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七

古文:瀛国公名,度宗皇帝子也,母曰全皇后,咸淳七年九月己丑,生于临安府之大内。

现代文:赢国公,名硅,度宗皇帝的儿子,母亲是全皇后。咸淳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临安府皇宫。

古文:九年十一月授左卫上将军,封嘉国公。

现代文:咸淳九年十一月授为左卫上将军,封为嘉国公。

古文:十年七月癸未,度宗崩,奉遗诏即皇帝位于柩前,年四岁,谢太后临朝称诏。

现代文:咸淳十年七月初九,度宗去世,奉遗诏在度宗灵枢前即皇帝位,当时赵枉四岁,谢太后临朝称诏。

古文:甲申,兄昰保康军节度使、开府仪同三司,进封吉王,加食邑一千户;弟昺保宁军节度使、开府仪同三司,进封信王,加食邑一千户。

现代文:初十,兄赵是为保鹿军节度使、开府仪同三司,进封为吉王,加食邑一千户;弟赵簌为保宁军节度使、开府仪同三司,进封为信王,加食邑一千户。

古文:命平章贾似道依文彦博故事,独班起居。

现代文:命平章贾似道按照文彦博的成例,独班起居。

古文:丙戌,上皇太后尊号曰寿和圣福太皇太后,皇后曰皇太后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上皇太后尊号为寿和圣福太皇太后,皇后为皇太后。

古文:又诏以生日为天瑞节。

现代文:又下诏以生日为天瑞节。

古文:戊子,命临安府振赡细民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命令临安府赡贩小民。

古文:辛卯,以朱禩孙为京湖、四川宣抚使兼知江陵府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以朱祀孙为京湖、四川宣抚使兼江陵知府。

古文:壬寅,诏抚三边将士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下诏安抚三边将士。

古文:命州郡举遗逸。

现代文:命令州郡举荐遗逸之士。

古文:除浙西安抚司、两浙转运司、临安府见追赃赏钱。

现代文:免除浙西安抚司、两浙转运司、临安府现正追究的赃赏钱。

古文:诏求言。

现代文:下诏征求对国家政事的意见。

古文:八月甲辰,诏乞言于老臣江万里、叶梦鼎、马廷鸾、留梦炎、赵顺孙、王龠。

现代文:八月初一,下诏向老臣江万里、叶梦鼎、马廷莺、留梦炎、赵顺孙、王抓征求意见。

古文:李庭芝筑清河城,以图来上,诏庭芝进一秩,宣劳将士,具名推赏。

现代文:李庭芝筑清河城,报上地图,下诏李庭芝进升一级,慰劳将士,开列名单给予奖赏。

古文:加知鄂州李雷应守军器监,知太平州孟之缙尚书兵部员外郎,知江州钱真孙直宝章阁,知镇江军洪起畏直敷文阁。

现代文:加鄂州知州李雷应守军器监,知太平州孟之绍为尚书兵部员外郎,知江州钱真孙直宝章阁,镇江知军洪起畏直敷文阁。

古文:癸丑,大霖雨,天目山崩,水涌流,安吉、临安、余杭民溺死者亡算。

现代文:初十,接连下大雨,天目山崩裂,雨水汹涌流进,安吉、临安、余杭百姓淹死者无法计算。

古文:甲寅,太皇太后以老不能御正衙,命暂以慈元殿为后殿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太皇太后因年高岁大不能到正衙,命令暂时以慈元殿为后殿。

古文:辛酉,作度宗庙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建造度宗庙。

古文:戊辰,以全清夫为昭信军节度使,谢堂检校少保,谢垕保康军节度使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任命全清夫为昭信军节度使,谢堂为检校少保,谢镖为保康军节度使。

古文:马廷鸾乞骸骨归田里,诏趣之任。

现代文:马廷莺请求辞官,下诏催促他到任。

古文:九月丁丑,资政殿大学士、光禄大夫王龠乞致仕,诏不允。

现代文:九月初四,资政殿大学士、光禄大夫王抓请求退休,下诏不允。

古文:戊寅,发米振余杭、临安两县水灾。

现代文:初五,发米贩济余杭、临安两县水灾百姓。

古文:余杭灾甚,再给米二千石。

现代文:余杭灾害特别严重,再给米二千石。

古文:己卯,似道乞免答拜,从之。

现代文:初六,贾似道请求免除答拜,被采纳。

古文:辛巳,覆试文武举士人。

现代文:初八,复试文武举士人。

古文:壬午,覆试文武举士人。

现代文:初九,复试文武举士人。

古文:癸未,大元兵大会于襄阳。

现代文:初十,元军在襄阳大规模会集。

古文:丙戌,丞相伯颜将一军趣郢州,元帅唆都将一军入淮,翟招讨将一军徇荆南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元朝承相伯颜率一军赶往即州,元帅唆都率领一军进人淮河地区,翟招讨率一军攻略荆南。

古文:丁亥,大元军薄郢州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元军抵达即州城下。

古文:戊子,免被水州县今年田租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免除遭水灾州县今年田租。

古文:甲午,初开经筵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初开经筵。

古文:丁酉,天瑞节,免征临安府公私房赁钱十日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天瑞节,免征临安府公私房租钱十天。

古文:以金符十三、银符百给夏贵激赏奇功。

现代文:给夏贵金符十三、银符一百用来奖赏奇功。

古文:己亥,试正奏名进士,赐王龙泽以下出身有差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策试正式奏名进士,赐王龙泽以下出身不等。

古文:壬寅,有星见西方,委曲如蚓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有星在西方显现,弯曲像蛆叫。

古文:复州副将翟国荣遇大元兵,战烂泥湖,死之。闽中旱。

现代文:复州副将翟国荣遇元军,在烂泥湖战死。闽中早灾。

古文:冬十月丙午,知达州赵章复洋州,加右骁骑尉中郎将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初四,达州知州赵章收复洋州,加右晓骑尉中郎将。

古文:大元兵破渠州礼义城,知州张资自杀。

现代文:元军攻破渠州礼义城,知州张资自杀。

古文:丁未,饶州布衣董声应进《诸史纂约》、《兵鉴》、《刑鉴》,诏声应充史馆编校文字。

现代文:初五,饶州布衣董声应进呈诸史纂约、兵鉴、《刑鉴,下诏董声应担任史馆编校文字。

古文:癸丑,上度宗谥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奉上度宗溢号。

古文:广西经略司权参议官邢友龙击潮州、漳州寇,破之。

现代文:广西经略司代理参议官邢友龙攻击潮州、漳州寇贼,打败了他们。

古文:乙卯,令州县行义田、义役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命令州县实行义田、义役。

古文:丁巳,友龙以下诸将各转官有差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邢友龙以下各将分别转官不等。

古文:大元兵攻郢州,都统制张世杰力战御之,遂去,由藤湖入汉。

现代文:元兵进攻即州,都统制张世杰力战抵御,元军于是离去,由藤湖进人汉江。

古文:戊午,郢州副都统赵文义追战全子湖死,恤其家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呈阵州副都统赵文义追击元军,在全子湖战死,抚恤其家。

古文:庚申,赠翟国荣复州团练使,官其二子,立庙复州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赠翟国荣为复州团练使,任其二子为官,在复州立庙。

古文:壬戌,以钱百万给郢城屯戍将士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给郑城屯戍将士一百万络钱。

古文:甲子,诏以明年为德祐元年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下诏改明年为德元年。

古文:乙丑,以章鉴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,陈宜中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任命章鉴为同知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,陈宜中为签书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。

古文:大元兵徇沙洋城,京湖宣抚司遣总管王虎臣援之。

现代文:元军攻掠沙洋,京湖宣抚司派遣总管王虎臣救援。

古文:丙寅,城破,虎臣与守隘官王大用皆被执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城被攻破,王虎臣与守隘官王大用都被俘。

古文:荧惑犯镇星。

现代文:荧惑星侵犯镇星。

古文:大元兵至新城。

现代文:大元军队到新城。

古文:戊辰,总制黄顺出降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总制黄顺出降元军。

古文:己巳,副总制仁宁出降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副总制仁宁投降元军。

古文:都统制边居谊力战,城破,赴火死。

现代文:都统制边居谊力战,城被攻破,赴火而死。

古文:知复州翟贵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复州知州翟贵以城投降。

古文:闽中地震。

现代文:闽中发生地震。

古文:十一月癸酉,以朱禩孙为京湖、四川宣抚使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初一,任命朱祀孙为京湖、四川宣抚使。

古文:丁丑,命沿江制置使赵溍巡江策应,赐钱百万激赏战功。

现代文:初五,命令沿江制置使赵浩巡视长江策应,赐给钱一百万络用来激赏战功。

古文:戊寅,马廷鸾力辞浙东安抚使、知绍兴府,诏依旧观文殿大学士、提举洞霄宫。

现代文:初六,马廷莺坚决辞免浙东安抚使、绍兴知府,下诏依旧为观文殿大学士、提举洞霄宫。

古文:赠赵文义清远军节度使,与其兄威武军节度使文亮共立庙扬州,赐名传忠。

现代文:赠赵文义为清远军节度使,与其兄威武军节度使赵文亮一起在扬州立庙,赐名为传忠庙。

古文:庚辰,以陆秀夫为淮东安抚制置司参议官。

现代文:初八,以陆秀夫为淮东安抚制置司参议官。

古文:壬午,削诸班直溢额人。

现代文:初十,削减诸班直超过定额的人员。

古文:癸未至乙酉,覆试特奏名士人。

现代文:十一日至十三日,复试特奏名士人。

古文:丙戌,以王龠为左丞相,章鉴为右丞相,并兼枢密使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以王抓为左承相,章鉴为右承相,并兼枢密使。

古文:似道自九月乞命左右丞相,至是从之。

现代文:贾似道从九月就请求任命左右承相,这时才采纳。

古文:以张晏然兼京湖、四川宣抚司参议官。

现代文:以张晏然兼京湖、四川宣抚司参议官。

古文:己丑至庚寅,覆试特奏名士人。

现代文:十七日至十八日,复试特奏名士人。

古文:壬辰至癸巳,如上覆试。

现代文:二十日至二十一日,如上复试。

古文:甲午,括邸第戚畹及御前寺观田,令输租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括邸第戚贵和御前寺观田,令其输纳租税。

古文:丁酉,加安南国王陈日煚宁远功臣,其子威晃奉正功臣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加安南国王陈日为宁远功臣,其子陈威晃为奉正功臣。

古文:十二月癸卯朔,命建康府、太平州、池州振避兵淮民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初一,命令建康府、太平州、池州贩济避兵的淮民。

古文:以隆寒,劳赐京湖及沿江戍守将士。

现代文:因隆冬寒冷,慰劳赏赐京湖和沿江戍守将士。

古文:甲胡,诏淮西四郡水旱,去年屯田未输之租其勿征。

现代文:初二,下诏:淮西四郡发生水早灾害,免征去年屯田没有输纳的租税。

古文:丁未,提举兴国宫吕师夔请募兵江州,诏知州钱真孙同募,尚书省以钱米给之。

现代文:初五,提举兴国宫吕师夔请求在江州募兵,下诏知州钱真孙一起招募,尚书省给钱米。

古文:癸丑,大元兵攻阳逻堡,夏贵以兵力守,武定军都统制王达战死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元军进攻阳逻堡,夏贵率军力战,武定军都统制王达战死。

古文:乙卯,大元兵夜以偏师乘雪渡青山矶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元军以小部军队乘雪夜渡青山矶。

古文:丙辰,都统程鹏飞鏖战,被重创,归鄂州,都统高邦宪屯马家渡,弃舟走,被执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都统程鹏飞奋勇战斗,被重创归还鄂州,都统高邦宪驻屯马家渡,放弃舟船逃走,被俘。

古文:大元兵复攻夏贵于阳逻堡,都统制刘成以定海水军战死。贵败,沿江纵兵大掠,归庐州。

现代文:元军又在阳逻堡进攻夏贵,都统制刘成率定海水军战死,夏贵失败,沿江纵兵大肆劫掠,归还庐州。

古文:朱禩孙将兵至鄂州,闻鄂兵败,夜奔江陵府。

现代文:朱祀孙率军到鄂州,听说鄂兵失败,连夜逃到江陵府。

古文:己未,权知汉阳军王仪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代理汉阳知军王仪以城投降。

古文:吕文焕以北兵攻鄂州。

现代文:吕文焕率元军进攻鄂州。

古文:庚申,程鹏飞及权守张晏然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程鹏飞和暂代守臣张晏然以城投降。

