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史不可信

古文:野史杂说,多有得之传闻及好事者缘饰,故类多失实,虽前辈不能免,而士大夫颇信之。

现代文:野史杂说,大多数是得自传闻和由好奇的人饰粉的,所以故事多失实,虽是前辈也不能免除此弊,然而士大夫价却很相信它。

古文:姑摭真宗朝三事于左。

现代文:现且拈出真宗朝三件事,如下:

古文:魏泰《东轩录》云: 真宗次澶渊,语寇菜公曰: 虏骑未退,何人可守天雄军? 公言参加政事王钦若。

现代文:魏泰《东轩录》说: 真宗驻军澶渊说: 辽兵不退,谁可以固守天雄军? 寇莱公说参知政事王钦若可以。

**古文:退即召王于行府,谕以上意,授敕俾行。王未及有言,公遽酌大白饮之,命曰 上马杯 ,且曰: 参政勉之,回日即为同列也。 **

现代文:回到住处立刻在行营中召见王钦若,告诉他真宗的意旨,给他敕书就让出发,王钦若还没有来得及答话,寇莱公就忙斟大杯让王钦若喝酒,名为 上马杯 ,并且说: 请参政好自为之,回来时咱们就是同列了。

古文:王驰骑入魏,越十一日虏退,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现代文:王钦若快马进入魏州,到第十一天辽兵退去,于是便召他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古文:或云王公数进疑词于上前,故莱公因事出之。

现代文:有人说王钦若屡次在真宗面前说寇莱公坏话,所以寇莱公借个事由把他排挤出去。

古文:于按澶渊之役乃景德元年九月,是时莱公为次相,钦若为参政;闰九月,钦若判天雄,二年四月,罢政;三年,莱公罢相,钦若复和枢密院,至天禧元年始拜相,距景德初元凡十四年。

现代文:我考察澶渊这次战役是在真宗景德元年九月,当时寇莱公是副宰相,王钦若是参知政事;闰九月,王钦若任天雄军长官。景德二年四月,罢免参知政事;景德三年,寇莱公免相,王钦若又任枢密使,至直宗天禧元年才任宰相,距离景德元年整整十四年。

**古文:其二事者,沈括《笔谈》云: 向文简拜右仆射,真宗谓学士李昌武曰: 朕自即位以来,未尝除仆射,敏中应甚喜。 **

现代文:第二件事:沈括《梦溪笔谈》说: 向文简公任右仆射,真宗对学士李昌武说 我从登墓以来,还没有加封过仆射,向敏中一定很高兴。

古文:昌武退朝,往候之。门阑悄然。

现代文:李昌武退朝,去看望他,见门很寂静。

**古文:明日再对,上笑曰: 向敏中大耐官职。 **

现代文:第二天报告了皇帝,真宗笑着说 向敏中真恬淡,经得起大官。

**古文:存中自注云: 向公拜仆射,年月未曾考于国史,因见中书记,是天禧元年八月,而是年二月王钦若亦加仆射。 **

现代文:沈括自注说: 向君任仆射,年月未曾载于国史,因见内中一书犊,知是真宗天禧元年八月,而这年二月王钦若也加仆射。

古文:予按真宗朝自敏中之前拜仆射者六人:吕端、李沆、王旦皆自宰相转,陈尧叟以罢枢密使拜,张齐贤以故相拜,王钦若自枢密使转。

现代文:我考察在真宗朝,和敏中前边任仆封的有六个人:吕端、李沉,王亘都是从宰相升的,陈尧史因罢免枢密使转封,张齐贤因系旧宰相加封,王钦若从枢密使迁封。

古文:及敏中转右仆射,与钦若加左仆射同日降制,是时李昌武死四年矣。昌武者,宗谔也。

现代文:到向敏中升右仆射,是与王锐若封左仆射同一天下的制书,当时李昌武已死四年,李昌武就是李宗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