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二

古文:○理宗二端平二年正月丁酉,太阴行犯太白。

现代文:端平二年正月初三,月亮侵犯太白星。

古文:甲寅,诏议胡瑗、孙明复、邵雍、欧阳修、周敦颐、司马光、苏轼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子庙庭,升孔伋十哲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下诏讨论胡缓、孙明复、邵雍、欧阳修、周敦颐、司马光、苏轼、张载、程颖、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子庙庭,升孔极十哲。

古文:丙辰,诏主管侍卫马军孟珙黄州驻扎,措置边防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下诏主管侍卫马军孟琪黄州驻扎,措置边务。

古文:丁巳,孟珙入见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孟琪朝见理宗。

古文:辛酉,以御前宁淮军统制、借和州防御使程芾为大元通好使,从义郎王全副之,寻以武功郎杜显为添差通好副使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以御前宁淮军统制、借和州防御使程莆为大元通好使,从义郎王全为副使,不久以武功郎杜显为添差通好副使。

古文:二月甲子朔,日当亏不亏。

现代文:二月初一,日当亏而未亏。

古文:癸酉,岁星守氐。

现代文:初十,岁星守氏宿。

古文:壬午,太白、填星合于胃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太白星、填星合于胃宿。

古文:三月乙未,诏太学生陈均编《宋长编纲目》,进士陈文蔚著《尚书解》,并补迪功郎。

现代文:三月初二,下诏:太学生陈均编宋长编纲目》,进士陈文蔚著《尚书解,都补迪功郎。

古文:丁酉,杨谷、杨石并升太师,寻辞免。

现代文:初四,杨谷、杨石都升为太师,不久辞免。

古文:乙巳,曾从龙兼同知枢密院事,真德秀参知政事,兼给事中、兼侍读陈卓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曾从龙兼同知枢密院事,真德秀为参知政事,兼给事中、兼侍读陈卓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**古文:夏四月甲子,诏: 前四川制置郑损,城池失守,且盗陕西五路府库财钜万,削官二秩,谪居温州,簿录其家。 **

现代文:夏四月初二,下诏:前四川制置郑损,城池失守,并且盗窃陕西五路府库财产高达巨万,削夺官二秩,贬滴温州,簿录其家。

古文:丁卯,都城火。

现代文:初五,都城发生火灾。

古文:丁亥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戊子,大阅。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五月乙未,雨雹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三,降冰雹。

古文:军民交哄,御前诸军都统制赵胜削三秩,罢,命韩昱代之。

现代文:军民交相哄闹,御前诸军都统制赵胜削夺三官,罢免,命令韩星代替他。

古文:丙申,大雨、雹。

现代文:初四,降大冰雹。

古文:甲辰,真德秀薨,赠银青光禄大夫,谥文忠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真德秀去世,赠银青光禄大夫,溢号为忠。

古文:庚戌,以乔行简兼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以乔行简为参知政事。

古文:六月壬申,太阴入氐。

现代文:六月十一日,月亮进人氏宿。

古文:戊寅,以郑清之为特进、左丞相兼枢密使,乔行简金紫光禄大夫、右丞相兼枢密使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以郑清之为特进、左承相兼枢密使,乔行简为金紫光禄大夫、右承相兼枢密使。

古文:己卯,葛洪资政殿大学士,予祠禄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葛洪为资政殿大学士,给予祠禄官。

古文:庚辰,流星昼陨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流星白天陨落。

古文:祈雨。

现代文:祈祷降雨。

古文:壬午,以曾从龙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崔与之参知政事,郑性之同知枢密院事,陈卓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以曾从龙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崔与之为参知政事,郑性之为同知枢密院事,陈卓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赐进士吴叔告以下四百五十四人及第、出身有差。

现代文:赐进士吴叔告以下四百五十四人及第、出身不等。

古文:己丑,荧惑入太微垣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荧惑星进人太微垣。

古文:庚寅,诏郑损更削两秩,窜南剑州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诏令郑损再削夺两秩,贬窜南剑州。

古文:秋七月丁酉,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初六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戊戌,太白经天。

现代文:初七,太白星经天。

古文:辛丑,流星昼陨。

现代文:初十,流星白天坠落。

古文:丙午,太白入东井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太白星进人东井。

古文:庚申,礼部尚书魏了翁上十事,不报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礼部尚书魏了翁奏上十件事情,没有得到回答。

古文:闰七月戊寅,诏录开禧蜀难死事之臣,大安知军杨震仲孙忠孙补下州文学;利州路常平干官刘当可母王氏义不降曦,投江而死,追赠和义郡夫人,当可与升官差除。

现代文:闰七月十七日,下诏录用开禧时川蜀死难之臣后代,大安知军杨震仲孙杨忠孙补下州文学,利州路常平干官刘当可母王氏讲大义不投降吴曦,投江而死,追赠和义郡夫人,刘当可升官差除。

古文:乙酉,赐少师、特进、银青光禄大夫赵方谥忠肃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赐少师、特进、银青光禄大夫赵方溢号忠肃。

古文:丙戌,故保宁军节度使、鲁国公安丙谥忠定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赐已故保宁军节度使、鲁国公安丙溢号忠定。

古文:丁亥,全子才、刘子澄坐唐州之役弃兵宵遁,子才削二秩,谪居衡州,子澄削二秩,谪居瑞州。八月癸巳,岁星入氐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全子才、刘子澄因唐州之战弃兵逃跑,都被削夺二官,分别滴居衡州和瑞州。八月初三,岁星进人氏宿。

古文:乙卯,以太师赵汝愚配享宁宗庙庭,仍图像于昭勋崇德之阁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以太师赵汝愚配享宁宗庙庭,图像挂在昭勋崇德阁。

古文:丁巳,太白犯太微垣右执法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太白星侵犯太微垣右执法。

古文:九月癸未,崇国公主薨。

现代文:九月二十三日,崇国公主去世。

古文:冬十月辛卯,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初二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己未,填星犯毕,岁星、太白合于心。

现代文:三十日,填星侵犯毕宿,岁星和太白星合于心宿。

古文:十一月乙丑,以曾从龙为枢密使、督视江淮军马,魏了翁同签书枢密院事、督视京湖军马,郑性之兼权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初六,以曾从龙为枢密使、督视江淮军马,魏了翁为同签书枢密院事、督视京湖军马,郑性之兼代理参知政事。

古文:戊辰,诏两督府各给金千两、银五万两、度牒千、缗钱五百万为随军资。

现代文:初九,诏令两督府分别供给金千两、银五万两、度碟千道、络钱五百万,作为随军费用。

古文:台臣李鸣复论曾从龙、魏了翁督府事,不允。

现代文:台臣李鸣复论曾从龙、魏了翁督府事,理宗没有理会。

古文:戊子,安南国贡方物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安南国进贡土特产。

古文:十二月庚寅,曾从龙六疏乞寝枢密使命,依旧知枢密院事、督视江淮军马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初二,曾从龙六次上疏请求停发任枢密使的命令,依旧知枢密院事和督视江淮军马。

古文:诏许辞枢密使。

现代文:下诏允许辞去枢密使。

古文:以魏了翁兼督视江淮军马。

现代文:任命魏了翁兼督视江淮军马。

古文:癸巳,四川制置司遣将斩叛军首贼蒲世兴于万州。

现代文:初五,四川制置司派遣将领斩杀叛军首贼蒲世兴于万州。

古文:己亥,填星守天街星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填星守天街星。

古文:庚子,诏官告院制修武郎以下告身给督视府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下诏官告院制作修武郎以下空白任命书交给督视府。

古文:太阴入井。

现代文:月亮进人井宿。

古文:壬寅,魏了翁陛辞,诏事干机速,许便宜行之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魏了翁到朝廷辞行,诏令他事关机密,允许不上奏自行处理。

古文:吴潜枢密都承旨、督府参谋官,赵善瀚、马光祖督府参议官。

现代文:吴潜为枢密都承旨、督府参谋官,赵善瀚、马光祖为督府参议官。

古文:甲辰,曾从龙薨,赠少师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曾从龙去世,赠少师。

古文:余嵘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余嵘为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庚戌,故参知政事李壁谥文懿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已故参知政事李壁溢号文爵。

