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立周绍为傅

古文:王立周绍为傅曰: 寡人始行县,过番吾,当子为子之时,践石以上者皆道子之孝。

现代文:赵武灵王立周绍为王子的傅佐之官,说: 寡人起初视察县邑,路过番吾,当时您还很年轻,比乘马石高的人都称道您的孝心。

古文:故寡人问子以璧,遗子以酒食,而求见子。

现代文:所以寡人把玉壁馈赠给您,把酒食赠予您,而要求拜见您。

古文:子谒病而辞。

现代文:可是您托病推辞了。

**古文:人有言子者曰: 父之孝子,君之忠臣也。 **

现代文:有人谈论您说: 父亲的孝子,是君王的忠臣。

古文:故寡人以子之知虑,为辩足以道人,危足以持难,忠可以写意,信可以远期。

现代文:所以寡人认为您的智谋巧言完全可以引导别人,纯正的为人完全可以扶助危难,忠诚可以表露心意,守信可以长久不变。

古文:诗云 服难以勇,治乱以知,事之计也。

现代文:逸诗说: 用勇气征服困难,用智慧治理动乱,这是对事情谋划的结果。

古文:立傅以行,教少以学,义之经也。

现代文:设立辅佐之官根据品行,教导年轻人依靠学问,这是仁义的规范。

**古文:循计之事,失而累;访议之行,穷而不忧。 **

现代文:遵循计谋办的事情,失败了而没有负担,经过咨询议沦的行动,处于困境而不忧愁。

**古文:故寡人欲子之胡服以傅王乎。 **

现代文:所以寡人想让您穿上胡服辅佐王子。

**古文:周绍曰: 王失论矣,非贱臣所敢任也。 **

现代文:周绍说: 大王选择有失,不是臣下所敢担任的职务。

古文:王曰: 选子莫若父,论臣莫若君。

现代文:赵武灵王说: 挑选儿子没有谁能赶得上父亲,选择臣子没有谁能赶得上国君。

**古文:君,寡人也。 **

现代文:国君就是我。

**古文:周绍曰: 立傅之道六。 **

现代文:周绍说, 设立辅佐之官的标准有六条。

**古文:王曰: 六者何也? **

现代文:赵武灵王说: 六条标准是什么?

古文:周绍曰: 知虑不躁达于变,身行宽惠达于礼,威严不足以易于位,重利不足以变其心,恭于教而不快,和于下而不危。

现代文:周绍说: 有智谋不狡猾通晓事物的变化,自身行为宽厚仁慈明白礼仪,威严不能改变他按照职位行使权力,重利不能够改变他的心意,对于教化恭谨而不放纵,对属下和蔼而不虚伪。

古文:六者,傅之才,而臣无一焉。

现代文:具有这六条,才是辅佐的人才,可是臣下不具备一条。

古文:隐中不竭,臣之罪也。

现代文:隐瞒实情不竭尽全力,是臣下的罪过。

古文:傅命仆官,以烦有司,吏之耻也。

现代文:顺从君命玷污官职,而麻烦官吏,是官吏的耻辱。

**古文:王请更论。 **

现代文:请君玉改变选择。

**古文:王曰: 知此六者,所以使子。 **

现代文:赵武灵王说: 了解六条标准,所以委派您担任这个职位。

古文:周绍曰: 乃国未通于王胡服。

现代文:周绍说: 如今国内的民众还没有明白君王穿胡服的意思。

**古文:虽然,臣,王之臣也,而王重命之,臣敢不听令乎? **

现代文:即使这样,臣下是君王的臣子,而君王又任命我重要职位,臣下敢不听从命令吗?

古文:再拜,赐胡服。

现代文:周绍再次拜谢了君王的信任,赵武灵王赏赐给他胡服。

古文:王曰: 寡人以王子为子任,欲子之厚爱之,无所见丑。

现代文:赵武灵王说: 寡人把辅佐王子的事作为您的职责,想让您很好地爱护他,不要让他露出什么丑恶的地方。

古文:御道之以行义,勿令溺苦于学。

现代文:驾驭引导他实行仁义,不要让他因为沉溺于诵习之事而困苦。

古文:事君者,顺其意,不逆其志。

现代文:事奉国君的人,应该顺从君王的心意,不违背君王的意志。

古文:事先者,明其高,不倍其孤。

现代文:事奉先君的人,彰明先君的高尚,不背叛先君的遗孤。

古文:故有臣可命,其国之禄也。

现代文:所以有这样的臣子可以任命,大概是国家的福气。

古文:子能行是,以事寡人者毕矣。

现代文:您能做到这样,事奉寡人的职责就完成了。

**古文:《书》云: 去邪无疑,任贤勿贰。 **

现代文:《尚书》说: 去掉邪恶没有疑心,任用贤能没有贰心。

**古文:寡人与子,不用人矣。 **

现代文:寡人用您,就不用别人了。

古文:遂赐周绍胡服衣冠,贝带黄金师比,以傅王子也。

现代文:于是赏赐周绍胡人的衣服帽子、有装饰的革带、用黄金做成的胡带之钩,来辅佐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