,就用衣服接着。

古文:及帝生,赤光满室,或见黄龙游光中。

现代文:到英宗出生的时候,红光照遍居室,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。

古文:四岁,仁宗养于内。

现代文:四岁,仁宗养于宫内。

古文:宝元二年,豫王生,乃归濮邸。

现代文:宝元二年,豫王出生后,才回到父亲身边。

古文:帝天性笃孝,好读书,不为燕嬉亵慢,服御俭素如儒者。

现代文:英宗天性极为孝顺,喜好读书,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,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。

**古文:每以朝服见教授,曰: 师也,敢弗为礼? **

现代文:常穿着礼服朝拜他的老师,说: 你是我的老师,不敢不以礼相见。

古文: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《宗室六箴》,仁宗付宗正,帝书之屏风以自戒。

现代文: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徐室六筋,仁宗把它交给当时任宗正的英宗,英宗把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。

古文:景祐三年,赐名宗实,授左监门卫率府副率,累迁右羽林军大将军、宜州刺史。

现代文:景三年,赐名为宗实,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,历官右羽林军大将军、宜州刺史。

古文:皇祐二年,为右卫大将军、岳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皇二年,为右卫大将军、岳州团练使。

**古文:嘉祐中,宰相韩琦等请建储,仁宗曰: 宗子已有贤知可付者,卿等其勿忧。 **

现代文:嘉中,宰相韩琦等人请求确立太子,仁宗说: 宗室后代中已经有贤能可以继承皇位的人,请你们不要担忧。

古文:时帝方服濮王丧。

现代文:当时英宗刚好因父亲攫王逝世服丧。

古文:六年十月辛卯,起为秦州防御使、知宗正寺,帝以终丧辞。

现代文:嘉六年十月十二日,朝廷打算起用担任秦州防御史、知宗正寺,英宗以守丧期未满而推辞。

古文:奏四上,乃听。

现代文:英宗四次上奏推辞,朝廷才允许。

古文:丧终,复授前命,又辞。

现代文:守丧完毕,又被授给前职,英宗再次推辞。

古文:七年八月,许罢宗正,复为岳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嘉七年八月,允许罢去宗正一职,又担任岳州团练使。

古文:戊寅,立为皇子。

现代文:初四,被立为皇太子。

古文:癸未,改今名。

现代文:初九,改今名。

古文:帝闻诏称疾,益坚辞。

现代文:英宗听到诏命后称病,更是坚决推辞。

古文:诏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往喻旨,即卧内起帝以入。

现代文:仁宗下诏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人前往劝告服从命令,于是到英宗卧室扶起英宗到朝廷。

古文:甲辰,见清居殿。

现代文:三十日,出现在清居殿。

古文:自是,日再朝,或入侍禁中。

现代文:从此以后,每天两次朝拜仁宗,有时还到皇宫内服侍仁宗。

古文:九月,迁齐州防御使、钜鹿郡公。

现代文:九月,迁齐州防御史、巨鹿郡公。

古文:八年,仁宗崩。

现代文:嘉八年,仁宗逝世。

古文:夏四月壬申朔,皇后传遗诏,命帝嗣皇帝位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初一,皇后发布遗诏,任命英宗继承皇帝位。

古文:百官入,哭尽哀。

现代文:文武百官进人宫廷,痛哭哀悼。

古文:韩琦宣遗制。

现代文:韩琦读仁宗遗诏制命。

古文:帝御东楹见百官。

现代文:英宗到朝廷东殿接见文武百官。

古文:癸酉,大赦,赐百官爵一等,优赏诸军,如乾兴故事。

现代文:初二,在全国大规模赦免,赐给百官爵一等,奖赏各军,像仁宗乾兴元年即位一样。

古文:遣王道恭告哀于契丹。

现代文:派遣王道恭向契丹报告仁宗逝世的消息。

古文:帝欲亮阴三年,命韩琦摄冢宰,宰臣不可,乃止。

现代文:英宗想守丧三年,命令韩琦代理军政事务,宰臣不答应,才停止。

古文:乙亥,帝不豫。

现代文:初四,英宗生病。

古文:遣韩贽等告即位于契丹。

现代文:派韩赞等人向契丹报告英宗即皇帝位的消息。

古文:丙子,尊皇后曰皇太后。

现代文:初五,尊奉皇后为皇太后。

古文:己卯,诏请皇太后同听政。

现代文:初八,下诏请求皇太后共同处理军国要事。

古文:壬午,皇太后御小殿垂帘,宰臣覆奏事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皇太后到小殿垂帘听政,宰臣又到小殿帘前上奏国事。

