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

古文:风伯,雨师,星也。

现代文:风伯、雨师,都是星宿。

古文:雨师者,毕星也。

现代文:风伯,是箕星,雨师,是毕星。

古文:郑玄谓:司中、司命,文星第四,第五星也。

现代文:郑玄说:司中、司命分别是文昌星宫中的第四、第五星。

古文:雨师:一曰屏翳,一曰号屏,一曰玄冥。

现代文:雨师又叫屏翳,又叫屏号,又叫玄冥。

古文:蜀郡张宽,字叔文,汉武帝时为侍中。

现代文:蜀郡的张宽,字叔文,汉武帝的时候曾在皇宫里做侍中。

古文:从祀甘泉,至渭桥,有女子浴于渭水,乳长七尺。

现代文:他跟随汉武帝到甘泉宫祭祀,车队经过渭桥,看见有一个女子在渭水中洗澡,她的乳房有七尺长。

**古文:上怪其异,遣问之。女曰: 帝后第七车者知我。 **

现代文:皇上感到很奇怪,就派人去问她,这位女子说: 皇上后面第七辆车中的人,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。

**古文:所来时,宽在第七车。对曰: 天星。主祭祀者,斋戒不洁,则女人见。 **

现代文:当时张宽在第七辆车中,他回答说: 祭祀者是天星的话,他如果斋戒不洁净,就会出现女人。

古文: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,期年,风不鸣条。

现代文:周文王任命吕尚为主管在祭坛上酌酒灌地来降神的灌坛令。

古文:文王梦一妇人,甚丽,当道而哭。

现代文:一念之间,风调雨顺,没有发生过一次使树枝发出声响的大风。周文王梦见一个妇女,长得很漂亮,挡住了他的去路在哭。

**古文:问其故。曰: 吾泰山之女,嫁为东海妇,欲归,今为灌坛令当道有德,废我行;我行,必有大风疾雨,大风疾雨,是毁其德也。 **

现代文:问她哭的原因,他说: 我是泰山神女,嫁给西海神做媳妇。我想回家,如今因为灌坛县令有德,被他挡住了道,使我不能成行。我一出行,必定会有狂风暴雨。有狂风暴雨,这是毁坏他的德行呀。

古文:文王觉,召太公问之。

现代文:周文王醒来,召见吕尚询问这件事。

古文:是日果有疾雨暴风,从太公邑外而过。

现代文:那一天果然有暴风骤雨,但只从吕尚住的城外经过。

古文: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。

现代文:周文王于是就任命吕尚为大司马。

古文:胡母班,字季友,泰山人也。

现代文:胡母班,字季友,是泰山郡人。

**古文:曾至泰山之侧,忽于树间,逢一绛衣驺呼班云: 泰山府君召。 **

现代文:有一次他走过泰山的旁边,忽然在树林里碰上一个身穿红衣的骑士,招呼胡母班说: 泰山府君召见你。

古文:班惊楞,逡巡未答。复有一驺出,呼之。

现代文:胡母班感到很惊讶,正在犹豫不决还没回答的时候,又有一个红衣骑士出来,呼唤他。

古文:遂随行数十步,驺请班暂瞑,少顷,便见宫室,威仪甚严。

现代文:于是胡母班就跟着他们走了几十步,骑士就请胡母班暂时闭上眼睛。不一会儿到了一个地方,睁眼一看,之间宫殿房屋,仪仗非常威严。

**古文:班乃入阁拜谒,主为设食,语班曰: 欲见君,无他,欲附书与女婿耳。 班问: 女郎何在? **

现代文:胡母班就进府拜见了泰山府君,泰山府君让人为他准备了酒食,对胡母班说: 我想见您,没有别的事情,只是想请您捎封信给我女婿罢了。 胡母班问: 您女儿在哪里?

**古文:曰: 女为河伯妇。 **

现代文:泰山府君说: 我女儿是河伯的妻子。

**古文:班曰: 辄当奉书,不知缘何得达? **

现代文:胡母班说: 当然该为你送信,不知怎样才能到达?

