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为国

**古文:《传》曰: 不有君子,其能国乎? **

现代文:《左传》说: 不拥有君子,难道能治理好国家吗?

古文:古之为国,言辞抑扬,率以有人无人占轻重。

现代文:古时候治理国家,讲起道理有高下之分,真正分量轻重全凭有无人才来检验。

**古文:晋以诈取士会于秦,绕朝曰: 子无谓秦无人,吾谋适不用也。 **

现代文:晋国用诈谋从秦国争取到足智多谋的士会,临行时绕朝对他说: 您别说秦国没有人才,我的计谋正好不被使用罢了。

**古文:楚子反曰: 以区区之宋,犹有不欺人之臣,可以楚而无乎? **

现代文:楚国的子反曾说: 凭着微不足道的宋国,尚且有不欺人的臣子,可以认为楚国就没有吗?

**古文:宋受郑赂,郑师慧曰: 宋必无人。 **

现代文:宋国多次向郑国索取财礼,郑国的师慧说: 宋国必定没有贤才。

**古文:鲁盟臧纥之罪,纥曰: 国有人焉。 **

现代文:鲁国季武子采纳孟椒的意见把臧纥的罪行写入盟辞,臧纥听到了,说: 国内有人才啊!

**古文:贾谊论匈奴嫚侮,曰: 倒悬如此,莫之能解,犹谓国有人乎? **

现代文:贾谊在《治安策》中论及匈奴对汉的嫚侮侵略时说: 本末颠倒到这地步而不能解救,难道能说国内有明智之人吗?

古文:后之人不能及此,然知敌之不可犯,犹曰彼有人焉,未可图也。

现代文:后代的人达不到这一步,然而明知敌对一方不可侵犯,仍说对方有人才,这是不可图谋的。

古文:一士重于九鼎,岂不信然?

现代文:一个贤士比政权还重要,难道不是如此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