**古文:幕僚张山翁不屈,诸将欲杀之,丞相伯颜曰: 义士也,释之。 **

现代文:幕僚张山翁誓死不屈,诸将想杀他,承相伯颜说: 义士也,释放他。

古文:诏钱塘、仁和两县民年七十至九十已上者,赐帛及酒米。

现代文:下诏钱塘、仁和两县百姓七十至九十以上者,赐给帛和酒米。

古文:癸亥,诏似道都督诸路军马,以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总统诸军,所辟官属皆先命后奏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下诏贾似道都督各路军马,以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总统各军,所辟官属都先命后奏。

古文:诏天下勤王。

现代文:下诏全国勤王。

古文:甲子,起李芾为湖南提刑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起用李莆为湖南提刑。

古文:乙丑,以高达为湖北制置使兼安抚、知江陵府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以高达为湖北制置使兼安抚使、江陵知府。

**古文:诏: 边费浩繁,吾民重困,贵戚释道,田连阡陌,安居暇食,有司核其租税收之。 **

现代文:下诏: 边费浩繁,百姓重困,而贵戚释道,田连降陌,安居暇食,有关部门核实其租税征收。

古文:赠王达清远军承宣使。

现代文:赠王达为清远军承宣使。

古文:庚午,度宗梓宫发引至浙江上,俟潮涨绝江,潮失期,日晡不至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度宗梓宫发引到浙江上,等潮涨渡江,潮失期,天晚仍没到。

古文:程鹏飞以北兵徇黄州,知州陈奕遣人请降于寿昌军。

现代文:程鹏飞率元军攻掠黄州,黄州知州陈奕派人到寿昌军请投降。

古文:李庭芝以兵勤王。

现代文:李庭芝率兵勤王。

古文:辛未,命州郡节制驻戍经从兵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命令州郡节制驻戍经从士兵。

古文:德祐元年春正月癸酉朔,大元兵入黄州。

现代文:德元年春正月初一,元军进人黄州。

古文:甲戌,陈奕遣人下蕲州,并招其子岩于安东州。

现代文:初二,陈奕派人下薪州并到安东州招降其子陈岩。

古文:丁丑,知蕲州管景模遣人请降于黄州。

现代文:初五,知薪州管景模派人到黄州请求投降。

古文:戊寅,诏浙东邸第出米,减价粜民。

现代文:初六,下诏浙东邸第出米,减价桌售,接济百姓。

古文:壬午,葬度宗于永绍陵。

现代文:初十,葬度宗于永绍陵。

古文:大元兵入蕲州。

现代文:元军进人薪州。

古文:癸未,似道以吕师夔权刑部尚书、都督府参赞军事,任中流调遣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贾似道以吕师夔代理刑部尚书、都督府参赞军事,担负中游调遣重任。

古文:乙酉,以陈宜中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以陈宜中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。

古文:吕师夔、钱真孙遣人请降于蕲州。

现代文:吕师夔、钱真孙派人到薪州请求投降。

古文:丙戌,大元兵徇江州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元军攻掠江州。

古文:知安东州陈岩夜遁。

现代文:知安东州陈岩夜里逃跑。

古文:邳州降。

现代文:不体州降元。

古文:知寿昌军胡梦麟寓治于江州,丁亥,自杀。

现代文:知寿昌军胡梦麟寓治于江州,十五日,自杀。

古文:戊子,知南康军叶阊遣人请降于江州。似道出师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知南康军叶间派人到江州请求投降。贾似道出兵。

古文:知德安府来兴国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德安知府来兴国以城投降。

古文:夔路安抚张起岩与其将弋德攻开州,复取之。

现代文:夔路安抚使张起岩与其将领弋德进攻开州,攻取之。

古文:己丑,知安庆府范文虎遣人以酒馔如江州迎师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安庆知府范文虎派人带着酒食到江州迎接元军。

古文:乙未,附度宗神主于新宫。以孙虎臣为宁武军节度使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在新宫附祭度宗神主。以孙虎臣为宁武军节度使。

古文:戊戌,赦京畿罪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赦免京瓷罪犯。

古文:池州都统张林遣人请降于江州。

现代文:池州都统张林派人到江州请求投降。

古文:大元兵入安庆,范文虎降,通判夏椅仰药死。

现代文:元兵进人安庆,范文虎投降,通判夏椅服药而死。

古文:是月,知达州鲜汝忠以城降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达州知州鲜汝忠以城投降元朝。

古文:二月癸卯,似道以宋京为都督府计议官,使大元军中。

现代文:二月初二,贾似道以宋京为都督府计议官,出使元军。

古文:甲辰,以黄万石为江南西路制置使,加湖北制置副使高达检校少保。

现代文:初三,以黄万石为江南西路制置使,加湖北制置副使,高达为检校少保。

古文:庚戌,大元兵入池州,权守赵卯发自经死。

现代文:初七,元军进人池州,代理守臣赵卯发自杀而死。

古文:宋京如军中,请称臣、奉岁币,不得请而还。

现代文:宋京到元军营中,请求对元称臣、奉纳岁币,没有得到元军同意,回朝廷。

古文:辛亥,赠刘成清远军承宣使。

现代文:初十,赠刘成为清远军承宣使。

古文:乙卯,五郡镇抚吕文福遣所部淮兵入卫,降诏褒之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五郡镇抚使吕文福派所部淮兵人卫朝廷,下诏褒奖。

古文:丙辰,诏劳贾似道,命都督府岁举改官如史嵩之故事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下诏慰劳贾似道,命都督府每年举荐改官如史篙之故事。

古文:己未,加张起岩福州观察使,弋德以下各转五官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加张起岩为福州观察使,弋德以下各转五官。

古文:庚申,虎臣与大元兵战于丁家洲,败绩,奔鲁港,夏贵不战而去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孙虎臣与元军战于丁家洲,失败,逃奔鲁港,夏贵不战而去。

古文:似道、虎臣以单舸奔扬州,诸军尽溃,翁应龙以都督府印奔临安。

现代文:贾似道、孙虎臣乘船逃奔扬州,各军全军溃败,翁应龙带着都督府印逃奔临安。

古文:壬戌,大元兵徇饶州,知州唐震死之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元兵攻略饶州,知州唐震战死。

古文:故相江万里赴水死,通判万道同以城降。

现代文:故相江万里赴水而死,通判万道同以城投降。

古文:沿江制置大使赵溍、知镇江府洪起畏、知宁国府赵与可、知隆兴府吴益皆弃城遁。

现代文:沿江制置大使赵浩、镇江知府洪起畏、宁国知府赵与可、隆兴知府吴益都弃城而逃。

古文:知和州王喜以城降。

现代文:知和州王喜以城投降元军。

古文:张世杰将兵入卫临安,道饶州,复取之,其将谢元、王海、李旺、袁恩、吕再兴皆战死。

现代文:建康都统翁福出迎元军。二十三日,元军到临江军,百姓全部离去,知军鲍廉战死。贾似道上书请求迁都。二十四日,把迁都一事下发给公卿大臣讨论,王抓说已经不能参与国家大计,于是离去。

古文:江西提刑文天祥起兵勤王。

现代文:江西提刑文天样起兵勤王。

古文:丙寅,以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、知赣州,趣入卫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以文天样为江西安抚副使、赣州知州,催促人卫京师。

古文:诏募兵。

现代文:下诏募兵。

古文:以谢堂为两浙镇抚使,谢至保宁军节度使,全永坚、谢垕并检校少保。

现代文:以谢堂为两浙镇抚使,谢至为保宁军节度使,全永坚、谢镖并为检校少保。

古文:戊辰,征两浙、福建诸郡厢禁兵之半入卫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征召两浙、福建各郡厢兵、禁兵的一半人卫京师。

古文:湖南提刑李芾以兵勤王。

现代文:湖南提刑李莆率兵勤王。

古文:知江阴军郑弃城遁,知无为军刘权、知太平州孟之缙皆以城降。

现代文:江阴知军关陆需弃城逃跑,无为知军刘权、太平知州孟之绍都以城投降元朝。

古文:己巳,大元兵攻嘉定九顶山,都统侯兴战死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元兵进攻嘉定九顶山,都统侯兴战死。

古文:以陈宜中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曾渊子同知枢密院事、两浙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,文及翁签书枢密院事,倪普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以陈宜中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曾渊子为同知枢密院事、两浙安抚制置大使兼临安知府,文及翁为签书枢密院事,倪普同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召王龠为浙西、江东宣抚招抚大使,使居京师,以备咨访。

现代文:召王抓为浙西、江东宣抚招抚大使,让他居住在京师,以备咨询和访问。

古文:遣大元国信使郝经等归。

现代文:派大元国信使郝经等人归国。

古文:庚午,加夏贵开府仪同三司,令以所部兵入卫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加夏贵为开府仪同三司,命令以所部兵人卫京师。

古文:令长吏给经过兵民钱米,一切勿征税。

现代文:令长吏给经过兵民钱米,一切都不征收租税。

古文:应编配、拘锁人,除伪造关会、强劫盗放火者,余悉纵之。

现代文:编配、拘管人,除伪造关子会子、强力抢劫放火者外,其余全部释放。

古文:放免浙西公田逋米及诸文武官在谪籍者,并放自便与叙复改正,放参亲民。

现代文:免除浙西公田拖欠米和各处现监赃钱物,各被贬滴文武官,都免除贬降命令,恢复自由,让他们复职改正过错。

古文:加张珏宁远军节度使,昝万寿保康军节度使,张世杰和州防御使,令将兵入卫。

现代文:加张环为宁远军节度使,咎万寿为保康军节度使,张世杰为和州防御使,命令他们率兵人卫京师。

古文:陈宜中乞诛似道,诏罢似道平章、都督,予祠。

现代文:陈宜中请求诛杀贾似道,下诏罢除贾似道平章、都督职,给予祠禄。

古文:赵与可除名,令临安府捕案之。

现代文:赵与可被除名,命令临安府捕捉审问。

古文:招似道溃兵。

现代文:招集贾似道率领的溃兵。

古文:辛未,右丞相章鉴遁。

现代文:三十日,右承相章鉴逃跑。

古文:三月壬申朔,诏复茶盐市舶法。

现代文:三月初一,下诏恢复茶盐市舶法。

古文:似道诸不恤民之政,次第除之,以公田给佃主,令率其租户为兵。

现代文:贾似道实行的不抚恤百姓的政事,被陆续取消,把公田给佃主,命令佃主率其租户为兵。

古文:殿前指挥使韩震请迁都,陈宜中杀之。

现代文:殿前指挥使韩震请迁都,陈宜中杀掉了韩震。

古文:震所部兵叛,攻嘉会门,射火箭至大内,急发兵捕之,皆散走。

现代文:韩震所部兵叛乱,进攻嘉会门,射火箭至皇宫,急速发兵逮捕叛兵,都四散逃走。

古文:癸酉,都统徐旺荣迎大元兵入建康府,镇江统制石祖忠请降于建康。

现代文:初二,都统徐旺荣迎元兵进人建康府,镇江统制石祖忠到建康请求投降。

古文:命浙西提刑司准备差遣刘经戍吴江,两浙转运司准备差遣罗林、浙西安抚司参议官张濡戍独松关,山阴县丞徐垓、正将郁天兴戍四安镇,起赵淮为太府寺丞,戍银树东坝。

现代文:命令浙江提刑司准备差遣刘经戍守吴江,两浙转运司准备差遣罗林、浙西安抚司参议官张濡戍守独松关,山阴县承徐该、正将郁天兴戍守四安镇,起用赵淮为太府寺承,戍守银树东坝。

