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公二十六年

古文:二十有六年春,王正月,葬宋元公。

现代文:二十六年春季,周历正月,安葬宋元公。

古文:三月,公至自齐,居于郓。

现代文:三月,昭公从齐国回来,居住在郓地。

古文:夏,公围成。

现代文:夏季,昭公领兵包围了成这座城邑。

古文:秋,公会齐侯、莒子、邾子、杞伯,盟于鄟陵。

现代文:秋季,昭公与齐侯、莒子、邾子、杞伯在鄟陵结盟。

古文:公至自会,居于郓。

现代文:昭公从结盟的地方回来,居住在郓地。

古文:九月庚申,楚子居卒。

现代文:九月庚申日,楚国国君去世。

古文:冬十月,天王入于成周。

现代文:冬季十月,周天王进入东周。

古文:尹氏、召伯、毛伯以王子朝奔楚。

现代文:尹氏、召伯、毛伯带着王子朝逃到楚国。

古文:二十六年春,王正月庚申,齐侯取郓。

现代文:二十六年春季,周王朝历法的正月初五日,齐景公攻取郓地。

古文:葬宋元公,如先君,礼也。

现代文:安葬宋元公,像安葬先君一样,这是符合礼的。

古文:三月,公至自齐,处于郓,言鲁地也。

现代文:三月,昭公从齐国到达,住在郓地,这是说已经到了鲁国境内。

古文:夏,齐侯将纳公,命无受鲁货。

现代文:夏季,齐景公准备送昭公回国,命令不要接受鲁国的财礼。

**古文:申豐从女贾,以币锦二两,縳一如瑱,適齐师。谓子犹之人高: 能货子犹,为高氏后,粟五千庚。 **

现代文:申丰跟着女贾,用两匹锦缎作为财礼,捆紧在一起像一块瑱圭,到齐军中去,对子犹的家臣高齮说: 如果你能收买子犹,我们让你当高氏的继承人,给你五千庾粮食。

古文:高齮以锦示子犹,子犹欲之。

现代文:高齮把锦给子犹看,子犹想要。

**古文:齮曰: 鲁人买之,百两一布,以道之不通,先入币财。 **

现代文:高齮说: 鲁国人买得很多,一百匹一堆,由于道路不畅通,先把这点礼品送来。

古文:子犹受之,言于齐侯曰: 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,非不能事君也。然據有异焉。

现代文:子犹收下了礼物,对齐景公说: 臣下们对鲁国国君不肯尽力,不是不能奉行君命,然而据却感到奇怪。

古文:宋元公为鲁君如晋,卒于曲棘。

现代文:宋元公为了鲁国国君去到晋国,死在曲棘。

古文:叔孙昭子求纳其君,无疾而死。

现代文:叔孙昭子请求让他的国君复位,无病而死。

古文:不知天之弃鲁耶,抑鲁君有罪于鬼神,故及此也?

现代文:不知道是上天抛弃鲁国呢,还是鲁国国君得罪了鬼神所以才到这地步呢?

古文:君若待于曲棘,使群臣从鲁君以卜焉。

现代文:君王如果在曲棘等待,派臣下们跟从鲁国国君试探向鲁作战可胜与否。

古文:若可,师有济也。君则继之,兹无敌矣。

现代文:如果行,军事有了成功,君王就继续前去,这就不会有抵抗的人了。

**古文:若其无成,君无辱焉。 **

现代文:如果没有成功,就不必麻烦君王了。

古文:齐侯从之,使公子鉏帅师从公。

现代文:齐景公听从了他的话,派公子鉏带兵跟从昭公。

**古文:成大夫公孙朝谓平子曰: 有都以卫国也,请我受师。 **

现代文:成大夫公孙朝对平子说: 城市,是用来保卫国家的,请让我们来抵御齐军。

古文:许之。

现代文:平子答应了。

**古文:请纳质,弗许,曰: 信女足矣。 **

现代文:公孙朝请求送上人质,平子不答应,说: 相信你,这就够了。

古文:告于齐师曰: 孟氏,鲁之敝室也。

现代文:公孙朝告诉齐军说: 孟氏,是鲁国的破落户。

**古文:用成已甚,弗能忍也,请息肩于齐。 **

现代文:他们使用成地太过分了,我们不能忍受,请求降服于齐国以便休息。

古文:齐师围成。

现代文:齐军就包围成地。

**古文: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,曰: 将以厌众。 **

现代文:成地的军队进攻在淄水饮马的齐军,说: 这是做给大家看的。

**古文:鲁成备而后告曰: 不胜众。 **

现代文:鲁国准备充分以后告诉齐国人说: 我们拗不过大家。

古文:师及齐师战于炊鼻。齐子渊捷从洩声子,射之,中楯瓦。繇朐汏辀,匕入者三寸。

现代文:鲁军和齐军在炊鼻作战,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泄声子,用箭射泄声子,射中盾脊,箭从横木穿过车辕,箭头射进盾脊三寸。