**古文:答曰: 今适河中流,便扣舟呼青衣,当自有取书者。 **

现代文:泰山府君回答说: 你乘船到黄河中流,就敲打着船呼唤 青衣 自会有人来取信。

古文:班乃辞出。昔驺复令闭目,有顷,忽如故道。

现代文:胡母班就告辞了出来,刚才那骑士又让他闭上眼睛,过了一会,他忽然又来到了原来的路上。

古文:遂西行,如神言而呼青衣。

现代文:胡母班就向西去了,按照泰山府君所说的那样呼唤奴婢。

古文:须臾,果有一女仆出,取书而没。

现代文:一会儿,果然有一个婢女出来,拿了信就又潜到水中去了。

**古文:少顷,复出。云: 河伯欲暂见君。 **

现代文:过了一会儿,这婢女又冒出水面,说: 河伯想见您一下。

古文:婢亦请瞑目。

现代文:这婢女也请他闭上眼睛。

古文:遂拜谒河伯。

现代文:不一会儿,胡母班便拜见了河伯。

古文:河伯乃大设酒食,词旨殷勤。

现代文:河伯则大摆酒宴,说话也十分热情。

**古文:临去,谓班曰: 感君远为致书,无物相奉。 **

现代文:临走时,他对胡母班说: 感激您老远给我送来信,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奉送给您。

**古文:于是命左右: 取吾青丝履来! **

现代文:于是就命令身边的侍从: 把我的青丝鞋拿来。

古文:以贻班。

现代文:于是就把这鞋子赠送给了胡母班。

古文:班出,瞑然忽得还舟。

现代文:胡母班出来时,也闭上眼睛,忽然又回到了船上。

古文:遂于长安经年而还。

现代文:胡母班在长安过了一年就回家去了。

古文:至泰山侧,不敢潜过,遂扣树自称姓名,从长安还,欲启消息。

现代文:他走到泰山旁边,不敢偷偷地经过,就敲着树干,自报姓名: 我胡母班从长安回来,想报告一下消息。

古文:须臾,昔驺出,引班如向法而进。

现代文:一会儿,从前的那骑士出来,带着胡母班按照过去的方法进了泰山。

**古文:因致书焉。府君请曰: 当别。 **

现代文:于是胡母班就向泰山府君报告了送信的经过。泰山府君请求说: 我会在其他方面再报答您。

古文:再报班,语讫,如厕,忽见其父着械徒,作此辈数百人。

现代文:胡母班把要说的话说完,就去上厕所。忽然他看见父亲戴着镣铐在干活,一起干活的有几百个人。

**古文:班进拜流涕问: 大人何因及此? **

现代文:胡母班上前拜见父亲,流着泪问: 大人为什么落到这个地步?

古文:父云: 吾死不幸,见遣三年,今已二年矣。困苦不可处。

现代文:他父亲说: 我死了后很不幸,被惩罚三年,现在已经二年了,苦得不能再呆下去了。

古文:知汝今为明府所识,可为吾陈之。乞免此役。

现代文:知道您现在被府君所赏识,你可以给我向他诉说一下,求他免除这劳役,我只是想在家乡弄个土地神做做。

古文:便欲得社公耳。 班乃依教,叩头陈乞。

现代文:胡母班就依照父亲教给他的话,向府君磕头求情。

**古文:府君曰: 生死异路,不可相近,身无所惜。 **

现代文:府君说: 活人和死人属于不同的世界,不可以互相接近。我倒不是不肯帮忙。

古文:班苦请,方许之。

现代文:胡母班苦苦哀求,府君才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
古文:于是辞出,还家。

现代文:于是胡母班告辞出来,回家去了。

古文:岁余,儿子死亡略尽。

现代文:过了一年多,胡母班的儿子一个个都死了。

古文:班惶惧,复诣泰山,扣树求见。

现代文:胡母班惶恐不安,又来到泰山,敲树求见。

古文:昔驺遂迎之而见。

现代文:过去的骑士就迎接他去见府君。

**古文:班乃自说: 昔辞旷拙,及还家,儿死亡至尽。今恐祸故未已,辄来启白,幸蒙哀救。 **

现代文:胡母班就自己先说道: 我过去说话粗疏,等到我回家后,我的儿子都快死光了,现在恐怕祸事还没完,所以马上来禀告给您,希望得到您的怜悯和拯救。

**古文:府君拊掌大笑曰: 昔语君:死生异路,不可相近故也。 **

现代文:府君拍手大笑说: 这就是我过去对你所说的 活人和死人属于不同的世界,不可以互相接近 的缘故啊。

**古文:即敕外召班父。须臾至,庭中问之: 昔求还里社,当为门户作福,而孙息死亡至尽,何也? **

现代文:过了一会,胡父来到庭中,问他: 你当初要求回家乡做土地神,应当为自己家里添点福,却使孙子一个个都死尽了,是为了什么?

