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膑减灶

**古文:孙膑胜庞涓之事,兵家以为奇谋,予独有疑焉,云: 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,明日为五万灶,又明日为二万灶。 **

现代文:孙膑战胜庞涓这件事,军事家们都认为是出奇制胜的计谋,我偏偏对此有些疑问。史书记载: 齐军开进魏国领土挖了十万个炉灶,第二天五万个,第三天两万个。

古文:方师行逐利,每夕而兴此役,不知以几何人给之,又必人人各一灶乎?

现代文:军队正在进发争夺有利条件,每晚上去干这些事,不知道要费多少人工,同时难道非得是每个人一口灶吗?

**古文:庞涓行三日而大喜曰: 齐士卒亡者过半。 **

现代文:庞涓走了三天,大为高兴,说: 齐国的士兵逃亡的过了半数。

古文:则是所过之处必使人枚数之矣,是岂救急赴敌之师乎?

现代文:这就是说,所过之处必定派人一个个清查炉灶数目,这难道还像是急救危难而奔赴敌人的军队吗?

**古文:又云: 度其暮当至马陵,乃斫大树,白而书之,曰: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。 **

现代文:史书又说: 估计庞涓应当天黑时赶到马陵,于是砍削大树,削掉树皮在上面写道: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。

古文:遂伏万驽,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。

现代文:接着埋伏下一万弓弩手,约定天黑时看见火光同时发射。

古文:涓果夜至,斫木下,见白书,钻火烛之。

现代文:庞涓果然入夜时来到削了皮的树下,看见树干上写的字,取火照亮。

**古文:读未毕。万驽俱发。 **

现代文:没等读完,万张弓弩一起发射。

古文:夫军行迟速,既非他人所料,安能必其以暮至,不差晷刻乎?

现代文:行军速度根本不是别人所能预料的,怎能料定人家定在日暮时到达,不差分秒呢?

古文:古人坐于车中,既云暮矣,安知树间之有白书?且必举火读之乎?

现代文:古人坐在车中,既然说是天黑了,怎么知道树干上有写的字,而且还非得取火读它呢?

古文:齐驽尚能俱发,而涓读八字未毕。

现代文:齐军弓弩还能同时发射,而且庞涓连八个字都没有读完。

古文:皆深不可信。

现代文:都是十分不可相信的。

古文:殆好事者为之,而不精考耳。

现代文:恐怕是好事的人编造的。而且人们不曾作精密考证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