古文:声子射其马,斩鞅,殪。

现代文:泄声子用箭射子渊捷的马,射断马颈上的皮带,马倒地死去。

**古文:改驾,人以为鬷戾也而助之。子车曰: 齐人也。 **

现代文:子渊捷改乘别的战车,鲁国人误认为他是鬷戾,就上去帮他,子渊捷说: 我是齐国人。

古文:将击子车。子车射之,殪。

现代文:鲁国人将要攻击子渊捷,子渊捷一箭射去,射死了鲁国人。

**古文:其御曰: 又之。 **

现代文:子囊带的赶车人说: 再射。

**古文:子车曰: 众可惧也,而不可怒也。 **

现代文:子渊捷说: 大队人马可以让他们害怕,而不能激怒他们。

古文:子囊带从野洩,叱之。

现代文:子囊带追赶声子,叱骂他。

**古文:洩曰: 军无私怒,报乃私也,将亢子。 **

现代文:声子说: 作战的时候没有个人的愤怒,我回骂就是为私人了,我将要抵挡您一阵。

古文:又叱之。亦叱之。

现代文:子渊捷还是叱骂声子,声子也就回骂他。

古文:冉竖射陈武子,中手,失弓而骂。

现代文:冉竖用箭射陈武子,谢中手,弓落到地上而大骂。

**古文:以告平子曰: 有君子白晳,鬒鬚眉,甚口。 **

现代文:冉竖报告平子,说: 有一个君子皮肤白胡子眉毛黑而密,很会骂人。

**古文:平子曰: 必子彊也,无乃亢诸? **

现代文:平子说: 一定是子彊,不是抵挡了他吧?

**古文:对曰: 谓之君子,何敢亢之? **

现代文:冉竖回答说: 既称他为君子,怎么敢抵挡他?

古文:林雍羞为颜鸣右,下。苑何忌取其耳。颜鸣去之。

现代文:林雍不愿意做颜鸣的车右,下车,苑何忌割了他的耳朵,颜鸣要把他带走。

**古文:苑子之御曰: 视下顾。 **

现代文:苑何忌的赶车人说: 朝下看!

古文:苑子刜林雍,断其足。

现代文:就看着林雍的脚。

**古文:而乘于他车以归。颜鸣三入齐师,呼曰: 林雍乘。 **

现代文:苑何忌砍斫林雍,砍断了他的一只脚,林雍用一只脚跳上别的战车逃回来,颜鸣三次冲进齐军,大喊说: 林雍来坐车!

古文:四月,单子如晋告急。

现代文:四月,单子到晋国去报告紧急情况。

古文:五月戊午,刘人败王城之师于尸氏。

现代文:五月初五日,刘国人在尸氏打败了王城的军队。

古文:戊辰,王城人、刘人战于施穀,刘师败绩。

现代文:十五日,王城人、刘国人在施谷作战,刘军大败。

古文:秋,盟于剸陵,谋纳公也。

现代文:秋季,鲁昭公和齐景公、莒子、邾子、杞伯在鄟陵结盟,这是为了谋划送昭公回国。

古文:七月己巳,刘子以王出。

现代文:七月十七日,刘子带了周敬王出去。

古文:庚午,次于渠。王城人焚刘。

现代文:十八日,住在渠地,王城的军队放火烧了刘子的城邑。

古文:丙子,王宿于褚氏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周敬王住在褚氏。

古文:丁丑,王次于萑穀。

现代文:二十五日,周敬王住在萑谷。

古文:庚辰,王入于胥靡。

现代文:二十八日,周敬王进入胥靡。

古文:辛巳,王次于滑。

现代文:二十九日,周敬王住在滑地。

古文:晋知跞、赵鞅帅师纳王,使女宽守阙塞。

现代文:晋国的知跞、赵鞅领兵接纳周敬王,派汝宽镇守阙塞。

古文:九月,楚平王卒。令尹子常欲立子西,曰: 大子壬弱,其母非適也,王子建实聘之。子西长而好善,立长则顺,建善则治。

现代文:九月,楚平王死去,令尹子常想要立子西,说: 太子壬年纪小,他的母亲不是正妻,而是王子建所聘的,子西年纪大而喜好善良,立年长就顺于情理,建立善良的国家就得治。

**古文:王顺国治,可不务乎? **

现代文:君王顺理国家太平,能不努力去做吗?

