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公八年

古文:八年春,王正月,公侵齐。

现代文:八年春季,周历正月,定公发兵入侵齐国。

古文:公至自侵齐。

现代文:定公从入侵齐国的地方回来。

古文:二月,公侵齐。

现代文:二月,定公发兵入侵齐国。

古文:三月,公至自侵齐。

现代文:三月,定公从入侵齐国的地方回来。

古文:曹伯露卒。

现代文:曹伯露去世。

古文:夏,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。

现代文:夏季,齐国的国夏率领军队攻打我国西面边境。

古文:公会晋师于瓦。

现代文:定公在瓦地与晋国军队会合。

古文:公至自瓦。

现代文:定公从瓦地回来。

古文:秋七月戊辰,陈侯柳卒。

现代文:秋季七月戊辰日,陈侯柳去世。

古文:晋士鞅帅师侵郑,遂侵卫。

现代文:晋国的士鞅率领军队入侵郑国,有入侵卫国。

古文:葬曹靖公。

现代文:安葬曹靖公。

古文:九月,葬陈怀公。

现代文:九月,安葬陈怀公。

古文:季孙斯、仲孙何忌帅师侵卫。

现代文:季孙斯、仲孙何忌率领军队入侵卫国。

古文:冬,卫侯、郑伯盟于曲濮。

现代文:冬季,卫侯、郑伯在曲濮结盟。

古文:从祀先公。

现代文:依即位的先后次序祭祀先公。

古文:盗窃宝玉、大弓。

现代文:阳虎盗取了宝玉、大弓。

古文:八年春,王正月,公侵齐,门于阳州。

现代文:八年春季,周王朝历法的正月,鲁定公发兵入侵齐国,攻打阳州的城门。

古文:士皆坐列,曰,颜高之弓六钧,皆取而传观之。

现代文:士兵们都排成行列坐着,说: 颜高的硬弓有一百八十斤呢!

古文:阳州人出,颜高夺人弱弓,籍丘子鉏击之,与一人俱毙。

现代文:大家都拿来传看。阳州人出战,颜高把别人的软弓抢过来准备射箭,籍丘子鉏击打颜高,颜高和另外一个人都被击倒在地上。

古文:偃且射子鉏,中颊,殪。

现代文:颜高倒在地上,向子鉏射了一箭,射中他的脸颊,把他射死了。

**古文:颜息射人中眉,退曰: 我无勇,吾志其目也。 **

现代文:颜息射人射中眉毛,退下来说: 我没有本事,我本来是想射他的眼睛。

**古文:师退,冉猛伪伤足而先。其兄会乃呼曰: 猛也殿。 **

现代文:军队撤退,冉猛假装脚上受伤而走在前面,他的哥哥冉会就大喊说: 猛啊,到后面去吧!

