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惠文王三十年

古文:赵惠文王三十年,相都平君田单问赵奢曰: 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,所以不服者,独将军之用众。

现代文:赵惠文王三十年,相国安平君田单对赵奢说: 我不是不喜欢将军的用兵方法,让我感到无法佩服的是您使用的士卒数量太多了。

古文:用众者,使民不得耕作,粮食挽赁不可给也。

现代文:使用的士卒多,就会使百姓无法很好地进行耕种,粮食也要靠别国的供给,并且要远距离地输送,无法保证充足的供应。

古文:此坐而自破之道也,非单之所为也。

现代文:这是坐以待毙、不攻自破的作战方法,这不是我所采用的方法。

古文:单闻之,帝王之兵,所用者不过三万,而天下服矣。

现代文:我听说过,帝王所用的兵力不超过三万人,天下就能顺服。

**古文:今将军必负十万、二十万之众乃用之,此单之所不服也。 **

现代文:现在将军您每次一定要有十万甚至二十万的兵力才能作战,这是我所不能佩服的地方。

古文:马服曰: 君非徒不达于兵也,又不明其时势。

现代文:马服君赵奢说: 看来您不仅不通晓用兵之道,而且也不明了如今的军事形势。

古文:夫吴干之剑,肉试则断牛马,金试则截盘匜;薄之柱上而击之,则折为三,质之石上而击之,则碎为百。

现代文:那吴国的干将之剑,加之于肉体可以砍断牛、马,加之于金属可以割断盘、匝。如果把它靠在柱子上砸,就会折为三段;把它垫在石头上砸,就会碎为百片。

古文: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,是薄柱击石之类也。

现代文:现在用三万兵力去对付强大国家的军队,这就像是把宝剑靠在柱子上、垫在石头上砸它一样。

古文:且夫吴干之剑材,难夫毋脊之厚,而锋不入;无脾之薄,而刃不断。

现代文:况且那吴国的干将之剑虽然锋利,更难得的是如果剑背不足够厚,剑尖就无法刺人;剑面不足够轻薄,剑刃就无法断物。

古文:兼有是两者,无钩缳镡蒙须之便,操其刃而刺,则未入而手断。

现代文:如果同时具备了这样的剑背和剑面,但是没有剑环、剑刃、剑珥、佩带等辅助之物,那就只好手持剑刃去刺物了,这样的话,剑还没有入物,自己的手指就先被割断了。

古文:君无十余、二十万之众,而为此钩缳镡蒙须之便,而徒以三万行于天下,君焉能乎?

现代文:您如果不拥有十几、二十万的兵力作为像剑环、剑珥这样的配合部分,只想凭借三万名精英横行于天下,怎么能做到呢?

古文:且古者四海之内,分为万国。

现代文:何况,古时候天下分成很多个诸侯国。

古文:城虽大,无过三百丈者。人虽众,无过三千家者。

现代文:即使是大城邑,城墙也没有超过三百丈的;人口即使多,也没有超过三千家的。

古文:而以集兵三万,距此奚难哉!

现代文:如果用训练有素的三万军队去攻打这样的城邑,还有什么困难呢?

古文:今取古之为万国者,分以为战国七,能具数十万之兵,旷日持久,数岁,即君之齐已。

现代文:如今,古代众多的诸侯国已经归并成为战国七雄,它们可以召集十万兵力,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,如果这样持续几个年头,就会出现你们齐国那样的状况。

古文:齐以二十万之众攻荆,五年乃罢。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,五年乃归。

现代文:齐国动用二十万兵力攻楚,五年才结束战争;赵国出动二十万兵力灭中山,整整打了五年才告成功。

古文:今者齐韩相方,而国围攻焉,岂有敢曰,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?

现代文:假如说,现在齐、韩两国势均力敌,又相互围攻,有谁敢对我夸下海口,说他能用三万兵力去援救这两国呢?

**古文:今千丈之城,万家之邑相望也,而索以三万之众,围千丈之城,不存其一角,而野战不足用也,君将以此何之? **

现代文:现在方圆千丈的大城、户口上万的大邑相互对峙,如果想用三万的兵力去包围千丈的大城,恐怕连城的一角都围不住,至于进行野战就更加不够了,你能拿这点兵力去干什么呢?

**古文:都平君喟然太息曰: 单不至也! **

现代文:安平君田单长叹了一口气,说: 我确实没有您高明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