古文:乙酉,作受命宝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制作受命宝印。

古文:丁亥,以皇子右千牛卫将军仲钅咸为安州观察使、光国公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任命皇子、右千牛卫将军仲喊为安州观察使、光国公。

古文:荧惑自七年八月庚辰不见,命宰臣祈禳,至是月己丑见于东方。

现代文:荧惑星从嘉七年八月初六起就没有出现,命令宰臣祈求福样,除去灾变,到嘉八年四月十八日出现在东方。

古文:庚子,立京兆郡君高氏为皇后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立京兆郡君高氏为皇后。

古文:五月戊午,以富弼为枢密使。

现代文:五月十七日,任命富弼为枢密使。

古文:戊辰,初御延和殿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开始到延和殿。

古文:以疾未平,命宰臣祈福于天地、宗庙、社稷及寺观,又祈于岳渎名山。

现代文:因病没有痊愈,命令宰臣向天地、宗庙、社翟及寺观祈求赐福,又向岳读名山祈祷。

古文:六月辛卯,契丹遣萧福延等来祭吊。

现代文:六月二十一日,契丹派遣萧福延等人来祭哀吊丧。

古文:秋七月壬子,初御紫宸殿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十三日,开始到紫哀殿。

古文:帝自六月癸酉不御殿,至是始见百官。

现代文:英宗从六月初三不上殿,到这时才接见文武百官。

古文:癸亥,岁星昼见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岁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乙丑,星大小数百西流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大小数百颗星向西流移。

古文:戊辰,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文武百官请求在南郊确立仁宗溢号。

古文:八月癸巳,以生日为寿圣节。

现代文:八月二十四日,以生日为寿圣节。

古文:九月辛亥,以光国公仲钅咸为忠武军节度使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淮阳郡王,改名顼。

现代文:九月十三日,任命光国公仲喊为忠武军节度使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淮阳郡王,改名为项。

古文:戊午,上仁宗谥册于福宁殿。冬十月甲午,葬仁宗于永昭陵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在福宁殿敬上仁宗溢册。冬十月二十七日,仁宗埋葬在永昭陵。

古文:十一月丙午,祔于太庙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初九,在太庙附祭仁宗。

古文:大风霾。

现代文:起大风,天空阴霆。

古文:己酉,减东西二京罪囚一等,免山陵役户及灵驾所过民租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东、西二京囚犯减刑一等,免除服役山陵人户及灵枢经过地区百姓的租税。

古文:辛亥,契丹遣萧素等来贺即位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契丹派遣萧素等人来祝贺英宗即位。

古文:十二月己巳,初御迩英阁,召侍臣讲读经史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初二,开始到迩英阁,召集侍臣讲读经史。

古文:乙亥,淮阳郡王顼出阁。

现代文:初八,淮阳郡王赵项出阎。

古文:是岁,于阗、西南蕃来贡。

现代文:这一年,于闻、西南蕃来进贡。

古文:治平元年春正月丁酉朔,改元。

现代文:治平元年春正月初一,改元。

古文:戊戌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初二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己亥,寿圣节,百官及契丹使初上寿于紫宸殿。

现代文:初三,寿圣节,文武百官及契丹使臣在紫哀殿为英宗祝寿。

古文:甲寅,赏知唐州赵尚宽修沟堰、增户口,进一官,赐钱二十万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奖赏知唐州赵尚宽兴修水利、增加人口之功,升官一级,赐给络钱二十万。

古文:三月壬寅,命修秦悼王冢,置守护官。

现代文:三月初六,命令修治秦悼王坟墓,设置守护官。

古文:戊午,录囚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讯察全国囚犯罪状。

古文:辛酉,雨土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降土。

古文:夏四月癸未,放宫女百三十五人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十七日,释放宫女一百三十五人。