古文:辛亥,雷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打雷。

古文:三年春正月己未朔,以星行失度,雷发非时,罢天基节宴。

现代文:端平三年春正月初一,以星行失度,雷发非时,罢除天基节宴会。

古文:诏劝农桑。

现代文:下诏劝农桑。

古文:赐安南国王封爵、袭衣、金带。

现代文:赐安南国王封爵、衣服、金带。

古文:丁卯,填星犯毕。

现代文:初九,填星侵犯毕宿。

古文:壬申,大元兵连攻洪山,张顺、翁大成等以兵捍御之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大元兵攻洪山,张顺、翁大成等率兵抵抗元军。

古文:二月甲午,诏以大元兵攻江陵,统制李复明奋勇战没,其赠三秩,仍官其二子。

现代文:二月初七,下诏因大元兵进攻江陵,统制李复明奋勇战死,赠三秩,并给其二子官。

古文:死伤士卒,趣具姓名来上。

现代文:死伤士卒,赶快开列姓名报上来。

古文:壬寅,诏侍从、台谏、给舍条具边防事宜。

现代文:初九,下诏侍从、台谏、给舍官陈述边防事宜。

古文:甲辰,起居郎吴泳上疏论淮、蜀、京、襄捍御十事,不报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起居郎吴泳上疏论淮、蜀、京、襄抵御元军十项事情,没有得到回答。

古文:诏魏了翁依旧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,其速赴阙。

现代文:下诏魏了翁依旧为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,迅速赶到朝廷。

古文:诏史嵩之淮西制置使兼副使。

现代文:下诏史篙之为淮西制置使兼副使。

古文:辛亥,日晕周匝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太阳周围光圈环绕。

古文:甲寅,左曹郎官赵以夫上备边十策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左曹郎官赵以夫呈上边备十策。

古文:三月乙亥,吴潜赴阙。

现代文:三月十八日,吴潜到朝廷。

古文:是月,襄阳北军主将王旻、李伯渊焚城郭仓库,相继降北。

现代文:这个月,襄阳北军主将王、李伯渊焚城廓仓库,相继投降元军。

古文:时城中官民兵四万七千有奇,其财粟三十万、军器二十四库皆亡,金银盐钞不与焉。

现代文:当时城中官民兵共四万七千多人,财粟三十万和军器二十四库都散亡,金银盐钞不计在内。

古文:南军主将李虎乘火纵掠,襄阳为空。

现代文:南军主将李虎乘火纵掠,襄阳为之一空。

古文:制置使赵范坐失抚御,致南北军交争造乱,诏削官三秩,落龙图阁学士,姑仍制置职任。

现代文:制置使赵范因失于抚御,致使南北军交争造乱,下诏削夺官三秩,免龙图阁学士,暂且任命他继续担任制置职务。

古文:阶、岷、叠、宕十八族降。

现代文:阶、山民、叠、宕十八族降服。

古文:有谍者以檄招曹友闻军降,友闻斩之以闻。

现代文:有间谍发布檄文招降曹友闻军,曹友闻斩杀了他然后上报。

古文:夏四月丙申,太阴入太微垣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初十,月亮进人太微垣。

古文:己酉,魏了翁乞归田里,诏不允,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魏了翁请求解职归田,下诏不允,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。

古文:癸丑,诏悔开边,责己,其京湖、兴、沔州军县镇见系囚情理轻者释之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理宗诏悔开边,责备自己,京湖、洒州州军县镇现在押囚犯中情节较轻者释放。

古文:五月戊寅,提举万寿观洪咨夔依旧兼侍读。

现代文:五月二十三日,提举万寿观洪咨夔依旧兼侍读。

古文:己卯,有流星出心,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有流星出现在心宿,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辛巳,太阴入毕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月亮进人毕宿。

古文:甲申,赵葵华文阁直学士、淮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赵葵为华文阁直学士、淮东安抚制置使兼扬州知州。

古文:六月丁亥,流星夕陨。

现代文:六月初二,流星夜晚陨落。

古文:己亥,洪咨夔卒,诏与执政恩例,赠二秩,谥忠文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洪咨夔去世,诏令给予执政待遇,赠二秩,溢号忠文。

古文:癸卯,荧惑、填星合于毕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荧惑星、填星合于毕宿。

古文:丙午,荧惑犯填星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荧惑星侵犯填星。

古文:庚戌,大雨、雹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大降冰雹。

古文:秋七月丁巳,祈睛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初二,祈求天晴。

古文:诏权徐州国安用力战役而殁,已赠顺昌军节度使,仍官其子国兴承节郎。

现代文:下诏:代理徐州国安用力战而死,除赠为顺昌军节度使外,再给其子国兴官承节郎。

古文:庚申,以赵范失襄城,罪重罚轻,诏罢职奉祠。

现代文:初五,赵范因失守襄城,罪重罚轻,下诏罢职奉祠。

古文:辛酉,太阴入氐。

现代文:初六,月亮进人氏宿。

古文:丁卯,以郑性之参知政事,李呜复签书枢密院事,戊辰,监察御史杜范、吴昌裔以言事不报,上疏乞罢官,诏改授范太常少卿,昌裔太常卿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以郑性之为参知政事,李鸣复签书枢密院事。十三日,监察御史杜范、吴昌裔因言事没得到回答,上疏请求罢官,诏令改授杜范为太常少卿,吴昌裔为太常卿。

古文:庚午,荧惑入井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荧惑星进人井宿。

古文:戊寅,太阴入东井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月亮进人东井。

古文:甲申,雨血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下雨。

古文:八月丙戌,诏赵范更削两秩、谪居建宁府,李虎削三秩、落刺史,罢御器械,各令任责捍御自效。

现代文:八月初二,诏令赵范再削夺二级官职,贬滴建宁府,李虎削夺官三级,免刺史,罢御器械,分别命令他们率军抗敌,改过自新。

古文:癸卯,诏前龙图阁学士、光禄大夫、赠开府仪同三司傅伯成谥忠简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下诏前龙图阁学士、光禄大夫、赠开府仪同三司傅伯成溢号 忠简 。

古文:九月庚申,太白、岁星合于尾。

现代文:九月初六,太白星、岁星合于尾宿。

古文:庚午,雷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打雷。

古文:辛未,祀明堂,大赦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祭祀明堂,大赦。

古文:雷雨。

现代文:雷雨交作。

古文:乙亥,左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罢为观文殿大学士、醴泉观使兼侍读,右丞相兼枢密使乔行简罢为观文殿大学士、醴泉观使兼侍读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左承相兼枢密使郑清之罢为观文殿大学士、醛泉观使兼侍读,右承相兼枢密使乔行简罢为观文殿大学士、醛泉观使兼侍读。

古文:以崔与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。

现代文:任命崔与之为右承相兼枢密使。

古文:壬午,骁卫大将军、利州驻扎御前诸军统制曹友闻与大元兵大战于大安军阳平关,兵败,死之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晓卫大将军、利州驻扎御前诸军统制曹友闻与元军在大安军阳平关交战,兵败,战死。

古文:诏赠龙图阁学士、大中大夫,谥毅节,立庙曰褒忠,官其二子承务郎。

现代文:诏令赠龙图阁学士、大中大夫,溢号毅节,立庙为褒忠,任命他的两个儿子为承务郎。

古文:冬十月乙酉,诏: 殿前司将胡斌,曩死邵武之寇,赠武节大夫,有司为立后授官,因旧庙赐额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初一,下诏: 殿前司将胡斌,原来死于邵武寇贼之手,赠武节大夫,有关部门为之立后授官,为其旧庙赐给匾额。