古文:湖北安抚司计议官吴继明攻通城县,复取之,执县令以归。

现代文:湖北安抚司计议官吴继明进攻通城县,又攻取之,俘获县令。

古文:遣使召章鉴还朝。

现代文:派人召章鉴回朝。

古文:甲戌,以似道为醴泉观使。

现代文:初三,以贾似道为醛泉观使。

古文:大元兵至无锡县,知县阮应得出战,一军皆没,应得赴水死。

现代文:元军至无锡县,知县阮应得出战,全军覆没,阮应得赴水而死。

古文:诏发兵戍吴江。

现代文:下诏发兵戍守吴江。

古文:乙亥,发兵戍独松岭、铜岭。

现代文:初四,发兵戍守独松岭、铜岭。

古文:诏谕吕文焕、陈奕、范文虎使通和议息兵。

现代文:诏谕吕文焕、陈奕、范文虎让他们与元军商谈和议息兵之事。

古文:以王龠为左丞相兼枢密使。

现代文:以王抓为左承相兼枢密使。

古文:闽中地复大震。

现代文:闽中又发生大地震。

古文:丙子,下诏罪己。

现代文:初五,下诏罪己。

古文:以陈宜中为特进、右丞相兼枢密使。

现代文:以陈宜中为特进、右承相兼枢密使。

古文:罢章鉴官,予祠。

现代文:罢章鉴官,给予祠禄。

古文:侍御史陈过请窜贾似道并治其党人翁应龙等,不俟报而去。

现代文:侍御史陈过请贬窜贾似道,并且治其党人翁应龙等人的罪,没有等回答就离去了。

古文:监察御史潘文卿、季可乞从过所请,乃命捕应龙下临安府狱。

现代文:监察御史潘文卿、季可请求采纳陈过的请求,于是命令捕翁应龙下临安府狱。

古文:罢廖莹中、王庭、刘良贵、游汶、朱浚、陈伯大、董朴。

现代文:罢免廖莹中、王庭、刘良贵、游汉、朱浚、陈伯大、董朴。

古文:责洪起畏镇江自效。

现代文:贬责洪起畏到镇江改过自新。

古文:丁丑,知滁州王应龙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初六,滁州知州王应龙以城投降元朝。

古文:己卯,杖翁应龙,刺配吉阳军。

现代文:初八,杖翁应龙,刺配吉阳军。

古文:命王龠、陈宜中并都督诸路军马。

现代文:命令王抓、陈宜中为都督诸路军马。

古文:加吕文福福州观察使。

现代文:加吕文福为福州观察使。

古文:庚申,赠唐震华文阁待制。

现代文:庚申日,赠唐震为华文阁待制。

古文:削万道同三官,罢之。

现代文:削夺万道同三官,罢免。

古文:壬午,复吴潜、向士璧官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复吴潜、向士璧的官职。

古文:知常州赵与鉴闻兵至遁,常民钱訔以城降。

现代文:知常州赵与鉴听说元军到达,立即逃跑,常州百姓钱誉以城投降元军。

古文:甲申,大元兵至西海州,安抚丁顺降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元军到达西海州,安抚使丁顺投降。

古文:乙酉,知东海州施居文乞降于西海州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知东海州施居文到西海州请求投降。

古文:知平江府潜说友、通判胡玉、林镗以城降。

现代文:知平江府潜说友、通判胡玉和林锁以城投降。

古文:加张世杰保康军承宣使,总都督府诸军。

现代文:加张世杰为保康军承宣使,总领都督府诸军。

古文:丙戌,知广德军令狐概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知广德军令狐概以城投降。

古文:徙浙西提点刑狱司于平江府。

现代文:浙西提点刑狱司迁到平江府。

古文:张世杰遣其将阎顺、李存进军广德,谢洪永进军平江,李山进军常州。

现代文:张世杰派遣他的将领阎顺、李存进军广德,谢洪永进军平江,李山进军常州。

古文:丁亥,张德以下各转官有差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张德以下分别转官不等。

古文:谢元等赠十官。

现代文:谢元等赠十官。

古文:有星二斗于中天,顷之,一星陨。

现代文:有二星在空中争斗,不久一星坠落。

古文:己丑,滁人执王应龙归于扬州,杀之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滁州人俘获王应龙带到扬州,杀掉了他。

古文:加吕文福保康军承宣使,趣入卫。

现代文:加吕文福为保宁军承宣使,催促他人卫京师。

古文:文福至饶州,杀使者,入江州降大元。

现代文:吕文福到达饶州,杀死使者,进人江州投降元朝。

古文:庚寅,左司谏潘文卿、右正言季可、同知枢密院曾渊子、两浙转运副使许自、浙东安抚王霖龙相继皆遁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左司谏潘文卿、右正言季可、同知枢密院曾渊子、两浙转运副使许自、浙东安抚使王霖龙相继逃跑。

古文:签书枢密院文及翁、同签书枢密院倪普讽台臣劾己,章未上,亟出关遁。

现代文:签书枢密院文及翁、同签书枢密院倪普委婉搪塞台臣弹勃自己,奏章没递上,急忙出关逃跑。

古文:知安东州孙嗣武以城降。

现代文:知安东州孙嗣武以城投降。

古文:雨土。

现代文:降土。

古文:辛卯,命在京文武官并转两官,其畔官而遁者,令御史台觉察以闻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命令在京文武官一律转两官,其叛官而逃者,命令御史台查实上报。

古文:阎顺战安吉县,复取凤平。

现代文:阎顺在安吉县战斗,重新攻取凤平。

古文:张濡部曲害大元行人严忠范于独松关,执廉希贤至临安,重创死。

现代文:张濡部曲在独松关杀死元朝使者严忠范,把廉希贤俘到临安,受重创而死。

古文:壬辰,岳州安抚高世杰军洞庭中,大元兵攻之,世杰降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岳州安抚使高世杰驻军洞庭中,元军进攻,高世杰投降。

古文:癸巳,攻岳州,总制孟之绍以城降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进攻岳州,总制孟之绍以城投降。

古文:甲午,诏褒谕张世杰、阎顺,诸将各转官有差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下诏褒奖张世杰、阎顺,诸将各自转官不等。

古文:乙未,免安吉县今年夏田租,有战没者,县令、丞恤之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免除安吉县今年夏田租,有战死者,县令、县承抚恤他们。

古文:丙申,顾顺攻广德军,复取之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顾顺进攻广德军,重新攻取。

古文:以陈合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以陈合为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丁酉,赠边居谊利州观察使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赠边居谊为利州观察使。

古文:戊戌,赦边城降将罪,能自拔而归者录之,复一州者予知州,复一县者予知县,所部僚吏将卒及土豪立功者同赏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赦免边城降元将领之罪,能自拔而归者,录用,收复一州者任知州,收复一县者任知县,所部僚吏将卒和土豪立功者给予同样奖赏。

古文:罢章鉴祠官并夺宰辅恩数,曾渊子削两官,夺执政恩数,陈过、陈坚、徐卿孙各削两官,夺侍从恩数。

现代文:罢免章鉴的祠官,并且削夺宰辅待遇。曾渊子削夺两官,取消执政待遇。陈过、陈坚、徐卿孙各削夺两官,取消侍从待遇。

古文:赵与鉴追两官罢之,遇赦永不收叙。

现代文:赵与鉴追夺两官罢除,遇到赦免也永不复职录用。

古文:罢许自、王霖龙。

现代文:罢免许自、王霖龙。

古文:令淮东制置司用标由。

现代文:命令淮东制置司用标由。

古文:庚子,徙淮东总领所于江阴军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淮东总领所迁到江阴军。

古文:加吴继明阁门宣赞舍人。

现代文:加吴继明为阎门宣赞舍人。

古文:四月壬寅朔,赠赵卯发华文阁待制。

现代文:四月初一,赠赵卯发为华文阁待制。

古文:贬陈过平江府。

现代文:陈过贬到平江府。

古文:雄江军统制洪福率众复镇巢军。

现代文:雄江军统制洪福率兵收复镇巢军。

古文:甲辰,赠江万里太师,谥文忠,辍视朝二日。

现代文:初三,赠江万里太师,溢号文忠,停止上朝处理政事二日。

古文:乙巳,大元兵入广德县,知县王汝翼与寓居官赵时晦率义兵战斗山,路分孟唐老与其二子皆死,汝翼被执,至建康死之。

现代文:初四,元军进人广德县,知县王汝翼与寓居官赵时晦率义兵在斗山战斗,抵抗元军,路分都监孟唐老与其二子都战死,王汝翼被俘到建康而死。

古文:王大用赠三官,王虎臣赠两官,官其二子。

现代文:王大用赠三官,王虎臣赠两官,并任其二子为官。

古文:丙午,大元兵破沙市城,都统孟纪死之,监镇司马梦求自经死。

现代文:初五,元军攻破沙市城,都统孟纪战死,监镇司马梦求自杀而死。

古文:戊申,京湖宣抚朱禩孙、湖北制置副使高达以江陵降,京湖北路相继皆下。

现代文:初七,京湖宣抚使朱祀孙、湖北制置副使高达以江陵投降元朝,荆湖北路相继被攻下。

古文:张起岩提兵保飞山。

现代文:张起岩提兵保守飞山。

古文:己酉,命刘师勇戍平江府。

现代文:初八,命令刘师勇戍守平江府。

古文:辛亥,顾顺诸将各转三官,孟唐老赠三官。

现代文:初十,顾顺各将分别转三官,孟唐老赠三官。

古文:壬子,以高斯得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以高斯得签书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。

古文:总统张敏与大元兵战丰城,死之。癸丑,赠五官,官其一子。

现代文:总统张敏与元军在丰城作战而死,十二日,赠五官,任其一子为官。

古文:阮应得赠十官。

现代文:阮应得赠十官。

古文:乙卯,以福王与芮为武康、宁江军节度使、判绍兴府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以福王赵与丙为武康军、宁江军节度使、判绍兴府。

古文:丙辰,王龠来,令如文彦博故事,自朝参起居外并免拜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王抓来朝,命令他像文彦博一样,除朝参起居外一律免拜。

古文:以枢密副使召夏贵提兵入卫。

现代文:任命枢密副使召夏贵人卫京师。

古文:丁巳,总制霍祖胜攻溧阳县,复取之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总制霍祖胜进攻漂阳县,重新攻取该城。

古文:戊午,赠张资眉州防御使,侯兴复州团练使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赠张资为眉州防御使,侯兴为复州团练使。

古文:乙未,文及翁、倪普并削一官,夺执政恩数;潜说友削三官,夺侍从恩数。

现代文:乙未日,文及翁、倪普都削夺一官,取消执政待遇;潜说友削夺三官,取消侍从待遇。

古文:庚申,令狐概除名、配郁林州牢城,籍其家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令狐概被除名,流配郁林州牢城,籍没其家。

古文:知金坛县李成大率义局官含山县尉胡传心、阳春主簿潘大同、濠梁主簿潘大、进士潘文孙潘应奎攻金坛县,取之。

现代文:知金坛县李成大率义局官含山县尉胡传心、阳春主簿潘大同、壕梁主簿潘大呵、进士潘文孙和潘应奎进攻金坛县,攻取县城。

古文:镇江统制侯岩、县尉赵嗣滨复助大元兵来战,成大二子及大同等皆死,执成大以归。

现代文:镇江统制侯岩、县尉赵嗣滨又帮助元军来进攻,李成大的二个儿子和潘大同等都战死,俘李成大带回元军营。

古文:壬戌,大元兵攻真州,知州苗再成、宗子赵孟锦率兵大战于老鹳觜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元兵进攻真州,知州苗再成、宗子赵孟锦率兵在老鹤紫与元军大战。

古文:癸亥,加知思州田谨贤、知播州杨邦宪并复州团练使,趣兵入卫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加知思州田谨贤、知播州杨邦宪同为复州团练使,尽快率兵人卫京城。

古文:有大星自心东北流入浊没。

现代文:有大星从心宿沿东北方向流人浊宿消失。

古文:乙丑,荧惑犯天江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荧惑星侵犯天江星。

古文:提举太平兴国宫常楙请立济王后。

现代文:提举太平兴国宫常增请立济王后代。

古文:丁卯,加李庭芝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加李庭芝为参知政事。

古文:戊辰,诏宜兴、溧阳民兵助战有功,特免今年田租。江阴民被兵,其租亦勿收责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下诏宜兴、漂阳民兵助战有功,特免今年田租;江阴百姓遭受兵祸,其租税也不征收。

古文:庚午,大元兵至扬子桥,扬州都拨发官雷大震出战死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元军到达扬子桥,扬州都拨发官雷大震出战而死。

