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教上

古文:兵之教令,分营居陈,有非令而进退者,加犯教之罪。

现代文:军队的教令规定,在分设营垒或布列阵势中,凡有不按照教令进退的,都给以违犯教令的处分。

古文:前行者,前行教之;后行者,后行教之;左行者,左行教之;右行者,右行教之。

现代文:由后行的伍长教练。左行的士兵,由左行的伍长教练。右行的士兵,由右行的伍长教练。

古文:教举五人,其甲首有赏。

现代文:教练好五个人,那个伍长应当受到奖励。

古文:弗教,如犯教之罪。

现代文:教练不好,就应受到违犯教令的惩罚。

古文:罗地者,自揭其伍。伍内互揭之,免其罪。

现代文:因伤病不能参加教练的,自己先向伍内报告,伍内士兵为他作证,可以免受处罚。

古文:凡伍临陈,若一人有不进死于敌,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。

现代文:凡是同伍的人临阵交锋,如有一人不向前与敌死战,则负责教练的伍长,应和犯法的人同罪。

古文:凡什保什,若亡一人,而九人不尽死于敌,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。

现代文:什内的人互相联保,如有一人死亡,其余九人不尽力与敌死战,则负责教练的什长,应和犯法的人同罪。

古文:自什己上至于裨将,有不若法者,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。

现代文:自什长以上直到裨将,有不按教令行动的,则负责教练的各级官吏,应和犯法的人同罪。

古文:凡明刑罚,正劝赏,必在乎兵教之法。

现代文:凡是想做到刑罚严明,奖赏公平,必须在军队平时教练中贯彻实施。

古文:将异其旗,卒异其章。

现代文:将吏使用不同的旗帜,士兵佩戴不同的徽章。

古文:左军章左肩,右军章右肩,中军章胸前,书其章曰: 某甲某士 。

现代文:左军的徽章佩在左肩,右军的徽章佩在右肩,中军的徽章佩在胸前,并在微章上写明部别姓名。

古文:前后章各五行,尊章置首上,其次差降之。

现代文:此外,军队按照前后五行的顺序,佩戴五种不同颜色的微章,第一行把徽章戴在头上,其余各行依次降低佩戴的位置。

古文:伍长教其四人,以板为鼓,以瓦为金,以竿为旗。

现代文:伍长教练伍内四人,用木板代鼓,用瓦器代金,用竹竿代旗。

古文:击鼓而进,低旗则趋,击金而退。麾而左之,麾而右之,金鼓俱击而坐。

现代文:击鼓就前进,把旗放低就快跑,鸣金就后退,指挥向左就向左,指挥向右就向右,金鼓齐鸣就坐下。

古文:伍长教成,合之什长。

现代文:伍长教练好了,由什长集合教练。

古文:什长教成,合之卒长。

现代文:什长教练好了,由卒长集合教练。

古文:卒长教成,合之伯长。

现代文:卒长教练好了,由伯长集合教练。

古文:伯长教成,合之兵尉。

现代文:伯长教练好了,由兵尉集合教练。

古文:兵尉教成,合之裨将。

现代文:兵尉教练好了,由碑将集合教练。

古文:裨将教成,合之大将。

现代文:裨将教练好了,由大将集合教练。

古文:大将教之,陈于中野,置大表三,百步而一。

现代文:大将教练他们,在野外排成阵势,进行演习。

古文:既陈,去表百步而决,百步而趋,百步而鹜。

现代文:演习时树立三个大标竿,每隔百步树立一个。

古文:习战以成其节,乃为之赏法。自尉吏而下,尽有旗。

现代文:军队列阵完毕,在距第一个标竿百步时演习决斗,在距第二个标竿百步时演习快步前进,在距第三个标竿百步时演习跑步急进。

古文:战胜得旗者,各视其所得之爵,以明赏劝之心。

现代文:反复演练使军队完全掌握各种要领,然后根据演练好坏进行赏罚。

古文:战胜在乎立威,立威在乎戮力,戮力在乎正罚。正罚者,所以明赏也。

现代文:敌军尉吏以下军官都有指挥旗,凡是战胜敌人获得敌人指挥旗的,应按旗帜所代表的官爵,给予相应的奖赏,以表明有功必赏的决心。战胜敌人在于能树立军威,树立军威在于使人同心协力,使人同心协力在于刑罚公正。

古文:令民背国门之限,决生死之分,教之死而不疑者,有以也。

现代文:刑罚公正的目的,是为了突出奖赏的作用。要使士兵出国作战,在生死关头毫不犹豫地牺牲生命,靠的就是赏罚严明。

古文:令守者必固,战者必斗;奸谋不作,奸民不语;令行无变,兵行无猜;轻者若霆,奋敌若惊。

现代文:要使防御的必能固守,进攻的必能备战,奸谋不会发生,奸人不敢造谣,命令贯彻不会走样,部队行动没有疑虑,轻装急进象雷电似的迅速,奋勇杀敌象惊马似的奔驰。

古文:举功别德,明如白黑,令民从上令,如四肢应心也。

现代文:提拔有功的人,表扬有德的人,功过是非黑白分明,这就能使士兵按照上级的命令行动。如象四肢听从头脑的指挥一样灵活了。

古文:前军绝行乱陈,破坚如溃者,有以也。

现代文:前锋部队,能够打乱敌人行列,突破敌人坚阵,就象大水决堤似的不可抵御,绝不是偶然的,这是军队训练有素的结果。

古文:此之谓兵教,所以开封疆,守社稷,除患害,成武德也。

现代文:训练这样一支军队,目的是为了开拓疆土,保卫国家,消除祸患,成就 武德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