**古文:宗室师礻贾死尤溪之战,赠武节郎,官其一子进义校尉,立庙林岭。 **

现代文:宗室赵少耐贾死于尤溪之战,赠武节郎,任其一子为进义校尉,立庙林岭。

**古文:甲午,诏: 沿江制置使陈韡应援淮东,授淮西制置使兼沿江制置副使史嵩之应援江陵、峡州江面上流。 **

现代文:初十,下诏: 沿江制置使陈擎应援淮东,授淮西制置使兼沿江制置副使史篙之应援江陵、峡州江面上游。

古文:壬寅,大元兵破固始县,淮西将吕文信、杜林率溃兵数万叛,六安、霍丘皆为群盗所据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元军攻破固始县,淮西将领吕文信、杜林率领数万溃兵叛变,六安、霍丘都被群盗占据。

古文:丙午,安南国贡方物,诏授金紫光禄大夫、静海军节度、观察等使,赐袭衣、金银带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安南国进贡士特产,下诏授为金紫光禄大夫、静海军节度使、观察使,赐给衣服一套和金银带。

古文:大元太子阔端兵离成都,大元兵破文州,守臣刘锐、通判赵汝曏死之。

现代文:元朝太子阔端兵离开成都,大元军攻破文州,守臣刘锐、通判赵汝战死。

古文:十一月戊午,诏嗣秀王师弥授少师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初五,诏令嗣秀王赵师弥授为少师。

古文:丙寅,以乔行简为特进、左丞相兼枢密使,封肃国公。

现代文:十三日,以乔行简为特进、左承相兼枢密使,封为肃国公。

古文:大元兵围光州,诏史嵩之援光,赵葵援合肥,陈韡遏和州,为淮西声援。

现代文:元军围攻光州,下诏史篙之援救光州,赵葵救援合肥,陈擎在和州阻击,为淮西声援。

古文:戊辰,魏了翁依旧资政殿学士、知绍兴府、浙东安抚使,吴潜、袁甫、徐清叟赴阙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魏了翁依旧为资政殿大学士,知绍兴府、浙东安抚使,吴潜、袁甫、徐清雯到朝廷。

古文:壬申,诏侍从、两省、台谏、卿监、宰掾、枢属、郎官、钤辖,各陈防边方略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下诏侍从、两省、台谏、卿监、宰椽、枢属、郎官、铃辖,分别向朝廷陈述防边策略。

古文:甲戌,太阴入太微垣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月亮进人太微垣。

古文:戊寅,复成都府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收复成都府。

古文:十二月戎戌,以吴渊户部侍郎、淮东总领财赋兼知镇江府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十五日,以吴渊为户部侍郎、淮东总领财赋兼知镇江府。

古文:壬寅,诏改明年为嘉熙元年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下诏改明年为嘉熙元年。

古文:癸卯,郑清之辞免观文殿大学士、醴泉观使兼侍读,诏仍旧观文殿大学士、提举洞霄宫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郑清之辞去观文殿大学士、醛泉观使兼侍读。下诏郑清之仍旧为观文殿大学士、提举洞霄宫。

古文:丁未,宣缯薨,以定策功,赠太师,谥忠靖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宣增去世,因定策之功,赠太师,溢号为忠靖。

古文:甲寅,池州都统赵邦永以援滁州功,诏邦永转左武大夫,其余立功将士具等第、姓名推赏。

现代文:甲寅日,池州都统赵邦永因援救滁州之功,下诏赵邦永转为左武大夫,其余立功将士,开列等第、姓名施加恩赏。

古文:嘉熙元年春正月乙卯,以魏了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。

现代文:嘉熙元年春正月初三,任命魏了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。

古文:丁巳,诏京西兵马都监、随州驻扎程再暹官三转,带行阁门宣赞舍人、京西钤辖兼知随州,赏其洪山战功,余有功将士趣以名上。

现代文:初五,下诏京西兵马都监、随州驻扎程再逞转三官,带行阎门宣赞舍人、京西铃辖兼知随少,赏其洪山战功,其余有功将士赶快上报姓名。

古文:辛酉,以李同知枢密院事、四川宣抚使。

现代文:初九,以李皇同知枢密院事、四川宣抚使。

古文:甲子,诏: 两淮、荆襄之民,避地江南,沿江州县,间有招集振恤,尚虑恩惠不周,流离失所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下诏: 两淮、荆襄之民,避地江南,沿江州县,经常招集贩恤,仍然怀疑恩惠不周,致使百姓流离失所。

**古文:江阴、镇江、建宁、太平、池、江、兴国、鄂、岳、江陵境内流民,其计口给米,期十日竣事以闻。 **

现代文:江阴、镇江、建宁、太平、池、江、兴国、鄂、岳、江陵境内流民,计口给米,十日之内完成任务上报朝廷。

古文:癸酉,荧惑守鬼宿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荧惑星守鬼宿。

古文:壬午,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三十日,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二月癸未朔,以郑性之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邹应龙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,李宗勉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二月初一,以郑性之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邹应龙为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,李宗勉为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李呜复罢,以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。

现代文:李鸣复被罢免,以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。

古文:乙酉,葛洪薨。

现代文:初三,葛洪逝世。

古文:壬寅,雨雹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降冰雹。

古文:丙申,诏忠义选锋张顺、屈伸等,以舟师战公安县之巴芒有功,各官一转,余推恩有差。

现代文:丙申日,下诏: 忠义选锋张顺、屈伸等,率领舟师在公安县巴芒作战有功,各转一官,其余施加恩惠不等。

古文:癸卯,诏以朱熹《通鉴纲目》下国子监,并进经筵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诏令以朱熹通鉴纲目》下给国子监,并进呈给经筵。

古文:己酉,太白昼见,日晕周匝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太白星白天出现,太阳周围有光圈环绕。

古文:三月癸亥,日生背气。

现代文:三月十二日,太阳生出背气。

古文:己巳,诏阵韡、史嵩之、赵葵各官两转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下诏陈酥史篙之、赵葵各转两官。

古文:乙亥,魏了翁薨,赠少师,赐谥文靖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魏了翁去世,赠少师,赐给溢号文靖。

古文:以孟珙为忠州团练使、知江陵府、京西湖北安抚副使,别之杰宝章阁待制、知太平州。

现代文:任命孟琪为忠州团练使、江陵知府、京西湖北安抚副使,别之杰为宝章阁待制、知太平州。

古文:夏四月壬午朔,以李同知枢密院事、四川宣抚使、知成都府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初一,以李皇为同知枢密院事、四川宣抚使、成都知府。

古文:壬辰,弟贵谦保康军节度使,仍奉朝请,进封天水郡开国侯,加食邑;与芮武康军节度使、提举万寿观,仍奉朝请,进封开国子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弟赵贵谦为保康军节度使,逢一日、五日朝见皇帝,进封为天水郡开国侯,加食邑;赵与丙为武康军节度使、提举万寿观,逢一日、五日朝见皇帝,进封为开国子。

**古文:丙申,诏: 两淮策应军战宣化,两军杀伤相当,陈亡将校李仙、王海、李雄、廖雷各赠武翼大夫,余赠官有差。 **

现代文:十五日,下诏: 两淮策应军在宣化作战,两军杀伤相当,阵亡将校李仙、王海、李雄、廖雷各赠武翼大夫,其余赠官不等。

古文:庚子,荧惑犯权星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荧惑星侵犯权星。

古文:丙午,诏: 沔州诸镇将帅,昨以大元兵压境,皆弃官遁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下诏: 洒洲各镇将帅,近因元军大兵压境,都弃官逃跑。

**古文:夔路钤辖、知恩州田兴隆,独自大安德胜堡至潼川,逆战数合,虽兵寡不敌,而忠节可尚,特与官一转。 **

现代文:夔路铃辖、恩州知州田兴隆,一个人从大安军德胜堡至撞川,抵抗多次,虽然兵少不敌,但忠节可尚,特与转一官。

古文:五月丙辰,袁韶薨。

现代文:五月初六,袁韶去世。

古文:太阴犯荧惑。

现代文:月亮侵犯荧惑星。

古文:壬申,京城大火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京城发生大火灾。

古文:丙子,荧惑犯将星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荧惑星侵犯将星。

古文:六月壬辰,诏赏蕲州都统制万文胜、知州徐守城之功,将士在行间者,论功补官有差。

现代文:六月十三日,下诏赏赐薪州都统制万文胜、知州徐镐守城之功,将士在战阵者,论功补官不等。

古文:癸巳,以邹应龙为资政殿学士、知庆元府、沿海制置使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任命邹应龙为资政殿学士、知庆元府、沿海制置使。

