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南召南

古文:《毛诗•序》曰: 《关雎》、《麟趾》之化,王者之风,故系之周公,南,言化自北而南也。

现代文:《毛诗•序》说: 《关雎》、《麟趾》的教化,是王者的诗歌,因此它们跟周公有关系,南,指的是教化从北向南进行。

古文:《鹊巢》、《驺虞》之德,诸侯之风也,先王之所以教,故系之召公。

现代文:《鹊巢》、《驺虞》的德行,是诸侯的诗歌,是先王的教化所致,因此它们跟召公有关系。

**古文: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,正始之道。 **

现代文: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是整访治理初始杜会的正道。

古文:据文义, 周公 、 召公 二 公 字,皆合为 南 字,则与上下文相应,盖简策误耳。 王者之风 ,恐不当系之周公,而 先王之所以教 ,又与 召公 自不相涉也。

现代文:根据上下文的意义, 周公 、 召公 两个 公 字,都跟 南 字相合,那样就跟上下文相呼应了,这可能是古书上弄错了, 王者的风范 ,恐伯不应该跟周公相联系,而 先王的教化所致 ,又跟召公没有什么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