古文:子西怒曰: 是乱国而恶君王也。国有外援,不可渎也。

现代文:子西发怒说: 这是扰乱国家,宣扬君王的坏事,国家有外援,不能轻慢。

古文:王有適嗣,不可乱也。

现代文:君王有嫡出的继承人,不能混乱。

古文:败亲速仇,乱嗣不祥,我受其名。

现代文:败坏亲人、召来仇敌、混乱继承人,不吉利,我会蒙受恶名。

古文:赂吾以天下,吾滋不从也。楚国何为?

现代文:即使用天下来贿赂我,我也是不能听从的,楚国有什么用?

**古文:必杀令尹! **

现代文:一定要杀死令尹。

古文:令尹惧,乃立昭王。

现代文:令尹恐惧,就立了楚昭王。

古文:冬十月丙申,王起师于滑。

现代文:冬季,十月十六日,周敬王在滑地起兵。

古文:辛丑,在郊,遂次于尸。

现代文:二十一日,在郊地,就住在尸地。

古文:十一月辛酉,晋师克巩。召伯盈逐王子朝。

现代文:十一月十一日,晋军攻下巩地,召伯盈赶走了王子朝。

古文:王子朝及召氏之族、毛伯得、尹氏固、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。阴忌奔莒以叛。

现代文:王子朝和召氏的族人、毛伯得、尹氏固、南宫嚚保护着周朝的典籍逃亡楚国,阴忌逃亡莒地叛变。

古文:召伯逆王于尸,及刘子、单子盟。

现代文:召伯盈在尸地迎接周敬王,和刘子、单子结盟。

古文:遂军圉泽,次于隄上。

现代文:于是就驻扎在圉泽,住在堤上。

古文:癸酉,王入于成周。

现代文:二十三日,周敬王进入成周。

古文:甲戌,盟于襄宫。

现代文:二十四日,在襄王的庙里盟誓。

古文:晋师使成公般戍周而还。

现代文:晋军派成公般在成周戍守,就回去了。

古文:十二月癸未,王入于庄宫。

现代文:十二月初四日,周敬王进入庄宫。

古文: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: 昔武王克殷,成王靖四方,康王息民。并建母弟,以蕃屏周。亦曰,吾无专享文、武之功,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,而溺入于难,则振救之。

现代文:王子朝派人报告诸侯说: 从前武王战胜殷朝,成王安定四方,康王与民休息,一起分封同母兄弟,以此作为周朝的屏障,还说: 我不能独自承受文王、武王的功业,而且还是为了后代,一旦荒淫败坏而陷入危难,就可以拯救他。

