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卿谓春申君

古文:虞卿谓春申君曰: 臣闻之《春秋》,于安思危,危则虑安。

现代文:虞卿对春申君说: 臣下听《春秋》上说,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存在的危险,在危险的时候要思虑如何安定。

古文:今楚王之春秋高矣,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。

现代文:如今楚王年龄大了,您的封地,是不可不及早确定的。

古文:为主君虑封者,莫如远楚。

现代文:替您考虑封地,莫如远离楚国的都城更好些。

古文:秦孝公封商君,孝公死,而后不免杀之。

现代文:秦孝公封公孙鞅于商地,秦孝公死后,他没有免掉被后王杀害的灾祸。

古文:秦惠王封冉子,惠王死,而后王夺之。

现代文:秦昭王封冉子予穰,昭王死后,后王剥夺了他的封地。

古文:公孙鞅,功臣也;冉子,亲姻也。

现代文:公孙鞅是泰国的功臣,冉子是秦王的姻亲。

古文:然而不免夺死者,封近故也。

现代文:然而却没有免掉被夺去封地、遭杀害的命运,这是由于封地太靠近都城的缘故。

古文:太公望封于齐,邵公奭封于燕,为其远王室矣。

现代文:太公望封在齐地,邵公爽封在燕地,之所以能够寿终正寝,是因为他们的封地远离王室的缘故。

**古文: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,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,践乱燕,以定身封,此百代之一时也。 **

现代文:如今燕国犯有很大的伐赵之罪,赵国对它积怨很涤,所以,您不如向摹匕进军:既可以使赵国感激您,又可以翦灭残破的燕国,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封地,这是百代难遇的一个好时机。

古文:君曰: 所道攻燕,非齐则魏。

现代文:春申君说: 进攻燕国所经过的道路,不在齐国就在魏国。

**古文:魏、齐新怨楚,楚君虽欲攻燕,将道何哉? **

现代文:魏国、齐园刚刚与楚国结下怨仇,楚王虽然想要攻打燕国,将从什么地方通过呢?

**古文:对曰: 请令魏王可。 **

现代文:虞卿回答说: 请使魏王答应借道。

**古文:君曰: 何如? **

现代文:春申君说: 怎么办?

**古文:对曰: 臣请到魏,而使所以信之。 **

现代文:虞卿回答说: 臣下请求到魏国去,并顺便向他们说明借道的道理。

**古文:乃谓魏王曰: 夫楚亦强大矣,天下无敌,乃且攻燕。 **

现代文:于是虞卿到魏国对魏王说: 楚国已经很强大了,天下无敌,就要攻打燕国。

**古文:魏王曰: 乡也子云天下无敌,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,何也? **

现代文:魏玉说: 先前,您说楚国天下无敌;如今,您又说将要攻打燕国,这是为什么?

古文:对曰: 今为马多力则有矣,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,何也?

现代文:虞卿回答说: 如今说马有很大力气,那是对的,如果说马的力量能驮千钧,那是不对的,为什么呢?

古文:夫千钧,非马之任也。

现代文:因为千钧不是马所能承担得了的。

**古文:今谓楚强大则有矣,若越赵、魏而斗兵于燕,则岂楚之任也哉? **

现代文:如今说楚国强大,那是真的,如果跨越赵国、魏国而跟燕国交战,楚国能承受得了吗?

古文:非楚之任而楚为之,是敝楚也。

现代文:不是楚国该承担的事,楚国偏要去做,这是破坏楚国的强大。

**古文:敝楚见强魏也,其于王孰便也? **

现代文:破坏楚国是强大魏国,这对大王来说,哪种情况更有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