古文:是月,常德、鼎、澧皆降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常德、鼎、遭都投降元朝。

古文:五月辛未朔,命宰执日赴朝堂治事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一,命令宰执每天到朝堂处理政事。

古文:旌德县城守有功,免其民今年田租。

现代文:族德县守城有功,免除其县百姓今年田租。

古文:癸酉,大元兵至宁国县,知县赵与唐出战死。

现代文:初三,元军至宁国县,知县赵与塘出战而死。

古文:甲戌,淮安总制李宗荣、知庆远府仇子真将兵来勤王。

现代文:初四,淮安总制李宗荣、庆远知府仇子真率兵来勤王。

古文:乙亥,加苗再成濠州团练使,赵孟锦扬州都统司计议官。

现代文:初五,加苗再成为壕州团练使、赵孟锦为扬州都统司计议官。

古文:以洪福知镇巢军。

现代文:以洪福知镇巢军。

古文:丁丑,诏赵溍统军民船屯江阴。

现代文:初七,下诏赵清统率军民屯驻江阴。

古文:刘师勇攻常州,复取之,执安抚戴之泰,司户赵必佮、总管陆春战死。

现代文:刘师勇进攻常州,重新攻取常州,俘获安抚使戴之泰,司户赵必恰、总管陆春战死。

古文:戊寅,淮东兵马钤辖阮克己将兵来勤王,加左骁骑中郎将。

现代文:初八,淮东兵马铃辖阮克己率兵来勤王,加为左晓骑中郎将。

古文:己卯,赐婺州处士何基谥文定,王柏承事郎。

现代文:初九,赐给姿州处士何基溢号为文定,王柏为承事郎。

古文:加张珏检校少保、四川制置副使、知重庆府。

现代文:加张环为检校少保、四川制置副使、重庆知府。

古文:庚辰,赠雷大震保康军节度使。

现代文:初十,追赠雷大震为保康军节度使。

古文:辛巳,加刘师勇濠州团练使,其将刘圭以下各转官有差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加刘师勇为壕州团练使,其将刘圭以下各转官不等。

古文:戊子,赠潘大同等官,余有功人并转两官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赠潘大同等人官,其余有功之人都转两官。

古文:辛卯,贬潜说友南安军,吴益汀州,并籍其家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贬潜说友南安军,吴益贬汀州,都籍没其家。

古文:罢李珏,送婺州。

现代文:罢免李环,送往姿州。

古文:籍吕文焕、孟之缙、陈奕、范文虎家。

现代文:籍没吕文焕、孟之绍、陈奕、范文虎家。

古文:甲午,饶、信州饥,令民入粟补官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饶州、信州饥荒,命令百姓人粟补官。

古文:罢市舶分司,令通判任舶事。

现代文:罢除市舶分司,命令通判任舶司事。

古文:淮东、西官民兵各转一官。

现代文:淮东、西官民各转一官。

古文:丙申,诏张世杰、张彦、阮克己、仇子真四道出兵、遣使告天地、宗庙、社稷诸陵、宫观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诏令张世杰、张彦、阮克己、仇子真分四路出兵,派人报告天地、宗庙、社翟、诸陵、宫观。

古文:己亥,劳军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慰劳军队。

古文:吴继明复蒲圻、通城、崇阳三县,加带行带御器械、权知鄂州,令择险为寓治。

现代文:吴继明收复蒲折、通城、崇阳三县,加带行带御器械、代理鄂州知州,命令选择险要之处作为寓治。

古文:赠鲍廉直华文阁,官其一子;赵与唐直华文阁。

现代文:赠鲍廉直华文阁,任其一子为官;赵与塘直华文阁。

古文:六月庚子朔,日有食之,既,昼晦如夜。

现代文:六月初一,日食,为日全食,白天变成黑夜。

古文:昝万寿以嘉定及三龟、九顶、紫云城降。

现代文:咎万寿以嘉定和三龟、九顶、紫云城投降元朝。

古文:知叙州李演将兵援嘉定府,遂解归,战羊雅江,兵败被执。

现代文:知叙州李演率兵援救嘉定府,于是解职归田,在羊雅江与元军作战,兵败被俘。

古文:辛丑,太皇太后诏削尊号 圣福 字以应天戒。

现代文:初二,太皇太后下诏取消尊号 圣福 二字以报答上天的警告。

古文:复魏克愚官,太学生萧规、唐棣并补承信郎。

现代文:恢复魏克愚官职,太学生萧规、唐棣补承信郎。

古文:知嘉兴府余安裕坐闻兵求去,贻书朝中,语涉不道,削一官送徽州。

现代文:嘉兴知府余安裕因听说元军至请求离职,致书朝廷,语言深及大逆不道,削夺一官送往徽州。

古文:徐卿孙削一官贬吉州。

现代文:徐卿孙削夺一官贬往吉州。

古文:命侍从官已上各举才堪文武者五人,余廷臣各举三人,虽在谪籍,亦听举之。

现代文:命令侍从官以上分别举荐可以担任文武官者五人,其余廷臣各举荐三人,即使是被贬滴者,也可举荐。

**古文:丙午,王应麟言: 开庆之祸,始于丁大全,请凡大全之党,在谪籍者皆勿宥。 **

现代文:初七,王应麟说: 开庆之祸,始于丁大全,请求凡是丁大全之党,被贬滴者一律不予宽免。

古文:从之。

现代文:被采纳。

古文:己酉,免广德军今年田租及诸郡县未纳纲解。

现代文:初十,免除广德军今年田租和各郡县没输纳纲解。

古文:王应麟缴还章鉴、曾渊子录黄,言韩震为逆,二人实芘之;且渊子芘翁应龙致有逸罚,又尝窃府库金以遁。

现代文:王应麟缴还章鉴、曾渊子的任命书,说韩震为逆,实二人庇护所致,而且曾渊子庇护翁应龙导致刑罚太过,又曾盗窃府库金银逃跑。

古文:庚戌,命削鉴一官,放归田里,渊子再削一官,徙吉州,诛翁应龙,籍其家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命令削夺章鉴一官,放归田里,曾渊子再削夺一官,徙居吉州,诛杀翁应龙,籍没其家。

古文:辛亥,铨试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锉试官吏。

古文:甲寅,留梦炎入朝,王龠请相梦炎,乞以经筵备顾问,陈宜中请相梦炎,乞祠,诏二相毋藉此求闲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留梦炎朝见皇上,王抓请任命留梦炎为相,请求自己任经筵职,备作顾问,陈宜中请求以留梦炎为相,自己请求给予祠禄,下诏二相不得因此寻求闲职。

古文:以龠为平章军国重事,一月两赴经筵,五日一朝;宜中左丞相兼枢密使,都督诸路兵;梦炎右丞相兼枢密使,都督诸路兵。

现代文:以王抓为平章军国重事,每月两次前往经筵,五日朝见皇上一次。陈宜中为左承相兼枢密使,都督各路军队;留梦炎为右承相兼枢密使,都督各路军队。

古文:乙卯,诏求言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下诏寻求对朝政的意见。

古文:知叙州郭汉杰以城降。

现代文:知叙州郭汉杰以城投降元朝。

古文:丙辰,疏决在京罪人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清理审讯在京罪人。

古文:免引见。

现代文:免除引见制度。

古文:戊午,知泸州梅应春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知沪州梅应春以城投降元朝。

古文:己未,以李庭芝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以李庭芝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。

古文:庚申,知富顺监王宗义以城降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知富顺监王宗义以城投降元朝。

古文:王应麟复缴还曾渊子贬吉州录黄,癸亥,贬韶州。

现代文:王应麟又缴还曾渊子贬滴吉州的命令,二十四日,贬滴韶州。

古文:丙寅,吴继明诸将各转官有差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吴继明诸将分别转官不等。

古文:丁卯,朱禩孙除名,籍其家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朱祀孙被除名,籍没其家。

古文:秋七月庚午朔,江西制置黄万石移治抚州,诏还隆兴府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初一,江西制置使黄万石移治抚州,下诏回到隆兴府。

古文:辛未,张世杰诸军战焦山下,败绩。

现代文:初二,张世杰诸军在焦山下作战,失败。

古文:甲戌,徙似道居婺州,廖莹中除名贬昭州,王庭除名贬梅州,徙曾渊子雷州。

现代文:初五,贾似道迁居姿州,廖莹中被除名,贬滴昭州,王庭被除名,贬滴梅州,曾渊子迁居雷州。

古文:宁国吏杨义忠率义兵出战死,乙亥,赠武功大夫。

现代文:宁国吏杨义忠率义兵出战而死,初六,赠为武功大夫。

古文:丁丑,徙似道建宁府。

现代文:初八,贾似道徙居建宁府。

古文:太白入东井。

现代文:太白星进人东井。

古文:庚申,加知高邮军褚一正阁门宣赞舍人,知怀远军金之才带御器械,知安淮军高福阁门祗候,知泗州谭与阁门宣赞舍人,知濠州孙立右卫大将军,赏守边功。

现代文:庚申日,加知高邮军褚一正为阎门宣赞舍人,知怀远军金之才带御器械,安淮知军高福为阎门抵候,知泅州谭兴为阎门宣赞舍人,知壕州孙立为右卫大将军,赏守边战功。

古文:壬午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太白星白天显现。

古文:诏饶州被兵,令免今年田租。

现代文:下诏饶州遭受兵祸,命令免除今年田租。

古文:路钤刘用调兵入靖州,知州康玉劫之,通判张起岩入杀玉,复靖州。

现代文:路铃辖刘用调兵进人靖州,知州康玉劫夺之,通判张起岩杀死康玉,收复靖州。

古文:癸未,拘内司局钱饷兵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拘收内司局钱作为兵晌。

古文:丙戌,令权籴公田今年租,每石以钱十贯给佃主,十贯给种户,其镇江、常州、江阴被兵者勿籴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命令权来公田今年租税,每石给佃主钱十贯,给种户十贯,镇江、常州、江阴遭受兵祸地区不要来买。

古文:庚寅,谪似道为高州团练副使、贬循州,籍其家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贬滴贾似道为高州团练副使,滴居循州,籍没其家。

古文:籴浙西邸第、寺观田米十之三。

现代文:来买浙西邸第、寺观田米的十分之三。

古文:追复皮龙荣官。

现代文:追复皮龙荣官职。

古文:监司、郡守避事不即到官者,令御史台觉察以闻。

现代文:监司、郡守避事不立即到任者,命令御史台查实上报。

古文:辛卯,王龠子嗾京学生刘九皋等伏阙上书言:宜中擅权,党似道,芘赵溍、潜说友,使门客子弟交通关节,其误国将甚于似道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王抓的儿子指使京城学生刘九皋等伏网上书说:陈宜中擅权,与贾似道为党,庇护赵浩、潜说友,指使门客子弟交通关节,其误国将比贾似道还要厉害。

古文:宜中去,遣使四辈召之,皆不至。谢堂乞罢两浙镇抚司,不从。

现代文:陈宜中离去,派四名使臣召回他,拒不回朝,谢堂请求罢除两浙镇抚司,没有采纳。

古文:张世杰乞济师,不报。

现代文:张世杰请求派援军,没有得到回答。

古文:壬辰,下刘九皋等临安狱,罢王龠为醴泉观使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刘九皋下临安府狱,罢王抓为醛泉观使。

古文:癸巳,以夏贵知扬州,朱焕知庐州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以夏贵知扬州,朱焕知庐州。

古文:甲午,遣使召宜中还朝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派使臣召陈宜中回朝。

古文:乙未,以陈文龙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以陈文龙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。