**古文:答云: 久别乡里,自忻得还,又遇酒食充足,实念诸孙,召之。 **

现代文:胡母班的父亲回答说: 我离开家乡很久了,十分高兴能回家,加以酒食充足,实在想念孙儿们,所以就把他们都召到身边了。

古文:于是代之。

现代文:于是府君便撤换了胡母班的父亲。

古文:父涕泣而出。

现代文:他父亲痛哭流涕地出去了。

古文:班遂还。后有儿皆无恙。

现代文:胡母班就回家去了,这以后,他生下的孩子,都不再有什么意外。

古文:宋时弘农冯夷,华阴潼乡堤首人也。

现代文:宋朝时候,弘农郡的冯夷,是华阴县潼乡河堤边上的人。

古文:以八月上庚日渡河,溺死。天帝署为河伯。

现代文:他在八月上旬的庚日横渡黄河时被淹死了,天帝安排他做了河伯。

**古文:又五行书曰: 河伯以庚辰日死,不可治船远行,溺没不返。 **

现代文:另外,《五行书》也说: 河伯死在庚辰日。这一天不可以开船到远处去,如果去,就会沉没回不来。

古文:吴余杭县南,有上湖,湖中央作塘。

现代文:吴郡余杭县南边有个上湖,这湖的中央筑有堤坝。

古文:有一人乘马看戏,将三四人,至岑村饮酒,小醉,暮还时,炎热,因下马,入水中枕石眠。

现代文:有一个人骑着马去看戏,带了三四个人到岑村喝酒,喝得稍微有点醉了,看到太阳西斜,他就同随从一起回家了。

古文:马断走归,从人悉追马,至暮不返。

现代文:当时天气十分炎热,因而他就下了马跳到湖里,把头枕在石头上睡着了。

古文:眠觉,日已向晡,不见人马。

现代文:哪知他的马却扯断了缰绳跑回家去了,随从们都去追马,到天黑也没回来。

**古文:见一妇来,年可十六七,云: 女郎再拜,日既向暮,此间大可畏,君作何计? **

现代文:他一觉醒来,太阳已经下山,人跟马也不见了。这时候,只见一个女子走来,年纪大约有十六七岁,对他说: 小女子在此有礼了。天色已经不早,这里十分可怕,您打算怎么办?

古文:因问: 女郎何姓?

现代文:他就问: 姑娘您姓什么?

**古文:那得忽相闻? **

现代文:怎么会到这儿来呢?

**古文:复有一少年,年十三四,甚了了,乘新车,车后二十人至,呼上车,云: 大人暂欲相见。 **

现代文:这时又有一个少年,年纪在十三四岁,生得聪明伶俐,坐了一辆新车,车后跟着二十个人,到了跟前,招呼他上车,对他说: 我家大人想见您一下。

古文:因回车而去。

现代文:这少年便掉转车头回去了。

古文:道中绎络,把火见城郭邑居。

现代文:只见路上火把接连不断,不一会儿便望见那城墙房屋。

**古文:既入城,进厅事,上有信幡,题云: 河伯信。 **

现代文:进了城,来到官府公堂上,只见有一面信旗,上面写着 河伯信 。

**古文:俄见一人,年三十许,颜色如画,侍卫烦多,相对欣然,敕行酒,笑云: 仆有小女,颇聪明,欲以给君箕帚。 **

现代文:一会儿又看见一个人,年纪在三十岁左右,面色就象图画上画的一样,待从很多。河伯对他的来临感到很高兴,就让侍从给他斟酒端肉,并对他说: 我有个女儿,很聪明,我想把她嫁给您。