古文:乙未,太白、填星合于井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太白星、填星合于井宿。

古文:甲辰,祈雨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祈求降雨。

古文:丙午,以吴潜为工部侍郎、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以吴潜为工部侍郎、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。

古文:知黄州兼淮西安抚使、本路提刑李寿朋一被命三月,不即便途之官,遂还私舍,诏削三秩,送建昌军居住。

现代文:知黄州兼淮西安抚使、本路提刑李寿朋,接到命令三个月,没有到任,于是回到私舍,下诏削夺三秩,送到建昌军居住。

古文:诏建内小学,择宗子十岁以下资质美者二三人,置师教之。

现代文:下诏建皇宫小学,选择宗室子十岁以下资质优者二三人,设师教之。

古文:秋七月壬子,湖北提举董槐朝辞,奏楮币物价重轻之弊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初三,湖北提举董槐到朝廷告辞,奏疏褚币物价重轻弊端。

**古文:己未,枢密院言: 大元兵自光州、信阳抵合肥,制司参议官李曾伯、庐州守臣赵胜、都统王福战守,俱有劳效。 **

现代文:初十,枢密院说: 大元兵从光州、信阳到合肥,制司参议官李曾伯、庐州守臣赵胜、都统王福战守,都有功劳。

古文:诏曾伯等十一人各官一转。

现代文:下诏李曾伯等十一人各转一官。

古文:辛酉,太阴犯岁星、填星入井,庚午,岁星守建星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月亮侵犯岁星、填星进人井宿。二十一日,岁星守建星。

古文:壬申,日生背气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太阳旁边出现背气。

古文:癸酉,太阴入井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月亮进人井宿。

古文:八月甲申,太师、秦国公汝愚追封福王。

现代文:八月初六,太师、秦国公赵汝愚追封为福王。

古文:乙酉,填星犯井,癸巳,以李鸣复参知政事,李宗勉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初七,填星进犯井宿。十五日,以李鸣复为参知政事,李宗勉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甲辰,诏:蜀鸡冠隘都统王宣战殁,其总管吴桂弃所守走,又纵部伍剽劫,削三官勒停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下诏:川蜀鸡冠隘都统王宣战死,其总管吴桂弃守地逃跑,又纵所部士兵劫掠,削夺三官,勒令停职。

古文:九月壬子,填星留于井。

现代文:九月初四,填星停留在井宿。

古文:癸丑,有流星出七公西星,至浊没。

现代文:初五,有流星出现在七公西星,到浊星消失。

古文:丁巳,雷。

现代文:初九,打雷。

古文:冬十月戊戌,有流星大如桃。

现代文:冬十月二十日,有流星大如桃。

古文:十一月戊辰,诏陈韡、史嵩之、赵葵于沿江、淮、汉州军,备舟师战具,防遏冲要堡隘。

现代文:十一月二十一日,下诏陈擎、史篙之、赵葵在江、淮、汉州军,准备舟师战船,防守要冲堡隘。

古文:辛未,太史言十二月朔日食将既,日与金、木、水、火四星俱缠于斗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太史说十二月初一将出现日全食,太阳与金、木、水、火四星都盘绕斗星。

古文:诏损膳避朝,庶图消弭,其令有司检会故实以闻。

现代文:下诏减膳避朝,希望消灭灾异现象,并命令有关部门检查过去这方面的情况上报朝廷。

古文:十二月戊寅朔,日有食之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初一,日食。

古文:二年春正月戊申朔,诏令侍从、台谏、卿监、郎官、帅臣、监司、前宰执侍从举晓畅兵财各二人,三衙、诸军统制举将材二人。

现代文:嘉熙二年春正月初一,下诏侍从、台谏、卿监、郎官、帅臣、监司、前任宰执侍从官举荐通晓军事财政者各二人,三衙和各军统制举荐将才二人。

古文:己未,诏史嵩之、赵葵应援黄州、安丰,其立功将士等第,亟具名以闻;光州、信阳二城,共图克复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下诏史篙之、赵葵应援黄州和安丰,立功将士等等,迅速开列姓名上报;光州、信阳二城要一同收复。

古文:辛酉,诏史嵩之进端明殿学士,视执政恩数;赵葵刑部尚书,制置并如旧;余玠知招信军兼淮东制置司参议官,进三秩;孟珙宁远军承宣使,依旧带御器械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下诏史篙之升为端明殿学士,享受执政待遇;赵葵为刑部尚书,制置仍如旧;余知招信军兼淮东制置司参议官,进三秩;孟琪为宁远军承宣使,依旧带御器械。

古文:史嵩之端明殿学士,依是京湖安抚制置使兼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,召赴阙。

现代文:史篙之为端明殿学士,依旧为京湖安抚制置使兼沿江制置副使、兼鄂州知州,召前往朝廷。

古文:甲子,两浙转运判官王野察访江面还,进对,劾吴潜知平江府不法厉民数事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两浙转运判官王眺察访江面回朝,进对,弹勃吴潜知平江府不法苛民数事。

古文:诏野直华文阁、知建宁府。

现代文:下诏王眺直华文阁、知建宁府。

古文:二月甲申,大理少卿朱扬祖充押伴使,借章服、金鱼。

现代文:二月初八,大理少卿朱扬祖担任押伴使,借章服、金鱼。

古文:庚寅,诏吏嵩之以参知政事督视京西荆湖南北路、江西军马,置司鄂州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下诏史篙之以参知政事督视京西、荆湖南北路、江西军马,置司鄂州。

**古文:癸己,大宗正丞贾似道奏言: 北使将至,地界、名称、岁例,宜有成说。 **

现代文:十七日,大宗正承贾似道上奏: 元军使臣将至,地界、名称、岁例,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意见。

**古文:又奏: 裕财之道,莫急于去赃吏,艺祖治赃吏,杖杀朝堂,孝宗真决刺面,今日行之,则财自裕。 **

现代文:又上奏说: 使财富充足的办法,最急切的是除掉赃吏,太祖惩治赃吏,杖杀前堂,孝宗真决刺面,今天如果按此实行,那么财富自然可以充裕。

古文:戊戌,诏: 近览李奏,知蜀渐次收复,然创残之余,绥抚为急,宜施荡宥之泽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下诏: 近日观看李皇奏疏,得知川蜀逐渐收复,然而这些地区在遭受兵火破坏之后,紧要的事情是安定抚恤,应该向这些地区施加恩惠。

古文:淮西被兵,恩泽亦如之。

现代文:淮西遭受兵火之祸,也应该如此。

**古文:其降德音,谕朕轸恤之意。 **

现代文:颁降德音,以示肤的抚恤之意。

古文:大元再遣王楫来。

现代文:元军再次派哺绪来。

古文:辛丑,楫还,以朱扬祖充送伴使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哺绪回国,以朱扬祖担任送伴使。

古文:癸卯,以孟珙为京湖安抚制置副使,置司松滋县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以孟琪为京湖安抚制置副使,置司松滋县。

古文:三月己丑,命将作监周次说为大元通好使。

现代文:三月己丑日,命令将作监周次说为大元通好使。

古文:壬子,以李心传为秘书少监、史馆修撰,修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国史实录。

现代文:初六,以李心传为秘书少监、史馆修撰,修撰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咽史、侠录。

古文:癸丑,以高定子为中书舍人、京湖江西督视参赞军事。

现代文:初七,以高定子为中书舍人、京湖江西督视参赞军事。

古文:庚申,诏史嵩之兼督视光、蕲、黄、夔、施州军马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下诏史篙之兼督视光、薪、黄、夔、施州军马。

古文:戊辰,发行都会子二百万、并湖广九百万,下都督参政行府犒师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发行都会子二百万、湖广九百万。下都督参政行府搞师。

古文:乙亥,诏四川被兵州、军、府、县、镇并转输劳役之所,见禁囚人情理轻者释之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下诏四川遭受兵火州县军府镇并为转输劳役之所,现在押囚犯情节轻者释放。