古文:甲午,祈雨于相国天清寺、醴泉观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在相国天清寺、醛泉观祈祷降雨。

古文:赐诸军钱有差。

现代文:赐给各军不等的钱。

古文:五月己亥,浚二股河。

现代文:五月初四,修浚二股河。

古文:戊申,皇太后还政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皇太后还政英宗。

古文:庚戌,初日御前后殿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英宗开始每天到前后殿。

古文:壬子,诏: 皇太后称圣旨,出入仪卫如章献太后故事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下诏: 皇太后的命令称圣旨,出人皇宫内外的礼仪像章献太后一样。

**古文:其有所须,内侍录圣旨付有司,覆奏即行。 **

现代文:需要什么东西,内侍记录圣旨交给有关部门,上奏后即施行。

古文:丙辰,上皇太后宫殿名曰慈寿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敬上皇太后宫殿名为慈寿。

古文:己未,荧惑犯太微上将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荧惑星侵犯太微星和上将星。

古文:壬戌,以病愈,命宰臣谢天地、宗庙、社稷及宫观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英宗病愈,命令宰臣向天地、宗庙、社翟及宫观表示感谢。

古文:闰月戊辰,辅臣进爵一等。

现代文:闰五月初三,辅臣提高爵位一等。

古文:六月己亥,以淮阳郡王顼为颍王,祁国公颢为保宁军节度使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东阳郡王,鄠国公頵为左卫上将军。

现代文:六月初五,以淮阳郡王项为颖王,祁国公颖为保宁军节度使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东阳郡王,鄂国幻页为左卫上将军。

古文:增宗室教授。

现代文:增加宗室教授。

古文:丁未,增同知大宗正事一员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增加同知大宗正事一名。

古文:辛亥,作睦亲、广亲宅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修建睦亲、广亲宅。

古文:辛酉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壬戌,岁星昼见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岁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八月甲辰,录周世宗后。

现代文:八月十一日,录用周世宗后代。

古文:甲寅,太白入太微垣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太白星进人太微垣。

古文:乙卯,遣兵部员外郎吕诲等四人充贺契丹太后生辰、正旦使,刑部郎中章岷等四人充贺契丹主生辰、正旦使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派遣兵部员外郎吕诲等四人充任贺契丹太后生辰、正旦使,刑部郎中章崛等四人担任祝贺契丹主生辰、正旦使。

古文:丙辰,内侍都知任守忠坐不法,贬保信军节度副使、蕲州安置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内侍都知任守忠因不法行为,贬为保信军节度副使,薪州安置。

古文:丁巳,以上供米三万石振宿、亳二州水灾户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用三万石上供米贩济宿、毫二州遭受水灾的人户。

古文:九月丁卯,复武举。

现代文:九月初五,恢复武举。

古文:庚午,诏夏国精择使人,戒励毋紊彝章。

现代文:初八,诏令夏国要精心选择使臣,告诫他们不要违反常典。

古文:冬十月丙申,诏中外近臣、监司举治行素著可备升擢者二人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初五,下诏中外近臣、监司推举有治国才干、德行卓著可以预备提升的人二名。

古文:十一月乙亥,科陕西户三丁之一,刺以为义勇军,凡十三万八千四百六十五人,各赐钱二千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十四日,陕西民户科征丁兵,三丁抽一,刺字作为义勇军,共得十三万八千四百六十五人,分别赐给络钱二千。

古文:谏官司马光累上疏谏之,不允。

现代文:谏官司马光多次上疏劝谏这件事,没有得到同意。

古文:戊寅,复内侍养子令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恢复内侍养子令。

古文:十二月乙巳,雨土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十四日,降土。

古文:丙辰,契丹遣耶律烈等来贺寿圣节,萧禧等来贺明年正旦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契丹派遣耶律烈等人来祝贺寿圣节,萧禧等人来祝贺明年新春。

