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突言词有味

古文: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,以十二月出师,衣之偏衣,佩之金玦。《左氏》载狐突所叹八十余言,而词义五转。

现代文:晋献公十七年让太子申生去讨伐东山的皋落氏,并命他十二月出兵,穿上左右不同颜色的衣服,佩带上镶金的玉佩,对于这件事《左传》上记载了狐突说的八十多个字的一段话,内容竟有五个层次的转折。

**古文:其一曰: 时,事之征也。衣,身之章也。佩,衷之旗也。 **

现代文:第一层说: 时间是事情的征兆;衣服是身体的花纹;佩饰是内心的旗帜。

**古文:其二曰: 敬其事,则命以始。服其身,则衣之纯。用其衷,则佩之度。 **

现代文:第二层说: 真正把拳情看得严肃重大,要命他在一年的开头行动;要想让他驯服,应穿纯色的衣服;用他的内心的忠诚,佩饰也应适度。

**古文:其三曰: 今命以时卒,閟其事也。衣之癝服,远其躬也。佩以金玦,弃其衷也。 **

现代文:第三层说: 现在让他在年终出征,是想让他的事业就此终了;使穿杂色的衣服,是想让他远征,疲劳其身体;让他披带上镶金的玉佩,就是要舍弃他内心的忠诚。

**古文:其四曰: 服以远之,时以閟之。 **

现代文:第四层说: 让他穿混杂的服色表明要把他放逐的很远;让他出师的时间表明要让他就此完结。

**古文:其五曰: 癝凉,冬杀,金寒,玦离。 **

现代文:第五层说: 杂色意味着凄凉;冬天意味着肃杀;金属意味着寒气,块佩意味着火一般的燥热。

古文:其宛转有味,皆可咀嚼。《国语》亦多此体,有至六七转,然大抵缓而不切。

现代文:《国语》中也有许多这种体式的文字,有的转折达到六七层意思,但是大多数都不是十分切紧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