古文:诏四川帅臣招集流民复业,给种与牛,优与振赡。

现代文:下诏四川帅臣招集流民回到农业生产上来,供给种子和耕牛,优给贩济。

古文:夏四月癸未,以李同签书枢密院事,督视江淮、京湖军马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初八,以李野同签书枢密院事,督视江、淮和京湖军马。

古文:己酉,雨土。

现代文:己酉日,降土。

古文:太阴入太微垣。

现代文:月亮进人太微垣。

古文:闰月丁未,太阴入井。

现代文:闰四月初二,月亮进人井宿。

古文:甲子,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壬申,赐礼部进士周坦以下四百二十二人及第、出身有差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赐礼部进士周坦以下四百二十二人及第、出身不等。

古文:五月辛巳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七,太白星白天显现。

古文:癸未,以李鸣复知枢密院事,李宗勉参知政事,余天锡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初九,以李鸣复为知枢密院事,李宗勉为参知政事,余天锡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甲申,乔行简请 以兵事委李鸣复,财用委李宗勉,楮币委余天锡,当会议者,臣则参酌行之 。

现代文:初十,乔行简请求 以军队打仗事委托给李鸣复,财政开支收人事情委托给李宗勉,纸币委托给余天锡,应该集体商量的事情,臣则参酌实行。

古文:诏允所请。

现代文:下诏允许他的请求。

古文:诏严州布衣钱时、成忠郎吴如愚以隐居著书,并选为秘阁校勘。

现代文:下诏:严州布衣钱时、成忠郎吴如愚以隐居著书,都选为秘阁校勘。

古文:丙戌诏崔与之提举洞霄宫,任便居住,李鸣复复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下诏崔与之提举洞霄宫,任其自由选择居住地,李鸣复再为参知政事。

古文:壬寅,岁星犯壁垒阵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岁星侵犯壁垒阵。

古文:六月甲辰朔,流星昼陨。

现代文:六月初一,流星白天陨落。

古文:戊申,吴渊知太平州、措置采石江防。

现代文:初五,吴渊知太平州,措置采石段长江防务。

古文:以吴潜为淮东总领财赋、知镇江府。

现代文:以吴潜为淮东总领财赋、镇江知府。

古文:丙寅,李薨,特赠资政殿大学士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李野去世,特赠资政殿大学士。

古文:秋七月壬午,以霖雨不止,烈风大作,诏避殿、减膳、彻乐,令中外之臣极言阙失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初九,因阴雨连绵不止,狂风大作,下诏避殿、减膳、撤乐,命令中外臣僚极言缺失。

古文:辛卯,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壬寅,荧惑犯鬼,积尸气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荧惑星侵犯鬼宿,积尸气。

古文:八月辛酉,太白昼见,经天。

现代文:八月十九日,太白星白天显现经天。

古文:癸亥,流星昼陨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流星白天陨落。

古文:九月壬午,荧惑犯权星。

现代文:九月初十,荧惑星侵犯权星。

古文:子维生。

现代文:子赵维出生。

古文:甲申,封宫人谢氏为永宁郡夫人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封宫人谢氏为永宁郡夫人。

古文:乙未,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冬十月庚戌,雷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初九,打雷。

古文:丁卯,吴潜言: 宗子赵时更集真、滁、丰、濠四郡流民十余万,团结十七砦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吴潜说: 宗子赵时硬招集真、滁、丰、壕四郡流民十多万人,团结十七寨。

古文:其强壮二万可籍为兵,近调五百援合肥,宜补时更官。

现代文:其中强壮二万人可籍为兵,近日调遣五百人救援合肥,应该补赵时硬官职。

**古文:又沙上芦场田可得二十余万亩,卖之以赡流民,以佐砦兵。 **

现代文:又沙上芦场田可以获得二十多万亩,出售用来贩济流民,以佐寨兵。

古文:从之。

现代文:理宗采纳了这个建议。

古文:荧惑入太微垣。

现代文:荧惑星进人太微垣。

古文:戊辰,太白入于氐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太白星进人氏宿。

古文:己巳,日生黑子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太阳出现黑子。

古文:辛未,复光州。

现代文:三十日,收复光州。

古文:十一月甲申,子维薨,追封祁王,谥冲昭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十三日,子赵维去世。追封为祁王,溢号冲昭。

古文:十二月丙午,光州守臣董尧臣伏诛,司户柳臣举配雷州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初五,光州守臣董筐臣被处以死刑,司户柳臣举流放雷州。

古文:乙卯,诏四川诸州县盐酒榷额,自明年始更减免三年,其四路合发总所纲运者亦免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下诏:四川各州县盐酒榷额从明年开始再减免三年,这四路应该发往总领所的纲运也免除。

古文:戊辰,诏诸路和籴给时直,平概量,毋科抑,申严收租苛取之禁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下诏:各路和来给付时值,平其斗解,不得科抑,申严收租时苛取的禁令。

古文:己巳,出祠牒、会子共七百万纸,给四川制司为三年生券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出度碟、会子共七百万纸,给付四川制司为三年生券。

古文:三年春正月癸酉,以乔行简为少傅、平章军国重事,封益国公;李宗勉为左丞相兼枢密使;史嵩之右丞相兼枢密使,督视两淮、四川、京湖军马;余天锡参知政事;游似同签书枢院事。

现代文:嘉熙三年春正月初二,以乔行简为少傅、平章军国重事,封为益国公;李宗勉为左承相兼枢密使;史篙之为右承相兼枢密使,督视两淮、四川、京湖军马;余天锡为参知政事;游侣为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二月丙午,诏史嵩之依旧兼都督江西、湖南军马。

现代文:二月初六,下诏史篙之依旧兼都督江西、湖南军马。

古文:丁卯,又命嵩之都督江淮、京湖、四川军马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又命令史篙之都督江淮、京湖、四川军马。

古文:己巳,窜赵邦永,坐救滁不进兵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贬窜赵邦永,是因救援滁州没进兵。

古文:三月辛未朔,以吴潜为敷文阁直学士、沿海制置使兼知庆元府。

现代文:三月初一,以吴潜为敷文阁直学士、沿海制置使兼知庆元府。

古文:甲戌,以别之杰权兵部尚书,依旧沿江制置安抚使兼都督行府参赞军事,李曾伯兼都督行府参议官,孟珙兼都督行府参谋官。

现代文:初四,以别之杰代理兵部尚书,依旧担任沿江制置安抚使兼都督行府参赞军事,李曾伯兼都督行府参议官,孟琪兼都督行府参谋官。

古文:流星昼陨。

现代文:流星白天陨落。

古文:辛卯,雨土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降土。

古文:夏四月壬寅,祈雨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初三,祈求降雨。

古文:癸卯,以吴渊权工部尚书、沿江制置副使、知江州。

现代文:初四,以吴渊代理工部尚书、沿江制置副使、江州知州。

古文:五月辛未,荧惑犯太微垣执法星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二,荧惑星侵犯太微垣执法星。

古文:戊寅,以吴潜为兵部尚书、浙西制置使、知镇江府。

现代文:初九,以吴潜为兵部尚书、浙西制置使、镇江知府。

古文:辛卯,乔行简五疏乞罢机政,诏不允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乔行简五次上疏请求罢除自己的职务,下诏不允。

古文:秋七月庚午,以董槐知江州兼都督行府参议官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初三,以董槐知江州兼都督行府参议官。

古文:甲申,以吴渊兼都督行府参赞军事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以吴渊兼都督行府参赞军事。

古文:八月戊戌朔,以浙江潮患,告天地、宗庙、社稷。

现代文:八月初一,以浙江潮患,告诉天地、宗庙、社翟。

古文:以游似参知政事,许应龙签书枢密院事,林略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以游侣为参知政事,许应龙为签书枢密院事。林略为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己亥,荧惑入氐。