古文:此人知神,不敢拒逆。

现代文:这个人知道河伯是神,所以不敢拒绝。

古文:便敕:备办会就郎中婚。

现代文:河伯就命令部下去准备,让女儿与他结婚。

古文:承白:已办。遂以丝布单衣,及纱袷绢裙,纱衫裈履屐,皆精好。

现代文:承办的小吏汇报说已办妥,河伯就拿丝绸单衣以及纱夹衣、绸缎裙子、纱短衫裤、鞋子等给了他,这些东西都很精美。

古文:又给十小吏,青衣数十人。

现代文:又给了他十个小吏,几十个婢女。

古文:妇年可十八九,姿容婉媚,便成。

现代文:那女子年龄大约在十八九岁,身材苗条,容貌妩媚。于是他们成了婚。

**古文:三日,经大会客拜阁,四日,云: 礼既有限,发遣去。 **

现代文:婚后三天,举行了盛大的宴会,宾客云集,女婿拜门。第四天,河伯说: 婚礼的举行是有期限的,已经成礼,就要回家了。

古文: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,涕泣而分。

现代文:这个人的妻子便拿了黄金酒器、麝香袋和丈夫告别,痛哭流涕地和他分手。

**古文:又与钱十万,药方三卷,云: 可以施功布德。 **

现代文:另外,还给了他十万钱、三卷药方,对他说: 这些东西可以用来为百姓做好事布施恩德。

**古文:复云: 十年当相迎。 **

现代文:又说: 再过十年,你要来接我。

古文:此人归家,遂不肯别婚,辞亲出家作道人。

现代文:这个人回家后,就不肯再与别人结婚了;他辞别了父母亲,出家做了道士。

古文:所得三卷方:一卷脉经,一卷汤方,一卷丸方。

现代文:他得到的三卷药方:一卷是《脉经》,一卷是《汤方》,一卷是《丸方》。

古文:周行救疗,皆致神验。

现代文:他四出奔走,救死扶伤,都有神奇的效验。

古文:后母老,兄丧,因还婚宦。

现代文:后来他母亲年迈去世,哥哥也过世了,他就回到河伯那儿,和妻子团聚,并在河伯手下做了官。

古文:秦始皇三十六年,使者郑容从关东来,将入函关,西至华阴,望见素车白马,从华山上下。

现代文:秦始皇三十六年,使者郑容从关东过来,要进函谷关。他向西走到华阴县,远远望见白车白马从华山顶上下来。

古文:疑其非人,道住止而待之。

现代文:他怀疑不是凡人,就在路上停住了,等着马车过来。

**古文:遂至,问郑容曰: 安之? 答曰: 之咸阳。 **

现代文:一会儿那车子就到了他眼前,里面的人问郑容道: 你到哪里去? 郑容回答说: 到咸阳。

古文:车上人曰: 吾华山使也。

现代文:车上的人说: 我是华山神的使者。

古文:愿托一牍书,致镐池君所。

现代文:我想托你带一封信,送到镐池君那里。

**古文:子之咸阳,道过镐池,见一大梓,有文石,取款梓,当有应者。 **

现代文:你到咸阳,将路过镐池,在镐池你会看见一棵大梓树,那树下有一块带有花纹的石头,你拿它敲梓树,就会有接应的人出来,你就把信交给他。

古文:即以书与之。容如其言,以石款梓树,果有人来取书。

现代文:郑容按照他的话,用那石头敲那棵梓树,果然有人来拿信。

古文:明年,祖龙死。

现代文:第二年,秦始皇便死了。

古文:张璞,字公直,不知何许人也。

现代文:张璞,字公直,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。

**古文:为吴郡太守,征还,道由庐山,子女观于祠室,婢使指像人以戏曰: 以此配汝。 **

现代文:他任吴郡太守的时候,被征召回朝,路上经过庐山。他的儿女游览祠堂,婢女指着那泥菩萨和他女儿开玩笑说: 把他许给你。

**古文:其夜,璞妻梦庐君致聘曰: 鄙男不肖,感垂采择,用致微意。 **

现代文:那天夜里,张璞的妻子梦见庐山神送上聘礼说: 我的儿子不成器,感谢您肯低就,选择了我儿子做女婿,我拿这些东西来表示我一点小小的心意。

古文:妻觉怪之。

现代文:张璞的妻子醒来后,觉得很奇怪。

古文:婢言其情。于是妻惧,催璞速发。

现代文:那婢女便说出了开玩笑的事情,于是妻子很害怕,催促张璞赶快出发。

古文:中流,舟不为行。

现代文:谁知道船刚行到江心,却停住不动了。

古文:阖船震恐。乃皆投物于水,船犹不行。

现代文:全船的人都十分惊惧,就一起向江中扔东西,但是船还是不动。

古文:或曰: 投女。 则船为进。

现代文:这时有人说: 把女孩扔到江中,船就能前进了。

古文:皆曰: 神意已可知也。

现代文:大家也都附和着说: 山神的用意已经可以明白了。

**古文:以一女而灭一门,奈何? **

现代文:因为舍不得一个女儿而使一家都遭殃,这怎么行呢?

古文:璞曰: 吾不忍见之。 乃上飞庐,卧,使妻沈女于水。

现代文:张璞说: 我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被扔进江中。

古文:妻因以璞亡兄孤女代之。

现代文:于是他就登上船的顶楼去睡了,让妻子把女儿沉到江中去。

古文:置席水中,女坐其上,船乃得去。

现代文:他的妻子使用张璞已故兄长的孤女代替了自己的女儿,把席子放在水面上,让女孩坐在上面,这样,船才开走了。

**古文:璞见女之在也,怒曰: 吾何面目于当世也。 **

现代文:张璞下来看见自己的女儿还在船上,生气地说: 我还有什么面子活在世上!

