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郸之难

古文:邯郸之难,赵求救于齐。

现代文:在邯郸危难的时候,赵国向齐国求救。

**古文:田侯召大臣而谋曰: 救赵孰与勿救? **

现代文:齐威王召集大臣谋划说: 对于赵国,救还是不救好?

**古文:邹子曰: 不如勿救。 **

现代文:邹忌说: 不如不救援赵国。

**古文:段干纶曰: 弗救,则我不利。 **

现代文:段于纶说: 不救援赵国,对我们不利。

**古文:田侯曰: 何哉? **

现代文:齐威王说, 为什么呢?

**古文: 夫魏氏兼邯郸,其于齐何利哉? **

现代文:段干纶说: 如果魏国吞并邯郸,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? 齐威王说: 好 。

**古文:田侯曰: 善。 乃起兵,曰: 军于邯郸之郊。 **

现代文:于是就出兵,齐威王说: 把军队驻扎在邯郸的郊外。

古文:段干纶曰: 臣之求利且不利者,非此也。夫救邯郸,军于其郊,是赵不拔而魏全也。

现代文:段干纶说: 救援的有利或者无利并不在这里,救援邯郸,驻扎在城郊,这不仅占领不了邯郸,还让魏国的军队得以保全。

**古文: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,邯郸拔而承魏之弊,是赵破而魏弱也。 **

现代文:不如向南进攻襄陵以疲弊魏国,邯郸被魏国占领我们趁魏国疲弊的时候进攻他们,这是攻破赵国并削弱魏国最好的办法。 齐威王说: 好。

古文:田侯曰: 善。 乃起兵南攻襄陵。

现代文:于是发兵向南进攻襄陵。

古文:七月,邯郸拔。

现代文:七月,邯郸被魏国占领。

古文:齐因承魏之弊,大破之桂陵。

现代文:齐国乘魏军疲劳之机进攻,在桂陵将魏国军队打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