古文:通判婺州张镇孙闻兵遁,罢其官。

现代文:通判姿州张镇孙听说元军到逃跑,罢免其官。

古文:贬胡玉连州、林镗韶州,并除名。

现代文:胡玉贬滴连州,林锁贬滴韶州,都被除名。

古文:沿江招讨大使汪立信卒。

现代文:沿江招讨大使汪立信去世。

古文:丙申,削李珏两官、贬潮州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李环削夺两官,贬往潮州。

古文:以开庆兵祸,追罪史嵩之夺其谥。

现代文:因开庆兵祸,追罪史篙之,取消溢号。

古文:戊戌,遣使召宜中还朝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派遣使臣召陈宜中回朝。

古文:八月己亥朔,总制毛献忠将衢州兵入卫。

现代文:八月初一,总制毛献忠率瞥州兵人卫京师。

古文:辛丑,疏决临安府罪人。

现代文:初三,清理审结临安罪人。

古文:壬寅,右正言徐直方遁。

现代文:初四,右正言徐直方逃跑。

古文:加夏贵枢密副使、两淮宣抚大使,李芾湖南镇抚大使。

现代文:加夏贵为枢密副使、两淮宣抚大使,李莆为湖南镇抚大使。

古文:总制戴虎破大南砦,转三官。

现代文:总制戴虎攻破大南寨,转三官。

古文:加张起岩太府寺丞、知靖州,刘用以下立功人各转官有差。

现代文:加张起岩为太府寺承、靖州知州,刘用以下立功人各转官不等。

古文:大元兵驻巴陵县黄沙。

现代文:元兵驻屯巴陵县黄沙。

古文:乙巳,吴继明复平江县。

现代文:初七,吴继明收复平江县。

古文:戊申,试太学上舍生。

现代文:初十,太学上舍生考试。

古文:己酉,拘阎贵妃集庆寺、贾贵妃演福寺田还安边所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拘收阎贵妃集庆寺、贾贵妃演福寺田,归还安边所。

古文:庚戌,刘师勇攻吕城,破之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刘师勇进攻吕城,攻破。

古文:癸丑,复《嘉定七司法》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队复嚎定七司法。

古文:丁巳,遣使召宜中还朝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派人召陈宜中回朝。

古文:加张世杰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,总都督府诸兵。

现代文:加张世杰为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,总领都督府各军。

古文:戊午,加刘师勇和州防御使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加刘师勇为和州防御使。

古文:荧惑犯南斗。

现代文:荧惑星侵犯南斗星。

古文:赵淇除大理少卿,王应麟封还录黄,言昔内外以宝玉献似道,淇兄弟为甚,己未,遂罢之。

现代文:赵淇授为大理少卿,王应麟封还命令,说是因为从前内外官吏向贾似道进献宝玉,以赵淇兄弟为甚,二十一日,于是罢除他们。

古文:甲子,以文天祥为浙西、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以文天样为浙西、江东制置使兼平江知府。

古文:乙丑,扬州文武官转两官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扬州文武官转两官。

古文:加吴继明湖北招讨使,朱旺诸将各转三官。

现代文:加吴继明为湖北招讨使,朱旺诸将分别转三官。

古文:九月己巳,陈宜中授观文殿大学士、醴泉观使兼侍读。

现代文:九月初二,陈宜中授为观文殿大学士、醛泉观使兼侍读。

古文:左司谏陈景行请令讲官坐讲陪宿直,从之。

现代文:左司谏陈景行请命令讲官坐讲陪伴宿直,这个意见被采纳。

古文:辛未,加田谨贤福州观察使,杨邦宪利州观察使,趣入卫。

现代文:初四,加田谨贤为福州观察使,杨邦宪为利州观察使,尽快人卫京城。

古文:己卯,陈宜中乞任海防,不允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陈宜中请担任海防重任,没有允准。

古文:辛巳,有事于明堂,赦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祭祀明堂,赦免囚犯。

古文:李成大被执,不屈死,壬午,赠五官。

现代文:李成大被俘,不屈而死,十五日,赠五官。

古文:丙戌,命文天祥为都督府参赞官,总三路兵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命令文天样为都督府参赞官,总领三路兵。

古文: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,至漳州,杀之。

现代文: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贾似道到贬所,至漳州被杀死。

古文:大元兵至泰州,知州孙虎臣自杀,庚寅,赠太尉。

现代文:元兵到达泰州,知州孙虎臣自杀,二十三日,赠太尉。

古文:免靖州今年田租。

现代文:免除靖州今年田租。

古文:辛卯,徙李珏梧州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李环迁徙到梧州。

古文:乙未,刘良贵再削两官、贬信州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刘良贵再削夺两官,贬滴信州。

古文:张彦与大兵战败被执,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张彦与元军战败被俘,以城投降元朝。

古文:冬十月己亥,加张世杰沿江招讨使,刘师勇福州观察使,总统出戍兵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初二,加张世杰为沿江招讨使,刘师勇为福州观察使,总统出戍士兵。

古文:壬寅,宜中来。

现代文:初五,陈宜中来。

古文:癸卯,玉牒殿灾。

现代文:初六,玉碟殿发生火灾。

古文:丁未,以梦炎为左丞相,宜中为右丞相,并兼枢密使、都督。

现代文:初十,以留梦炎为左承相,陈宜中为右承相,都兼枢密使和都督。

古文:城临安。

现代文:筑城临安。

古文:辛亥,以张世杰为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阴军兼浙西策应使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以张世杰为沿江制置副使、兼江阴知军兼浙西策应使。

古文:丁巳,太白会填星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太白星与填星会合。

古文:戊午,领户部财用常懋、中书舍人王应麟请立济王后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领户部财用常增、中书舍人王应麟请立济王后代。

古文:赠夏椅直秘阁。

现代文:赠夏椅为直秘阁。

古文:征绍兴府处士陆应月为史馆编校文字。

现代文:征召绍兴府处士陆应月为史馆编校文字。

古文:壬戌,大元兵发建康,参政阿刺罕、四万户总管奥鲁赤将右军出四安镇,趣独松关,参政董文炳、范文虎将左军出江入,江阴军,丞相伯颜将中军入常州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元军从建康出发,参政阿刺罕、四万户总管奥鲁赤率领右军出四安镇进攻独松关,参政董文炳、范文虎率领左军出长江进人江阴军,承相伯颜率中军进人常州。

古文:荧惑犯垒壁阵。

现代文:荧惑星侵犯垒壁阵。

古文:癸亥,张全、尹玉、麻士龙援常州,士龙战虞桥死,全奔五牧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张全、尹玉、麻士龙救援常州,麻士龙在虞桥战死,张全逃奔五牧。

古文:朱焕至庐州,贵不内。焕归,复以为淮东制置副使。

现代文:朱焕至庐州,夏贵不纳,朱焕归回,重新任命他为淮东制置副使。

古文:陈合坐匿廖莹中家资,夺执政恩数。

现代文:陈合因隐匿廖莹中家财产,取消执政待遇。

古文:甲子,尹玉战五牧,死之,张全不战遁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尹玉在五牧战死,张全不战而逃。

古文:丙寅,趣赵溍、赵与可、郑所募兵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催促赵浩、赵与可、关嘎撕募兵急速前往京城。

古文:诏中外官有习兵略者,各以书来上。

现代文:下诏中外官有熟习军事战略者,分别上书陈述。

古文:是月,李世修以江阴降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李世修以江阴降元。

古文:十一月丁卯朔,铜关将贝宝、胡岩起攻溧水死,赠宝武翼郎,岩起朝奉郎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初一,铜关将领贝宝、胡岩起进攻漂水死,赠贝宝武翼郎,胡岩起为朝奉郎。

古文:庚午,以陈文龙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,黄镛同签书枢密院。

现代文:初四,以陈文龙为同知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,黄墉为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命诸制司各举才堪将帅者十人,不限偏裨士卒,如不隶军中者,许投匮自荐。

现代文:命令诸制司各举荐可以担任将帅者十人,不限于偏将士卒,如果不隶属军队,允许投书自荐。

古文:辛未,起居舍人曾唯辞官不允,去。

现代文:初五,起居舍人曾唯辞官没有允准,离去。

古文:癸酉,赠尹玉濠州团练使、麻士龙高州刺史,免张全、朱华临陈退师罪。

现代文:初七,赠尹玉为壕州团练使、麻士龙为高州刺史,免除张全、朱华临阵退兵罪。

古文:丁丑,诏被俘将士能率众来归者,以人数补官,能立功者予节钺;诸阃以下官,以所招人多寡行赏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下诏被俘将士能率众来归者,以人数作为补官的标准,能立功者给予帅军之职;在外统兵将领以下官,以所招人多少进行奖赏。

古文:戊寅,大元兵破广德军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元军攻破广德军。

古文:己卯,破四安镇,正将胡明等死之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元军攻破四安镇,正将胡明等人战死。

古文:召文天祥入卫。

现代文:召文天样人卫京城。

古文:辛巳,曾唯削一官免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曾唯削夺一官免职。

古文:太白犯房。

现代文:太白星侵犯房宿。

古文:壬午,大元兵至隆兴府,黄万石弃抚州遁,转运判官刘槃以隆兴降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元军到达隆兴府,黄万石放弃抚州逃跑。转运判官刘以隆兴降元。

古文:癸未,大元兵破兴化县,知县胡拱辰自杀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元军攻破兴化县,知县胡拱辰自杀。

古文:甲申,中书舍人王应麟辞免兼给事中,不允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中书舍人王应麟辞免兼给事中,没有应允。

古文:大元兵至常州,招降不听,攻二日,破之,屠其城。

现代文:元军到常州,招降没有人响应,进攻两天,被攻破,屠杀其城。

古文:知州姚訔、通判陈炤、都统王安节皆死,刘师勇溃围奔平江。

现代文:知州姚髻、通判陈招、都统王安节都战死,刘师勇逃奔平江。

古文:乙酉,改宜兴县为南兴军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改宜兴县为南兴军。

古文:礼部侍郎陈景行辞官不允,去。

现代文:礼部侍郎陈景行辞官没有被批准,离去。

古文:丙戌,赠济王太师、尚书令,进封镇王,谥昭肃,令福王与芮择后奉祀,赐田万亩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赠济王太师、尚书令,进封镇王,溢号昭肃,命令福王赵与丙择后奉祀,赐田万亩。

古文:丁亥,独松关告急,趣文天祥入卫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独松关告急,催促文天样人卫京城。

古文:戊子,调民兵出守余杭、钱塘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调遣民兵出守余杭和钱塘。

古文:己丑,独松关破,冯骥死之,张濡遁,邻邑望风皆遁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独松关被攻破,冯骥战死,张濡逃跑,邻县望风逃遁。

古文:通判平江府郑畴遁,庚寅,通判王矩之、都统制王邦杰遣人迎降于常州。

现代文:通判平江府郑畴逃跑。二十三日,通判王矩之、都统制王邦杰派人到常州迎降。

古文:辛卯,大元兵趋抚州,都统密佑逆战于璧邪,兵败,死之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元军指向抚州,都统密佑在璧邪阻击,兵败而死。

古文:癸巳,以张世杰为浙西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以张世杰为浙西制置副使兼平江知府。

古文:甲午,权礼部尚书王应麟遁,黄万石提兵走建昌军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代理礼部尚书王应麟逃跑,黄万石提兵奔建昌军。

古文:乙未,左丞相梦炎遁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左承相留梦炎逃跑。

古文:丙申,遣使召梦炎还朝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派人召留梦炎回朝。

古文:赐余杭、武康、长兴县民钱,并免今年田租。

现代文:赐余杭、武康、长兴县百姓钱,并且免除今年田租。

古文:郑畴降一官,罢通判。

现代文:郑畴降一官,罢通判。

古文:抚州施至道以城降。

现代文:抚州施至道以城降元。

古文:十二月丁酉朔,诏许似道归葬,以其祖田庐还之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初一,下诏允许贾似道归葬,还给他祖先留下来的田庐财产。

古文:戊戌,复赵与可为都督府参议官,放李珏自便。

现代文:初二,恢复赵与可为都督府参议官,释放李环,恢复自由。

古文:己亥,赠王汝翼朝奉郎。

现代文:初三,赠王汝翼为朝奉郎。

古文:庚子,以吴坚签书枢密院事,黄镛兼权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初四,以吴坚为签书枢密院事,黄墉兼代理参知政事。

古文:遣柳岳奉书诣大元军中,称盗杀廉尚书,乞班师修好。

现代文:派遣柳岳奉书到元军营中,称盗杀廉尚书,请求班师修好。

古文:命赵与侲戍缙云县。复季可官,令如龙泉县募兵。乙巳,以陈景行为浙东安抚副使,戍处州。

现代文:初七,以陈文龙为参知政事兼代理知枢密院事,赐谢堂同进士出身,同知枢密院事。初八,赠姚髻为龙图阁待制,其父姚希得赠太师,陈招直宝章阁,冯骥为集英殿修撰。初九,以陈景行为浙东安抚副使,戍守处州。