古文:至于夷王,王愆于厥身。诸侯莫不并走其望,以祈王身。

现代文:到了夷王,恶疾缠身,诸侯没有不遍祭境内的名山大川,为夷王的健康作祈祷。

古文:至于厉王,王心戾虐,万民弗忍,居王于彘。

现代文:到了厉王,他的内心乖张暴虐,老百姓不能忍受,就让他住到彘地去。

古文:诸侯释位,以间王政。

现代文:诸侯各自离开他们的职位,来参与王朝的政事。

古文:宣王有志,而后效官。

现代文:宣王有知识,然后把王位奉还给了他。

古文:至于幽王,天不吊周,王昏不若,用愆厥位。

现代文:到了幽王,上天不保佑周朝,天子昏乱不顺,因此失去王位。

古文:携王奸命,诸侯替之,而建王嗣,用迁郏鄏。

现代文:携王触犯天命,诸侯废弃了他,立了继承人,因此迁都到郏鄏。

古文:则是兄弟之能用力于王室也。

现代文:这就是由于兄弟们为王室出力。

古文:至于惠王,天不靖周,生颓祸心,施于叔带,惠、襄辟难,越去王都。

现代文:到了惠王,上天不使周朝安定,使颓生出祸心,波及于叔带。惠王、襄王避难,离开了国都。

古文:则有晋、郑,咸黜不端,以绥定王家。

现代文:这时候就有晋国、郑国都来驱走不正派的人,以安定王室。

古文:则是兄弟之能率先王之命也。

现代文:这就是由于兄弟们遵先王的命令。

古文:在定王六年,秦人降妖,曰: 周其有頿王,亦克能修其职。

现代文:在定王六年的时候,秦国人中降下妖孽,说: 周朝会有一个长胡子的天子,也能够完成自己的职分。

**古文:诸侯服享,二世共职。王室其有间王位,诸侯不图,而受其乱灾。 **

现代文:使诸侯顺服而享有国家,两代谨守自己的职分,王室中有人觊觎王位,诸侯不为王室图谋,受到了动乱灾祸。

古文:至于灵王,生而有頿。王甚神圣,无恶于诸侯。

现代文:到了灵王,生下来就有胡子,他十分神奇聪明,对诸侯没有做什么恶事。

古文:灵王、景王,克终其世。今王室乱,单旗、刘狄,剥乱天下,壹行不若。谓先王何常之有?

现代文:灵王、景王都能善始善终。 现在王室动乱,单旗、刘狄搅乱天下,专门倒行逆施,说: 先王登位根据什么常规?

古文:唯余心所命,其谁敢讨之?

现代文:只要我心里想立谁,有谁敢来讨伐?

古文:帅群不吊之人,以行乱于王室。

现代文:带了一些不好的人,以此在王室中制造混乱。

古文:侵欲无厌,规求无度,贯渎鬼神,慢弃刑法,倍奸齐盟,傲很威仪,矫诬先王。

现代文:他们侵吞没有满足,贪求没有限度,惯于亵渎鬼神,轻慢抛弃刑法,违背触犯盟约,蔑视礼制,诬蔑先王。

古文:晋为不道,是摄是赞,思肆其罔极。

现代文:晋国无道,对他们加以赞助,无限度放纵他们。

古文:兹不穀震盪播越,窜在荆蛮,未有攸厎。

现代文:现在我动荡流离,逃窜到荆蛮,还没有归宿。

古文:若我一二兄弟甥舅,奖顺天法,无助狡猾,以从先王之命。毋速天罚,赦图不穀,则所愿也。

现代文:如果我们一两位兄弟甥舅顺从上天的法度,不要帮助狡猾之徒,以服从先王的命令,不要招来上天的惩罚,除去我的忧虑并为我谋划,就是我的愿望了。

**古文:敢尽布其腹心,及先王之经,而诸侯实深图之!昔先王之命曰: 王后无適,则择立长。年钧以德,德钧以卜。 **

现代文:谨敢完全披露腹心和先王的命令,希望诸侯认真地考虑一下。 从前先王的命令说: 王后没有嫡子,就选立年长的,年纪相当根据德行,德行相当根据占卜。

古文:王不立爱,公卿无私,古之制也。

现代文:天子不立偏爱,公卿没有私心,这是古代的制度。

**古文:穆后及大子寿早夭即世,单、刘赞私立少,以间先王,亦唯伯仲叔季图之。 **

现代文:穆后和太子寿早年去世,单氏、刘氏偏立了年幼的,来违犯先王的命令。请所有长于我或小于我的诸侯考虑一下。

古文:闵马父闻子朝之辞,曰: 文辞以行礼也。

现代文:闵马父听到王子朝的辞令,说: 文辞是用来实行礼的。

**古文:子朝干景之命,远晋之大,以专其志,无礼甚矣。文辞何为? **

现代文:子朝违背了周景王的命令,疏远晋国这个大国,一心一意想做天子,太不讲礼了,文辞有什么用处?

古文:齐有彗星,齐侯使禳之。

现代文:齐国出现彗星,齐景公派人祭祀消灾。

古文:晏子曰: 无益也,祇取诬焉。

现代文:晏子说: 没有益处的,只能招来欺骗。

古文:天道不謟,不贰其命,若之何禳之?

现代文:天道不可怀疑,不能使它有所差错,怎么能去祭祷?

古文:且天之有彗也,以除秽也。

现代文:而且上天的有彗星,是用来清除污秽的。

古文:君无秽德,又何禳焉?

现代文:君王没有污秽的德行,又祭祷什么?

