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康时事

古文:邓艾伐蜀,刘禅既降,又敕姜维使降于钟会,将士咸怒,拔刀斫石。

现代文:曹魏大将邓艾攻打蜀汉,后主刘禅投降后命令姜维向魏将钟会投降,将士们无不切齿痛恨,以致拔刀斫石。

古文:魏围燕于中山既久,城中将士皆思出战,至数千人,相率请于燕主,慕容隆言之尤力,为慕容麟沮之而罢。

现代文:十六国时期,魏国长期围困燕国的中山郡,城中的将士们都渴望出战,纷纷向燕王请战,慕容隆求战心尤切,结果都被慕容麟所拒绝,只得作罢。

古文:契丹伐晋连年,晋拒之,每战必胜。

现代文:五代时,契丹人连年攻打后晋,晋人奋起抵抗,每战必胜。

古文:其后,杜重威阴谋欲降,命将士出陈于外,士皆踊跃,以为出战,既令解甲,士皆恸哭,声振原野。

现代文:后来,元帅杜重威阳谋降敌,命将士们出营列阵,晋军士气高昂,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,及至下令放下武器投降,军士皆恸哭不止,声振原野。

古文:予顷修《靖康实录》,窃痛一时之祸,以堂堂大邦,中外之兵数十万,曾不能北向发一矢、获一胡,端坐都城,束手就毙!

现代文:我在编纂《靖康实录》时,私下里对靖康之难感到万分痛心,大宋朝作为一个堂堂大国,拥兵数十万,竟然不能向北方的金国发一箭,俘获一个敌兵,却只是端坐都城,束手待毙!

古文:虎旅云屯,不闻有如蜀、燕、晋之愤哭者。

现代文:数十万精兵强将云集京师,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祖国惨遭蹂躏,以致国破家灭,没有谁听说过他们之中有人因此而象蜀、燕、晋的将士那样痛哭流涕的。

古文:近读《朱新仲诗集》,有《记昔行》一篇,正叙此时事。

现代文:不久前,我读《朱新仲诗集》时,看到其中《记昔行》一诗,正是叙述此事的。

**古文:其中云: 老种愤死不得战,汝霖疽发何由痊? **

现代文:诗中说: 老种愤死不得战,汝霖疽发何由痊?

古文:乃知忠义之士,世未尝无之,特时运使然耳。

现代文:乃知忠义之士,并不是没有,只是大宋朝的时运不济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