现代文:初二,荧惑星进人氏宿。

古文:辛丑,太阴入氐。

现代文:初四,月亮进人氏宿。

古文: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丁亥,荧惑犯房宿。

现代文:丁亥日,荧惑星侵犯房宿。

古文:九月辛巳,祀明堂,大赦。

现代文:九月十五日,祭祀明堂,大赦。

古文:壬午,淮西敢勇将官陆旺、李威特与官三转,同出战二百人官两转,以赏庐州磨店北之功,其阵没者优与抚恤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淮西敢勇将官陆旺、李威特给转三官,一同出战的二百人转两官,因赏赐庐州磨店北之功,其阵亡者优与抚恤。

古文:冬十月丁未,故太师鲁王谢深甫赐谥惠正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十一日,已故太师鲁王谢深甫赐给溢号惠正。

古文:己未,出祠牒百给济处州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出度碟一百道接济处州。

古文:秉义郎李良守鄂州长寿县,没于战阵,诏赠官三转。

现代文:秉义郎李良守卫鄂州长寿县,死于战场,下诏赠转三官。

古文:癸亥,荧惑、太白合于斗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荧惑星、太白星合于斗宿。

古文:乙丑,虹见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虹显现。

古文:十一月丙子,以范钟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十一日,以范钟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十二月己未,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薨,赠少师,谥清献。

现代文:十二月二十四日,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去世,赠少师,溢号清献。

古文:辛酉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甲子,复夔州,录荆鄂都统张顺、孟璋等将士战功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收复夔州,录用荆鄂都统张顺、孟璋等将士战功。

古文:四年春正月辛未,彗星出营室。

现代文:嘉熙四年春正月初六,彗星出现在营室。

古文:庚辰,以星变,下诏罪己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因星变下诏罪己。

古文:辛巳,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甲午,彗星犯王良第二星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彗星侵犯王良第二星。

古文:二月丙申朔,日生背气。

现代文:二月初一,太阳生背气。

古文:戊戌,大赦。

现代文:初三,大赦。

古文:辛丑,流星昼陨。

现代文:初六,流星白天陨落。

古文:白虹贯日。

现代文:白虹遮蔽太阳。

古文:丁未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癸丑,以孟珙为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,节制归、峡、鼎、澧州军马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以孟琪为四川宣抚使兼夔州知州,节制归、峡、鼎、遭州军马。

古文:丙辰,白气亘天。

现代文:白气贯穿天空。

古文:三月辛未,诏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彭大雅削三秩。

现代文:三月初七,下诏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彭大雅削夺三秩。

古文:彗星消伏。

现代文:彗星消失。

古文:乙酉,流星昼陨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流星白天陨落。

古文:夏四月壬寅,前潼川运判吴申进对,因论蜀事,为上言: 郑损弃边郡不守,桂如渊启溃卒为乱,赵彦呐忌忠勇不救,彭大雅险谲变诈,殊费关防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初八,前撞川运判吴申进对,因论蜀事,对理宗说: 郑损放弃边郡不守,桂如渊发动溃卒叛乱,赵彦呐忌妒忠勇不救,彭大雅阴险狡诈,都影响关防。

古文:宜进孟珙于夔门。

现代文:应该把孟琪提拔到夔门担任守将。

**古文:夔事力固乏,东南能助之,则夔足以自立。 **

现代文:夔门力量固然贫乏,但借助东南的力量,那么夔门足以自立。

**古文:又言: 张祥有保全赵彦呐、杨恢两制置之功,敌人惮其果毅,宜见录用。 **

现代文:又说: 张样有保全赵彦呐、杨恢两制置之功,敌人害怕其果敢刚毅,应该予以录用。

古文:上嘉纳之。

现代文:理宗高兴地采纳了。

古文:乙巳,诏史嵩之进三秩,依前右丞相兼枢密使,即日彻都督局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下诏史篙之进官三级,依旧为右承相兼枢密使,当日撤除都督局。

古文:五月庚午,太阴入太微垣,岁星、太白合于娄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七,月亮进人太微垣,岁星、太白星合于娄宿。

古文:甲戌,太阴入氐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月亮进人氏宿。

古文:乙亥,子寿国公薨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子寿国公去世。

古文:戊子,命吴潜兼侍读,李性传兼侍讲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命令吴潜兼侍读,李性传兼侍讲。

古文:六月甲午朔,江、浙、福建大旱,蝗。

现代文:六月初一,江、浙、福建大早,蝗灾。

古文:乙未,祈雨。

现代文:初二,祈祷降雨。

古文:己亥,太白犯毕。

现代文:初六,太白星侵犯毕宿。

古文:辛丑,追封阆州签厅陈承己妻彭氏为恭人,赐庙阆州,以强寇入奉国县市,承己为贼所创,彭骂贼死之。

现代文:初八,追封间州签厅陈承己妻彭氏为恭人,赐庙间州,因强寇进人奉国县时,陈承己为贼所伤,彭氏骂贼而死。

古文:辛亥,追赠儒林郎王巩为通直郎,官其一子为文学,以丙申蜀破,巩阖门死于兵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追赠儒林郎王巩为通直郎,任其一子为文学官,因蜀被攻破时,王巩全家死于兵祸。

古文:癸丑,太白犯天关星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太白星侵犯天关星。

古文:戊午,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**古文:秋七月乙丑,诏: 今夏六月恒阳,飞蝗为孽,朕德未修,民瘼尤甚,中外臣僚其直言阙失毋隐。 **

现代文:秋七月初三,下诏: 今年夏天六月阳恒,飞蝗为灾,肤德没有达到高的修养水平,民间疾苦甚为严重,中外臣僚直言缺失,不要隐瞒。

古文:又诏有司振灾恤刑。

现代文:又下诏有关部门贩灾,慎用刑法。

古文:太白入井。

现代文:太白星进人井宿。

古文:甲戌,太白、荧惑合于井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太白星、荧惑星合于井宿。

古文:己丑,荧惑、太白合于鬼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荧惑星、太白星合于鬼宿。

古文:八月己酉,荧惑、填星合于柳,太白犯权星大星。

现代文:八月十八日,荧惑星、填星合于柳宿,太白星侵犯权星大星。

古文:癸丑,荧惑犯填星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荧惑星侵犯填星。

古文:九月乙丑,诏余玠进三秩,直华文阁、淮东提刑、节制招信军屯戍军马。

现代文:九月初四,下诏余进升三级,直华文阁、淮东提刑、节制招信军屯戍军马。

古文:以玠昨帅舟师渡淮入河抵汴,所向有功,全师而还。

现代文:因余前日率领水军逆淮河而上抵达汁京,所向立功,班师而回。

古文:至是,论功定赏,是役将士,趣以名上所司议推恩。

现代文:至此,论功定赏,参加这些战役的将士督促将姓名上报有关部门,商议推赏。

古文:冬十月癸巳,诏改明年为淳祐元年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初三,下诏改明年为淳元年。

古文:丁巳,命余玠兼节制应天府、泗、宿、永、海、邳、徐、涟水屯戍军马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命令余兼节制应天府、泅、宿、永、海、邱、徐、涟水等地屯戍军马。

古文:十一月甲子,荧惑入太微垣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初五,荧惑星进人太微垣。

古文:己巳,荧惑犯太微垣左执法星。

现代文:初十,荧惑星侵犯太微垣左执法星。

古文:癸酉,诏武功大夫、荆鄂都统制张顺以私钱招襄、汉溃卒,创忠义、虎翼两军,及援安庆、池州有功,特与官两转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下诏:武功大夫、荆鄂都统制张顺,以自己的钱财招集襄、汉溃卒,创立忠义、虎翼两军和救援安庆、池州有功,特给转两官。

古文:丙子,与芮妻钱氏封安康郡夫人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赵与丙妻钱氏被封为安康郡夫人。

古文:辛巳,荧惑犯太微上相垣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荧惑星侵犯太微上相垣。

古文:十二月甲辰,奉国军节度使、提举万寿观多谟薨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十五日,奉国军节度使、提举万寿观赵多漠去世。

古文:丙辰,地震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地震。

古文:己未,诏求直言。

现代文:三十日,下诏求直言。

古文:闰十二月丙寅,李宗勉薨,赠少师,赐谥文清。

现代文:闰十二月初七,李宗勉去世,赠少师,赐给溢号文清。

古文:以游似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范钟参知政事,徐荣叟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以游侣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范钟为参知政事,徐荣雯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庚午,诏系囚情理轻者释之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下诏在押囚犯情节轻者释放。