古文:二月己丑,单子伐穀城,刘子伐仪栗。辛卯,单子伐简城,刘子伐盂,以定王室。

现代文:二月二十六日,单武公发兵进攻谷城,刘桓公发兵进攻仪栗,三月二十八日,单武公发兵进攻简城,刘桓公发兵进攻盂地,以安定王室。

**古文:赵鞅言于晋侯曰: 诸侯唯宋事晋,好逆其使,犹惧不至。今又执之,是绝诸侯也。 **

现代文:赵鞅对晋定公说: 诸侯之中惟有宋国事奉晋国,好好迎接他们的使者,还恐怕不来,现在又逮捕了他们的使者,这样将会使自己继绝与诸侯的关系。

**古文:将归乐祁。士鞅曰: 三年止之,无故而归之,宋必叛晋。 **

现代文:准备放回乐祁,士鞅说: 扣留了他三年,无缘无故又把他放回去,宋国必然背叛晋国。

**古文:献子私谓子梁曰: 寡君惧不得事宋君,是以止子。子姑使溷代子。 **

现代文:士鞅私下对乐祁说: 寡君害怕不能事奉宋君,因此没有让您回去,您姑且让溷来代替您。

古文:子梁以告陈寅。

现代文:乐祁把话告诉陈寅。

**古文:陈寅曰: 宋将叛晋,是弃溷也。不如待之。 **

现代文:陈寅说: 宋国将要背叛晋国,这是丢弃溷,乐祁不如等一下。

古文:乐祁归,卒于大行。

现代文:乐祁动身回去,死在太行。

**古文:士鞅曰: 宋必叛,不如止其尸以求成焉。 **

现代文:士鞅说: 宋国必定背叛,不如留下他的尸体来求和。

古文:乃止诸州。

现代文:于是就把尸体留在州地。

古文:公侵齐,攻廪丘之郛。

现代文:鲁定公入侵齐国,攻打廪丘外城。

古文:主人焚冲,或濡马褐以救之,遂毁之。主人出,师奔。

现代文:廪丘守将放火焚烧冲城的战车,有人把麻布短衣沾湿了灭火,就攻破了外城。守将出战,鲁军奔逃。

**古文:阳虎伪不见冉猛者,曰: 猛在此,必败。 **

现代文:阳虎假装没有看见冉猛的样子,说: 冉猛要在这里,一定能打败他们。

**古文:猛逐之,顾而无继,伪颠。虎曰: 尽客气也。 **

现代文:冉猛追逐廪丘人,看到后面没有人跟上来,就假装从车上掉下来。阳虎说: 都是言不由衷。

古文:苫越生子,将待事而名之。

现代文:苫越生了儿子,准备等到有了大事再来命名。

古文:阳州之役获焉,名之曰阳州。

现代文:阳州这一役俘虏了敌人,就把儿子命名为阳州。

古文:夏,齐国夏、高张伐我西鄙。

现代文:夏季,齐国的国夏、高张进攻我国西部边境。

古文:晋士鞅、赵鞅、荀寅救我。

现代文:晋国的士鞅、赵鞅、荀寅救援我国。

古文:公会晋师于瓦。范献子执羔,赵简子、中行文子皆执雁。

现代文:鲁国在瓦地会见晋军,士鞅手拿小羔,赵鞅、荀寅都手拿大雁作为礼物。

古文:鲁于是始尚羔。

现代文:鲁国从这时开始就以羔羊为贵重礼物。

**古文:晋师将盟卫侯于泽。赵简子曰: 群臣谁敢盟卫君者? **

现代文:晋军将要和卫灵公在鄟泽结盟,赵简子说: 臣下们有谁敢和卫国国君结盟?

**古文:涉佗、成何曰: 我能盟之。 **

现代文:涉佗、成何说: 我们能和他结盟。

古文:卫人请执牛耳。

现代文:卫国人请他们两人执牛耳。

**古文:成何曰: 卫,吾温原也,焉得视诸侯? **

现代文:成何说: 卫国,不过和我国温地、原地差不多,哪里能和诸侯相比?

古文:将歃,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,卫侯怒。

现代文:将要歃血,涉佗推开卫灵公的手,血顺着淌到手腕上。

**古文:王孙贾趋进曰: 盟以信礼也。有如卫君,其敢不唯礼是事,而受此盟也? **

现代文:卫灵公发怒,王孙贾快步走进,说: 结盟是用来伸张礼仪的,就像卫国国君所做的那样,难道敢不奉行礼仪而接受这个盟约?

古文:卫侯欲叛晋,而患诸大夫。

现代文:卫灵公想要背叛晋国而又担心大夫们反对。

**古文:王孙贾使次于郊,大夫问故。公以晋诟语之,且曰: 寡人辱社稷,其改卜嗣,寡人从焉。 **

现代文:王孙贾让卫灵公住在郊外,大夫问什么缘故,卫灵公把所受晋国人的侮辱告诉他们,而且说: 寡人对不起国家,还是改卜其他人作为继承人,寡人愿意服从。

**古文:大夫曰: 是卫之祸,岂君之过也? **

现代文:大夫说: 这是卫国的祸患,哪里是君王的过错吗?

**古文:公曰: 又有患焉,谓寡人必以而子与大夫之子为质。 **

现代文:卫灵公说: 还有使人担心的事呢,他们对寡人说: 一定要你的儿子和大夫的儿子作为人质。

**古文:大夫曰: 苟有益也,公子则往。群臣之子,敢不皆负羁絏以从。 **

现代文:大夫说: 如果有好处,公子就去,臣下们的儿子岂敢不背负着马笼头和马缰绳跟随前去?

**古文:将行,王孙贾曰: 苟卫国有难,工商未尝不为患,使皆行而后可。 **

现代文:将要动身,王孙贾说: 如果卫国有了灾难,工匠商人未尝不是祸患,要让他们全都走了才行。

古文:公以告大夫,乃皆将行之。

现代文:卫灵公把话告诉大夫,于是就要他们都走。

**古文:行有日,公朝国人,使贾问焉,曰: 若卫叛晋,晋五伐我,病何如矣? **

现代文:已经定了起程日期,卫灵公让国内的人们朝见,派王孙贾向大家说: 如果卫国背叛晋国,晋国攻打我们五次,会危险到什么程度?

**古文:皆曰: 五伐我,犹可以能战。 **

现代文:大家都说: 攻打我们五次,还可以有能力作战。

**古文:贾曰: 然则如叛之,病而后质焉,何迟之有? **

现代文:王孙贾说: 那么应当先背叛晋国,发生危险再送人质,还不晚吧?