古文:乃复投己女。

现代文:就又把自己的女儿扔进水里。

古文:及得渡,遥见二女在下。

现代文:等他们渡到对岸的时候,远远望见两个女孩站在岸下。

古文:有吏立于岸侧,曰: 吾庐君主簿也。

现代文:有个小吏站在岸边,对张璞说: 我是庐山神的主簿。

**古文:庐君谢君。知鬼神非匹。又敬君之义,故悉还二女。 **

现代文:庐山神向您拜谢道歉,他知道鬼神不能和您女儿婚配,又钦佩您的道义,所以把两个女孩全部送回来了。

**古文:后问女。言: 但见好屋,吏卒,不觉在水中也。 **

现代文:后来张璞问女儿,女儿说: 我当时只看见漂亮的房屋和官吏士兵,没感觉到自己是在水中。

古文:建康小吏曹着,为庐山使所迎,配以女婉。

现代文:建康郡的小吏曹著,被庐山之神的使者接了去,庐山神把名叫婉的女儿嫁给了他。

古文:着形意不安,屡屡求请退。

现代文:曹著老是心神不定,多次请求下山。

古文:婉潜然垂涕,赋诗序别。幷赠织成裈衫。

现代文:婉儿泪流满面,做了一首诗和他告别,并把高级丝织品所做的裤子衣衫赠给了他。

**古文:宫亭湖孤石庙,尝有估客下都,经其庙下,见二女子,云: 可为买两量丝履,自相厚报。 **

现代文:宫亭湖畔有座孤石庙,曾经有一个贩运货物的商人到都城去,经过这庙下的时候,看见两位姑娘对他说: 希望您能给我们买两双丝鞋来,我们一定会重谢您。

古文:估客至都,市好丝履,幷箱盛之,自市书刀,亦内箱中。

现代文:这商人到了都城,买好丝鞋,把它们合装在一只箱子里,他自己买了一把写字时用来削改竹简的书刀也放纳在箱子里。

古文:既还,以箱及香置庙中而去,忘取书刀。

现代文:既已返回,他就把箱子和线香放在庙里走了,忘记了取出书刀。

古文:至河中流,忽有鲤鱼跳入船内,破鱼腹,得书刀焉。

现代文:他的船刚行到河中央,忽然有一条鲤鱼跳进船舱里。他把鱼肚子剖开,发现书刀就在里面。

古文:南州人有遣吏献犀簪于孙权者,舟过宫亭庙而乞灵焉。

现代文:南州有个人派小吏给孙权进献犀牛角制成的簪子,船经过彭泽湖边的宫亭庙,这小吏就到庙中乞求神灵保佑。

**古文:神忽下教曰: 须汝犀簪。 **

现代文:可那神灵忽然传话说: 我要你的犀牛角簪子。

古文:吏惶遽不敢应。

现代文:这小吏惊恐万状,不敢答应。

**古文:俄而犀簪已前列矣。神复下教曰: 俟汝至石头城,返汝簪。 **

现代文:过了一会儿,他已经把犀牛角簪子放到神像的前面了,那神灵又传话说: 等你到了石头城,我把簪子还给你。

古文:吏不得已,遂行,自分失簪,且得死罪。

现代文:这小吏也无可奈何,就怏怏不乐地走了。他自料丢了这簪子,将会被判处死刑。

古文:比达石头,忽有大鲤鱼,长三尺,跃入舟。

现代文:哪知等他的船到了石头城,忽然有一条大鲤鱼,长三尺,跳进船里。

古文:剖之,得簪。

现代文:他把鱼肚剖开,使得到了这簪子。

古文:郭璞过江,宣城太守殷佑,引为参军。

现代文:郭璞过了长江,宣城郡太守殷佑推荐他当了参军。

