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昌志略

古文:嘉靖元年巡抚何孟春、郴州籍,江阴人。

现代文:二十三年设立镇守,弘治二年设置金腾道。

古文:巡按御史陈察常熟人。疏革镇守,设永昌府,立保山县,改金齿指挥使司为永昌卫府,领州一腾越县二,保山、永平。仍统潞江安抚司、凤溪、施甸二长官司。

现代文:嘉靖元年巡抚何孟春、巡按御史陈察上疏革除镇守,设为永昌府,建立保山县,改金齿指挥使司为永昌卫府,治理一个州两个县,仍统领潞江安抚司、凤溪与施甸两个长官司。

古文:保山编户十里。

现代文:保山县编入户籍的有十个里。

古文:又城北彝民曰 喧 ,共十五;城南彝民曰 寨 ,共二十八。

现代文:又有城北的彝民叫做 喧 ,共十五个;城南的彝民叫做 寨 ,共二十八个。

古文:洪武三十三年,改腾冲守御千户所隶金齿司。

现代文:洪武三十三年,改腾冲守御千户所隶属于金齿军民指挥使司。

古文:正统十四年,升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,与金齿并。

现代文:正统十四年,升级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,与金齿同级。

古文:永平,即东汉之博南县。以山名。洪武初隶永昌府。

现代文:嘉靖二年,重新设州,隶属永昌府,改指挥使司为腾冲卫,州名叫腾冲。永平,就是东汉的博南县。洪武初年隶属于永昌府。

古文:三十二年,改府为金齿指挥司,属指挥司管辖。

现代文:二十三年,把府改为金齿指挥使司,属指挥使司管辖。

古文:元柔远路,国初柔远府,永乐九年立安抚司。

现代文:嘉靖二年,恢复府,仍归属府。潞江安抚司,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。

古文:凤溪长官司,在城东二十五里。

现代文:凤溪长官司,在城东二十五里。

古文:施甸长官司,在城南一百里。

现代文:施甸长官司,在城南一百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