古文:是岁,畿内、宋、亳、陈、许、汝、蔡、唐、颍、曹、濮、济、单、濠、泗、庐、寿、楚、杭、宣、洪、鄂、施、渝州、光化、高邮军大水,遣使行视,疏治振恤,蠲其赋租。

现代文:这一年,京瓷、宋、毫、陈、许、汝、蔡、唐、颖、曹、攫、济、单、壕、泅、庐、寿、楚、杭、宣、洪、鄂、施、渝等州,光化军、高邮军发生大水灾,派遣使臣巡视,疏治河道,贩济抚恤灾民,免除灾民赋税。

古文:西蕃瞎毡子瞎欺米征内附。

现代文:西蕃瞎毡的儿子瞎欺米征归附我朝。

古文:二年春正月甲戌,振蔡州。

现代文:治平二年春正月十四日,贩济蔡州。

古文:二月甲辰,大风,昼冥。

现代文:二月十四日,刮大风。白天像夜晚一样昏暗。

古文:丁未,录囚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讯察全国囚犯罪状。

古文:是月,赐礼部奏名进士、明经诸科及第出身三百六十一人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赐礼部奏名进士、明经等各科及第出身三百六十一人。

古文:三月己巳,班《明天历》。

现代文:三月初九,颁布《明天厉。

古文:夏四月戊戌,诏议崇奉濮安懿王典礼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初九,下诏讨论崇奉攫安爵王典礼。

古文:辛丑,诏监司、知州岁荐吏毋徒充数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下诏监司、知州每年推举的官吏不要只作为充数。

古文:丙午,奉安仁宗御容于景灵宫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仁宗神主遗容迁到景灵宫。

古文:丁未,白气起西方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白色气雾从西方升起。

古文:五月癸亥,诏以综核名实励臣下。

现代文:五月初四,下诏综合事情的名称和实际加以考核,以鼓励国家官员。

古文:丙子,诏自今皇子及宗室属卑者,勿授以检校师、傅官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下诏:从今以后皇子及宗室官属低下的人,不要授给检校师傅官。

古文:乙酉,诏宗室封王者子孙袭爵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下诏:宗室封王的人,子孙可以承继封爵。

古文:六月壬辰,录囚。

现代文:六月初四,讯察全国囚犯罪状。

古文:己酉,诏尚书集三省、御史台议奉濮安懿王典礼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下诏尚书省收集三省、御史台讨论崇奉攫安爵王典礼的意见。

古文:甲寅,罢尚书省集议,令有司博求典故,务在合经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罢除尚书省集中有关意见,命令有关部门广泛搜求典故,必须合乎经典规定。

古文:诏遣官与契丹定疆界。

现代文:下诏派官员与契丹商定边界。

古文:秋七月癸亥,富弼罢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初五,富弼罢职。

古文:丙寅,诏减乘舆服御。

现代文:初八,下诏减少皇帝用的车马和衣服。

古文:丙子,放宫女百八十人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放出宫女一百八十人。

古文:丁丑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己卯,群臣五上尊号,不允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大臣们五次敬上尊号,英宗没有同意。

古文:庚辰,张昪罢,以文彦博为枢密使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张鼻罢职,任命文彦博为枢密使。

古文:八月庚寅,京师大雨,水。

现代文:八月初三,京城降大雨,发生水灾。

古文:癸巳,赐被水诸军米,遣官视军民水死者千五百八十人,赐其家缗钱,葬祭其无主者。

现代文:初六,赐给遭受水灾各军粮米,派官员视察军士百姓被水淹死的一千五百八十人,赐给他们家庭络钱,埋葬祭奠那些没有人管的死者。

古文:乙未,以雨灾,诏责躬乞言。

现代文:初八,因为雨灾而下诏责备自己并要求臣下进言直谏。

**古文:初,学士草诏曰: 执政大臣,其惕思天变。 **

现代文:起初,学士草拟诏书说: 执政大臣一定要从天气的变异上引起警惕。

**古文:帝书其后曰: 雨灾专以戒朕不德,可更曰 协德交修 。 **

现代文:英宗又在草诏后接着写道: 雨灾是专门告诫我的德行不高的,可以改作 协德交修 ,共同修养提高。

古文:己亥,以水灾,罢开乐宴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因为水灾而停止开乐宴。

古文:壬子,以工部郎中蔡抗等充贺契丹生辰使,侍御史赵鼎等充贺契丹正旦使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任命工部郎中蔡抗等担任祝贺契丹生辰使,侍御史赵鼎等担任祝贺契丹正旦使。