古文:时有一物,大如水牛,灰色,卑脚,脚类象,胸前尾上皆白,大力而迟钝,来到城下,众咸怪焉。

现代文:当时有一个怪物,像水牛一样大,灰色,矮脚,脚与象差不多,胸口前面以及尾巴上面都是白颜色,力气很大,但行动迟钝,来到宣城郡城下。

古文:佑使人伏而取之。

现代文:老百姓看见了这怪物都觉得很奇怪。

**古文:令璞作卦,遇遯之蛊,名曰 驴鼠。 **

现代文:殷佑派人埋伏下来把它逮住了,让郭璞算卦,碰到的是 遁 卦与 蛊 卦,原来这怪物叫做 驴鼠 。

古文:卜适了,伏者以戟刺,深尺余。

现代文:卦刚算完,埋伏的人就用戟刺这怪物,刺进去有一尺多深。

古文:郡纪纲上祠请杀之。

现代文:宣城郡的主簿到祠庙里去请求把它杀了。

古文:巫云: 庙神不悦。

现代文:巫师说: 庙里的神灵对你们的做法很不高兴。

**古文:此是郱亭驴山君使。至荆山,暂来过我,不须触之。 **

现代文:这是宫亭湖畔庐山神的使者,它要到荆山去,暂时来拜访我一下。你们不必去碰它。

古文:遂去,不复见。

现代文:这怪物就走了,从此再也没有人看见过它。

**古文:庐陵欧明,从贾客,道经彭泽湖,每以舟中所有多少投湖中,云: 以为礼。 **

现代文:庐陵郡的欧明,跟随贩运货物的商人路过彭泽猢,总是把船里的东西或多或少地丢一点到湖里,说: 把它作为我的礼物吧。

**古文:积数年后,复过,忽见湖中有大道,上多风尘,有数吏,乘车马来候明,云: 是青洪君使要。 **

现代文:这样一直过了几年,后来他又经过彭泽湖,忽然看见湖中有一条大路,路上尘土很多。有几个小吏,乘着车、骑着马来迎接欧明,说是青洪君派他们来邀请他的。

古文:须臾,达见,有府舍,门下吏卒。明甚怖。

现代文:一会儿欧明便到了那里边,只看见有官府房屋,门口还有差役把持,欧明很害怕。

古文:吏曰: 无可怖!

现代文:那小吏说: 没有什么可害怕的。

古文:青洪君感君前后有礼,故要君,必有重遗君者。

现代文:青洪君感激您前前后后赠送礼品,所以邀请您。

**古文:君勿取,独求 如愿 耳。 **

现代文:他肯定有贵重的物品送给您,可您别拿,独独求个如愿就行了。

**古文:明既见青洪君,乃求 如愿。 **

现代文:欧明见了青洪君,就向他要如愿。

古文:使逐明去。

现代文:青洪君就让如愿跟着欧明走了。

古文:如愿者,青洪君婢也。

现代文:如愿,是青洪君的婢女。

古文:明将归,所愿辄得,数年,大富。

现代文:欧明带着如愿回家,他的愿望总是能实现,几年下来,他就极其富裕了。

古文:益州之西,云南之东,有神祠,克山石为室,下有神,奉祠之,自称黄公。因言:此神,张良所受黄石公之灵也。清净不宰杀。

现代文:益州的西面,云南的东面,有一座神庙。在山崖上凿个洞作为供奉神灵的宝殿,宝殿下有个得道成仙的人敬奉祭祀庙中的神灵,他自称黄公,因而说这庙的神灵,是张良所就学过的黄石公的灵魂,喜欢清静素洁,不主张宰杀牲畜来祭他。