古文:若德之秽,禳之何损?《诗》曰: 惟此文王,小心翼翼。

现代文:如果德行污秽,祭祷又能减轻什么?《诗》说: 这个文王,小心恭敬。

**古文:昭事上帝,聿怀多福。厥德不回,以受方国。 **

现代文:隆重地事奉天帝,求取各种福禄,他的德行不违背天命,接受着四方之国。

古文:君无违德,方国将至,何患于彗?

现代文:君王没有违德的事,四方的国家将会来到,为什么怕有彗星?

**古文:《诗》曰: 我无所监,夏后及商。用乱之故,民卒流亡。 **

现代文:《诗》说: 我没有什么借鉴,要有就是夏后和商,由于政事混乱,百姓终于流亡。

**古文:若德回乱,民将流亡,祝史之为,无能补也。 **

现代文:如果德行违背天命而混乱,百姓将要流亡,祝史的所作所为,于事无补。

古文:公说,乃止。

现代文:齐景公很高兴,就停止了祭祷。

**古文: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,公叹曰: 美哉室,其谁有此乎? **

现代文:齐景公和晏子在路寝里坐着,齐景公叹气说: 多么漂亮的房子啊!是谁会据有这里呢?

**古文:晏子曰: 敢问何谓也? **

现代文:晏子说: 请问,这是什么意思?

**古文:公曰: 吾以为在德。 **

现代文:齐景公说: 我认为在于有德行的人。

古文:对曰: 如君之言,其陈氏乎!

现代文:晏子说: 像君王所说,恐怕在于陈氏吧!

古文:陈氏虽无大德,而有施于民。

现代文:陈氏虽然没有大的德行,然而对百姓有施舍。

古文:豆区釜钟之数,其取之公也薄,其施之民也厚。

现代文:豆、区、釜、钟这几种量器的容积,从公田征税时就用小的,向百姓施舍时就用大的。

古文:公厚敛焉,陈氏厚施焉,民归之矣。

现代文:您征税多,陈氏施舍多,百姓倾向于他了。

**古文:《诗》曰: 虽无德与女,式歌且舞。 **

现代文:《诗》说: 虽然没有德行给予你,也应当且歌且舞。

古文:陈氏之施,民歌舞之矣。

现代文:陈氏的施舍,百姓已经为之歌舞了。

**古文:后世若少情,陈氏而不亡,则国其国也已。 **

现代文:您的后代如果稍稍怠惰,陈氏又如果不灭亡,他的封地就变成国家了。

**古文:公曰: 善哉,是可若何? **

现代文:齐景公说: 对啊!这可怎么办?

**古文:对曰: 唯礼可以已之。在礼,家施不及国,民不迁,农不移,工贾不变,士不滥,官不滔,大夫不收公利。 **

现代文:晏子回答说: 只有礼可以制止这个,如果符合礼,家族的施舍不能扩大到国内,百姓不迁移,农夫不变动,工人、商人不改行,士不失职,官吏不怠慢,大夫不占取公家的利益。

古文:公曰: 善哉,我不能矣。

现代文:齐景公说: 对呀!我不能做到了。

**古文:吾今而后知礼之可以为国也。 **

现代文:我从今以后开始知道礼能够用来治理国家了。

古文:对曰: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,与天地并。

现代文:晏子回答说: 礼可以治理国家,由来很久了,和天地相等。

古文:君令臣共,父慈子孝,兄爱弟敬,夫和妻柔,姑慈妇听,礼也。

现代文:国君发令,臣下恭敬,父亲慈爱,儿子孝顺,哥哥仁爱,弟弟恭敬,丈夫和蔼,妻子温柔,婆婆慈爱,媳妇顺从,这是合于礼的。

**古文:君令而不违,臣共而不贰,父慈而教,子孝而箴,兄爱而友,弟敬而顺,夫和而义,妻柔而正,姑慈而从,妇听而婉,礼之善物也。 **

现代文:国君发令而不违背礼,臣下恭敬而没有二心,父亲慈爱而教育儿子,儿子孝顺而规劝父亲,哥哥仁爱而友善,弟弟恭敬而顺服,丈夫和蔼而知义,妻子温柔而正直,婆婆慈爱而肯听从规劝,媳妇顺从而能委婉陈辞,这又是礼中的好事情。

**古文:公曰: 善哉,寡人今而后闻此礼之上也。 **

现代文:齐景公说: 对呀!我从今以后开始听到了礼应当加以崇尚了。

**古文:对曰: 先王所禀于天地,以为其民也,是以先王上之。 **

现代文:晏子回答说: 先王从天地那里接受了礼以治理百姓,所以先王尊崇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