古文:乙卯,减衮冕制度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减省皇帝礼服和礼帽的供给。

古文:丙辰,陕西置壮城兵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陕西设置壮城兵。

古文:九月壬戌,雨,罢大宴。

现代文:九月初五,降雨,罢除大宴。

古文:己巳,以灾异风俗策制举人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以灾异风俗策试举人。

古文:壬午,太白犯南斗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太白星侵犯南斗星。

古文:乙酉,以久雨,遣使祈于岳渎名山大川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因长期降雨,派遣使臣在岳读名山大川祈祷。

古文:冬十月乙巳,雨木冰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十九日,降木冰。

古文:十一月庚午,朝飨景灵宫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十四日,朝祭景灵宫。

古文:辛未,飨太庙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祭祀太庙。

古文:壬申,有事南郊,大赦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祭祀南郊,赦免全国。

古文:上皇太后册。册皇后。

现代文:敬上皇太后宝册,又册皇后。

古文:以齐州为兴德军节度。

现代文:以齐州为兴德军节度。

古文:辛巳,加恩百官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文武百官都得到朝廷恩惠。

古文:十二月辛亥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十二月二十六日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是岁,蒋、波、绣、云、龙赐等州来贡。

现代文:这一年,蒋、波、绣、云、龙赐等州来进贡。

古文:三年春正月丙辰朔,契丹遣使耶律仲达等来贺正旦。

现代文:治平三年春正月初一,契丹派遣使臣耶律仲达等人来祝贺新春。

古文:戊午,契丹遣使萧惟辅等来贺寿圣节。

现代文:初三,契丹派遣使臣萧惟辅等人来祝贺寿圣节。

古文:丙寅,幸降圣院,谒神御殿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到降圣院,朝拜神御殿。

古文:癸酉,契丹改国号为辽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契丹改国号为辽。

古文:己卯,温州火,烧民屋万四千间,死者五千人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温州发生火灾,烧毁百姓房屋一万四千间,死亡五千人。

古文:丁丑,皇太后下书中书门下: 封濮安懿王宜如前代故事,王夫人王氏、韩氏、任氏,皇帝可称亲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皇太后下命中书门下省: 封攫安爵王应该像前代发生过的事一样看待,王的夫人王氏、韩氏、任氏,皇帝可以称亲。

**古文:尊濮安懿王为皇,夫人为后。 **

现代文:尊攫安爵王为皇,夫人为后。

古文:诏遵慈训。以茔为园,置守卫吏,即园立庙,俾王子孙主祠事,如皇太后旨。

现代文:英宗下诏遵循皇太后训示;以莹为园,设置守卫官吏,在园里立庙,让王的子孙主管祠事,像皇太后旨诏说的一样。

古文:辛巳,诏臣民避濮安懿王讳,以王子宗懿为濮国公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下诏大臣和百姓回避骥安爵王的名字,任命王的儿子宗爵为骥国公。

古文:壬午,黜御史吕诲、范纯仁、吕大防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罢默御史吕诲、范纯仁、吕大防。

古文:二月乙酉朔,白虹贯日。

现代文:二月初一,一道白色虹横贯天空。

古文:三月庚申,彗星晨见于室。

现代文:三月初六,彗星早晨出现在室宿。

古文:以灾异责躬,诏转运使察狱讼、调役利病大者以闻。

现代文:初七,罢除谏官傅尧俞、御史赵鼎和赵瞻。十四日,英宗亲自讯察全国囚犯的罪状。十六日,因彗星的缘故不上正殿,减少饮食。

古文:辛巳,彗晨见于昴,如太白,长丈有五尺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彗星早晨出现在晶宿,像太白星,有一丈五尺长。