古文:起方逢辰戍淳安县。

现代文:起用方逢辰戍守淳安县。

古文:丙午,追封吕文德和义郡王。

现代文:初十,追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。

古文:丁未,出安边封桩库金付浙东诸郡为兵备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出安边封桩库金给付浙东各郡备作军事费用。

古文:大元兵入平江府。

现代文:元军进人平江府。

古文:起吴君擢为太府少卿,提点临平民兵。

现代文:起用吴君摺为太府少卿,提点临平民兵。

古文:遣使召梦炎、应麟,皆不至。

现代文:派遣使臣召留梦炎、王应麟,都没到。

古文:戊申,张世杰入卫,加检校少保,降诏奖谕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张世杰人卫京城,加检校少保,降诏奖谕。

古文:王龠薨,辍视朝二日。

现代文:王抓去世,停止上朝处理政事两天。

古文:乙酉,括临安府州县马。

现代文:乙酉日,括临安府州县马。

古文:庚戌,柳岳还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柳岳回朝。

古文:癸丑,遣宗正少卿陆秀夫、刑部尚书夏士林、兵部侍郎吕师孟使军前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派宗正少卿陆秀夫、刑部尚书夏士林、兵部侍郎吕师孟出使军前。

古文:诏吕文焕、赵孟桂通好。

现代文:下诏吕文焕、赵孟桂通好元军。

古文:己未,方兴、丁广、赵文礼兵皆败归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方兴、丁广、赵文礼军都失败而归。

古文:庚申,以柳岳为工部侍郎,洪雷震为右正言,使燕祈请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以柳岳为工部侍郎,洪雷震为右正言,出使元朝,请求和好。

古文:大元兵破大洪山,知随州朱端履降。

现代文:元军攻破大洪山,随州知州朱端履降元。

古文:权吏部尚书丁应奎、左侍郎徐宗仁遁。

现代文:代理吏部尚书丁应奎、左侍郎徐宗仁逃跑。

古文:癸亥,遣使召梦炎,不至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派人召回留梦炎,没有前来。

古文:德祐二年春正月丁卯朔,大元兵自元年十月围潭州,湖南安抚兼知州李芾拒守三月,大小战数十合,力尽将破,芾阖门死,郡人知衡州尹谷亦举家自焚,帅司参议杨霆及幕属陈亿孙、颜应焱等皆从芾死。

现代文:德二年春正月初一,元朝的军队从去年十月围攻潭州,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李莆顽强抵抗了三个月,大小战斗几十个回合,力量耗尽,城池即将被攻破,李莆全家战死,郡人衡州知州尹施也全家自焚而死,帅司参议官杨霆以及属官陈亿孙、颜应众等都随从李莆壮烈战死。

古文:守将吴继明、刘孝忠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守将吴继明、刘孝忠以城降元。

古文:宝庆降,通判曾如骥死之。

现代文:宝庆降元,通判曾如骥战死。

古文:陆秀夫等至大元军中,求称侄纳币,不从;称侄孙,不从。

现代文:陆秀夫等到元军中,请求称侄纳币,元朝不答应;称侄孙,也没答应。

古文:戊辰,还。太皇太后命用臣礼。

现代文:初二,回到朝廷,太皇太后命令用臣礼迎接。

古文:己巳,嘉兴守刘汉杰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初三,嘉兴守臣刘汉杰以城降元。

古文:庚午,同签书枢密院事黄镛、参知政事陈文龙遁。

现代文:初四,同签书枢密院事黄墉、参知政事陈文友逃跑。

古文:以谢堂为两浙镇抚大使,文天祥知临安府,全永坚浙东抚谕使。

现代文:任命谢堂为两浙镇抚大使,文天样为临安知府,全永坚为浙东抚谕使。

古文:辛未,命吴坚为左丞相兼枢密使,常楙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初五,命令吴坚为左承相兼枢密使,常增为参知政事。

古文:日午,宣麻慈元殿,文班止六人。

现代文:中午在慈元殿宣布命令,文班只六人。

古文:诸关兵尽溃。

现代文:诸关口守兵全部溃败。

古文:遣监察御史刘岊奉表称臣,上大元皇帝尊号曰仁明神武皇帝,岁奉银绢二十五万,乞存境土以奉蒸尝。

现代文:派遣监察御史刘招奉表称臣,上大元皇帝尊号为仁明神武皇帝,每年缴纳银绢二十五万,请求保存疆土以奉祭祀祖先之礼。

古文:癸酉,左司谏陈孟虎、监察御史孔应得遁。

现代文:初七,左司谏陈孟虎、监察御史孔应得逃跑。

古文:荧惑犯木星。

现代文:荧惑星侵犯木星。

古文:甲戌,大元兵至瑞州,知州姚岩弃城去。

现代文:初八,元军至瑞州,知州姚岩弃城而逃。

古文:乙亥,以贾余庆知临安府。

现代文:初九,任命贾余庆为临安知府。

古文:丙子,命吉王昰、信王昺出镇。

现代文:初十,命令吉王赵是、信王赵簌出镇。

古文:丁丑,以夏士林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任命夏士林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己卯,加全永坚太尉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加全永坚为太尉。

古文:参知政事常懋遁。

现代文:参知政事常增逃跑。

古文:三学生誓死不去,特与放释褐出身。

现代文:三学生誓死不去,特给予免除释褐出身。

古文:以杨亮节为福州观察使,提举吉王府行事;俞如珪为环卫官、提举信王府行事。

现代文:任命杨亮节为福州观察使,提举吉王府行事;俞如盖为环卫官、提举信王府行事。

古文:大元兵入安吉州,知州赵良淳自经死。

现代文:元军进人安吉州,知州赵良淳自杀而死。

古文:月晕东井。

现代文:月亮周围出现光圈。

古文:庚辰,签书枢密院夏士林遁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签书枢密院事夏士林逃跑。

古文:辛巳,祀太乙宫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祭祀太乙宫。

古文:癸未,升封吉王昰为益王,判福州、福建安抚大使;信王昺为广王,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事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升封吉王赵是为益王,判福州、福建安抚大使;信王赵簌为广王,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事。

古文:以留梦炎为江东西、湖南北宣抚大使。

现代文:任命留梦炎为江东西、湖南北宣抚大使。

古文:甲申,大元兵至皋亭山,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降,其表曰: 宋国主臣谨百拜奉表言,臣眇然幼冲,遭家多难,权奸似道背盟误国,至勤兴师问罪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元兵至皋亭山,派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印投降,其表说: 宋国主臣赵谨百拜奉表说,臣年幼无知,家遭多难,权奸贾似道背盟误国,导致大元兴师问罪。

古文:臣非不能迁避,以求苟全,今天命有归,臣将焉往。

现代文:臣不是不能迁避,而是委曲求全,今天天命决定了大宋的归向,臣将前往应该去的地方。

古文:谨奉太皇太后命,削去帝号,以两浙、福建、江东西、湖南、二广、两淮、四川见存州郡,悉上圣朝,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。

现代文:谨奉太皇太后之命,取消帝号,以两浙、福建、江东西、湖南、二广、两淮、四川现存州郡,全部奉上圣朝,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。

**古文:伏望圣慈垂念,不忍臣三百余年宗社遽至陨绝,曲赐存全,则赵氏子孙,世世有赖,不敢弭忘。 **

现代文:伏望圣慈垂念,不忍臣三百多年宗社迅速绝命,曲赐存全,则赵氏子孙,世代有赖,不敢忘记。

古文:是夜,丞相陈宜中遁,张世杰、苏刘义、刘师勇各以所部兵去。

现代文:这天夜里,承相陈宜中逃跑,张世杰、苏刘义、刘师勇各率所部兵离去。

古文:乙酉,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、都督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任命文天样为右承相兼枢密使、都督。

古文:丙戌,命天祥同吴坚使大元军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命令文天样、吴坚出使元朝。

古文:赐家铉翁进士出身、签书枢密院事,贾余庆同签书枢密院事、知临安府。

现代文:赐家铰翁进士出身,签书枢密院事,贾余庆为同签书枢密院事、临安知府。

古文:戊子,知建德军方回、知婺州刘怡、知处州梁椅、知台州杨必大皆降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建德知军方回、知姿州刘怡、知处州梁椅、知台州杨必大都投降元朝。

古文:是月,知临江军滕岩瞻遁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临江知军滕岩瞻逃跑。

古文:二月丁酉朔,日中有黑子相荡,如鹅卵。

现代文:二月初一,太阳中有黑子移动,如鹅卵。

古文:辛丑,率百官拜表祥曦殿,诏谕郡县使降。

现代文:初五,率百官在样曦殿拜表,诏谕郡县投降。

古文:大元使者入临安府,封府库,收史馆、礼寺图书及百司符印、告敕,罢官府及侍卫军。

现代文:元朝使者进人临安府,封府库,收史馆、礼寺图书和百司印符、告救、罢除官府和侍卫军。

古文:壬寅,犹遣贾余庆、吴坚、谢堂、刘岊、家铉翁充祈请使。

现代文:初六,还派遣贾余庆、吴坚、谢堂、刘招、家铰翁担任祈请使。

古文:是日,大元军军钱塘江沙上,潮三日不至。

现代文:这天,元军驻军钱塘江沙上,海潮三天不至。

古文:三月丁丑,入朝。

现代文:三月十二日,人朝。

古文:五月丙申,朝于上都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二,朝于上都。

古文:降封开府仪同三司、瀛国公。

现代文:降封为开府仪同三司、赢国公。

古文:是月,陈宜中等立昰于福州,后二年四月,昰殂于冈洲,陆秀夫等复立卫王昺,后三年始平之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陈宜中等在福州立赵是为帝,两年后的四月赵是死斑冈洲,陆秀夫等重新立卫王赵簌,又过了三年才平定。

古文:赞曰:司马迁论秦、赵世系同出伯益。

现代文:评论说:司马迁论述说秦、赵国世系同出于伯益。

古文:夫稷、契、伯益其子孙皆有天下,至于运祚短长,亦系其功德之厚薄焉。

现代文:翟、契、伯益的子孙都曾拥有天下,至于国家命运的短长,也同其治功道德的厚薄密切相关啊!

古文:赵宋虽起于用武,功成治定之后,以仁传家,视秦宜有间矣。

现代文:赵宋政权虽然以武功兴起,但功成治定之后,一直以仁义延续国家的统治,与秦国相比来说是有区别的。

古文:然仁之敝失于弱,即文之敝失于僿也。

现代文:但仁义治国的弊端,在于它使国家国力贫弱,即文之弊失于真诚。

古文:中世有欲自强,以革其敝,用乖其方,驯致棼扰。

现代文:宋朝统治的中期曾想富国强兵,以革其弊,但是方法不对,导致国家混乱纷扰。

古文:建炎而后,土宇分裂,犹能六主百五十年而后亡,岂非礼义足以维持君子之志,恩惠足以固结黎庶之心欤?

现代文:建炎而后,疆土分裂,仍然能够维持六主一百五十年的统治而后灭亡,难道不是礼义足以维持君子之志,恩惠足以团结凝聚百姓之心的结果吗?

古文:瀛国四岁即位,而天兵渡江,六岁而群臣奉之入朝。

现代文:赢国公四岁即帝位,但元兵渡江,挥师南下临安,到他六岁时,大臣即奉他朝见元朝皇帝。

**古文:汉刘向言: 孔子论《诗》至 殷士肤敏,裸将于京。 喟然叹曰:大哉天命,善不可不传于后嗣,是以富贵无常。 **

现代文:汉朝刘向说: 孔子论诗至 殷士肤敏,裸将于京 时,口胃然长叹说:大哉天命,善不可不传于后代,所以说富贵无常。

古文:至哉言乎!

现代文:这真是至理名言啊!

