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

古文: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。

现代文:楚怀王派昭雎到秦国去游说,让秦国重用张仪。

古文:未至,惠王死,武王逐张仪。楚王因收昭雎以取齐。

现代文:昭雎还没有到秦国,秦惠王就死了,秦武王驱逐了张仪,楚怀王也因此拘捕了昭雎以讨好齐国。

古文:桓臧为雎谓楚王曰: 横亲之不合也,仪贵惠王而善雎也。

现代文:桓藏替昭雎对楚怀王说: 秦、韩、魏三国的联合没有成功,这是出于张仪得势予秦惠王并且和昭雎关系密切。

古文:今惠王死,武王立。仪走,公孙郝、甘茂贵。

现代文:如今惠王死了,武王即位,张仪被驱逐,公孙郝、甘茂显贵起来。

古文:甘茂善魏,公孙郝善韩。

现代文:甘茂和魏国关系密切,公孙郝和韩国关系密切。

古文:二人固不善雎也,必以秦合韩、魏。

现代文:这两个人原本就和昭雎关系不好,所以一定主张秦国联合韩国、魏国。

古文:韩、魏之重仪,仪有秦而雎以楚重之。

现代文:当年,韩国、魏国重视张仪,是因为张仪掌握秦国的实权,并且昭雎又依靠楚国的力量推崇他。

古文:今仪困秦而雎收楚。韩、魏欲得秦,必善二人者。

现代文:如今张仪在秦国遭难而昭雎在楚国被拘捕,如果韩国、魏国想要得到泰国的支持,它们一定要亲近甘茂和公孙郝。

古文:将收韩、魏轻仪而伐楚,方城必危。

现代文:这两个人也将拉拢韩国、魏国轻视张仪进攻楚国,那么方城一定危险了。

古文:王不如复雎,而重仪于韩、魏。仪据楚势,挟魏重,以与秦争。

现代文:大王不如恢复昭雎的地位,而使张仪在韩国、魏国得到重用:张仪依靠楚国的势力,倚仗魏国的重用,而跟秦国争斗。

**古文:魏不合秦,韩亦不从,则方城无患。 **

现代文:如果魏国不与秦国联合,韩国也不会顺从泰国,那么方城就没有祸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