古文:壬午,孛于毕,如月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彗星出现在毕宿,像月亮。

古文:夏四月丙午,诏有司察所部左道、淫祀及贼杀善良不奉令者,罪毋赦。

现代文:夏四月二十三日,下诏有关部门查处所管辖范围内邪恶、淫祀及杀害善良、不执行朝廷法令的人,罪行不赦免。

古文:五月甲子,罢知杂御史、观察使以上岁举人。

现代文:五月十一日,罢除知杂御史、观察使以上官员每年推举的人才。

古文:乙丑,彗至张而没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彗星到张宿消失。

**古文:戊辰,谓宰相曰: 朕欲与公等日论治道,中书常务有定制者,付有司行之。 **

现代文:十五日,英宗对宰相说: 我想同你们一道每天讨论治理国家的办法,中书省有要处理的日常事务,交给有关部门代理执行。

古文:六月己酉,录囚。

现代文:六月二十六日,讯察囚犯罪状。

古文:秋七月乙丑,进濮王子孙及鲁王孙爵一等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十三日,提升攫王子孙及鲁王孙爵位一等。

古文:八月庚子,遣傅卞等贺辽主生辰,张师颜等贺正旦。

现代文:八月十八日,派遣傅卞等人祝贺辽主生辰,张师颜等人祝贺正旦。

古文:九月壬子朔,日有食之。

现代文:九月初一,日食。

古文:癸亥,定待制、谏官、朝官少卿郎中迁选岁月补员格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制定待制、谏官、朝官少卿郎中迁选岁月补员标准。

古文:庚辰,禁妃嫔、公主以下荐服亲之夫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禁止妃殡、公主以下推荐服亲之夫。

古文:冬十月壬午朔,以仙游县君任氏坟域为园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初一,以仙游县君任氏坟地为园陵。

古文:乙酉,诏两日一御迩英阁。

现代文:初四,下诏两天到迩英阁一次。

古文:丁亥,诏礼部三岁一贡举。

现代文:初六,下诏礼部贡举三年举行一次。

古文:甲午,诏宰臣、参知政事举才行士可试馆职者各五人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下诏宰臣、参知政事推举德才兼备可以担任馆职的人才各五人。

古文:十一月戊午,帝不豫,祷于大庆殿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初八,英宗染疾,在大庆殿祈祷神明保佑。

古文:己未,宰相始奏事。

现代文:初九,宰相开始奏事。

古文:辛酉,降天下囚死罪一等,流以下释之。

现代文:十一月,全国死罪囚犯减刑一等,流刑以下全部释放。

古文:十二月乙未,宰相祈于天地、宗庙、社稷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十五日,宰相向天地、宗庙、社翟祈祷。

古文:壬寅,立颍王顼为皇太子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立颖王赵项为皇太子。

古文:癸卯,大赦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举行大赦。

古文:赐文武官子为父后者勋一转。

现代文:赐给文武官员的儿子为父后裔者勋爵升转一级。

古文:辽遣萧靖等来贺正旦、寿圣节。

现代文:辽朝派遣萧靖等人来祝贺新春和寿圣节。

古文:是岁,遣使以违约数寇责夏国,谅诈献方物谢罪。

现代文:这一年,派遣使臣因违约数次攻打宋朝而责备夏国,夏主谅柞派人进贡当地土特产表示谢罪。

古文:四年春正月庚戌朔,群臣上尊号曰体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。

现代文:治平四年春正月初一,大臣们敬上尊号为体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。

古文:降天下囚罪一等,徒以下释之。

现代文:全国囚犯减刑一等,徒刑以下全部释放。

古文:大风霾。

现代文:刮大风,天空阴晦。

古文:辛亥,蠲京师逋曲钱。

现代文:初二,免除京城拖欠的酒曲钱。

古文:丁巳,帝崩于福宁殿,寿三十六。

现代文:初八,英宗在福宁殿逝世,终年三十六岁。

古文:谥曰宪文肃武宣孝皇帝,庙号英宗。

现代文:溢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,庙号英宗。

古文:帝自居睦亲宅,孝德著闻。

现代文:英宗从居住在睦亲宅时起,孝顺贤德就很出名。

古文:濮安懿王薨,以所服玩物分诸子,帝所得悉以与王府旧人既葬而辞去者。

现代文:父亲攫安爵王逝世后,把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,英宗所得到的,全部分给了那些等安葬父亲后就要离开这里的王府旧人。