**古文:诸祈祷者,持一百钱,一双笔,一丸墨,置石室中,前请乞,先闻石室中有声,须臾,问: 来人何欲? **

现代文:来祈祷的人们,只要拿一百张纸、两支笔、一块墨放在那石洞中,便可以走上前去乞求了。先可以听见石洞中发出声音,过了一会儿,里边就问来祈祷的人有什么要求。

古文:既言,便具语吉凶,不见其形。

现代文:等祈祷的人说完,他就一一告诉其中的吉凶,但看不见他的形体。

古文:至今如此。

现代文:这情况直到今天还是这样。

古文:永嘉中,有神见兖州,自称樊道基。

现代文:永嘉年间,有个神仙出现在兖州,自称是樊道基。

古文:有妪,号成夫人。

现代文:有个妇女,号称成夫人。

古文:夫人好音乐,能弹箜篌,闻人弦歌,辄便起舞。

现代文:成夫人喜欢音乐,会弹箜篌,她听见别人奏乐歌唱,马上就跳起舞来了。

**古文:沛国戴文谋,隐居阳城山中,曾于客堂,食际,忽闻有神呼曰: 我天帝使者,欲下凭君,可乎? **

现代文:沛国的戴文谋,隐居在阳城山中。有一次他在客厅吃饭的时候,忽然听见有个神仙对他说: 我是天帝的使者,想下凡来依靠您,可以吗?

**古文:文闻甚惊。又曰: 君疑我也。 **

现代文:戴文谋听了后十分吃惊,那神仙又说: 您怀疑我吗?

**古文:文乃跪曰: 居贫,恐不足降下耳。 **

现代文:戴文谋便跪下来说: 我很穷,恐怕不值得您下凡依靠罢了。

古文:既而洒扫设位,朝夕进食,甚谨。

现代文:接着戴文谋就把家中打扫干净,设立了这神仙的牌位,天天进献食物,十分谨慎。

**古文:后于室内窃言之。妇曰: 此恐是妖魅凭依耳。 文曰: 我亦疑之。 **

现代文:后来他在房间里偷偷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,他妻子说: 这恐怕是妖怪想依靠我们吧。 戴文谋说: 我也怀疑他。

**古文:及祠飨之时,神乃言曰: 吾相从方欲相利,不意有疑心异议。 **

现代文:等到他再进献祭品的时候,那神仙便对他说: 我跟随你,刚想帮你的忙,想不到你对我还有疑心,还说我的鬼话。

古文:文辞谢之际,忽堂上如数十人呼声,出视之,见一大鸟,五色,白鸠数十随之,东北入云而去,遂不见。

现代文:戴文谋正在向他道歉的时候,厅堂上忽然发出象几十个人在呼叫的声音。他出去一看,只见一只五色大鸟,有几十只白鸠跟随着它,飞进东北方的云中去了,从此就看不见什么了。

