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退之

古文:《旧唐史•韩退之传》,初言: 愈常以为魏、晋以还,为文者多拘偶对,而经诰之指归,不复振起。故所为文,抒意立言,自成一家新语,后学之士,取为师法。

现代文:《旧唐书•韩愈传》开头说: 韩愈时常以为从魏、晋以来,做文章的人拘泥于对仗,而对经典的思想意义,不再提倡,所以做文章抒发意见讲大道理,自己成为一家的新说法。

**古文:当时作者甚众,无以过之。故世称 韩文 。 **

现代文:后辈的学人多取他的榜样,当时这样做文章的很多,但是没有人能超过他,所以世人称为 韩文 。

古文:而又云: 时有恃才肆意,亦盭孔、孟之旨。

现代文:而又说: 韩愈常常依仗自己的才华随意写作,也会违背孔子、孟子的精神实质。

古文: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,而愈撰碑以实之。

现代文:举例说吧:南方人很随便很轻率地把柳宗元称作 罗池神 ,韩愈就撰写碑文予以记载,使之成为事实。

古文:李贺父名晋,不应进士,而愈为贺作《讳辩》,令举进士。

现代文: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,不应该考进士,而韩愈为李贺作《讳辩》,叫他应进士考试。

古文:又为《毛颖传》,讥戏不近人情。

现代文:又作《毛颖传》讥讽世态不近人情。

古文:此文章之甚纰缪者。

现代文:这些是文章中很错误的。

**古文:撰《顺宗实录》,繁简不当,叙事拙于取舍,颇为当代所非。 **

现代文:所作《顺宗实录》,繁简不妥当,记事情的取舍不当,很受当代人的非议。

古文:裴晋公有《寄李翱书》曰: 昌黎韩愈,仆知之旧矣,其人信美材也。

现代文:裴晋公有《寄李翱书》说: 昌黎韩愈,我早就知道他了,这人的确有才能。

古文:近或闻诸侪类云:恃其绝足,往往奔放,不以文立制,而以文为戏。

现代文:近来有时听朋友们说:他依仗出群的才华,往往肆意逞才,不用文章去建立法制,而以文章为游戏。

古文:可矣乎?

现代文:这可以吗?

**古文:今之不及之者,当大为防焉尔。 **

现代文:现今一些不及他的人,应当为此提防着。

古文:《旧史》谓愈为纰缪,固不足责,晋公亦有是言,何哉?

现代文:《旧唐书》说韩愈有错误,是可以理解的,且用不着指责的。但裴度也这样说是为什么呢?

古文:考公作此书时,名位犹未达,其末云: 昨弟来,欲度及时干进,度昔岁取名,不敢自高。

现代文:因为裴度写这封信时,名誉地位都还没有。信的最后写着: 昨日小弟来,是想能及时在功名上有所进取。我虽然名为 度 ,也不敢自视甚高。

古文:今孤茕若此,游宦谓何!

现代文:现在孤零潦倒到这个地步,出外做官又是为了什么呢?

**古文:是不能复从故人之所勉耳!但置力田园,苟过朝夕而已。 **

现代文:因此,我不能听从老朋友的勉励,今后只去致力于耕种田园,苟且地过日子罢了。

古文:然而,公出征淮西,请愈为行军司马,又令作碑,盖在此累年之后,相知已深,非复前比也。

现代文:可是到了后来,裴度出征淮西时,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,还让他写过碑文。这些事都在许多年之后,二人相互了解已深,与未成名之前二人的关系是不能相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