古文:宗室有假金带而以铜带归,主吏以告,帝曰: 真吾带也。 受之。

现代文:宗室子弟中有人借了金带却拿铜带还,主管的人把这事告诉他,英宗说: 这真是我的带啊广便接受下来。

古文:命殿侍鬻犀带,直钱三十万,亡之,帝亦不问。

现代文:曾让殿前侍者给他卖掉犀带,那犀带值钱三十万,被弄丢了,英宗也不追问。

古文:初辞皇子,请潭王宫教授周孟阳作奏,孟阳有所劝戒,即谢而拜之。

现代文:开始推辞当皇太子,请潭王宫教授周孟阳撰写奏疏,周孟阳做了些劝诫,英宗连忙拜谢。

**古文:奏十余不允,始就召,戒舍人曰: 谨守吾舍,上有适嗣,吾归矣。 **

现代文:奏疏上了十多遍,仁宗没有同意,才答应做皇太子,并告诫舍人说: 谨慎地守好我的屋舍,皇上有了后嗣,我就回来。

古文:既为皇子,慎静恭默,无所猷为,而天下阴知其有圣德。

现代文:当了皇太子后,谨慎谦恭,没有丝毫野心,全国臣民隐隐约约得知英宗具备了圣德。

**古文:即位,每命近臣,必以官而不以名,大臣从容以为言,帝曰: 朕虽宫中命小臣,亦未尝以名也。 **

现代文:即皇帝位后,凡是命令臣子,一定是称呼其官职而不直呼其名,大臣们可以从容不迫地讲自己的意见,英宗说: 我即使是命令宫中小臣,也从来没有直呼其名。

古文:一日,语神宗曰: 国家旧制,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,皆升行以避舅姑之尊,义甚无谓。

现代文:有一天,英宗对神宗说: 按照国家的旧制度,士大夫的儿子有娶皇帝女儿的,公主们都因身价高升而避开公婆的尊长地位,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。

古文:朕尝思此,寤寐不平,岂可以富贵之故,屈人伦长幼之序也?

现代文:我总是在想这件事,醒时睡时都为此感到不安,怎么能因为富贵的缘故,而违背一般的人伦长幼之序呢?

**古文:可诏有司革之。 **

现代文:可以下诏有关部门改掉这个规矩。

古文:会疾不果,神宗述其事焉。

现代文:遇上患病,英宗没有实现这一愿望,神宗叙述了这件事。

古文:赞曰:昔人有言,天之所命,人不能违。

现代文:评论说:先人有言,上天的安排,人是不能违背改变的,这确实是不妄之言啊!

古文:信哉!英宗以明哲之资,膺继统之命,执心固让,若将终身,而卒践帝位,岂非天命乎?

现代文:英宗凭聪慧英明的资质,本可接受继承帝位的任命,但他诚心、执意推让,好像要这样终其一生,然而最终还是登上了帝位,这难道不是天命吗?

古文:及其临政,臣下有奏,必问朝廷故事与古治所宜,每有裁决,皆出群臣意表。

现代文:到他执掌国政的时候,臣子每有奏章,一定先问朝中先例及按古代治国之策应该怎样,每当有下结论的事,都出自大臣们的意见。

古文:虽以疾疹不克大有所为,然使百世之下,钦仰高风,咏叹至德,何其盛也!

现代文:虽然因为疾病早逝而不能大有作为,然而却使百代以下,都钦佩敬仰他的高风,歌颂叹服他的大德,这是多么壮观的政德啊!

古文:彼隋晋王广、唐魏王泰窥觎神器,矫揉夺嫡,遂启祸原,诚何心哉!

现代文:那隋朝晋王杨广、唐朝魏王李泰,图谋帝位,变换曲直是非,以庶子嗣位而废嫡子,开启祸端,人的居心怎么会到这一步呀!

古文:诚何心哉!

现代文:怎么会到这一步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