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文君免士工师藉

古文:周文君免士工师藉,相吕仓,国人不说也。

现代文:周文君免去了工师籍的职务,而改用吕仓做相国,周的百姓对这件事不高兴。

古文:君有闵闵之心。

现代文:周文君为此感到很担心。

古文:谓周文君曰: 国必有诽誉,忠臣令诽在己,誉在上。

现代文:有人对周文君说: 国家做出一个决策,人们必定会有诽谤和赞成两种态度,忠臣使诽谤全都加在自己的身上,而把赞美的话都加在君主的身上。

古文:宋君夺民时以为台,而民非之,无忠臣以掩盖之也。

现代文:宋国的国君贻误农时来建造娱乐用的高台,因此百姓都非议这件事,这是因为没有忠臣来为君主掩盖过错罢了。

古文:子罕释相为司空,民非子罕而善其君。

现代文:子罕辞掉了相位而改做司空,百姓非议子罕但褒扬他们的国君。

古文:齐桓公宫中七市,女闾七百,国人非之。

现代文:齐桓公在宫中设立了七个市场和七百个国家妓院,国人非议这件事情。

古文:管仲故为三归之家,以掩桓公,非自伤于民也?

现代文:管仲因此故意在家里筑 三归台 ,来掩盖齐桓公的过错,而不是自己有意伤害民心。

古文:《春秋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,皆大臣见誉者也。

现代文:《春秋》所记载的臣子杀国君的事例数以百计,这些臣子都是很受赞誉的大臣。

古文:故大臣得誉,非国家之美也。

现代文:所以说大臣受到赞誉,并不是国家的好事。

**古文:故众庶成疆,增积成山。 **

现代文:由此看来,人越多力量就越大,积累微小的土石就能成为大山。

古文:周君遂不免。

现代文:周君于是就没有免掉吕仓的职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