古文:乙亥,诏民间赋输仍用钱会中半,其会半以十八界直纳,半以十七界纽纳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下诏民间输纳赋税仍然钱会各半,其中会子一半按十八界会子价值计算,一半按十七界会子计算。

古文:戊寅,以吴潜为福建安抚使,史宅之为浙东安抚使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以吴潜为福建安抚使,史宅之为浙东安抚使。

古文:淳祐元年春正月庚寅朔,诏举文武才。

现代文:淳元年春正月初一,下诏举荐文武才能之人。

古文:庚子,雷。

现代文:十一日,打雷。

古文:甲辰,诏: 朕惟孔子之道,自孟轲后不得其传,至我朝周惇颐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,真见实践,深探圣域,千载绝学,始有指归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下诏: 肤认为孔子之道,从孟子以后没人传承,到我宋朝周敦颐、张载、程颖、程颐,发挥圣学意蕴,亲自实践,千载绝学,始有指归。

古文:中兴以来,又得朱熹精思明辨,表里浑融,使《大学》、《论》、《孟》、《中庸》之书,本末洞彻,孔子之道,益以大明于世。

现代文:中兴以来,又有朱熹精思明辨,表里混融,使大学、沦语、孟予、《中氰之书本末洞彻,孔子之道,更加明白于世。

**古文:朕每观五臣论著,启沃良多,今视学有日,其令学官列诸从祀,以示崇奖之意。 **

现代文:肤每次阅读五臣论著,发挥甚多,今视学有日,命令学官将五臣列为从祀,以示崇敬褒奖之意。

古文:寻以王安石谓 天命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 ,为万世罪人,岂宜从祀孔子庙庭,黜之。

现代文:不久,因王安石提出过 天命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 ,而定他为万世罪人,怎么可以从祀孔子庙庭,罢除他。

古文:丙午,封周惇颐为汝南伯,张载郿伯,程颢河南伯,程颐伊阳伯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封周敦颐为汝南伯,张载为邵伯,程颖为河南伯,程颐为伊阳伯。

古文:丁未,太阴入氐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月亮进人氏宿。

古文:戊申,幸太学谒孔子,遂御崇化堂,命祭酒曹觱讲《礼记·大学》篇,监学官各进一秩,诸生推恩锡帛有差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到太学朝拜孔子,于是到崇化堂,命令祭酒曹醋讲解件记&;;大学篇,监学官各进升一级,诸生推恩赐帛不等。

古文:制《道统十三赞》,就赐国子监宣示诸生。

现代文:理宗亲自撰写道统十三赞,当即赐给国子监给诸生观看。

古文:二月戊寅,日生晕。

现代文:二月二十日,太阳旁出现光环。

古文:壬午,乔行简薨,谥文惠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乔行简去世,溢号文惠。

古文:夏四月丁丑,诏以与芮为开府仪同三司、万寿观使、嗣荣王,贵谦开府仪同三司、嗣沂王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十九日,下诏任命赵与丙为开府仪同三司、万寿观使、嗣荣王,赵贵谦为开府仪同三司、嗣沂王。

古文:辛巳,以贾似道为太府少卿、湖广总领财赋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任命贾似道为太府少卿、湖广总领财赋。

古文:五月庚寅,以少师、保宁军节度使、判大宗正事、嗣秀王师弥为太子少保,奉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师贡为少师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三,任命少师、保宁军节度使、判大宗正事、嗣秀王赵师弥为太子少保,奉国军节度使、担任万寿观使的赵师贡为少师。

古文:己亥,诏沿江淮西制置使别之杰任责边防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下诏沿江淮西制置使别之杰担任边防重任。

古文:戊申,赐礼部进士徐俨夫以下三百六十七人及第、出身有差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赐礼部进士徐俨夫等三百六十七人及第、出身不等。

古文:六月庚申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六月初三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螟。

现代文:螟灾。

古文:癸酉,有流星大如太白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。

古文:己卯,流星昼陨。

现代文:二十二日,流星白天陨落。

古文:丙戌,荧惑入氐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荧惑星进人氏宿。

古文:秋七月壬辰,祈雨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初六,祈祷降雨。

古文:八月辛巳,杨石薨,赠太师。

现代文:八月二十六日,杨石去世,赠太师。

古文:冬十月庚辰,太白入氐。

现代文:冬十月二十六日,太白星进人氏宿。

古文:十一月戊戌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十五日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己亥,淮东提刑余玠以舟师解安丰之围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淮东提刑余率领水军解安丰之围。

古文:己巳,太白经天,昼见。

现代文:己巳日,太白星白天出现。

古文:十二月丁卯,余天锡薨,赠太师,赐谥忠惠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十四日,余天锡去世,赠太师,赐给溢号忠惠。

古文:丁丑,侍御史金渊言:彭大雅贪黩残忍,蜀人衔怨,罪重罚轻,乞更窜责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侍御史金渊说: 彭大雅贪默残忍,蜀人怨恨,罪重罚轻,请求再予贬降流放。

古文:诏除名、赣州居住。

现代文:下诏除名,赣州居住。

古文:二年春正月甲申朔,诏作新吏治。

现代文:淳二年春正月初一,下诏制定新吏治。

古文:戊戌,右丞相史嵩之等进《玉牒》及《中兴四朝国史》、《孝宗经武要略》、《宁宗玉牒》《日历》《会要实录》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右承相史篙之等进呈医碟和《中兴四朝国史、孝宗经武要略、泞宗玉牌、《日厉、啥要、侠录。

古文:二月甲戌,以游似知绍兴府、浙东安抚使,请祠禄,诏提举洞霄宫。

现代文:二月二十二日,任命游侣为绍兴知府、浙东安抚使,他请求祠禄官,下诏游侣提举洞霄宫。

古文:范钟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徐荣叟参知政事,赵葵赐进士出身、同知枢密院事,别之杰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范钟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徐荣雯为参知政事,赵葵赐给进士出身、同知枢密院事,别之杰为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三月戊子,诏和州、无为军、安庆府,并听沿江制置司节制。

现代文:三月初六,下诏和州、无为军、安庆府,都听从沿江制置司节制调遣。

古文:诏今后州县官有罪,诸帅司毋辄加杖责。

现代文:下诏今后州县官有罪,各帅司不得动不动就杖责。

古文:夏四月甲寅,白气亘天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初二,白气贯穿天空。

古文:壬申,雨雹。

现代文:二十日,降冰雹。

古文:五月己亥,淮东制置副使余玠进对。

现代文:五月十八日,淮东制置副使知介进对。

古文:戊申,台臣言知建宁府吴潜有三罪。诏夺职,罢新任。

现代文:二十七日,台臣说建宁知府吴潜有三罪,下诏削夺官职,罢免新任职务。

古文:己酉,以赵葵为湖南安抚使、知潭州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以赵葵为湖南安抚使、潭州知州。

古文:六月壬子朔,徐荣叟乞归田里,从之。

现代文:六月初一,徐荣雯请求解职归田,理宗批准了他的请求。

古文:丁巳,诏以余玠为四川宣谕使,事干机速,许同制臣共议措置,先行后奏,仍给金字符、黄榜各十,以备招抚。

现代文:初六,下诏任命余分为四川宣谕使,事关机要,允许同制臣共同商议措置,先行后奏,仍给金字符、黄榜各十,以备招抚。

古文:丙寅,以别之杰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,高定子签书枢密院事,杜范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任命别之杰同知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,高定子为签书枢密院事,杜范为同签书枢密院事。

古文:是月盛夏积雨,浙右大水。

现代文:这个月盛夏积雨,浙右大水。

古文:丁丑。岁星犯井。

现代文:二十六日,岁星侵犯井宿。

古文:秋七月辛巳朔,常、润、建康大水,两淮尤甚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初一,常、润、建康发生大水,两淮水灾尤其严重。