古文:麋竺,字子仲,东海朐人也。

现代文:麋竺,字子仲,东海郡朐县人。

古文:祖世货殖,家赀巨万。

现代文:他祖祖辈辈经商,家中有财产几万万。

古文:常从洛归,未至家数十里,见路次有一好新妇,从竺求寄载。

现代文:有一次他从洛阳回家,在离家还有几十里的地方,在路上碰到一个漂亮的新娘,向他请求搭车。

**古文:当往烧东海麋竺家,感君见载,故以相语。 **

现代文:麋竺让她上车后,走了大约二十多里,新娘向他告别,对麋竺说: 我是天使,要去烧掉东海郡麋竺的家。感激您让我搭了车,所以把这个消息告诉你。

古文:竺因私请之。妇曰: 不可得不烧。

现代文:麋竺听了后就向她求情:那新娘说: 不烧是不可能的。

**古文:如此,君可快去。我当缓行,日中,必火发。 **

现代文:这样吧,你可以赶快回去,我就慢慢地走来,但到中午一定要烧起来了。

古文:竺乃急行归,达家,便移出财物。

现代文:麋竺就急忙赶回家,到家后,就搬出所有的财物。

古文:日中,而火大发。

现代文:到了中午,大火就熊熊地燃烧起来了。

古文:汉宣帝时,南阳阴子方者,性至孝。积恩,好施。喜祀灶。

现代文:汉宣帝的时候,南阳郡有个叫阴子方的人,本性极其孝顺,他积聚恩德,爱好施舍,喜欢祭灶。

古文:腊日,晨炊,而灶神形见。

现代文:腊日那天做早饭的时候,灶神现出了原形,阴子方虔诚地向灶神拜了两次。

古文:子方再拜受庆,家有黄羊,因以祀之。

现代文:请求能受到灶神的福佑。他家里有条黄羊,就用它来祭灶。

古文:自是已后,暴至巨富。田七百余顷,舆马仆隶,比于邦君。

现代文:打这以后,他一下子变成了大富翁,拥有耕田七百多顷,车马仆人,与国君一样多。

古文:子方尝言:我子孙必将强大,至识三世,而遂繁昌。

现代文:阴子方曾经说: 我的子孙一定会强大的。 到第三代阴识的时候,阴家就已繁荣了。

古文:家凡四侯,牧守数十。

现代文:家里共有四个人被封侯,做州郡一级的官有几十个。

古文:故后子孙尝以腊日祀灶,而荐黄羊焉。

现代文:所以后来他的子孙常常在腊日祭灶,井献上黄羊作祭品。

古文:吴县张成,夜起,忽见一妇人立于宅南角,举手招成曰: 此是君家之蚕室。我即此地之神。

现代文:吴县的张成,有一天夜里起床,忽然看见一个女子站在他住宅的南边,挥着手招呼张成说: 这是你们家的养蚕房,我就是这里的神仙。

**古文:明年正月十五,宜作白粥,泛膏于上。 **

现代文:明年正月十五,你应该煮一些白米粥,在这养蚕房上涂一层米膏。

古文:以后年年大得蚕。

现代文:以后张成每年都在那里获得很多的蚕。

古文:今之作膏糜像此。

现代文:现在人们做糯米膏也象这样。

古文:豫章有戴氏女,久病不差,见一小石形像偶人,女谓曰: 尔有人形,岂神?

现代文:豫章郡有一个姓戴的女子,病了很久不痊愈。一次她看见一块小石头,形状象个木偶人。这女子就对它说: 你有人的形状,是否是神仙呢?

**古文:能差我宿疾者,吾将重汝。 **

现代文:你如果能使我这老病痊愈,我一定会从重酬谢你的。

**古文:其夜,梦有人告之: 吾将佑汝。 **

现代文:那天夜里,这女子梦见有人告诉她: 我将保佑你。

古文:自后疾渐差。

现代文:从此以后她的毛病就渐渐好了。

古文:遂为立祠山下。戴氏为巫,故名戴侯祠。

现代文:于是她就在山下为这小石头建造了一座庙宇,这姓戴的女子做了里面的巫婆,所以这庙取名为戴侯祠。

**古文:汉阳羡长刘尝言: 我死当为神。 **

现代文:汉朝阳羡县县令刘曾经说: 我死了会成仙。

古文:一夕,饮醉,无病而卒。

现代文:一天晚上他喝醉了,没生什么病就死了。

古文:风雨,失其柩。

现代文:当时风雨大作,把他的棺材刮走了。

古文:夜闻荆山有数千人噉声,乡民往视之,则棺已成冢。

现代文:那天夜里人们听见荆山上有几千个人的喊声,乡里的老百姓赶去一看,那棺材早就已经埋在坟墓中了。

古文:遂改为君山,因立祠祀之。

现代文:于是人们便将荆山改称为君山,同时建造了庙宇来祭他。