古文:乃叛晋。晋人请改盟,弗许。

现代文:于是就背叛晋国,晋国人请求重新结盟,卫国人不同意。

古文:秋,晋士鞅会成桓公,侵郑,围虫牢,报伊阙也。

现代文:秋季,晋国的士鞅会合成桓公侵袭郑国,包围虫牢,以报复伊阙那次战役。

古文:遂侵卫。

现代文:于是就乘机侵袭卫国。

古文:九月,师侵卫,晋故也。

现代文:九月,鲁军侵袭卫国,这是为了协同于晋国作战的缘故。

古文:季寤、公鉏极、公山不狃皆不得志于季氏,叔孙辄无宠于叔孙氏,叔仲志不得志于鲁。故五人因阳虎。

现代文:季寤,公鉏极、公山不狃在季氏那里不得志,叔孙辄在叔孙氏那里不受宠信,叔孙志在鲁国不得志,所以这五个人依靠阳虎。

古文:阳虎欲去三桓,以季寤更季氏,以叔孙辄更叔孙氏,己更孟氏。

现代文:阳虎想要去掉三桓,用季寤取代季氏,用叔孙辄取代叔孙氏,自己取代孟氏。

古文:冬十月,顺祀先公而祈焉。

现代文:冬季十月,依即位的先后次序祭祀先公并且祈祷。

古文:辛卯,禘于僖公。

现代文:初二日,在僖公庙里举行大规模祭祀。

**古文:壬辰,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,戒都车曰: 癸巳至。 **

现代文:初三日,准备在蒲圃设享礼招待季氏时而杀死他,命令都邑里的战车部队说: 初四那天都要来。

**古文:成宰公敛处父告孟孙曰: 季氏戒都车,何故? **

现代文:成地的宰臣公敛处父告诉孟孙说: 季氏命令战车部队,是什么缘故?

**古文:孟孙曰: 吾弗闻。 **

现代文:孟孙说: 我没有听说过。

**古文:处父曰: 然则乱也,必及于子,先备诸。 **

现代文:处父说: 那么这就是叛乱了,必定会涉及您,是不是先准备一下?

古文:与孟孙以壬辰为期。

现代文:和孟孙约定以初三作为预定日期。

古文:阳虎前驱,林楚御桓子,虞人以铍盾夹之,阳越殿。

现代文:阳虎驱车走在前边,林楚为桓子驾车,警卫军官手持铍、盾在两边夹护,阳越走在最后。

**古文:将如蒲圃,桓子咋谓林楚曰: 而先皆季氏之良也,尔以是继之。 **

现代文:将到蒲圃,桓子突然对林楚说: 你的先人都是季氏家里的忠良之臣,你也要以此来继承他们。

古文:对曰: 臣闻命后。

现代文:林楚说: 下臣听到这话已经迟了。

**古文:阳虎为政,鲁国服焉。违之,征死。死无益于主。 **

现代文:阳虎执政,鲁国人都服从他,违背他就是找死,死了也对主人没有好处。

古文:桓子曰: 何后之有?

现代文:桓子说: 有什么迟?

**古文:而能以我適孟氏乎? **

现代文:你能带我去到孟氏那里吗?

**古文:对曰: 不敢爱死,惧不免主。 桓子曰: 往也。 **

现代文:林楚回答说: 我不敢爱惜一死,怕的是不能使主人免于祸难。 桓子说: 去吧!

古文:孟氏选圉人之壮者三百人,以为公期筑室于门外。

现代文:孟氏挑选了三百个健壮奴隶为公期在门外造房子。

古文:林楚怒马,及衢而骋,阳越射之,不中,筑者阖门。

现代文:林楚鞭打乘马,到了大街上就飞跑而去,阳越用箭射他,没有射中,造房子的人关上大门。

古文:有自门间射阳越,杀之。

现代文:有人从门缝里用箭射阳越,杀死了他。

古文:阳虎劫公与武叔,以伐孟氏。

现代文:阳虎劫持鲁定公和武叔以攻打孟氏。

古文:公敛处父帅成人,自上东门入,与阳氏战于南门之内,弗胜。

现代文:公敛处父率领成地人从上东门进入,和阳氏在南门里边作战,没有战胜。

古文:又战于棘下,阳氏败。

现代文:又在棘下作战,阳氏战败。

古文:阳虎说甲如公宫,取宝玉大弓以出,舍于五父之衢,寝而为食。

现代文:阳虎脱去皮甲去到公宫,拿了宝玉、大弓出来,住在五父之衢,自己睡下而让人做饭。

**古文:其徒曰: 追其将至。 **

现代文:他的同伙说: 追赶的人恐怕快来了。

**古文:虎曰: 鲁人闻余出,喜于征死,何暇追余? **

现代文:阳虎说: 鲁国人听说我出去了,正高兴可以晚点死了,哪里有空来追我?

**古文:从者曰: 嘻!速驾,公敛阳在。 **

现代文:跟随的人说: 呀,快点套上马车吧,公敛处父在那里。

古文:公敛阳请追之,孟孙弗许。

现代文:公敛处父请求追赶阳虎,孟孙不答应。

古文:阳欲杀桓子,孟孙惧而归之。

现代文:公敛处父想要杀死季桓子,孟孙害怕,就把季桓子送回家去。

古文:子言辨舍爵于季氏之庙而出。阳虎入于讙、阳关以叛。

现代文:季寤在季氏的祖庙里向祖宗一一斟酒祭告然后逃走。阳虎进入讙地、阳关而叛变。

古文:郑驷歂嗣子大叔为政。

现代文:郑国的驷歂继承子太叔执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