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君为尔汝

古文:东坡云: 凡人相与号呼者,贵之则曰公,贤之则曰君,自其下则尔汝之。

现代文:苏东坡说: 大凡人们在一起互相称呼,认为对方尊贵就称之曰公,认为对方贤德就称之曰君,对方地位在他下边的人就称之曰尔、曰汝。

**古文:虽王公之贵,天下貌畏而心不服,则进而君公、退而尔汝者多矣。 **

现代文:即使是贵为王公,天下人表面上敬畏可是心里不服,就当面称君、称公,背后称尔称汝,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。

古文:予谓此论特后世之俗如是尔,古之人心口一致,事从其真,虽君臣父子之间,出口而言,不复顾忌,观《诗》、《书》所载可知矣。

现代文:我认为这种论断并不全面,只是后代的风气如此罢了,古代的人心口如一,说话做事讲究朴质,即使是君臣父子之间,张口就说,不讲客套,不存在什么顾虑和忌讳,看看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中的记载就可了解了。

古文:箕子陈《洪范》,对武王而汝之。

现代文:箕子陈述《洪范》,对武王说话就是称之曰汝。

古文:《金縢》策祝,周公所以告大王、王季、文王三世祖考也,而呼之曰尔三王,自称曰予。

现代文:《金滕》是在以简策祝告鬼神,是周公求告大王、王季、文王三代父祖的祝辞,可是称呼他们曰尔三王,称呼自己曰子。

**古文:至云: 尔之许我,我其以璧与珪,归俟尔命,尔不许我,我乃屏璧与珪。 **

现代文:至于说道: 假如尔答应我的要求,我就拿着璧与珪死去,等待尔的命令,假若尔不答应我的要求,那我就要把璧和硅抛掉。

古文:殆近乎相质责而邀索也。《天保》报上之诗,曰: 天保定尔,俾尔戬縠 ,《閟宫》颂君之诗,曰: 俾尔炽而昌 、 俾尔昌而炽 ,及《节南山》、《正月》、《板荡》、《卷阿》、《既醉》、《瞻卬》诸诗,皆呼王为尔。

现代文:大抵接近于做生意讲价钱求暗偿的口吻,《天保》是一篇臣下赞美周王的诗,曰 天保定尔,俾尔戬縠 ,《閟宫》是一篇歌颂国君的诗,曰 俾尔炽而昌 、 俾尔昌而炽 ,至于《节南山》、《正月》、《板荡》、《卷阿》、《既醉》、《瞻卬》各篇诗作,皆直呼王曰尔。

古文:《大明》曰 上帝临女 ,指武王也。

现代文:《大明》曰 上帝临女 女 指的是武王。

古文:《民劳》曰 王欲玉女 ,指厉王也。

现代文:《民劳》曰 王欲玉女 女 指的是厉王。

古文:至或称为小子,虽幽、厉之君,亦受之而不怒。

现代文:甚至于有时称之为小子,即使是象幽王、厉王那样的暴君,也坦然接受这种称呼而不生气。

古文:呜呼!

现代文:哎呀!

古文:三代之风俗,可复见乎?

现代文:三代时的纯朴风俗,还能出现于今天吗?

古文:晋武公请命乎天子,其大夫赋《无衣》,所谓 不如子之衣 ,亦指周王也。

现代文:晋武公向天子请命,他的大夫赋《无衣》之诗,所言 不如子之衣 子 也是指的周王,子为敬称,不同于尔汝,但称王用于后世亦罕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