古文:八月丁卯,诏淮东先锋马军邓淳、李海等扬州挞扒店之战,宣劳居多,各官两转,余推恩有差。

现代文:八月十七日,下诏:淮东先锋马军邓淳、李海等在扬州挞扒店与敌军作战,功劳居多,各转两官,其余推恩不等。

古文:九月庚辰朔,日有食之。

现代文:九月初一,日食。初十,打雷。

古文:己丑,雷。辛卯,祀明堂,大赦。

现代文:十二日,祭祀明堂。大赦。

古文:癸巳,诏: 淮东忠勇军统领王温等二十四人战天长县东,众寡不敌,皆没于阵,赠温武翼大夫、吉州刺史,其子兴国补保义郎,更官其一子承信郎,厚赐其家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下诏: 淮东忠勇军统领王温等二十四人在天长县东作战,众少不敌,都死于战场。赠王温武翼大夫、吉州刺史,其子王兴国补为保义郎,又另外任其一子为承信郎,厚厚地赏赐其家。

**古文:余人恤典有差。 **

现代文:其余人抚恤不等。

古文:冬十月甲寅,史嵩之进封永国公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初五,史篙之进封永国公。

古文:乙丑,大元兵大入通州。

现代文:十六日,元军大举进人通州。

古文:十一月辛卯,诏谕两淮节制李曾伯,毋以通州被兵之故,不安厥职,其督励诸将,勉图后功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十三日,诏谕两淮节制李曾伯,不得以通州遭受元军进攻的缘故,不安其职,要求督促各将领,勉励立功。

古文:己亥,日南至,雷电交作,诏避殿减膳,求直言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冬至,雷电交作,下诏避殿减膳,求寻直言。

古文:癸卯,诏决中外系囚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下诏处理中外在押囚犯。

古文:十二月己未,诏: 通州守臣杜霆,兵至弃城弗守,载其私帑渡江以遁,遂致民被屠戮,虽已夺三秩,厥罚犹轻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十一日,下诏: 通州守臣杜霆,元兵到达,弃城不守,载其私货渡江而逃,于是致使兵民被杀,虽已经削夺三秩,其罚仍然嫌轻。

**古文:其追毁出身以来文字,窜南雄州。 **

现代文:决定追毁出身以来文字,流放南雄州。

古文:壬戌,太白昼见。

现代文:十四日,太白星白天显现。

古文:癸亥,大元兵连攻叙州,帐前都统杨大全等水陆并进,自卯至午,战十数合,殁于行伍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大元军队连攻叙州,帐前都统杨大全等水陆并进,从卯时至午时交战十几个回合,战死在战场。

古文:诏赠武节大夫、眉州防御使,官其二子承节郎。

现代文:下诏赠杨大全武节大夫、眉州防御史,任其两个儿子为承节郎。

古文:丙寅,以孟珙为检校少保,依旧宁武军节度使、京湖安抚制置大使、夔路策应大使,余玠权资政殿学士、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,赵葵资政殿大学士、福建安抚使、知福州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以孟琪为检校少保,依旧为宁武军节度使、京湖安抚制置大使、夔路策应大使,余暂为资政殿学士、湖南安抚大使兼潭州知州,赵葵为资政殿大学士、福建安抚使、福州知州。

古文:三年春正月戊寅朔,以高定子兼参知政事。

现代文:淳三年春正月初一,任命高定子兼参知政事。

古文:庚辰,荧惑入氐。

现代文:初三,荧惑星进人氏宿。

古文:乙未,以李曾伯为华文阁待制,依旧淮东西制置使、知扬州;杜杲敷文阁学士,依旧沿江制置使、知建康府;董槐秘阁修撰,依旧沿江制置副使、知江州、主管江西安抚司事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以李曾伯为华文阁待制,依旧为淮东西制置使、扬州知州;杜呆为敷文阁学士,依旧为沿江制置使、建康知府;董槐为秘阁修撰,依旧为沿江制置副使、江州知州,主管江西安抚司事。

古文:辛丑,诏安南国王陈日煚元赐功臣号,特增 守义 二字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下诏安南国王陈日砖在原赐功臣号基础上,特增加 守义 二字。

古文:二月乙丑,以吕文德为福州观察使、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,总统两淮出战军马,捍御边陲。

现代文:二月十八日,以吕文德为福州观察使、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,总统两淮出战军马,在边境抵抗元军。

古文:庚午,以郢州推官黄从龙死节,诏赠通直郎,一子补下州文学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以即州推官黄从龙为国捐躯,下诏赠给通直郎,一个儿子补为下州文学官。

古文:三月丁丑朔,日有食之。

现代文:三月初一,日食。

古文:夏四月癸丑,左武卫中郎将、濠州措置捍御王烈,阁门宣赞、淮西路钤王杰,阁门祗候、江东路钤李季实往马帅王鉴军前议事,遇大元兵战死,赠官,仍各官其二子。

现代文:夏四月初七,左武卫中郎将、壕州措置抵抗王烈,间门宣赞、淮西路铃辖王杰,闯门抵候、江东路铃辖李季实,前往马帅王鉴军前商议军事,遇到元军战死,赠官,并且各有二个儿子任命为官。

古文:乙卯,嘉定守臣程立之固守,诏官一转。

现代文:初九,嘉定守臣程立之固守城池,下诏转一官。

古文:丙辰,安丰军统领陈友直以王家堈战功,与官两转,壬申,布衣王与之进所著《周礼订议》,补下州文学。

现代文:初十,安丰军统领陈友直因王家冈战斗有功,转两官。二十六日,布衣王与之进呈所著凋礼订议,补为下州文学官。

古文:五月庚子,诏施州创筑郡城及关隘六十余所,本州将士及忠州戍卒执役三年者,各补转一官。

现代文:五月二十五日,下诏施州创筑郡城和关隘六十多所,本州将士和忠州戍卒执役三年者,各补转一官。

古文:六月甲戌,有流星大如太白,出于氐。

现代文:六月二十九日,有流星大如太白星出现在氏宿。

古文:秋七月丁亥,诏海州屯驻借补保义郎申政,密州之役先登陷阵,后以战没,特赠保义郎,官其子进勇副尉。

现代文:秋七月十二日,下诏海州屯驻借补保义郎申政,密州之役冲锋陷阵,后来战死,特赠保义郎,任其子为进勇副尉。

古文:太白入井。

现代文:太白星进井宿。

古文:壬辰,四川制司言:大元兵破大安军,忠义副总管杨世威坚守鱼孔隘,孤垒不降,有特立之操,可任责边防。

现代文:十七日,四川制司说: 大元军攻破大安军,忠义副总管杨世威坚守鱼孔隘,孤垒不降,有超常操行,可任边防重担。

古文:诏以世威就知大安军。

现代文:下诏任命杨世威为大安知军。

古文:甲午,日生格气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太阳旁出现格气。

古文:己亥,太白经天,昼见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太白星白天显现,经天。

古文:八月乙卯,流星昼陨。

现代文:八月十一日,流星白天坠落。

古文:癸亥,诏福州延祥、荻芦两砦并置武济水军,摘本州厢禁习水者充,千五百人为额。

现代文:十九日,下诏福建延样、荻芦两寨,都设置武济水军,选择本州厢军禁军熟习水性者充任,以一千五百人为定额。

古文:闰月丁丑,四川总领余玠言,知巴州向牷、钤辖谭渊白土坪等战有功。诏佺等十八人各官三转,余转官有差。其中创人各给缗钱百,阵没者趣上姓名,赠恤其家。太白犯权星。

现代文:闰八月初三,四川总领余说,巴州知州向侄、铃辖谭渊,在白土坪作战有功,下诏向佳等十八人各转三官,其余转官不等,其中受伤者各给络钱一百,阵亡者赶快上报姓名,赠恤其家,太白星侵犯权星。

古文:壬寅,太白、填星合于翼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太白星和填星合于冀宿。

古文:九月壬申,诏蠲高邮民耕荒田租。

现代文:九月二十九日,下诏免除高邮百姓耕垦荒田租税。

古文:冬十月丙戌,太白入于氐。

现代文:冬十月十三日,太白星进人氏宿。

古文:十二月己丑,史嵩之五请祠,不允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十七日,史篙之五次上疏请求祠禄官,没有被批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