古文:我皇元之平宋也,吴越之民,市不易肆。

现代文:我元朝平定宋朝,吴越之民,市不易肆。

古文:世祖皇帝命征南之帅,辄以宋祖戒曹彬勿杀之言训之。

现代文:世祖皇帝命令征宋军队的统帅,就以宋太祖告诫曹彬不杀百姓之言为训,要求他们以曹彬为榜样。

**古文:《书》曰: 大哉王言,一哉王心。 **

现代文:书说: 大哉王言,一哉王心。

古文:我元一天下之本,其在于兹。

现代文:我元朝能够统一天下,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。

古文:二王者,度宗庶子也。

现代文:二王者,度宗的庶子。

古文:长建国公昰,母淑妃杨氏;季永国公昺,母修容俞氏。

现代文:建国公赵是,母亲是淑妃杨氏;永国公赵簌,母亲是修容俞氏。

古文:度宗崩,谢太后召贾似道等入宫议所立,众以为昰长当立,似道主立嫡,乃立而封昰为吉王、昺信王。

现代文:度宗去世,谢太后召贾似道等进人宫廷商议所立,大家以为赵是年长当立,贾似道主张立嫡子,于是立硅而封赵是为吉王,赵簌为信王。

古文:德祐二年正月,文天祥尹临安,请以二王镇闽、广,不从,始命二王出阁。

现代文:德二年正月,文天样为临安府尹,请以二王镇闽广,没被采纳,始命二王出阎。

古文:大元兵迫临安,宗亲复以请,乃徙封昰为益王、判福州、福建安抚大使,昺为广王、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,以驸马都尉杨镇及杨亮节、俞如珪为提举。

现代文:元兵逼近临安,宗室亲戚重新请求,于是改封赵是为益王,判福州、福建安抚大使,赵簌为广王,判泉州兼制南外宗正,以驹马都尉杨镇和杨亮节、俞如圭为提举。

**古文:大元兵至皋亭山,镇等奉之走婺州。丞相伯颜入临安,遣范文虎将兵趣婺,召镇以王还,镇得报即去,曰: 我将就死于彼,以缓追兵。 **

现代文:大元兵至高亭山,杨镇等奉二王逃到姿州,元承相伯颜进人临安,派范文虎率兵急速赶到姿州,召杨镇带着王回朝,杨镇得到报告即离去,说: 我将死在那儿,以缓迟元朝追兵。

古文:亮节等遂负王徒步匿山中七日,其将张全以兵数十人始追及之,遂同走温州,陆秀夫、苏刘义继追及于道。

现代文:杨亮节等人于是背着王徒步隐藏山中七天,其将张全率兵数十人才追上,于是一同到温州,陆秀夫、苏刘义相继在途中赶上。

古文:遣人召陈宜中于清澳,宜中来谒,复召张世杰于定海,世杰亦以所部兵来温之江心寺。

现代文:派人到清澳召陈宜中,陈宜中来拜见王,又到定海召张世杰,张世杰也率所部兵来到温州江心寺。

古文:高宗南奔时尝至是,有御座在寺中,众相率哭座下,奉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,昺副之。

现代文:高宗南逃时曾到此,寺中有御座,众相在座下哭泣,奉赵是为天下兵马都元帅,赵簌为副元帅。

古文:乃发兵除吏,以秀王与为福建察访使兼安抚、知西外宗正,赵吉甫知南外宗正兼福建同提刑,先入闽中抚吏民,谕同姓。

现代文:于是发兵授官,任命秀王赵与真为福建察访使兼安抚使、知西外宗正,赵吉甫知南外宗正兼福建同提刑,先人闽中安抚吏民,招谕同姓。

古文:太皇太后寻遣二宦者以兵八人召王于温,宜中等沉其兵江中,遂入闽。

现代文:太皇太后不久派二名宦官率兵八人到温州召王,陈宜中把他们的兵沉溺江中,于是进人福建。

古文:时汀、建诸州方欲从黄万石降,闻昰将至,即闭城却使者,万石将刘俊、宋彰、周文英辈亦多来归。

现代文:当时,汀州和建州等正想跟从黄万石降元,听说赵昊将至,立即闭城,拒绝使者,黄万石将刘俊、宋彰、周文英等人也多来归。

古文:五月乙未朔,宜中等乃立昰于福州,以为宋主,改元景炎,册杨淑妃为太后,同听政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一,陈宜中等于是在福州立赵是,以为宋主,改元景炎,册封杨淑妃为太后,同听政。

古文:封信王昺为卫王。

现代文:封信王赵簌为卫王。

古文:宜中为左丞相兼都督,李庭芝为右丞相,陈文龙、刘黻为参知政事,张世杰为枢密副使,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陈宜中为左承相兼都督,李庭芝为右承相,陈文龙、刘敝为参知政事。张世杰为枢密副使,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命吴浚、赵溍、傅卓、李珏、翟国秀等分道出兵。

现代文:命令吴浚、赵浩、傅卓、李环、翟国秀等分道出兵。

古文:改福州为福安府,温州为瑞安府。

现代文:改福州为福安府,温州为瑞安府。

古文:郊赦。

现代文:郊赦。

古文:是日黎明,有大声出府中,众皆惊仆。

现代文:这天黎明,有大声出府中,大家都惊倒了。

古文:文天祥自镇江亡归,庚辰,以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文天样从镇江逃归,庚辰日,任文天样为右承相兼知枢密院事。

古文:遣其将吕武入江、淮招豪杰,杜浒如温州募兵。

现代文:派其将吕武进人江淮招募豪杰之士,杜浒到温州募兵。

古文:广东经略使徐直谅遣梁雄飞请降于隆兴帅府,乃假雄飞招讨使,使徇广州。

现代文:广东经略使徐直谅派遣梁雄飞到隆兴帅府请降,于是给他招讨使衔,让他攻略广州。

古文:既而直谅闻昰立,命权通判李性道、摧锋军将黄俊等拒雄飞于石门,性道不战,俊战败奔广州,直谅弃城遁。

现代文:不久徐直谅听说赵是立,命令代理通判李性道、摧锋军将黄俊等在石门拒战刘雄飞,李性道不战,黄俊战败逃到广州,徐直谅弃城逃跑。

古文:六月丙子,雄飞入广州,诸降将皆授以官,俊独不受,遂为众所杀。

现代文:六月十三日,刘雄飞进人广州,诸降将都授以官,黄俊独不接受,于是为人所杀。

古文:吴浚聚兵于广昌,取南丰、宜黄、宁都三县。

现代文:吴浚在广昌聚兵,攻取南丰、宜黄、宁都三县。

古文:翟国秀取秀山,傅卓至衢、信诸县,民多应之者。

现代文:翟国秀攻取秀山,傅卓至瞥、信州各县,很多百姓响应。

古文:命文天祥为同都督。

现代文:命令文天样为同都督。

古文:七月丁酉,进兵南剑州,欲取江西。

现代文:七月初四,进兵南剑州,想攻取江西。

古文:是月,吴浚兵败于南丰,翟国秀闻兵至,遂引还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吴浚兵败于南丰,翟国秀听说元兵至,于是退走而回。

古文:傅卓兵败,诣江西元帅府降。

现代文:傅卓兵败,到江西元帅府投降。

古文:平章阿里海牙破严关,马暨退保静江府。

现代文:平章阿里海牙攻破严关,马暨退保静江府。

古文:八月,漳州乱,命陈文龙为闽广宣抚使以讨之。

现代文:八月,漳州叛乱,命令陈文龙为闽、广宣抚使讨伐。

古文:甲戌,秀王与围婺州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秀王赵与真围攻姿州。

古文:丙子,闻大兵至,遂解归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听说元军到,于是解围而回。

古文:以王积翁为福建提刑、招捕使、知南剑州,备御上三郡;黄佺为同提刑、招捕使、知漳州,备御下三郡。

现代文:任命王积翁为福建提刑、招捕使,知南剑州,防备抵御上三郡;黄座为同提刑、招捕使,知漳州,防备抵御下三郡。

古文:张世杰遣兵助吴浚与元帅李恒战兜零,兵败,奔宁都。

现代文:张世杰派兵帮助吴浚和元帅李恒在兜零作战,兵败逃奔宁都。

古文:兴化石手军乱。

现代文:兴化石手军叛乱。

古文:九月,复以陈文龙知兴化军。

现代文:九月,重新任命陈文龙知兴化军。

古文:东莞人熊飞为黄世杰守潮、惠二州,闻赵溍至,即以兵应之,攻雄飞于广州。

现代文:东莞人熊飞为黄世杰守卫潮、惠二州,听说赵浩至,就以兵响应,在广州进攻刘雄飞。

古文:壬寅,雄飞遁,熊飞遂复韶州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刘雄飞逃跑,熊飞于是收复韶州。

古文:新会令曾逢龙亦帅兵至广州,李性道出迎谒,飞与逢龙执而杀之。

现代文:新会令曾逢龙也率兵至广州,李性道出来拜迎,熊飞、曾逢龙俘获杀死了李性道。

古文:衢州守将魏福兴出战福星桥,死。

现代文:瞥州守将魏福兴出战福星桥而死。

古文:壬子,赵溍入广州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赵浩进人广州。

古文:是月,招讨也的迷失会东省兵于福州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招讨也的迷失在福州会集东省兵。

古文:元帅吕师夔、张荣实将兵入梅岭。

现代文:元帅吕师夔、张荣实率兵进人梅岭。

古文:十月壬戌朔,文天祥入汀州。

现代文:十月初一,文天样进人汀州。

古文:赵溍遣曾逢龙就熊飞御大军于南雄,逢龙战死,熊飞奔韶州。

现代文:赵浩派曾逢龙带领熊飞在南雄抗御元军,曾逢龙战死,熊飞逃往韶州。

古文:大军围韶州,守将刘自立以城降,飞率兵巷战,兵败,赴水死。

现代文:元军围攻韶州,守将刘自立以城降元,熊飞率兵巷战,兵败赴水而死。

古文:十有一月,参政阿刺罕、董文炳将兵至处州,李珏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十一月,参政阿刺罕、董文炳率兵到处州,李环以城降元。

古文:甲辰,秀王与逆战于瑞安,观察使李世达死之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秀王赵与真在瑞安阻战,观察使李世达战死。

古文:与及其弟与虑、子孟备、监军赵由葛、察访使林温被执,皆死。

现代文:赵与真及其弟赵与虑、子赵孟备、监军赵由葛、察访使林温都被俘而死。

古文:阿刺罕兵至建宁府,执守臣赵崇釠,知邵武军赵时赏、知南剑州王积翁皆弃城去。

现代文:阿刺罕兵至建宁府,俘获守臣赵崇,知邵武军赵时赏、知南剑州王积翁都弃城逃去。

古文:乙巳,昰入海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赵是人海。

古文:癸丑,大军至福安府,知府王刚中以城降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元军至福安府,知府王刚中以城降元。

古文:昰欲入泉州,招抚蒲寿庚有异志。

现代文:赵是想进人泉州,招抚蒲寿庚有自己的打算。

古文:初,寿庚提举泉州舶司,擅蕃舶利者三十年。

现代文:起初,蒲寿庚提举泉州市舶司,擅蕃舶利者三十年。

古文:昰舟至泉,寿庚来谒,请驻跸,张世杰不可。

现代文:赵是所乘船至泉州,蒲寿庚来拜见,请在此停留,张世杰不同意。

古文:或劝世杰留寿庚,则凡海舶不令自随,世杰不从,纵之归。

现代文:有人劝张世杰留下蒲寿庚,那儿凡是海舶不令自随,张世杰还是不听从,放他回去。

古文:继而舟不足,乃掠其舟并没其赀,寿庚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。

现代文:不久船不够用,于是掠取其船并没收其资产,蒲寿庚于是怒杀各宗室及士大夫、在泉州的淮兵。

古文:昰移潮州。

现代文:赵是移迁潮州。

古文:是月,福、兴化皆降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福州、兴化军都降元。

古文:英德守臣凌弥坚、徐梦得等亦降。

现代文:英德守臣凌弥坚、徐梦得等人也降元。

古文:十二月辛酉朔,赵溍弃广州遁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初一,赵浩放弃广州而逃。

古文:乙丑,制置方兴亦遁,吴浚退走入瑞金。

现代文:初五,制置方兴也逃跑,吴浚退走进人瑞金。

古文:戊辰,蒲寿庚及知泉州田真子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初八,蒲寿庚和泉州知州田真子以城降元。

