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攻魏取宁邑

古文:秦攻魏,取宁邑,诸侯皆贺。

现代文:秦国攻打魏国,夺取宁邑,各诸侯都前去祝贺。

古文:赵王使往贺,三反不得通。

现代文:赵惠文王也派使者前去祝贺。使者往返三次没有通报接见。

古文:赵王忧之,谓左右曰: 以秦之强,得宁邑,以制齐、赵。

现代文:赵惠文王很忧愁,对左右的人说: 凭借秦国的强大,夺取宁邑以后,就将制裁齐国、赵国。

**古文:诸侯皆贺,吾往贺而独不得通,此必加兵我,为之奈何? **

现代文:诸侯都去祝贺,我们前往祝贺却不能通报接见,这一定是要攻打我们,对这件事怎么办?

古文:左右曰: 使者三往不得通者,必所使者非其人也。

现代文:左右的人说: 使者多次往返不能得到通报接见,一定是所派出的人不是适当的人选。

**古文:曰谅毅者,辨士也,大王可试使之。 **

现代文:有一个叫谅毅的,是能言善辩的人,大王可以派他去试试。

古文:谅毅亲受命而往。

现代文:谅毅亲自接受赵王的命令前往。

古文:至秦,献书秦王曰: 大王广地宁邑,诸侯皆贺,敝邑寡君亦窃嘉之,不敢宁居,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,而使不得通。

现代文:到了秦国,向秦王献上书傣说: 大王扩大土地到安邑,诸侯都来祝贺,敞国君王也私下赞许大王,不敢安闲住着,派臣下捧着礼物三次来到大王的宫廷,可是使者没能得到通报召见。

**古文:使若无罪,愿大王无绝其欢;若使有罪,愿得请之。 **

现代文:使臣如果没有罪过,希望大王不要断绝我们承欢的机会。如果使臣有罪,愿意得到大王的惩处。

古文:秦王使使者报曰: 吾所使赵国者,小大皆听吾言,则受书币。

现代文:秦王派使者告诉谅毅说: 我所要求赵国的,大事小情都要听我的话,那么我就接受送来的书信财物。

**古文:若不从吾言,则使者归矣。 **

现代文:如果不听从我的话,那么使者就回去吧。

古文:谅毅对曰: 下臣之来,固愿承大国之意也,岂敢有难?

现代文:谅毅回答说: 臣下这次来,本来希望接受大国的旨意,怎么敢难为大王?

**古文:大王若有以令之,请奉而西行之,无所敢疑。 **

现代文:大王如果有什么命令,请允许我们奉命实行,不敢有什么怀疑的地方。

古文:于是秦王乃见使者曰: 赵豹、平原君数欺弄寡人,赵能杀此二人,则可。

现代文:这时秦昭王才接见赵国使,者,说: 赵豹、平原君,几次欺骗愚弄寡人。如果赵国能杀掉这两个人,那是可以的。

**古文:若不能杀,请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。 **

现代文:如果不能杀,请让我现在率领诸侯在邯郸城下接受你们的命令。

古文:谅毅曰: 赵豹、平原君,亲寡君之母弟也,犹大王之有叶阳、泾阳君也。

现代文:谅毅说: 赵豹、平原君,是我们君王的亲兄弟,就像大王有叶阳君、泾阳君两个弟弟一样。

古文: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,衣服使之便于体,膳啖使之嗛于口,未尝不分于叶阳、泾阳君。

现代文:大王用孝友之情治国闻名天下,穿的衣服使兄弟合身,膳食使兄弟满意合日,没曾有什么不分给叶阳君、泾阳君的。

古文:叶阳君、泾阳君之车马衣服,无非大王之服御者。

现代文:叶阳君、泾阳君的车马衣服,没有不和大王相同的。

**古文:臣闻之: 有覆巢毁卵,而凤皇不翔;刳胎焚夭,而麒麟不至。 **

现代文:臣下听说这样的话: 鸟巢倾覆毁坏了鸟蛋,凤凰就不再飞到这里;剖开兽胎焚烧小兽,麒麟就不再来到这里。

**古文: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还报,敝邑之君,畏惧不敢不行,无乃伤叶阳君、泾阳君之心乎? **

现代文:如今使臣接受大王的命令回国向敝国君主报告,敝国君主害怕不敢不执行,不过恐怕要伤叶阳君、泾阳君的心吧?

**古文:秦王曰: 诺,勿使从政。 **

现代文:秦昭王说: 好。不要让他们从事国家政事。

**古文:谅毅曰: 敝邑之君,有母弟不能教诲,以恶大国,请黜之,勿使与政事,以称大国。 **

现代文:谅毅说: 敝国的君主,有亲弟不能教诲,惹恼了大国,请让我们贬黜他们,不让他们参与国家政事,以称大国的心愿。

古文:秦王乃喜,受其弊而厚遇之。

现代文:秦王这才高兴,接受了谅毅带来的礼物,并且用优厚的礼节接待了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