古文:知兴化军陈文龙婴城不下,乙酉,通判曹澄孙以城降,文龙被执,不屈死。

现代文:知兴化军陈文龙环城固守。二十五日,通判曹澄孙以城降元,陈文龙被俘,不屈而死。

古文:昰次甲子门。

现代文:赵是到达甲子门。

古文:至元十四年正月,大军破汀关。

现代文:至元十四年正月,元军攻破汀关。

古文:癸巳,知循州刘兴降。

现代文:初三,知循州刘兴降元。

古文:壬寅,吴浚弃瑞金遁,镇抚孔遵入瑞金,文天祥走漳州,浚寻还汀州,降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吴浚放弃瑞金逃跑,镇抚孔遵进人瑞金,文天样到漳州,吴浚不久回到汀州,降元。

古文:戊申,知潮州马发及其通判戚继祖降,癸丑,复来归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知潮州马发及其通判戚继祖降元,二十三日,又来归正。

古文:丁巳,权知梅州钱荣之以城降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代理梅州知州钱荣之以城降元。

古文:二月,大军至广州,县人赵若冈以城降。广东诸郡皆降。

现代文:二月,元军至广州,县人赵若冈降元。广东各郡都降元。

古文:三月,文天祥取梅州,陈文龙从子瓒举兵杀守将林华,据兴化军。

现代文:三月,文天样攻取梅州,陈文龙从子陈攒举兵杀守将林华,占据兴化军。

古文:四月,文天祥取兴国县,广东制置使张镇孙袭广州取之,梁雄飞等弃城走韶州。

现代文:四月,文天样攻取兴国县,广东制置使张镇孙袭击广州,攻取广州,梁雄飞等弃城逃到韶州。

古文:五月,张世杰将兵取潮州,文天祥提兵自梅州出江西,入会昌县,淮民张德兴亦起兵杀太湖县丞王德颙,据司空山,攻下黄州、寿昌军。

现代文:五月,张世杰率兵攻取潮州,文天样率兵从梅州出江西进人会昌县,淮民张德兴也起兵杀太湖县承王德,占据司空山,攻下黄州、寿昌军。

古文:丁巳,遇宣慰郑鼎,战樊口,鼎坠水死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遇宣慰郑鼎,在樊口交战,郑鼎落水而死。

古文:六月辛酉,文天祥取雩都。

现代文:六月初三,文天样攻取零都。

古文:己卯,入兴国县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进人兴国县。

古文:七月,遣兵取吉、赣诸县,围赣州。

现代文:七月,派兵攻取吉、赣各县,围攻赣州。

古文:衡山人赵璠、抚州人何时皆起兵应之。

现代文:衡山人赵、抚州人何时都起兵响应。

古文:乙巳,张世杰围泉州,遣将高日新复邵武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张世杰围攻泉州,派将领高日新收复邵武。

古文:淮兵在福州者,欲杀王积翁以应世杰,皆为积翁所戮。

现代文:淮兵在福州者,想杀王积翁响应张世杰,都被王积翁所杀。

古文:江西宣慰李恒遣兵援赣州,而自将兵入兴国。

现代文:江西宣慰李恒派兵救援赣州,他自己率兵进人兴国。

古文:八月,文天祥诸将兵皆败,乃引兵即邹洬于永丰,洬兵亦溃。

现代文:八月,文天样诸将兵都失败,于是带兵来到永丰的邹讽处,邹汛兵也失败。

古文:己巳,荧惑掩月,天色赤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荧惑星遮蔽月亮,天呈赤色。

古文:壬申,文天祥兵败于兴国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文天样兵败于兴国。

古文:己卯,大军破司空山,张德兴败,亡走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元军攻破司空山,张德兴失败,逃走。

古文:甲申,天祥至空坑,兵尽溃,遂挺身走循州,诸将皆被执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文天样至空坑,兵全部溃散,于是只身逃到循州,诸将都被俘。

古文:九月,元帅唆都援泉州。

现代文:九月,元帅唆都援救泉州。

古文:戊申,张世杰归浅湾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张世杰回到浅湾。

古文:左丞塔出将兵入大庾岭,参政也的迷失将兵复取邵武,入福州。

现代文:左承塔出率兵进人大庚岭,参政也的迷失率兵重新收复召体武进人福州。

古文:十月甲辰,唆都破兴化军,陈瓒死之。

现代文:十月甲辰日,唆都攻破兴化军,陈攒战死。

古文:进攻潮州,马发拒之,乃去攻惠州。

现代文:进攻潮州,马发拒战,于是改攻惠州。

古文:十一月,塔出围广州。

现代文:十一月,塔出围攻广州。

古文:庚寅,张镇孙以城降。

现代文:初五,张镇孙降元。

古文:元帅刘深以舟师攻昰于浅湾,昰走秀山。

现代文:元帅刘深以水师到浅湾进攻赵是,赵澳到秀山。

古文:陈宜中入占城,遂不反。

现代文:陈宜中进人占城,于是不回。

古文:十二月丙子,昰至井澳,飓风坏舟,几溺死,遂成疾。

现代文:十二月二十二日,赵是至井澳,咫风破坏船舶,几乎溺水而死,于是酿成疾病。

古文:旬余,诸兵士始稍稍来集,死者十四。

现代文:十多天后,兵士哨哨会集,死者十分之四到十分之五。

古文:丁丑,刘深追昰至七州洋,执俞如珪以归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刘深追赵是到七州洋,俘俞如圭退归。

古文:十五年正月,大军夷广州城。

现代文:至元十五年正月,元军平夷广州城。

古文:张世杰遣兵攻雷州,不克。

现代文:张世杰派兵进攻雷州,没有攻克。

古文:己大军克涪州,执守将王明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元军攻克涪州,俘获守将王明。

古文:二月,大军破潮州,马发死之。

现代文:二月,元军攻破潮州,马发战死。

古文:三月,文天祥取惠州,广州都统凌震、转运判官王道夫取广州。

现代文:三月,文天样攻取惠州,广州都统凌震、转运判官王道夫攻取广州。

古文:昰欲往居占城,不果,遂驻冈洲,遣兵取雷州。

现代文:赵是想居住占洲,没有实现,于是进驻姻洲。派兵攻取雷州。

古文:曾渊子自雷州来,以为参知政事,广西宣谕使。

现代文:曾渊子从雷州来,任为参知政事、广西宣谕使。

古文:四月戊辰,昰殂于冈洲,其臣号之曰端宗。

现代文:四月十五日,赵是死于姻洲,其臣称之为端宗。

古文:庚午,众又立卫王昺为主,以陆秀夫为左丞相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众人又立卫王赵簌为主,以陆秀夫为左承相。

古文:是月,有黄龙见海中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海中有黄龙出现。

古文:五月癸未朔,改元祥兴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一,改元样兴。

古文:乙酉,升冈洲为翔龙县。

现代文:初三,升姻洲为翔龙县。

古文:遣张应科、王用取雷州,应科三战皆不利,用因降。

现代文:派遣张应科、王用攻取雷州,张应科三战都不利,王用于是降元。

古文:六月丁巳,应科再战雷州,遂死之。

现代文:六月初五,张应科再战雷州,于是战死。

古文:知高州李象祖降。

现代文:知高州李象祖降元。

古文:己未,昺徙居崖山,升广州为翔龙府。

现代文:初七,赵簌迁居山,升广州为翔龙府。

古文:己巳,有大星东南流,坠海中,小星千余随之,声如雷,数刻乃已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有大星沿东南方向流去,坠落海中,小星一千多颗随从,声如雷,数刻才消失。

古文:己卯,都元帅张弘范、李恒征崖山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都元帅张弘范、李恒进攻山。

古文:十月,赵与珞与谢明、谢富守琼州,阿里海牙遣马成旺招之,与珞率兵拒于白沙口。

现代文:十月,赵与路与谢明、谢富守卫琼州,阿里海牙派马成旺招降之,赵与路在白沙口拒战。

古文:十一月癸巳,州民执与珞以降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十四日,州民俘赵与路降元。

古文:闰月庚戌,王道夫弃广州遁。

现代文:闰十一月初一,王道夫放弃广州逃跑。

古文:壬戌,凌震遁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凌震逃跑。

古文:癸亥,大军入广州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元军进人广州。

古文:十二月壬午,王道夫攻广州,兵败被执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初四,王道夫攻广州,兵败被俘。

古文:凌震兵继至,亦败。

现代文:凌震兵随后赶到也失败。

古文:文天祥走海丰,壬寅,被执于五坡岭。

现代文:文天样到海丰。二十四日,在五坡岭被元军俘虏。

古文:震兵又败于芰塘。

现代文:凌震兵又在艾塘失败。

古文:大军破南安县,守将李梓发死之。

现代文:元军攻破南安县,守将李梓发战死。

古文:十六年正月壬戌,张弘范兵至崖山。

现代文:至元十六年正月十四日,张弘范率元兵至山。

古文:庚午,李恒兵亦来会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李恒兵也来会集。

古文:世杰以舟师碇海中,棋结巨舰千余艘,中舻外舳,贯以大索,四周起楼棚如城堞,居昺其中。

现代文:张世杰率水师停舶海中,千余艘船联在一起,中舫外舶,用大绳连接,四周竖起楼棚像城墙,赵簌居住其中。

古文:大军攻之,舰坚不动。

现代文:元军进攻,船坚不动。

古文:又以舟载茅,沃以膏脂,乘风纵火焚之。

现代文:又用船载茅,敷以厚厚的膏脂,乘顺风时放火焚之。

古文:舰皆涂泥,缚长木以拒火舟,火不能爇。

现代文:船都被湿润的泥土敷着,捆着长木以拒火舟,火不能烧着赵簌乘船。

古文:二月戊寅朔,世杰部将陈宝降。

现代文:二月初一,张世杰部将陈宝降元。

古文:己卯,都统张达以夜袭大军营,亡失甚众。

现代文:初二,都统赵达乘夜袭击元军营,损失惨重。

古文:癸未,有黑气出山西。

现代文:初六,有黑气在山西显现。

古文:李恒乘早潮退攻其北,世杰以淮兵殊死战。

现代文:李恒乘早潮退进攻北面,张世杰率淮兵殊死战斗。

古文:至午潮上,张弘范攻其南,南北受敌,兵士皆疲不能战。

现代文:至午潮上来,张弘范从南面进攻,南北受敌,兵士疲劳不能作战。

古文:俄有一舟樯旗仆,诸舟之樯旗遂皆仆。

现代文:不久有一只船旗帜倒下,各船旗帜都倒下。

古文:世杰知事去,乃抽精兵入中军。

现代文:张世杰知道大势已去,于是抽调精兵进人中军。

古文:诸军溃,翟国秀及团练使刘俊等解甲降。

现代文:诸军溃败,翟国秀和团练使刘俊等降元。

古文:大军至中军,会暮,且风雨,昏雾四塞,咫尺不相辨。

现代文:元大军到达中军,恰值天色已晚,而且风雨交加,昏雾四塞,伸手不见五指。

古文: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,以十余舟夺港而去,陆秀夫走卫王舟,王舟大,且诸舟环结,度不得出走,乃负昺投海中,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,七日,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。

现代文:张世杰于是同苏刘义一起折断连绳,率十多只船夺港而去,陆秀夫到卫王船中,这只船大,而且诸舟环结,估计不能逃出,于是背着赵簌投人海中,后宫和臣僚多随从而投人海中。七天后,浮尸漂出海面的有十多万人。

古文:杨太后闻昺死,抚膺大恸曰: 我忍死艰关至此者,正为赵氏一块肉尔,今无望矣! 遂赴海死,世杰葬之海滨,已而世杰亦自溺死。

现代文:杨太后听说赵簌死,抚膺大哭说: 我忍死艰关至此者,正为赵氏一块肉尔,今天没有希望了呀广于是赴海而死,张世杰葬杨太后于海滨,不久张世杰也自溺而死。

古文:宋遂亡。

现代文:宋朝于是灭亡。

古文:赞曰:宋之亡征,已非一日。

现代文:评论说:宋朝灭亡的征兆,已经不是一天了。

古文:历数有归,真主御世,而宋之遗臣,区区奉二王为海上之谋,可谓不知天命也已。

现代文:王朝更替,天命有归,元朝君主统一天下,可是宋朝的旧臣,忠心耿耿帮助是簌二帝逃到海上,采取这种办法,可以说是不懂天命。

古文:然人臣忠于所事而至于斯,其亦可悲也夫!

现代文:然而臣子对于自己所侍奉的君主忠心专一到这种程度,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